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车辆的传动装置以及具有这种传动装置的传动系的制作方法

2023-02-19 04:36: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的传动装置、具有这种传动装置的传动系以及具有这种传动系的车辆。


背景技术:

2.de 10 2011 079 97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驱动装置,其包括行星壳体和差速传动机构,差速传动机构构造为正齿轮差速器。在行星壳体中布置有容纳在里面的第一正齿轮和容纳在里面的第二正齿轮。此外,设置有行星齿轮传动级,其与行星壳体运动学上地耦联,并且具有太阳轮、行星齿轮和齿圈,其中,行星齿轮传动级的行星齿轮分级地构造,并且相应形成第一行星正齿轮区段和与第一行星正齿轮区段同轴并且沿轴向错位布置的第二行星正齿轮区段。第一行星正齿轮区段与太阳轮啮合,第二行星正齿轮区段与齿圈啮合,其中,行星齿轮与行星壳体一起回转。
3.由现有技术还已知一种为乘用车设置的具有转矩叠加功能的差速传动机构,即所谓的扭矩矢量传动装置(tv-getriebe,torque-vectoring-getriebe)。这种tv传动装置能够实现在差速传动机构的两个车轮侧的从动轴之间的针对特定车轮的转矩分布。这种系统可在任何行驶情况下产生期望的转矩,即使在在离合器接合时也是如此,因为它将一侧的制动扭矩作为驱动扭矩传递到另一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传动装置、传动系以及车辆,其具有扭矩矢量叠加单元,并且节省空间地实施。该目的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传动装置、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3的特征的传动系以及具有独立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车辆来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为从属权利要求、下文的说明以及附图的对象。
5.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的传动装置具有唯一的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以及有效布置在输入轴和两个输出轴之间的整体式差速器,差速器包括具有多个齿轮组元件的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正齿轮组具有第一正齿轮以及与之啮合的第二正齿轮,其中,第一齿轮组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输入轴连接,第二齿轮组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输出轴连接,并且第三齿轮组元件通过耦联轴不可相对转动地与正齿轮组的第一正齿轮连接,其中,正齿轮组的第二正齿轮与第二输出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并且其中,借助于第一行星齿轮组可将第一从动力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的支撑力矩可在正齿轮组中进行转换,使得与第一从动力矩相对应的第二从动力矩可传递到第二输出轴上,传动装置还包括扭矩矢量叠加单元,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组和促动器,该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多个齿轮组元件,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与耦联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至少间接地与促动器有效连接,并且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连接。
6.通过这种传动装置,两个车轮力矩之和没有在一个构件中联合或组合成共同的车桥力矩。相反,引入输入轴中的驱动功率在整体式差速器中进行分配,并且根据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的构造传递到与之有效连接的输出轴。因此,整体式差速器的构件可由于相应的相对较小的转矩而构造得更窄。此外,实现了构件减少和重量的减轻。因此,提供了一种传动装置,其可借助于整体式差速器通过单个的整体式组件呈现出两种功能,即,转矩转换和转矩分配,它们此前通过两个单独的组件实现。因此,本发明涉及组合式变速和差速传动装置,其一方面实现转矩转换,另一方面实现转矩分配到输出轴上。此外,提供了扭矩矢量叠加单元。
7.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将整体式差速器理解成具有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的差速器,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与输入轴、正齿轮组以及第一输出轴以传动作用的方式连接。正齿轮组与第二输出轴以传动作用的方式连接。在输入轴处的输入力矩可通过这种整体式差速器进行转换,并且可以限定的比例分配或传递到两个输出轴上。优选地,输入力矩分别以50%、即一半地传递到输出轴。因此,差速器没有两个从动力矩的和施加到上面的构件。换句话说,防止产生总转矩。此外,在输出轴的相同的从动转速的情况下,差速器不具有成块环绕运行的或无滚动运动地环绕运行的齿部。因此,与输出轴的从动转速无关地,始终实现差速器的彼此啮合的构件的相对运动。传动装置的输出轴尤其设立成与机动车辆的车轮有效连接。相应的输出轴可直接或间接地与相关的车轮连接。在第一输出轴和/或第二输出轴和相应的车轮之间可有效布置有活节、活节轴和/或轮毂。
8.第一行星齿轮组是集成在差速器中的行星齿轮传动部的一部分,其具有齿轮组元件,即,第一太阳轮、第一齿圈和多个行星齿轮,行星齿轮通过第一行星齿轮架在围绕第一太阳轮的圆形轨道上来引导。有利地,第一行星齿轮组具有恰好一个固定速比。
9.输入轴优选地设立成与驱动单元的驱动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驱动单元产生驱动功率,其通过驱动轴传递到输入轴。驱动轴可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输入轴连接。替代地,驱动单元的驱动轴和输入轴是关联构件。
[0010]“轴”应理解成传动装置的可旋转的构件,传动装置的相关组成可相应通过该构件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或通过该构件在操纵相应的切换元件时建立这种连接。在此,相应的轴可使组成在轴向上或在径向上或在轴向和径向上彼此连接。“轴”不仅应理解成是例如柱状的、可转动地支承的用于传递转矩的机器元件,还应理解成将各构件或元件彼此连接的通用连接元件,尤其是将多个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的连接元件。
[0011]
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优选地沿轴向方向相邻地布置。换句话说,行星齿轮组的齿轮组元件布置在共同的第一平面中,正齿轮组的齿轮布置在共同的第二平面中,其中,两个平面基本上平行地伸延,并且沿轴向彼此相邻地布置。相应的共同的平面基本上垂直于车辆的相应的车桥取向。替代地,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在径向方向上相叠地布置。换句话说,行星齿轮组的齿轮组元件以及正齿轮组的齿轮沿轴向布置在共同的平面中。因此,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布置在共同的齿轮平面中,由此可将传动装置设计成轴向构造较短,并且因此特别紧凑。正齿轮组还可替代地构造为牵引机构传动部,尤其构造为包绕式传动部,其中,只要牵引机构设立成,将驱动功率从第一正齿轮传递到第二正齿轮,反之亦然。
[0012]
输入轴优选地构造为空心轴。因此,第一输出轴例如可沿轴向穿过输入轴。优选
地,输出轴中的一输出轴沿轴向穿过扭矩矢量叠加单元,并且必要时穿过传动系的驱动单元。由此实现传动装置的紧凑的结构方式。输入轴可替代地构造为实心轴。因此,输入轴可构造成具有更小的外直径,使得输入轴或转子轴可通过在直径上更小的转子支承来支承,由此同样节省结构空间。
[0013]
扭矩矢量叠加单元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组以及促动器,该第二行星齿轮组具有多个齿轮组元件。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与耦联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耦联轴又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以及正齿轮组的第一正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至少间接地与促动器有效连接。换句话说,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可直接与促动器连接。替代地,还可将其他元件、尤其转换级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和促动器之间。优选地,促动器构造为电机或液压马达。
[0014]
因此,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促动器具有可转动的输出元件,该输出元件在其进一步的走向中与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元件以传动作用的方式、尤其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促动器的输出元件与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转换式传动部的第二齿轮组元件的“连接”应理解成这样的连接,其使得存在恒定的转速相关性。促动器例如可以电机或液压马达的形式存在。电马达相比于液压马达具有的优点是,电马达没有旋转的液压泵,并且因此停机损失较低。此外,电马达可比液压马达更好地调节。
[0015]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连接,其又与第一输出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0016]
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促动器可根据转矩的方向选择性地将转矩分配到传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上。此时应注意,促动器的转速对于哪个输出轴转动得更快是决定性的。使得两个输出轴以相同的速度转动的促动器转速可通过选择至少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固定变速传动比(standgetriebe
ü
bersetzung)来影响,并且例如可设置为零。此外,转矩的符号对于哪个输出轴具有更大的转矩是决定性的。
[0017]
至少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固定变速传动比可根据对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要求来选择。如果选择成使得在直线行驶时促动器的输出元件静止,促动器、尤其电机或液压马达设计成具有特别低的功率需求或低的消耗。
[0018]
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至少第二行星齿轮组可沿轴向与第一行星齿轮组相邻地布置。替代地,至少第二行星齿轮组还可沿径向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之外。
[0019]
第二行星齿轮组优选地设计为负行星齿轮组。替代地,第二行星齿轮组构造为正行星齿轮组。第一行星齿轮组优选地构造为负行星齿轮组。替代地,第一行星齿轮组构造为正行星齿轮组。负行星组对应于这样的行星组,其具有行星齿轮可转动地支承在上面的行星架、太阳轮和齿圈,其中,行星齿轮中的至少一个的齿部与太阳轮的齿部以及齿圈的齿部啮合,因此,当太阳轮在行星架固定时旋转时,齿圈和太阳轮沿相反的方向旋转。正行星组具有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二行星齿轮,更确切地说,具有内行星齿轮和外行星齿轮,它们可转动地支承载行星齿轮架处。在此,第一行星齿轮或内行星齿轮的齿部一方面与太阳轮的齿部啮合,另一方面与第二行星齿轮或外行星齿轮的齿部啮合。此外,外行星齿轮的齿部还与
齿圈的齿部啮合。结果,在行星齿轮架固定时,齿圈和太阳轮同向旋转。
[0020]
此外,替代地,第二行星齿轮组以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来构造,尤其构造为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正行星齿轮组。因此可提高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就此而言,每个分级式行星齿轮可包括第一齿轮和不可相对转动地与之连接的第二齿轮,其中,第一齿轮例如与太阳轮啮合,第二齿轮相应地与齿圈啮合,反之亦然。相应的分级式行星齿轮的齿轮例如可通过中间轴或空心轴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在空心轴的情况下,其可可转动地支承在行星齿轮架的栓部上。优选地,相应的分级式行星齿轮的两个齿轮具有不同的直径和齿数,以便设置速比。
[0021]
第一行星齿轮组和第二行星齿轮组优选地彼此同轴地并且优选地与传动装置的输出轴中的一个同轴地布置。两个行星齿轮组尤其与第一输出轴同轴地布置。
[0022]
在本发明的意义中,传动装置或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两个结构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耦联”或“彼此连接”意指结构元件的持久耦联,使得它们不可彼此独立旋转。尤其在可为差速器和/或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元件、和/或还可为传动装置的轴和/或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元件的结构元件之间没有设置切换元件,而是相应的结构元件彼此固定地耦联。在两个构件之间的转动弹性的连接同样被理解为是固定的或不可相对转动的。不可相对转动的连接尤其还可包含活节,例如以便实现车轮的转向运动或弹性跳动。
[0023]
为了转换输出部的转速,尤其为了提高促动器的转速,至少一个第一转换式传动部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和促动器之间。适合作为转换式传动部的尤其是一个或多个行星齿轮组和/或一个或多个正齿轮级。
[0024]
根据一实施例,为了转换促动器的转速,还将第二转换式传动部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和促动器之间。第二转换式传动部可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和第一转换式传动部之间或在第一转换式传动部和促动器之间的功率流中。两个转换级可相应构造为行星齿轮组。
[0025]
优选地,整体式差速器的第一行星齿轮组沿轴向布置在正齿轮组和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第二行星齿轮组之间。替代地,正齿轮组可沿轴向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和扭矩矢量叠加单元之间。扭矩矢量叠加单元的第二行星齿轮组优选地沿轴向相邻于整体式差速器的第一行星齿轮组来布置。
[0026]
原则上,差速器的行星齿轮组和正齿轮组可以任何方式相对彼此来布置和彼此有效连接,以便实现期望的速比。根据一实施例,第一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第二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并且第三齿轮组元件是齿圈。因此,输入轴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太阳轮连接,其中,第一输出轴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行星齿轮架连接,并且第一正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与齿圈连接。
[0027]
根据一替代的实施例,第一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第二齿轮组元件是齿圈,并且第三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在这种情况下,调换行星齿轮组与第一输出轴以及与正齿轮组或第二输出轴的接连。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轴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太阳轮连接,其中,第一输出轴不可相对转动地与齿圈连接,并且第一正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行星齿轮架连接。在所提到的构件之间可布置其他构件,例如中间轴或耦联轴。第三齿轮组元件例如通过中间轴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正齿轮连接。因此,第一行星齿轮组的第三齿轮组元件通过耦联轴与正齿轮组的第一正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或
行星齿轮架尤其与正齿轮组的第一正齿轮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0028]
优选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轴向平行地布置。输出轴相应布置在从动轴线上,并且从差速器优选地沿相反的方向延伸。从动轴线相对彼此以及相对于的传动装置纵向轴线具有第一平行错位。车辆的相应的车桥的车轮布置在相应的车轮轴上,它们彼此具有第二平行错位。例如,第一输出轴设立成,至少通过第一活节轴与车辆的布置在第一车轮轴上的第一车轮以传动作用的方式连接,其中,第二输出轴设立成,至少通过第二活节轴与车辆的布置在第二车轮轴上的第二车轮以传动作用的方式连接。优选地,第一平行错位和第二平行错位大小相同。因此,传动系、尤其传动装置和驱动单元可相对于车辆纵向轴线或纵向方向任意布置。传动系、尤其传动装置相对于车辆纵向轴线或车轮轴的可能的倾斜由活节轴补偿,并且因此没有影响车辆的驱动。
[0029]
替代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输出轴同轴地布置。通过同轴地布置输出轴可实现传动装置的在径向上窄的结构方式。例如可设置转换级,尤其包绕式传动部,以便实现输出轴的同轴性。在同轴的输出轴的情况下,传动系优选地横向于车辆纵向方向布置。然而,还可类似于前面的实施方案实现传动系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的倾斜。包绕式传动部例如为链传动部或带传动部,在其中牵引机构相应构造为链条或带,尤其构造为齿带。还可考虑通过齿轮链实现同轴性,齿轮链有效布置在行星齿轮组的相应的齿轮组元件和第一输出轴之间的功率流中。尤其在相应的齿轮组元件和第一输出轴之间没有改变转动方向。
[0030]
术语“有效连接”应理解为在两个构件之间的不可切换的连接,其设置成用于持久地传递驱动功率,尤其转速和/或转矩。在此,连接可直接或通过固定传输部实现。连接例如可通过固定的轴、齿部(尤其正齿轮齿部)和/或包绕器件实现。
[0031]
术语“至少间接地”应理解成,两个构件通过布置在两个构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其他的构件彼此(有效)连接,或直接地并且因此直接彼此连接。因此还可在轴或齿轮之间布置与轴或齿轮有效连接的其他构件。
[0032]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的传动系包括根据上述实施方案的传动装置以及与该传动装置有效连接的驱动单元。该驱动单元优选地是电机,其中,输入轴是电机的转子或与转子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或耦联。转子相对于电机的固定于壳体的定子可转动地支承。电机优选地与蓄能器连接,蓄能器为电机供应电能。此外,电机可优选地通过功率电子设备控制或调节。驱动单元还可替代地为内燃机,其中,在这种情况下,输入轴例如为曲轴或与曲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
[0033]
优选地,扭矩矢量叠加单元至少部分地在径向上布置在电机的转子内部。因此,传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在径向上布置在电机内部。由此附加地节省至少轴向结构空间。替代地,扭矩矢量叠加单元和驱动单元的转子可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或彼此相邻地布置。
[0034]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类型的传动系。车辆优选地为机动车辆,尤其是汽车(例如重量小于3.5吨的轿车)、公共汽车或载重汽车(例如具有重量超过3.5吨的公共汽车或载重汽车)。车辆尤其是电动车辆或混动车辆。车辆包括至少两个车桥,其中,车桥之一形成可借助于传动系驱动的驱动车桥。在驱动车桥处有效地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其中,传动系将驱动功率传递给车桥的车轮。还可考虑为每个车桥设置这种传动系。传动系优选地以前置横向结构方式来构建,使得输入轴以及输出轴基本上横向于车辆纵向方向取向。替代地,传动系可倾斜于车辆的纵向轴线和横向轴线来布
置,其中,输出轴通过相应的活节与相应的车桥的横向于车辆纵向轴线布置的车轮连接。
[0035]
关于根据本发明的传动装置的技术效果、优点和有利的实施方式的上述定义以及阐述也比照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和根据本发明的车辆。
附图说明
[0036]
下面借助示意性的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相同或相似的要素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其中:
[0037]
图1示出了具有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车辆的高度示意性的俯视图,
[0038]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0039]
图3示出了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0040]
图4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0041]
图5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0042]
图6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0043]
图7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并且
[0044]
图8示出了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的高度示意性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根据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车辆1,其在此构造为电动车辆,具有两个车桥19、20,其中,在第一车桥19处以传动作用的方式布置有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第一车桥19可为车辆1的前桥以及后桥。传动系2包括实施为电机的驱动单元12以及与之有效连接的传动装置3,其中,在下面的附图中更详细地阐述在车辆1处的传动系2的构造和布置。电机通过这里未示出的蓄能器供给电能,该蓄能器与在图2至图8中示出的固定于壳体的定子21有效连接。此外,电机与这里未示出的用于控制和调节的功率电子设备连接。通过对定子21通电,将可相对于定子转动地布置的转子13相对于定子21置于转动运动中,转子又不可相对转动地与传动装置3的输入轴4连接。替代地,输入轴4还可与转子13的单独的转子轴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或与之耦联。驱动单元12的驱动功率通过输入轴4导引到传动装置3中,并且在此通过整体式差速器7进行转换、分配到第一输出轴5和第二输出轴6上。车轮23、24相应与输出轴5、6的端部间接联接,以便驱动车辆1。每个输出轴5、6通过活节30与轮毂33连接,在该轮毂处有效布置有相应的车轮23、24。通过相应的活节30尤其可补偿输出轴5、6相对于轮毂33的倾斜。在此,第一输出轴5与第二输出轴6轴向平行地布置,使得车轮23、24在行驶方向上彼此错位地布置。此外,可设置这里未示出的活节轴,其使相应的输出轴5、6与轮毂33相连接。由此可在轴向平行地布置输出轴5、6的情况下与传动系2相对于车辆纵向方向的取向无关地接连传动系2与车轮23、24。换句话说,传动系2可如此布置在车辆处,即,输出轴5、6相对于轮毂33倾斜布置,其中,可通过活节30或通过活节轴补偿倾斜。出于简化原因,仅仅在图1和图2中示出了用于接连输出轴5、6与车轮23、24的构件的附图标记。
[0046]
根据图2至图8的相应的传动装置3设置有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其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行星齿轮组26,其具有多个齿轮组元件;以及促动器27。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与耦联轴22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至少
间接地与促动器27有效连接,并且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连接。通过促动器27,根据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固定变速传动比和转矩的方向,可可选地将转矩分配到传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或第二输出轴上。促动器27的转速对于输出轴5、6中的哪一个转动得更快是决定性的。使得两个输出轴5、6以相同的速度转动的促动器转速可通过选择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固定变速传动比来影响。转矩的符号对于两个输出轴5、6中的哪一个具有更大的转矩是决定性的。下面进一步阐述整体式差速器7的构造以及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在传动装置3中的接连。
[0047]
在被明确地理解为示例性示例的根据图2至图8的所有的实施例中,整体式差速器7包括第一行星齿轮组8和正齿轮组9。正齿轮组9包括两个彼此啮合的和彼此轴向平行地布置的正齿轮10、11。第一行星齿轮组8具有三个齿轮组元件,其包括太阳轮14、齿圈16和行星齿轮架15,其中,在行星齿轮架15处可转动地支承有多个行星齿轮25,其与齿圈16以及太阳轮14啮合。在此,第一行星齿轮组8构造为负行星齿轮组。因此,整体式差速器7具有行星齿轮传动部以及与之有效连接的正齿轮传动部。行星齿轮组8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输入轴4连接。第二齿轮组元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输出轴5连接,并且将施加给第一输出轴的驱动功率、尤其驱动转速以及驱动力矩至少间接地传递到第一车桥19的第一车轮23上。第三齿轮组元件通过耦联轴22不可相对转动地与正齿轮组9的第一正齿轮10连接。在此,第一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组8的太阳轮14,第二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15,并且第三齿轮组元件是齿圈16。因此,输入轴4不可相对转动地与太阳轮14连接,使得太阳轮14形成行星齿轮组8的驱动元件,其中,行星齿轮架15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输出轴5连接,齿圈16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正齿轮10连接。因此,行星齿轮架15形成传动装置3的第一从动元件,其中,传动装置3的第二从动元件由正齿轮组9的第二正齿轮11形成。
[0048]
施加给第一正齿轮10的驱动功率被传递到第二正齿轮11上,并且从这里通过与之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的第二输出轴6至少间接地导引至第一车桥19的第二车轮24。根据正齿轮10、11的直径和齿数,可在正齿轮组9处出现传动比。可借助于第一行星齿轮组8将第一从动力矩传递到第一输出轴5上。与第一从动力矩相反地作用的支撑力矩传递到正齿轮组9上,并且可在正齿轮组9中进行转换,使得与第一从动力矩相对应的第二从动力矩可传递到第二输出轴6上。
[0049]
第一行星齿轮组8和正齿轮组9沿轴向方向相邻地布置,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8沿轴向布置在正齿轮组9和驱动单元12之间。此外,第一行星齿轮组8沿轴向布置在正齿轮组9和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的第二行星齿轮组26之间。第一输出轴5与耦联轴22和输入轴4同轴地布置,其中,第二输出轴6与第一输出轴5轴向平行地布置。输入轴4构造为空心轴,其中,第一输出轴5沿轴向穿过输入轴4,并且因此穿过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和驱动单元12。在此,第一输出轴5向右延伸,与第一输出轴轴向平行的第二输出轴6沿相反的方向向左延伸。替代地,行星齿轮组8和正齿轮组9可在径向方向上相叠地布置,即,在径向上嵌套地布置。因此,整体式差速器7的所有齿轮布置在共同的齿轮平面中,从而实现沿轴向构造较短的传动装置3。
[0050]
通过合适地构造传动装置3,例如通过附加地设置包绕式传动部,尤其链传动部或带传动部,还可实现输出轴5、6的彼此同轴的布置。在此,整体式差速器7的行星齿轮架15例如可通过提到的包绕式传动部与第一输出轴5有效连接。就此而言,包绕式传动部可为具有
作为牵引机构的链条的链传动部或具有齿带的带传动部等等,其中,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行星齿轮架15通过相应的牵引机构与第一输出轴5以传动作用的方式连接。在行星齿轮架15和第一输出轴5处可设置有相应的齿部区段,以便形成包绕式传动部。通过包绕式传动部还可影响传动装置3的传动比。还可设定在行星齿轮架15和第二输出轴6之间的1:1的速比。
[0051]
替代地,第一行星齿轮组8可如此来布置或通过简单的措施来改造,即,第一齿轮组元件是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太阳轮14,第二齿轮组元件是齿圈16,并且第三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15。相应地进行与传动系2的其他元件的接连。还可考虑将输入轴4构造为实心轴。由此可将用于可转动地支承输入轴4的支承实施成具有更小的直径,以便尤其节省结构空间。此外可考虑将正齿轮组9沿轴向布置在第一行星齿轮组8和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以及必要时驱动单元12之间。这些单元彼此的构造和布置主要取决于在车辆1中存在的结构空间。
[0052]
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即,第二行星齿轮组26和促动器27,在此在径向上布置在驱动单元12的转子13内部。还可考虑将整体式差速器7的第一行星齿轮组8同样在径向上布置在转子13内部。由此节省传动装置3的结构空间。此外,替代地,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整体式差速器7和驱动单元13的转子13可沿轴向彼此间隔开地或彼此相邻地布置。另一替代方案可以是,驱动单元12连同可能容纳在里面的构件或装置沿轴向布置在正齿轮级9和第一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尤其包绕式传动部的接连部之间。为此可设置另一耦联轴。在传动系的这种构造中,第一输出轴5从驱动单元12向右延伸,第二输出轴6从驱动单元12相反地向左延伸。促动器27在此构造为电机,并且具有固定于壳体的定子37,转子38相对于定子可转动地支承。促动器39的输出元件39不可相对转动地布置在转子38处,该输出元件可理解为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输入轴或驱动元件,其中,输出元件39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连接。
[0053]
为了转换促动器27的转速,在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和促动器27之间布置有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以及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6。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在此还包括两个转换式传动部34、36。在当前情况下,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在空间上以及在功率流中布置在第二行星齿轮组26和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6之间。转换式传动部34、36在此同样沿径向布置在驱动单元12的转子13内部。
[0054]
按照根据图2的第一实施例,第二行星齿轮组26具有三个齿轮组元件,其包括太阳轮43、行星齿轮架44和齿圈45,其中,在行星齿轮架44处可转动地支承有多个行星齿轮59,它们与齿圈45以及太阳轮43啮合。根据图2,第二行星齿轮组26构造为负行星齿轮组。转换式传动部34、36同样以行星齿轮组的形式构造为负行星齿轮组,并且因此同样相应包括三个齿轮组元件,对于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其包括太阳轮46、行星齿轮架47和齿圈48,其中,在行星齿轮架47处可转动地支承有多个行星齿轮64,对于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6,其包括太阳轮65、行星齿轮架66和齿圈67,其中,在行星齿轮架66处可转动地支承有多个行星齿轮68。转换式传动部34、36是可选的,以提高传动比。
[0055]
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与耦联轴22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与促动器27的转子38有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与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齿轮组元件、在当前情况下是行星齿轮架1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其又与第一输出轴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根据图2,第一齿轮组元件构造为太阳轮
43,第二齿轮组元件构造为行星齿轮架44,并且第三齿轮组元件构造为齿圈45。换言之,第二行星齿轮组26构造为三轴传动部,其中,其行星齿轮架44与转子38连接,齿圈45通过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以及太阳轮43与耦联轴22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耦联轴22由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齿圈16和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轮43形成。
[0056]
通过转换式传动部34、36可为第二行星齿轮传动部26提供转子转速的更高的转换。相应构造为行星齿轮组的转换式传动部34、36具有多个齿轮组元件。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与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6的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4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的第二齿轮组元件与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齿轮架44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的第三齿轮组元件和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一样是固定的。第二转换式传动部3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与转子38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转换式传动部34、36的相应的第一齿轮组元件构造为太阳轮46,65,相应的第二齿轮组元件构造为行星齿轮架47、66,并且相应的第三齿轮组元件构造为齿圈48、67。行星齿轮64、68可转动地支承在相应的行星齿轮架47、66处,并且与相关的太阳轮46、65和齿圈48、67啮合。在此,转换式传动部34、36的齿圈48、67作为不可相对转动的结构元件固定在定子21处。
[0057]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的第二实施例。不同于图2,第二行星齿轮组26实施为正行星齿轮组,其中,附加地调换了行星齿轮架和齿圈接连部。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44,而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45是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在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齿轮架44处可转动地布置有内行星齿轮28和外行星齿轮29。每个内行星齿轮28与相关的太阳轮43和相关的外行星齿轮29啮合,而每个外行星齿轮29附加地与相关的齿圈45啮合。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齿圈45不可相对转动地与第一转换式传动部34的行星齿轮架6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齿轮架44与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行星齿轮架15并且因此与第一输出轴5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轮43还与耦联轴22连接。同样,在此,类似于图2设置有两个转换式传动部34。在其他方面,根据图3的实施方案对应于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因此参考在这方面已经描述的内容以及与图1相关的阐述。
[0058]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的第三实施例。不同于图2,第二行星齿轮组26实施为正行星齿轮组。在这方面,参考与图3相关的阐述,其中,第二行星齿轮组26在其构造方面是相同的。仅仅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齿轮组元件的接连不同。
[0059]
因此,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是太阳轮43,其通过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44,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耦联轴2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是齿圈45,其通过两个可选的转换式传动部34、36与促动器27的转子38连接。在其他方面,根据图4的实施方案对应于根据图3或图2的实施方案,因此参考相关的阐述。
[0060]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的第四实施例。不同于图4,第二行星齿轮组26实施为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正行星齿轮组。在此,两个大小不同且可转动地支承在行星齿轮架44处的固定齿轮50、51分别与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太阳轮31、32啮合。因此涉及到具有两个太阳轮接连部的行星级。较大的第一固定齿轮50与第一太阳轮31啮合。较小的第二固定齿轮51与第二太阳轮32啮合。固定齿轮50、51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
[0061]
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是第一太阳轮31,其中,第一太阳轮31通过
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44,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耦联轴2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是第二太阳轮32,其通过两个可选的转换式传动部34、36与促动器27的转子38有效连接。在其他方面,根据图5的实施方案对应于根据图3或图2的实施方案,因此参考相关的阐述。
[0062]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的第五实施例。不同于图5,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接连不是通过两个太阳轮实现,而是通过两个齿圈39、40实现。较小的第二固定齿轮51与第一齿圈39啮合,而较大的第一固定齿轮50与第二齿圈40啮合。因此涉及到具有两个齿圈接连部的行星级。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也是行星齿轮架44,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耦联轴2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是第一齿圈39,其通过两个可选的转换式传动部34、36与转子38有效连接。因此,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是第二齿圈40,其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其他方面,根据图6的实施方案对应于根据图5的实施方案,因此相应地对其进行参考。
[0063]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的第六实施例。不同于图3,第二行星齿轮组26实施为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正行星齿轮组。在此,两个大小不同并且支承在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行星齿轮架44处的固定齿轮50、51分别与太阳轮31、32啮合。因此涉及到具有两个太阳轮接连部的行星级。较小的第二固定齿轮51与第一太阳轮31啮合。较大的第二固定齿轮51与第二太阳轮32啮合。固定齿轮50、51不可相对转动地彼此连接。
[0064]
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是行星齿轮架44,其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是第二太阳轮32,其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耦联轴2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是第一太阳轮31,其通过两个可选的转换式传动部34、36与转子38有效连接。在其他方面,根据图7的实施方案对应于根据图2或图3的实施方案,因此相应地对其进行参考。
[0065]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传动系2的第七实施例。不同于图7,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接连不是通过太阳轮实现,而是通过两个齿圈39、40实现。在此,两个大小不同并且支承在行星齿轮架44处的固定齿轮50、51分别与齿圈啮合。因此涉及到两个齿圈接连部的行星级。较大的第一固定齿轮50与第一齿圈39啮合。较小的第二固定齿轮51与第二齿圈40啮合。
[0066]
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一齿轮组元件是第一齿圈39,并且不可相对转动地与耦联轴22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二齿轮组元件是第二齿圈40,其通过两个可选的转换式传动部34、36与转子38有效连接。第二行星齿轮组26的第三齿轮组元件也是行星齿轮架44,其通过第一行星齿轮组8的行星齿轮架15与第一输出轴5不可相对转动地连接。在其他方面,根据图8的实施方案对应于根据图7的实施方案,因此相应地对其进行参考。
[0067]
根据这里说明的实施方式的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或具有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的传动装置3的优点是紧凑的结构方式和高的效率。在结构方面,扭矩矢量叠加单元35在技术上不复杂并且因此价格便宜。此外可通过连接第二行星齿轮传动部26和耦联轴22充分发挥潜力,因为主要是第二行星齿轮组26可由于不同的转动方向可更简单地实施。
[0068]
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详细研究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后,在使用本发明时,其他实施方式或变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显而易见。
[0069]
附图标记列表
[0070]
1 车辆
[0071]
2 传动系
[0072]
3 传动装置
[0073]
4 输入轴
[0074]
5 第一输出轴
[0075]
6 第二输出轴
[0076]
7 整体式差速器
[0077]
8 第一行星齿轮组
[0078]
9 正齿轮组
[0079]
10 第一正齿轮
[0080]
11 第二正齿轮
[0081]
12 驱动单元
[0082]
13 驱动单元的转子
[0083]
14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0084]
15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
[0085]
16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0086]
18 壳体
[0087]
19 第一车桥
[0088]
20 第二车桥
[0089]
21 驱动单元的定子
[0090]
22 耦联轴
[0091]
23 第一车轮
[0092]
24 第二车轮
[0093]
25 第一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
[0094]
26 第二行星齿轮组
[0095]
27 促动器
[0096]
28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内行星齿轮
[0097]
29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外行星齿轮
[0098]
30 活节
[0099]
31 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太阳轮
[0100]
32 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太阳轮
[0101]
33 轮毂
[0102]
34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
[0103]
35 扭矩矢量叠加单元
[0104]
36 第二转换式传动部
[0105]
37 促动器的定子
[0106]
38 促动器的转子
[0107]
39 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一齿圈
[0108]
40 呈分级式行星部结构方式的第二行星齿轮组的第二齿圈
[0109]
43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太阳轮
[0110]
44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架
[0111]
45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齿圈
[0112]
46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太阳轮
[0113]
47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行星齿轮架
[0114]
48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齿圈
[0115]
50 第一固定齿轮
[0116]
51 第二固定齿轮
[0117]
59 第二行星齿轮组的行星齿轮
[0118]
61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太阳轮
[0119]
62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行星齿轮架
[0120]
63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齿圈
[0121]
64 第一转换式传动部的行星齿轮
[0122]
65 第二转换式传动部的太阳轮
[0123]
66 第二转换式传动部的行星齿轮架
[0124]
67 第二转换式传动部的齿圈
[0125]
68 第二转换式传动部的行星齿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