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保护罩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12:04: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保护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保护罩。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用于通信目的的光纤使用量已经非常大,数据、语音和其他通信网路越来越多使用光纤来传输信息。光纤通常配置为用来承载光的玻璃纤维。单根纤维可以被分组成能够同时携带大量数据。
3.在建构光纤网路时,每根光纤通常会连接到来源设备和目标设备。另外,可以沿着来源和目的地之间的光纤路径,在光纤上形成各种连接或耦合,以调整光纤长度。每个连接或耦合处需要连接器和转接器来对齐光纤,以使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不中断。
4.请参照图1,美国专利第9755382号揭露了一种可用于光纤及电导体的连接器模组的连接器系统,其主要特征是转动耦接螺母18至闭合位置后,可以使用锁环26当作保险,以防止被解锁。上述锁定方法是先顺时针锁紧耦接螺母18,再前推锁环26,使锁环26抵紧耦接螺母18,来防止耦接螺母18旋转。欲解锁时,先往后拉开锁环26,再逆时针旋松耦接螺母18。要注意的是,若使用者在锁上耦接螺母18后忘记前推锁环26,则无法确保耦接螺母18保持在闭合位置。
5.上述连接器设计的缺点是,无法并排安装。其原因在于,安装过程中,手要握住并转动耦接螺母,因此,需要在耦接螺母的旁侧预留较大的空间,以保障有足够的空间转动耦接螺母。该缺点导致连接器安装的密度不能太高,需要加宽距离。


技术实现要素:

6.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连接器保护罩,使用者仅用一只手即可完成连接、锁定及解锁的动作。
7.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包括一内壳体、一凸轮、一耦接螺母及一锁定环。该内壳体中空设置,且内壳体的外表面上形成有一控制导槽,该控制导槽朝一纵向方向延伸。该凸轮设置在该内壳体上,并可在该内壳体上转动。该耦接螺母中空设置,并套设在该内壳体外,该耦接螺母的前端用以和一物体耦接。该耦接螺母的后端伸出有一凸片,该凸片上形成有一导引槽,该导引槽的延伸方向与该纵向方向不平行。该锁定环中空设置,并套设在该内壳体外,该锁定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一第一插脚及一第二插脚,该第一插脚能够在该控制导槽中移动,该第二插脚能够在该导引槽中移动。当该第二插脚在该导引槽中时,移动该锁定环能够带动该耦接螺母转动,且当该第一插脚在该控制导槽中朝该纵向方向移动时,该锁定环碰触该凸轮,使该凸轮转动,转动的该凸轮对该耦接螺母的该凸片施加垂直于该纵向方向的力而使该耦接螺母转动。
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使用者可通过前后移动锁定环来控制耦接螺母转动,而无需直接转动耦接螺母。如此便无需空出耦接螺母旁的空间让使用者能够握住,因此可提高连接器的安装密度。
9.为了让本技术的发明目的、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更明显,下文特举本技术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示,作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0.图1显示一种已知连接器系统;
11.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的分解图;
12.图3a、3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的内壳体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13.图4a、4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的耦接螺母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14.图5a、5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的锁定环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15.图6a、6b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的凸轮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16.图7a、7b及7c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在不同视角下的立体图;
17.图8为一种已知适配器的立体图;
18.图9、10及11显示本技术一实施例连接器保护罩的使用方法。
19.附图标号说明:
20.18、耦接螺母;26、锁环;
21.100、缆线接头;
22.200、内壳体;210、环槽;220、凸部;222、缺口;230、控制导槽;231、凸块;232、凸块;240、凸轮槽;242、凸柱;
23.300、耦接螺母;310、凸片;311、侧面;312、侧面;316、间隙;320、插脚;330、导引槽;340、斜面;
24.400、锁定环;410、第一插脚;420、第二插脚;430、开孔;440、悬臂;450、延伸部;
25.500、凸轮;510、开孔;
26.800、适配器;810、螺纹;840、导槽;841、导引槽部分;841e、入口;842、保持槽部分;
27.911、纵向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28.请参照图2,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包括一缆线接头100、一内壳体200、一耦接螺母300、一锁定环400及一凸轮500。其中,缆线接头100、内壳体200、耦接螺母300及锁定环400皆能够由塑胶模造一体形成。
29.缆线接头100可由软性材料制成,并使用本领域已知的材料和连接技术对缆线(未显示)提供应变释放。缆线接头100为中空结构,其长度方向平行于纵向方向911。缆线接头100前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螺纹,用以和内壳体200对接。
30.请参照图3a及图3b,内壳体200呈中空柱状,其两端均具有开口。内壳体20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纵向方向911,内壳体200沿纵向方向911的相对两端分别为前端和后端。内壳体200的外表面上靠近前端形成有一环形的凸部220,凸部220沿垂直于纵向方向911的方向从内壳体200的外表面向外凸起,并形成一个顶面和两个侧面,该顶面与内壳体200的外表面相对,该两个侧面分别连接于该顶面沿纵向方向911的两端,且该两个侧面均与纵向方向911垂直。凸部220上形成有三道缺口222,该三道缺口222沿内壳体200的周向等间距设置。内壳体200的外表面上还形成有两个控制导槽230,两个控制导槽230沿垂直于纵向方向911
的方向对称设置,各控制导槽230朝纵向方向911延伸,控制导槽230从内壳体200的外表面向内凹陷,控制导槽230的槽底形成有凸块231和凸块232。凸块231和凸块232沿内壳体200的周向延伸,并垂直于纵向方向911,且凸块231位于凸块232靠近凸部220的一侧。此外,内壳体200的外表面上还形成有一凸轮槽240,该凸轮槽240为矩形的凹槽,凸轮槽240的槽底形成有一圆柱形的凸柱242。
31.请参照图4a及图4b,耦接螺母300呈中空圆柱状,用以套设在内壳体200外。耦接螺母300前端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多个插脚320,多个插脚320沿耦接螺母300内表面的周向等间隔设置。耦接螺母300的后端伸出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凸片310,各凸片310具有两个相对的侧面311和侧面312,其中一凸片310的侧面311与另一凸片310的侧面312相对设置且存在间隔316。两个凸片310上各形成有一导引槽330,两个导引槽330对称设置。导引槽330从凸片310的后端向耦接螺母300的前端延伸出,其延伸方向与纵向方向911不平行,且与纵向方向911不垂直。此外,其中一凸片310上形成有一斜面340,斜面340邻接到其所在凸片310上的导引槽330和侧面311。
32.请参照图5a及图5b,锁定环400呈中空圆柱状,用以套设在内壳体200外,并覆盖耦接螺母300后端的凸片310。锁定环400的内表面靠近前端处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二插脚420。锁定环400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两个对称设置的第一插脚410。于另一实施方式中,锁定环400上开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开孔430,各开孔430内设置有朝纵向方向911延伸的一悬臂440,各悬臂440的根部连接到锁定环400的侧壁,而两个第一插脚410则分别设置在两个悬臂440的前段。此外,锁定环400的内表面上还形成有一长条形的延伸部450,延伸部450朝纵向方向911延伸。
33.请参照图6a及图6b,凸轮500的轮廓形状为三角形与四边形的组合形状,其中,四边形的一个顶角位于三角形内,四边形的另外三个顶角位于三角形外,该四边形内形成有一圆形开孔510,用以容纳壳体200上的凸柱242。凸轮500的重心设计成未落在开孔510内。凸轮500用以放置在内壳体200的凸轮槽240内,并可让内壳体200上的凸柱242穿入开孔510。
34.请参照图7a、7b及7c,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缆线接头100利用其前端内表面上的螺纹与内壳体200连接。凸轮500放置在内壳体200的凸轮槽240内,且凸轮槽240内的凸柱242穿入开孔510。凸轮500与凸柱242枢接,凸柱242作为旋转轴,使得凸轮500能够以凸柱242为中心转动。耦接螺母300套设在内壳体200的前段外。锁定环400套设在内壳体200的中段外,并覆盖凸轮500与耦接螺母300后端的凸片310。锁定环400内表面上的两个第一插脚410分别位于内壳体200的两个控制导槽230中,而锁定环400内表面上的两个第二插脚420则分别位于耦接螺母300的两个导引槽330中。欲保护的连接器设置在内壳体200(未显示)中。
35.图8显示了一种已知的适配器800,该适配器800用以锁固在设备上,以使配置在设备上的连接器能够与外部的连接器对接。适配器800为中空圆柱形,其外表面上设有螺纹810,以使适配器800能够利用螺帽锁固在设备上。适配器800上还设有多条导槽840,各导槽840包括一导引槽部分841及一保持槽部分842。导引槽部分841朝纵向方向911延伸,其具有一位于适配器800后端的入口841e,导引槽部分841用以容纳耦接螺母300的插脚320。保持槽部分842连接至导引槽部分841,并且,保持槽部分842沿着适配器800的周向且垂直于纵
向方向911延伸。
36.请参照图9、10及11,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能够与一物体耦接,例如,与图8所示的适配器800耦接,使得连接器保护罩内的连接器能够与适配器800后方的连接器(未显示)对接。欲耦接时,将连接器保护罩的内壳体200插入适配器800中,使耦接螺母300内表面上的插脚320从入口841e置入导引槽部分841。之后旋转耦接螺母300,使插脚320从导引槽部分841滑入保持槽部分842,此时,耦接螺母300已与适配器800耦接,完成连接器保护罩与适配器800连接的动作。在耦接螺母300旋转过程中,内壳体200受到限制,无法跟着耦接螺母300旋转。若欲使连接器保护罩与适配器800解锁,反向旋转耦接螺母300,使插脚320从入口841e滑出导槽840。于其他实施方式中,耦接螺母300不限于和适配器800耦接,亦可设计成与其他物体耦接。
37.请再参照图7a,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锁定环400内表面上的两个第一插脚410能够分别在内壳体200的两个控制导槽230中前后滑动。在第一插脚410越过凸块231时,使用者会明显感受到阻力变化,从而为使用者提供触觉反馈。
38.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锁定环400内表面上的两个第二插脚420分别位于耦接螺母300的两个导引槽330中。当前推锁定环400时,第二插脚420会沿着导引槽330移动,第二插脚420沿着导引槽330移动的过程中,第二插脚420会对导引槽330的槽壁产生挤压力,该挤压力具有沿耦接螺母300周向的分量,该沿耦接螺母300周向的分量会带动耦接螺母300顺时针转动而上锁。当后拉锁定环400时,受力方向与前推锁定环400时的受力方向相反,从而带动耦接螺母300逆时针转动而解锁。
39.请再参照图9、10及11,凸轮500位于两个凸片310之间的间隙316内。如图9所示,当朝向适配器800推动锁定环400时,锁定环400的延伸部450会碰撞到凸轮500。如图10所示,延伸部450碰撞凸轮500产生的作用力,会使凸轮500以内壳体200上的凸柱242为中心转动。如图11所示,之后,凸轮500继续转动,并抵压在凸片310的斜面340上,从而对耦接螺母300施加一个垂直于纵向方向911的作用力,此作用力使得耦接螺母300顺时针转动而帮助耦接螺母300上锁。
4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前推锁定环400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凸轮500转动耦接螺母300,使得耦接螺母300上锁更为容易。另外,凸轮500设计成中心未落在凸柱242上,通过倾斜连接器保护罩,利用凸轮500自身的重力,能够让凸轮500旋转回到初始位置。
4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器保护罩,使用者可前后移动锁定环400,控制耦接螺母300转动,而无需直接用手旋转耦接螺母300,如此便无需空出耦接螺母300旁的空间让使用者能够握住,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的安装密度。
42.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43.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