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滑雪橇的制作方法

2023-02-20 14:50: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滑冰滑雪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滑雪橇。


背景技术:

2.滑雪橇也叫滑雪车、滑冰车,是在冰上或雪地使用的较为普遍的一种休闲娱乐工具。其一般包括滑轨以及设置在滑轨上的座椅(座椅的形式多种多样),采用手工在冰面划动冰锥驱动或进行人力推动,利用冰面与雪地上的低摩擦力,通过滑轨的滑动而达到滑雪橇在冰上或雪地上行驶的效果。
3.目前常规的滑雪橇只可在冰面与雪地这种具有低摩擦力接触面的场所专用,不可在其他一般场地行驶,从而使用范围比较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滑雪橇,其可在冰面与雪地上使用,也可在一般场地使用,从而使用范围广。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滑雪橇,包括滑轨,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滑轨的轮子,且所述轮子可相对滑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转换;当所述轮子相对滑轨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轮子的下端面位于滑轨下端面的下侧,所述滑雪橇可通过轮子的滚动而行驶;当轮子相对滑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轮子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的下端面,所述滑雪橇可通过滑轨的滑动而行驶。
7.所述轮子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滑轨,或/和,所述轮子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轮子通过相对滑轨的上下旋转或/和上下移动而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转换。
8.当轮子相对滑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轮子的下端面位于滑轨下端面的上侧。
9.所述轮子通过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滑轨;较佳的,在所述轮子相对滑轨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下端面;较佳的,在轮子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面位于滑轨下端面的上侧;较佳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与连接座,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或/和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连接座下侧与轮子连接,当所述连接座相对安装座上下移动或/和上下旋转时,带动轮子相对滑轨上下移动或/和上下旋转。
10.所述安装座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上的安装部、自所述安装部往一侧延伸的卡合部,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或/和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卡合部;较佳的,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与连接座之间的可使得轮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置转换的换位装置;较佳的,所述换位装置包括一锁定件以及设置于卡合部不同位置的第一配合部、第二配合部,当锁定件连接所述连接座与第一配合部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一位置;当锁定件连接所述连接座与第二配合部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二位置。
11.当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卡合部时,所述第一配合件被设为第一卡槽,所述配合件被设置为第二卡槽,所述锁定件被设置为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连接座;当所述锁定件卡入第一卡槽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一位置, 当所述锁定件卡入第二卡槽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二位置;较佳的,所述锁定件设置为前后延伸的锁定件,或,所述锁定件设置为上下延伸的锁定件;较佳的,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卡合部的下端且往下开口,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卡合部背离安装部的一侧,或,所述第一卡槽设置于卡合部的下端且往下开口,所述第二卡槽设置于卡合部上端且往上开口;较佳的,所述连接座上侧通过一枢轴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卡合部;较佳的,所述枢轴与滑轨平行设置;较佳的,所述枢轴位于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
12.所述换位装置还包括一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连接座,且所述驱动件与锁定件连接;较佳的,所述换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定件与连接座之间或/和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与连接座之间的弹性复位件;当所述轮子相对滑轨往下旋转至第一位置时,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卡入第一卡槽内,当所述轮子相对滑轨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时,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卡入第二卡槽。
13.所述连接座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长孔,所述前后延伸的锁定件穿过第一长孔,或,所述上下延伸的锁定件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置于所述第一长孔内;较佳的,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锁定件抵靠,另一端抵靠于第一长孔远离卡合部一侧的壁部;较佳的,所述连接座还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长孔,所述第二长孔位于第一长孔下侧,一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长孔,且所述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较佳的,所述第一长孔与第二长孔间隔设置,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第二长孔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抵靠于连接件,另一端抵靠于第二长孔远离第一长孔一侧的壁部,或/ 和,所述第一长孔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且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与锁定件抵靠,另一端抵靠于第一长孔朝向第二长孔的一侧的壁部;或,所述第一长孔与第二长孔一个长孔的上下两段,所述弹性复位件设置于该一个长孔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一端抵靠于连接件,另一端抵靠于该一个长孔远离卡合部一侧的壁部。
14.当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卡合部时,所述第一配合件被设为第一螺孔,所述配合件被设置为第二螺孔,所述锁定件被设置一螺丝;当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座锁入第一螺孔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一位置,当所述螺丝穿过所述连接座锁入第二螺孔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二位置;较佳的,所述第二螺孔间隔设置于第一螺孔上侧;较佳的,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设置于所述卡合部远离安装部的一侧;或,所述第一螺孔与第二螺孔设置于所述卡合部的前侧或后侧。
15.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座或/和驱动件与安装座安装部的相对侧相抵靠;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座或/和驱动件与安装座安装部的相对侧也相抵靠。
16.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的一侧,所述卡合部往背离滑轨的一侧延伸;或,所述安装座的安装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的上端,所述卡合部伸出于滑轨的一侧外。
17.所述滑雪橇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滑轨,两滑轨的相对侧分别连接有所述轮子;较佳的,两滑轨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安装座,两侧安装座上的卡合部往相对侧延伸。
18.因为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上设置,从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9.本实用新型滑雪橇通过轮子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转换,不但可以如常规滑雪橇一样依靠滑轨在冰地、雪地上的滑动来实现行驶的目的,还可以在通过轮子在冰地雪地之外的一般场地的路面上滚动而实现行驶的目的,从而本实用新型滑雪橇不但可如常规滑雪橇一样适应于冰地、雪地,还可在冰地雪地之外的一般场地的路面上行驶,从而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在轮子处于第一位置下的示意图;
21.图2为根据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轮子与安装组件第一实施例相关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3.图4为根据图3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24.图5为根据图3的爆炸放大示意图;
25.图6为根据图3中b-b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26.图7为根据图3中c-c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27.图8为基于图3进行轮子定位解锁后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28.图9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在轮子往上旋转后的轮子相关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图10为根据图9中d-d方向的剖面放大示意图;
30.图11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在轮子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后的立体示意图;
31.图12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在轮子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后的平面示意图;
32.图13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组装方式的轮子在第一位置时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33.图14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中另一种组装方式的轮子在第二位置时的平面放大示意图;
34.图15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中再一种组装方式的轮子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放大示意图;
35.图16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中再一种组装方式的轮子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放大示意图;
36.图17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中第三种组装方式的轮子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放大示意图;
37.图18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一实施例中第四种组装方式的轮子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放大示意图;
38.图19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二实施例中轮子、安装组件与滑轨连接在轮子处于第一位置时的放大立体示意图;
39.图20为根据图19的平面示意图;
40.图21为根据图19的爆炸示意图;
41.图22为根据图19的轮子相对滑轨处于第二位置下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说明。
43.第一实施例
44.如图1至12所示,在第一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滑雪橇包括滑轨1,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滑轨1的轮子2,且所述轮子2可相对滑轨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转换;当所述轮子2相对滑轨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轮子2的下端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的下侧,从而所述滑轨1被轮子2架空,使得本实用新型是轮子2接触地面,滑轨1不可接触地面,从而本实用新型滑雪橇可通过轮子2的滚动而行驶;当轮子2相对滑轨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轮子2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1的下端面,从而所述滑雪橇可通过滑轨1的滑动而行驶。
45.所述轮子2的下端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的下侧,即是说,在滑雪橇正常放置时,所述轮子2下端面所在的平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侧。所述轮子2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1的下端面,即是说,所述轮子2下端面所在的平面不低于滑轨1下端面所在的平面。
46.所述轮子2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1的下端面,即是说,当轮子2相对滑轨1 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轮子的下端面可与滑轨1的下端面平齐,也可以是轮子的下端面位于滑轨下端面的上侧。且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在滑雪橇行驶时,依靠的还是滑轨1的滑动。在本实施例中,较佳的,当轮子2相对滑轨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轮子2的下端面位于滑轨下端面的上侧。如此,在轮子2相对滑轨1处于第二位置时,滑雪橇的使用感觉更好。
47.所述轮子2通过安装组件连接于所述滑轨1。在所述轮子2相对滑轨1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1下端面,即是说,安装组件的下端面要么与滑轨1对应部分(滑轨1对应部分即滑轨1与安装组件连接的部分)的下端面相平,要么安装组件的下端面在滑轨1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上侧。如此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滑雪橇正常放置时且轮子2处于第二位置时,安装组件不会突出于滑轨1下端外,进而保证在轮子2处于第二位置时,本实用新型雪橇车的滑轨1与地面接触,而不是滑轨1被突出于滑轨1下端外的安装组件架空而导致是安装组件下端与地面接触。
48.较佳的,在轮子2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的上侧。如此设置,在本实用新型滑雪橇正常放置且轮子2处于第二位置时,轮子2与安装组件都不会与地面接触,从而更节省制造成本;因为若安装组件与地面接触,为了保证安装组件不影响滑轨1的正常滑动,须对安装组件做进一步的深加工,如此,会导致成本的增加。
49.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安装座3与连接座4,所述安装座3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 1,所述连接座4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安装座3,且所述连接座4下侧与轮子2连接。
50.具体的说,所述连接座4上侧通过一枢轴40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安装座3,从而所述连接座4绕枢轴40旋转时,连接座4即可实现可相对安装座3 的上下旋转,从而带动轮子2相对滑轨1上下旋转。较佳的,所述枢轴40与滑轨1平行设置。如此设置,相当于轮子2是直接往上旋转与直接往下旋转,从而在轮子2上下旋转的时候,不会影响到相邻的轮子2,不会与相邻轮子2产生干涉。
51.所述安装座3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1上的安装部31、自所述安装部31 往一侧延伸的卡合部32,所述连接座4上侧通过所述枢轴40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卡合部。
52.所述安装组件还包括设置于安装座3与连接座4之间的可使得轮子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置转换的换位装置。所述换位装置包括一锁定件6以及设置于卡合部32不
同位置的第一配合部33、第二配合部34,当锁定件6连接所述连接座4与第一配合部33时,所述轮子2被锁定于第一位置;当锁定件 6连接所述连接座4与第二配合部34时,所述轮子2被锁定于第二位置。
53.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轮子2可相对滑轨1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轮子2可相对滑轨1往下旋转至第一位置。
54.所述锁定件6被设置为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连接座4。较佳的,所述换位装置还包括一驱动件5,所述驱动件5可相对移动地连接于连接座,且所述驱动件 5与锁定件6连接。相对所述连接座4上下移动驱动件5,即是带动锁定件6相对所述连接座4移动。
55.所述换位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锁定件6与连接座4之间或/和设置于所述驱动件5与连接座4之间的弹性复位件7;当所述轮子2相对滑轨1往下旋转至第一位置时,在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6卡入第一卡槽33内,从而所述轮子2被锁定于第一位置,连接座4与轮子2相对安装座3旋转不可旋转;当所述轮子2相对滑轨1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时,在所述弹性复位件7 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6卡入第二卡槽34内,所述轮子2被锁定于第二位置,连接座4与轮子2不可相对安装座3旋转。
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33设置于卡合部32的下端且往下开口,所述第二卡槽34设置于卡合部32上端且往上开口。所述枢轴40位于第一卡槽33 与第二卡槽34之间。
5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6设置前后延伸的锁定件,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一卡合部32,所述连接座4上侧设置为前后两相互间隔的连接板41,两所述连接板41分别枢接于卡合部32的前后两侧,所述锁定件6的前后两侧分别连接两连接板41。如此设置,在所述轮子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件6的中间部分可卡入第一卡槽33或第二卡槽3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安装座3上设置有前后两相互间隔的卡合部32,所述安装座3上侧伸入两卡合部32之间,所述锁定件6贯穿安装座3上侧,且锁定件6的前后两侧分别伸出于安装座3两侧外。如此设置,在所述轮子2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时,锁定件6两侧可分别两卡合部32的第一卡槽33或第二卡槽34。该两种设置,都可以使得锁定件6在与第一卡槽33或第二卡槽34卡合后的受力更均匀,从而也使得锁定件6相对连接座4的上下移动更顺畅,且不易歪斜。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5可相对上下移动地套接于连接座4外,对应的,为使得所述驱动件5可与连接座4一起绕枢轴40相对安装座3旋转,所述驱动件5的上侧也设置为前后两相互间隔的驱动板51,所述锁定件6的前后两侧也分别与该两驱动板51连接。如此设置,在通过上下移动驱动件5而移动锁定件6时,锁定件6的两侧受力,从而锁定件6受力更均匀,从而进一步使得锁定件6相对连接座4的上下移动更顺畅,而且不易歪斜。
59.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示),也可以是,驱动件5直接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固定座4一侧,锁定件6的一侧与驱动件5连接。
60.所述连接座4上设置有上下延伸的第一长孔42,所述前后延伸的锁定件6 穿过第一长孔42,锁定件6相对连接座4上下移动时即是沿着第一长孔42上下移动。
6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4还设置有上下延伸设置的第二长孔43,所述第二长孔43位于第一长孔42下侧,一连接件8穿过所述第二长孔43,且所述连接件8与驱动件5连接,所述弹性复位件7设置于第二长孔43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抵靠于连接件8,另一端抵靠于第二长孔43远离第一长孔42一侧的壁部,如此,实现弹性复位件7设置于所述驱动件5
与连接座4之间的目的。从而在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所述连接件8一直保持往朝向第一长孔4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即使得与连接件8连接的驱动件5以及与驱动件5连接的锁定件6一直保持往远离轮子2的方向移动的趋势。
62.所述连接件8可以为铆钉、销钉或螺钉加螺母组合等常用连接件,只要其可穿过第二长孔43并与驱动件5连接之后还可与驱动件5一起相对连接座4上下移动即可,故不在此一一列举。所述弹性复位件7可设置为压缩弹簧。
6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座3的安装部31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1的一侧,所述卡合部32往背离滑轨1的一侧延伸,所述轮子2连接于连接座4朝向滑轨1 的一侧。在轮子2相对滑轨1往下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轮子2全部位于滑轨1的下方,如图4所示,轮子2部分位于滑轨1的正下方,部分位于滑轨1 的侧下方,从而轮子2将滑轨1架空,本实用新型是轮子2与地面接触,滑轨1 不会与地面接触。如此,即使在非冰地雪地之外的摩擦力比较大的地面上,本实用新型也可通过轮子2的滚动而实现行驶的目的。当本实用新型通过轮子2 的滚动而行驶时,其就可在冰地雪地之外的一般场地的路面上行驶,如一般的水泥路、柏油路、跑道、旱地等的路面上行驶,在此不一一列举。
64.且当轮子2相对滑轨1往下旋转至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连接卡入安装座3 卡合部32下侧的第一卡槽33(如图6、7所示),从而驱动件5、连接座4不可绕枢轴40相对滑轨1往上旋转,进而与连接座4下侧连接的轮子2也不可相对滑轨1往上旋转,从而轮子2被锁定于该第一位置,即使得本实用新型雪橇车可以很稳定地通过轮子2滚动而实现行驶。
65.当本实用新型要在雪地或冰地上作为滑雪橇使用时,也可以是前述轮子2 与地面接触的状态,但是因为雪地、冰地的摩擦力非常小,再加上是轮子2与地面接触,从而可可被轻轻一推,滑雪橇的移动速度就会非常快,所以若觉得速度太快不好控制,就可以往上旋转轮子2至第二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还是滑轨1与地面接触。具体操作方法为:
66.往下移动驱动件5,锁定件6与连接件8被带动而均往下移动,所述弹性复位件7被压缩,当锁定件6脱离安装座3卡合部32下侧的第一卡槽33后(如图8所示),所述驱动家、连接座4可绕枢轴40往上旋转,从而与连接座4连接的轮子2随之一起往上旋转。当旋转至锁定件6对准安装座3卡合部32上侧的第二卡槽34时,释放所述驱动件5,在弹性复位件7恢复力的作用下,所述连接件8往下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件5与锁定件6往下移动,直至锁定件6 卡入准安装座3卡合部32上侧的第二卡槽34内(如图10所示),此时,驱动件5与安装座3不可绕枢轴40相对滑轨1往下旋转,从而轮子2也不可往下旋转,轮子2被锁定于该第二位置。在此第二位置下,滑轨1与冰地或雪地的地面接触,跟常规滑雪橇行驶的操作一样,滑雪橇通过滑轨1的滑动而行驶。上述轮子2相对滑轨1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时,所述安装组件的下端面不低于滑轨1下端面,即是说,在此位置下,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面、驱动件与连接座的下端面都在滑轨下端面的侧上方,所述安装座的下端面、驱动件与连接座的下端面所在的平面都在滑轨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上侧,不会对滑轨与地面的接触造成干涉。
67.同理,当要将本实用新型滑雪橇使用至其他冰地雪地之外的一般场地时,即要将位于第二位置的轮子2旋转至第一位置时,可往上移动驱动件5,从而带动锁定件6与连接件8往上移动,当锁定件6脱离安装座3卡合部32上侧的第二卡槽34后,驱动件5、连接座4可绕枢轴40往下旋转,从而与连接座4连接的轮子2随之一起往下旋转。当旋转至锁定件6对准安装座3卡合部32下侧的第一卡槽33时,释放所述驱动件5,在弹性复位件7恢复力的作用下,
所述连接件8往上移动,从而带动所述驱动件5与锁定件6往上移动,直至锁定件6 卡入准安装座3卡合部32下侧的第一卡槽33内,此时,驱动件5与安装座3 不可绕枢轴40相对滑轨1往上旋转,从而轮子2也不可往上旋转,轮子2被定位于该第一位置,本实用新型通过轮子2的滚动而实现行驶的目的。
68.如上所述,因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设置了可相对滑轨1上下旋转的轮子2,而且轮子2可旋转至上述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从而本实用新型滑雪橇不但可以如常规滑雪橇一样依靠滑轨1的滑动来实现行驶的目的,还可以在通过轮子2 的滚动而实现行驶的目的,从而本实用新型滑雪橇不但可如常规滑雪橇一样适应于冰地、雪地,还可在冰地雪地之外的一般场地的路面上行驶,从而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而且如上所述,使得轮子2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的操作也很简单,易操作。
69.为使得轮子2的位置转换操作更直观,在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座4或/和驱动件5与安装座3安装部31的相对侧相抵靠;在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座4 或/和驱动件5与安装座3安装部31的相对侧也相抵靠。即是说,往下旋转轮子2时,当旋转至连接座4或/和驱动件5朝向安装部31的一侧与安装部31相抵靠时,此时,不可再往该侧旋转,即表示往下旋转到位,锁定件6与第一卡槽33对准,此时,释放驱动件5,在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锁定件6即往上移动直至与第一卡槽33卡合,从而将轮子2定位于第一位置;同理,往上旋转轮子2时,当旋转至连接座4或/和驱动件5朝向安装部31的一侧与安装部31相抵靠时,此时,不可再往该侧旋转,即表示往上旋转到位,此时,释放驱动件5,在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锁定件6即往下移动直至与第二卡槽 34卡合,从而将轮子2定位于第二位置。
70.一轮轴20连接所述轮子2与连接座4下侧,因连接座4通过轮轴20与轮子2连接的方式可为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且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故不在此赘述。
71.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5于对应轮轴的位置设置有避让槽 52,从而避免驱动件5朝向轮轴20的方向移动时会太早与轮轴接触而不可继续移动,从而影响锁定件6与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4的脱离,进而影响轮子的位置转换。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避让槽52也可以设置为,当驱动件5往下移动至避让槽52远离轮轴20一侧的壁部与轮轴接触时,锁定件6处于与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4相脱离的状态。即是说,直接往轮轴20所在的一侧移动驱动件5至不可移动为止时,可以相对安装座3旋转连接座4,即相对滑轨1上下旋转轮子2。如此,操作更直观也更方便。当然,也可以是驱动件5 的上下长度整体做短一点,达到上述功可。
7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孔42与第二长孔43间隔设置,即两者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隔开的间隔部。所述间隔部位可以为设置于第一长孔42、第二长孔43之间的颈部,通过该颈部,第一长孔42、第二长孔43连通,但是该颈部的直径小于第一长孔42、第二长孔43,从而锁定件6不可经该颈部进入第二长孔43,连接件8也不可经颈部进入第一长孔42。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间隔部位为设置于第一长孔42、第二长孔43之间的隔断壁,即第一长孔42与第二长孔43完全不连通。
73.在所述第一长孔42与第二长孔43间隔设置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复位件7 也可以设置于所述第一长孔42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与锁定件6抵靠,另一端抵靠于第一长孔42远离卡合部32一侧的壁部。即是说,在在所述第一长孔42与第二长孔43之间设置有用于将两者隔开的间隔部的情况下,所述弹性复位件7设置于第二长孔43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
7一端抵靠于连接件8,另一端抵靠于第二长孔43朝向第一长孔42一侧的壁部;或/和,所述第一长孔 42内设置有弹性复位件7,且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与锁定件6抵靠,另一端抵靠于第一长孔42朝向第二长孔43的一侧的壁部。
74.当所述第一长孔42与第二长孔43被隔开时且弹性复位件7设置于第二长孔43内时,所述锁定件5与第一长孔42可被设置为,当锁定件5往朝向轮子所在的移动至不可再移动时,此时,驱动件5也不可再往轮子2所在的方向移动,所述锁定件6处于与第一卡槽33、第二卡槽34相脱离的状态。即是说,可以通过上述驱动件避让槽52的设置,或/和,锁定件5与第一长孔42的配合设置,来实现操作的更直观、方便性。
75.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长孔42与第二长孔43可以为一个长孔的上下两段,即连接座4上设置一个上下延伸的长孔,上下间隔设置的锁定件6与连接件8均穿过该长孔,且连接件8间隔位于锁定件6与轮轴20之间。在此种设置下,所述弹性复位件7设置于该一个长孔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抵靠于连接件8,另一端抵靠于该一个长孔远离卡合部32一侧的壁部。
76.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上述锁定件6与连接件8与第一长孔42、第二长孔43 的配合设置,使得驱动件5可以更好地相对安装座3上下移动。
77.再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只设置所述第一长孔42,所述弹性复位件7设置于第一长孔42内,且所述弹性复位件7一端抵靠于锁定件6,另一端抵靠于第一长孔42朝向轮子2一侧的壁部。即是说,在该实施例中,不设置连接件8与第二长孔43。
78.上述几种设置,均可以使得在锁定件6与安装座3卡合部32的卡槽对准时 (不管是对准下侧的第一卡槽33还是上侧的第二卡槽34),释放驱动件5,在所述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所述锁定件6均可移动而卡入对准的卡槽,从而使得连接座4与安装座3相对固定,即将轮子2锁定于对应的位置而不可相对滑轨1上下旋转。
7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雪橇设置为双滑轨式滑雪橇,即滑雪橇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滑轨1,较佳的,两滑轨1的相对侧分别连接有所述轮子。即是说,两滑轨1的相对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所述安装座3,两侧安装座3上的卡合部32往相对侧延伸,且轮子2连接于连接座4朝向同侧滑轨1的一侧。如此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作为滑雪橇在冰地或雪地上使用时,即使两滑雪橇挨在一起并行,安装座3也不会与其他滑雪橇的滑轨1相撞;而且当滑雪橇不使用要收起来时,不管轮子2是位于第一位置还是第二位置,安装座3都不会增加滑雪橇的宽度。当然,可以将轮子2旋转至第二位置以降低整个滑雪橇的高度。
80.如图13、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另一种组装方式的轮子2-1的示意图,在此组装方式中,所述轮子2连接于所述连接座4背离滑轨1的一侧,其他结构(如安装座3、安装座3上卡合部32的卡槽、驱动件5、连接座4、锁定件6) 以及上下旋转轮子2-1的方式都与前述的一样,故不在此赘述。在图13、1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轮子2-1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轮子2-1位于滑轨1一侧,且轮子2不但其下端面所在平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侧,轮子2-1 上端面所在平面也位于滑轨1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侧,即轮子2整体都位于滑轨1的侧下方。在图15所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轮子2-2下端面所在平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侧,但是轮子2-2上端面所在平面位于滑轨1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上侧。这两种方式,在轮子2-2处于第一位置时,轮子2-2都将滑轨1架空,滑轨1不可接触地面,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的行驶要靠轮子2-2 的滚动。
81.在另一组装方式中,所述安装座3的安装部31也可以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轨1-3的上端,且安装座3的卡合部32伸出于滑轨1的一侧外(如图16所示),其他设置同上述描述。当所述轮子2-3连接于连接件8朝向滑轨1-3的一侧时,在轮子2-3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轮子2-3部分位于滑轨1-3正下方,部分位于滑轨1-3的侧下方,即轮子2-3全部位于滑轨1-3的下侧。应当知道的是,也可以是轮轴20再伸出去一点,从而轮子2-3全部位于滑轨1-3的侧下方。
82.再一组装方式中,如图17所示,其与图16所示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所述轮子2-4连接于连接件8背离滑轨1的一侧,在轮子2-4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轮子2-4位于滑轨1-4的一侧,所述轮子2-4下端所在的平面位于滑轨1-4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下侧,但是轮子2-4上端面所在平面位于滑轨1-4下端面所在平面的上侧。这两种方式,在轮子2-4处于第一位置时,轮子2-4也都将滑轨1-4架空,是轮子2-4与地面接触,滑轨1-4不接触地面。较佳的,在该实施例中,当本实用新型滑雪橇包括两间隔设置的滑轨1时,所述安装座3不伸出于滑轨1-4外,即安装座3的外端面要么与滑轨1-4的外端面上下相平,要么在竖直方向上,安装座3的外端面位于滑轨1-4外端面的内侧。如此,当轮子 2-4往上旋转至第二位置时,两侧的轮子2-4与安装组件都没有伸出于对应侧的滑轨1-4外。
83.如果不考虑更好的有益技术效果,所述安装座也可以安装于滑轨1外侧(即两滑轨1相背离的一侧),轮子2可以是连接于连接座4背离滑轨1的一侧,也可以是连接于连接座4朝向滑轨1的一侧。
84.上述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位置设定是分别在卡合部32 的上下两端,从而轮子2-5要相对滑轨旋转180度才可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换。但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8所示,所述第一卡槽33还是设置于卡合部32的下端,但是第二卡槽可以设置于卡合部远离安装部的一侧(图未示),当连接座相对安装座旋转至背离滑轨的一侧时(可以是旋转90度或其他合适角度),释放驱动件,锁定件6可卡入卡合部远离安装部一侧的第二卡槽内,从而将轮子2-5锁定于第二位置。即是说,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具体相对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只要本实用新型即可通过滑轨的滑行而行驶,也可通过轮子的滚动而行驶。
85.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槽33与第二卡槽34前后贯穿设置,所述锁定件5设置为前后延伸的锁定件,较佳的,锁定件6与所述枢轴40平行。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锁定件5也可以设置为上下延伸的锁定件(图未示),从而锁定件5与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的卡入,是锁定件5朝向第一卡槽的一端伸入第一卡槽内或者是锁定件5朝向第二卡槽的一端伸入第二卡槽内,从而将轮子2锁定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且当锁定件5设置为上下延伸的锁定件时,所述驱动件5可以通过其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与锁定件连接而实现驱动件上下移动时可带动锁定件上下移动的目的。且当锁定件5设置为上下延伸的锁定件时,所述锁定件5下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置于所述第一长孔42内,若所述弹性复位件 7还是置于第一长孔42内,则弹性复位件7一端与锁定件抵靠,另一端抵靠于第一长孔远离卡合部32一侧的壁部。
86.如图19至2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滑雪橇第二实施例中轮子、安装组件与滑轨的放大示意图。
87.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4-6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卡合部32-6 时,所述第一配合件被设为第一螺孔33-6,所述配合件被设置为第二螺孔34-6,所述锁定件被
设置一螺丝6-6;当所述螺丝6-6穿过所述连接座4-6锁入第一螺孔33-6时,所述轮子被锁定于第一位置,当所述螺丝6-6穿过所述连接座4-6 锁入第二螺孔34-6时,所述轮子2-6被锁定于第二位置。
88.所述第一螺孔33-6间隔设置于第一螺孔33-6上侧。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轮子2-6可相对滑轨1-6往上移动至第二位置,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轮子2-6 可相对滑轨1-6往下移动至第一位置。
89.所述连接座4-6上设置有供螺丝6-6穿过的穿孔45-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孔33-6与第二螺孔34-6上下间隔设置于所述卡合部32-6远离安装部 31-6的一侧,所述连接座4-6上侧设置有前后两间隔的连接板41-6,且两连接板41-6的上侧之间连接有安装板47-6,所述穿孔45-6设置于安装板47-6上。在其他设置中,所述第一螺孔33-6与第二螺孔34-6也可以间隔设置于卡合部 32-6前侧或后侧;对应的,所述穿孔45-6设置于连接座4-6的前侧或后侧(在此设置中,可以不要所述连接板41-6,或,所述连接座4-6上侧也不设置前后连接板41-6,而是直接只位于卡合部32-6的前侧或后侧)。
9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座4-6上设置有前后贯穿且上下延伸的长孔44-6,一连接件8-6穿过所述长孔44-6与卡合部32-6而连接卡合部32-6与连接座 4-6。同理,该连接件8-6也可以为铆钉、销钉或螺钉加螺母组合等常用连接件。通过该连接件8-6的连接以及螺丝6-6的连接,可以将连接座4-6与安装座连接得更稳定,即使得所述轮子2-6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时更稳定。
91.为使得轮子2-6的位置转换操作更直观,当所述轮子2-6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长孔44-6下端与连接件下端抵靠;当所述轮子2-6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长孔44-6上端与连接件上端抵靠。即是说,假设连接件8-6为铆钉,当轮子2-6 要从第一位置转换为第二位置时,直接将螺丝6-6拧出,然后相对卡合部32-6 往上移动连接座4-6,带动轮子2-6一起往上移动,当所述长孔44-6上端与连接件上端抵靠,连接座4-6不能再往上移动,此时,表示轮子2-6移动至第二位置,将螺丝穿过连接座4-6的穿孔45-6后锁入第二螺孔34-6内即可将轮子 2-6锁定于第二位置。将轮子2-6自第二位置往第一位置转换也是同理操作。若连接件设置为螺钉加螺母组合,要调整轮子2-6的位置时,得先拧松螺钉加螺母,在调整至目标位置后,在拧紧螺钉加螺母。
92.在其他设置中,也可以是长孔设置于卡合部32-6上,连接件8-6穿过连接座4-6与长孔,如此,连接座与连接件8-6一起相对卡合部上下移动,原理与长孔44-6设置在连接座上实质相同。
93.在第二实施例中,所述轮子2-6只能连接于轮子2-6背离滑轨1-6的一侧。
94.上述第一实施例描述了所述轮子2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1的各种设置,第二实施例描述了所述轮子2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滑轨1 的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所述轮子不但可相对滑轨1上下移动,还可相对滑轨1上下旋转。如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在卡合部上设置上下延伸的长孔(若以如图5为例,则该长孔设置于第一卡槽33与第二卡槽34之间,枢轴40穿过连接板41并穿过卡合部上的长孔,如此,实现所述轮子不但可相对滑轨1上下移动还可相对滑轨1上下旋转的目的。
95.即是说,所述轮子2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滑轨1或/和,所述轮子 2可相对上下移动地连接于所述滑轨1,所述轮子2通过相对滑轨1的上下旋转或/和上下移动而在第
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进行位置转换。对应的,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或/和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且所述连接座下侧与轮子连接,当所述连接座相对安装座上下移动或/和上下旋转时,带动轮子相对滑轨上下移动或/和上下旋转。也即是说,所述连接座可相对上下移动地或/和可相对上下旋转地连接于所述卡合部。
96.本实用新型滑雪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滑轨1上的座椅9。所述座椅9可以是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座椅9与滑轨1的连接也可以采用任意公知可行的结构,滑轨1的其他结构也可以是与本实用新型没冲突的任意可行的技术,因该些均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故不在此赘述。
97.上述前后上下左右方向描述中,以人正常坐在座椅9上时所对应的前后上下左右而定义,应当知道的是,上述采用了方向定义,是为了更清楚地描述各组件对应的位置关系,而不是限定,因为随着观察视觉的不一样,方位会产生对应的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