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2023-02-19 08:08: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大数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安全多方计算用于解决一组互不信任的计算终端在保护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协同工作的问题。然而由于多个计算终端的数据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在某计算终端的数据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导致安全多方计算的最终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提高了准确度。
4.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方法包括: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行为数据值;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第一行为数据值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基于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向第二节点发送总行为数据值,以用于第二节点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5.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阈值;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第一行为数据值中的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包括: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分布参数;根据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总分布参数,分别确定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对应的目标值;在目标值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去除与目标值对应的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6.在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总分布参数包括总平均值和总方差;基于多个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分布参数,包括: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一方差;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方差;基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平均值;基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第一方差、第二平均值、第二方差和总平均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方差。
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该方法包括:接收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其中,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内的行为数据值;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总行为数据值,总行为数据值是基于过滤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8.在第二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的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为加密的行为数据值;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包括:解密加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向第一节点发送解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9.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行为数据值;过滤模块,用于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第一行为数据值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确定模块,用于基于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总行为数据值,以用于第二节点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10.在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阈值;装置包括: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分布参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总分布参数,分别确定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对应的目标值;过滤模块,还用于在目标值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去除与目标值对应的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11.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装置包括:
12.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其中,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内的行为数据值;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接收模块,还用于分别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总行为数据值,总行为数据值是基于过滤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
13.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14.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用于读取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以执行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任一可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15.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任一可选的实施方式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
16.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17.本技术实施例是在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中在当前时刻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行为数据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掉第一行为数据值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即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进而依据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并向第二节点发送该总行为数据值。如此,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架构图;
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22.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技术,而不是限定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更好的理解。
2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7.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计算终端的数据发生变化,以致于确定的最终结果准确度不高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29.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架构中,具体结合图1进行详细说明。
30.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方法的架构图。
31.如图1所示,该架构图中可以包括第一节点11、第二节点12和多个计算终端13。其中,第一节点11与第二节点12之间、第二节点12与多个计算终端13之间、第二节点12与安全认证中心14之间,以及多个计算终端13与安全认证中心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
32.基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接下来结合图2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33.如图2所示,该数据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4.s210,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35.其中,第二节点用于第一节点与多个计算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第二节点可以
是服务器或终端设备。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行为数据值。其中,预设时间段是基于实际需要或是经验值确定的时间段,可以是一个月、三个月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基于每一计算终端对应的多个设备的行为数据确定的,其中,所涉及的多个设备是包括行为数据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以及可穿戴电子设备等。行为数据表征为设备所对应的用户的行为特征,例如可以是用户的消费数据,相应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可以是消费数据平均值或消费数据方差等等。
36.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信号实时接收多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在预设时间段通过信号接收多个计算终端的第二行为数据值。示例性的,如下表1所示,n个计算终端分别在时间t内含有n={n1、n2、n3……nn
}个行为数据,以此确定第一行为数据值或第二行为数据值{a1、a2……an
}。若确定n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a1、a2……an
},则时间t是一个时刻。若确定n个计算终端的第二行为数据值{a1、a2……an
},则时间t是一个时间段。
37.s220,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第一行为数据值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38.其中,预设条件是基于实际需要或是经验值预设设置的条件,预设条件可以是预设阈值,在此不作过多限定。
39.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第一行为数据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第一行为数据值中不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即异常行为数据值,将其过滤,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40.由此,可以通过预设条件,过滤掉第一行为数据值中异常的行为数据值,得到了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进而提高了后续确定的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41.表1计算终端上报信息表
[0042][0043]
s230,基于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
[0044]
总行为数据值表征为基于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进行汇总之后的行为数据值。
[0045]
具体的,总行为数据值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进行确定:
[0046][0047]
其中,c={c1,c2,c3......cq}表示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i={i1,i2,i3......iq}与上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一一对应的行为数据样本数量,eh表示为基于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平均值,jh表示为与上述第二行为数据值一一对应的行为数据样本数量。
[0048]
如此,可以基于多个计算终端当前时刻,并经过过滤处理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行为数据,可以分别准确确定多个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049]
s240,向第二节点发送总行为数据值,以用于第二节点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0050]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节点确定总行为数据值之后,向第二节点发送总行为数据值,以使得第二节点可以在接收到总行为数据之后,将总行为数据值发送至多个计算终端,便于多个计算终端基于需要利用总行为数据值进行模型训练或是其他处理,此处不做过多赘述。
[0051]
由此,在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中在当前时刻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行为数据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掉第一行为数据值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即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进而依据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并向第二节点发送该总行为数据值。如此,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052]
基于此,为了便于后续更加准确地确定总行为数据值,可以通过对计算终端上报的行为数据值进行识别,对于异常的行为数据值进行过滤,以此提高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s220包括:
[0053]
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分布参数;
[0054]
根据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总分布参数,分别确定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对应的目标值;
[0055]
在目标值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去除与目标值对应的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0056]
其中,总分布参数表征为行为数据值的分布,包括总平均值和总方差。目标值用于过滤掉第一行为数据值中不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该预设条件包括预设阈值,其中,预设阈值是基于实际需要或是经验值预先设置的阈值。
[0057]
在一个实施例中,假设有三个计算终端a、b、c。其中,基于计算终端a、计算终端b和计算终端c各自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总分布参数,例如计算终端a有三个第一行为数据值a、b、c,由此,假设由第一行为数据值a和总分布参数确定的目标值不满足预设阈值y,第一行为数据值b和第一行为数据值c分别与总分布参数确定目标值满足预设阈值y,则将计算终端a的第一行为数据值a过滤掉,保留计算终端a的第一行为数据值b和第一行为数据值c。
[0058]
具体地,由于每个计算终端上报的第一行为数据值符合高斯分布,异常行为数据值是分布尾部的数据值,其远离其他第一行为数据值的平均值。因此,可以通过如下公式(2)确定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对应的目标值:
[0059][0060]
其中,ak表征为某一计算终端的第k个第一行为数据值,σ
all
是总方差,e
all
是总平均值。
[0061]
由此,可以通过多个行为数据值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总分布参数,基于此,根据每一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总分布参数,确定与该第一行为数据值对应的目标值,在该目标值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情况下,过滤掉该第一行为数据值,以此可以准确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进而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062]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涉及的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分布参数,包括:
[0063]
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一方差;
[0064]
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方差;
[0065]
基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平均值;
[0066]
基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第一方差、第二平均值、第二方差和总平均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方差。
[0067]
其中,第一平均值和第一方差是基于多个计算终端的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的平均值和方差,具体的可以基于如下公式(3)确定第一平均值:
[0068][0069]
其中,n,k为正整数,ak表征为第k个第一行为数据值。
[0070]
基于公式(4)确定第一方差:
[0071][0072]
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方差是基于多个计算终端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平均值和方差。具体的可以基于如下公式(5)确定第二平均值:
[0073][0074]
其中,m、p为正整数,b
p
表示为第p个第二行为数据值。
[0075]
基于如下公式(6)确定第二方差:
[0076][0077]
基于此,总平均值可以如下公式(7)确定:
[0078][0079][0080]
总方差值可以上述公式(3)至公式(7)推论出公式(8),具体如下:
[0081]
如此,可以通过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第一平均值和第一方差,以及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方差,进而确定了总平均值和总方差。如此,可以有效识别异常行为数据值,进而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082]
为了使本技术更加清楚,本技术还提供了应用于第二节点侧的数据处理方法,接下来结合图3详细说明。
[0083]
s310,接收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084]
其中,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行为数据值。
[0085]
s320,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086]
s330,分别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总行为数据值。
[0087]
其中,总行为数据值是基于过滤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后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
[0088]
s340,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0089]
由此,将接收到的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内的第二行为数据值,发送至第一节点,并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基于过滤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总行为数据值,将其发送至多个计算终端。如此,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090]
另外,需要知道的是,安全认证中心基于同态加密算法或是rsa加密算法(rsa algorithm)会给每一计算终端分配唯一的公钥和私钥,其中,公钥是用于多个计算终端加密自身行为数据值的,私钥是安全认证中心发送给第二节点,以用于第二节点根据私钥解密多个计算终端发送的加密的行为数据值。
[0091]
由此可知,第二节点接收到的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为加密的行为数据值。进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s320包括:
[0092]
解密加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093]
向第一节点发送解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094]
具体地,通过安全认证中心为每一计算终端分配的唯一私钥对加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进行解密,并向第一节点发送解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以便于第一节点根据解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进行后续工作。
[0095]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第一节点,或者第一节点内部的功能模块或部件。接下来结合图4对数据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0096]
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97]
如图4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4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410、过滤模块420、确定模块430和发送模块440。
[0098]
接收模块410,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行为数据值。
[0099]
过滤模块420,用于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第一行为数据值中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0100]
确定模块430,用于基于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
[0101]
发送模块440,用于向第二节点发送总行为数据值,以用于第二节点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0102]
在一些实施例中,预设条件包括预设阈值,
[0103]
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分布参数。
[0104]
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总分布参数,分别确定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对应的目标值。
[0105]
过滤模块,还用于在目标值不满足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去除与目标值对应的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
[0106]
在一些实施例中,总分布参数包括总平均值和总方差,
[0107]
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一方差;基于多个计算终端中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行为数据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二平均值和第二方差;基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和第二平均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平均值;基于每个计算终端的第一平均值、第一方差、第二平均值、第二方差和总平均值,分别确定每个计算终端的总方差。
[0108]
本技术实施例是在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多个计算中在当前时刻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行为数据值的情况下,基于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过滤掉第一行为数据值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即异常行为数据值,得到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进而依据过滤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每一计算终端的总行为数据值,并向第二节点发送该总行为数据值。如此,提高了总行
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109]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实现图2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并能达到与其相应的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110]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第二节点,或是第二节点内部的功能模块或部件,接下来具体结合图5对数据处理装置进行说明。
[0111]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112]
如图5所示,该数据处理装置500可以包括:接收模块510和发送模块520。
[0113]
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其中,第一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行为数据值,第二行为数据值是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内的行为数据值;
[0114]
发送模块520,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115]
接收模块510,还用于分别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总行为数据值,总行为数据值是基于过滤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
[0116]
发送模块520,还用于向多个计算终端发送总行为数据值。
[0117]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收到的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为加密的行为数据值;该装置还包括:解密模块。
[0118]
解密模块,用于解密加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119]
发送模块,还用于向第一节点发送解密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和第二行为数据值。
[0120]
本技术实施例是通过将接收到的多个计算终端分别发送的多个计算终端在当前时刻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多个计算终端在预设时间内的第二行为数据值,发送至第一节点,并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基于过滤满足预设条件的行为数据值后的第一行为数据值,以及第二行为数据值确定的总行为数据值,将其发送至多个计算终端。如此,提高了总行为数据值的准确度。
[0121]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以实现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步骤,并能达到与其相应的技术效果,为简洁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0122]
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123]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设备600包括输入设备601、输入接口602、中央处理器603、存储器604、输出接口605、以及输出设备606。其中,输入接口602、中央处理器603、存储器604、以及输出接口605通过总线610相互连接,输入设备601和输出设备606分别通过输入接口602和输出接口605与总线610连接,进而与数据处理设备600的其他组件连接。
[0124]
具体地,输入设备601接收来自外部的输入信息,并通过输入接口602将输入信息传送到中央处理器603;中央处理器603基于存储器604中存储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对输入信息进行处理以生成输出信息,将输出信息临时或者永久地存储在存储器604中,然后通过输出接口605将输出信息传送到输出设备606;输出设备606将输出信息输出到数据处理设备600的外部供用户使用。
[0125]
在一个实施例中,图6所示的数据处理设备600包括:存储器604,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603,用于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以执行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
的方法。
[0126]
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图2或图3所示实施例的方法。
[0127]
需要明确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文所描述并在图中示出的特定配置和处理。为了简明起见,这里省略了对已知方法的详细描述。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和展示出了若干具体地步骤作为示例。但是,本技术的方法过程并不限于所描述和展示出的具体步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领会本技术的精神后,做出各种改变、修改和添加,或者改变步骤之间的顺序。
[0128]
以上的结构框图中所示的功能块可以实现为硬件、软件、固件或者它们的组合。当以硬件方式实现时,其可以例如是电子电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适当的固件、插件、功能卡等等。当以软件方式实现时,本技术的元素是被用于执行所需任务的程序或者代码段。程序或者代码段可以存储在机器可读介质中,或者通过载波中携带的数据信号在传输介质或者通信链路上传送。“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机器可读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adio frequency,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0129]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提及的示例性实施例,基于一系列的步骤或者装置描述一些方法或系统。但是,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步骤的顺序,也就是说,可以按照实施例中提及的顺序执行步骤,也可以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或者若干步骤同时执行。
[0130]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