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线性调节器、定位装置、定位组件及用于修复线性调节器的方法与流程

2023-02-16 13:35: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调节器、一种定位装置、一种定位组件及一种用于修复线性调节器的方法。


背景技术:

2.从de 10 2004 007 550 a1已知一种用于具有止动装置的主轴驱动器的驱动器。
3.ep 1 1898 122a2描述了一种用于线性调节器的调节装置。
4.us 2 497 424公开了一种用于线性调节器的止动装置。
5.de 10 001 939 a1描述了一种用于将透镜定位在投影仪中的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具有透镜支撑框架和用于收纳透镜的透镜收纳框架。透镜收纳框架可相对于透镜支撑框架在一定限度内沿彼此相反的线性调节方向进行调节。在这里,防闭锁螺母一方面通过驱动主轴上的细螺纹且另一方面通过透镜收纳框架模制件的框架孔中的粗螺纹可旋转地被引导。夹具的两个止动件突出到模制件的螺纹中,防闭锁螺母可通过由粗螺纹限定的运动被带到该两个止动件上用于止动。在该状态下,通过细螺纹驱动的防闭锁螺母使夹具并由此使透镜收纳框架沿相应调节方向移动,直到透镜收纳框架利用透镜支撑框架的端部止动件中的一个进入止动状态。通过粗螺纹防止在调节运动时的防闭锁螺母的闭锁。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可靠操作方面有利的线性调节器。
7.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性调节器,其具有:主轴-主轴螺母机构;第一调节部分,具有在线性调节器的第一端部上的第一基体并且具有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调节部分,具有在线性调节器的第二端部上的第二基体并且具有第二止动装置,其中,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彼此相对地布设,其中,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可以借助主轴-主轴螺母机构沿主轴纵向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这样实现,即当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处于止动准备状态并且线性调节器执行调节器长度减小的移入运动或调节器长度增大的移出运动并且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处于相对于彼此的预定相应止动移动位置时,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进入止动状态,在该止动状态下,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以彼此面向的表面彼此抵靠。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止动状态尤其这样限定,即在线性调节器中,第一止动装置和第二止动装置以彼此面向的表面彼此抵靠。
8.为此目的,线性调节器具有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可具有止动准备状态和止动释放状态,其中,通过松开固定装置的机械固定来设定止动释放状态。在止动准备状态下,第一止动装置机械固定在第一基体上或第二止动装置机械固定在第二基体上。在线性调节器的相应实施方式中,止动状态在移入运动时或移出运动时发生。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一个实施方式,该线性调节器在松开固定装置的机械固定之后处于止动释放状态,
在该止动释放状态下,调节部分可从止动移动位置利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在移入运动或移出运动中相对于彼此移动或替代于此在移入运动和移出运动中相对于彼此移动。
9.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这样实现,即在调节器长度减小的移入运动中发生止动状态的情况下,在止动准备状态下从处于该止动准备状态下的止动移动位置机械防止进一步的移入运动,并且进一步的移入运动是不再可能的并且被机械锁定,尤其是通过止动部分锁定。替代地或附加地,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这样实现,即在调节器长度增大的移出运动中发生止动状态的情况下,在止动准备状态下从当时所处的止动移动位置机械防止进一步的移出运动,并且进一步的移入运动是不再可能的并且被机械锁定,尤其是通过止动部分锁定。
10.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这样实现,即固定装置的机械固定的松开由以下提到的替代方案(f1)、(f2)、(f3)限定,其中,为了描述本发明,第一基体或第二基体被限定为第一固定部件,并且分配给第一固定部件的固定部件被限定为第二固定部件,当第一固定部件是第一基体时,该固定部件是第一止动装置,或当第一固定部件是第二基体时,该固定部件是第二止动装置,只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应第一固定部件和相应第二固定部件构成止动准备状态即可:
11.(f1)将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机械解耦,其中,仍保持机械连接,尤其是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的连接,其中,这种连接可以通过旋转关节或线性引导件来实现;
12.(f2)建立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的自由可移动性,其中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没有机械接触并且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可自由移动;
13.(f3)使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进行变形,例如使第二固定部件进行塑性或弹性变形,当第二固定部件由塑性可变形材料或弹性可变形材料形成时。
14.在利用旋转关节实现替代方案(f1)时,第二固定部件的轴向侧向可枢转部段被机械释放并径向向外移动,用于相对于主轴轴线径向向外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在实现替代方案(f2)时,第二固定部件可以相对于主轴轴线径向向外移除。在这里,在一个实现方案中,第二固定部件的松开已经可以通过固定件的松开来产生。而且在一个实现方案中,第二固定部件的松开只能在该第二固定部件的至少一个部段的附加移除之后才产生。在实现替代方案(f3)时,第二固定部件的变形部段相对于主轴轴线径向向外移动。
15.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以尤其这样实现,即在第二固定部件在第一固定部件上并相对于该第一固定部件以机械紧固或锁定的方式并以位置固定和取向固定的方式布置的止动准备状态下,发生以下事件(a1)、(a2)中的一个或两个:
16.(a1)线性调节器在调节器长度减小的移入运动时在第一和第二调节部分之间的最小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下进入第一止动状态;
17.(a2)线性调节器在调节器长度增大的移出运动时在第一和第二调节部分之间的最小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下进入第二止动状态。
18.根据本发明,将第一止动装置在第一基体上或将第二止动装置在第二基体上尤其是在止动准备状态下以位置或取向固定的方式布置并且尤其是紧固并且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借助相应固定装置紧固。根据本发明,线性调节器这样实现,即利用该线性调节器可执行以下措施(b1)、(b2)中的一个或两个:
19.(b1)通过使第一止动装置相对于第一基体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取消了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之间的止动状态,从而该止动状态不再存在,其中,可以规定的是,如果事件(a1)存在,则第一调节部分可以相对于第二调节部分执行进一步的移入运动,或者如果事件(a2)存在,则可以执行进一步的移出运动;
20.(b2)通过使第二止动装置相对于第二基体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取消了第一调节部分和第二调节部分之间的止动状态,从而该止动状态不再存在,其中,可以规定的是,如果事件(a1)存在,则第一调节部分可以相对于第二调节部分执行进一步的移入运动,或者如果事件(a2)存在,则可以执行进一步的移出运动。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第二固定部件至少分段地或完全地布置在第一固定部件的外部,从而第二固定部件可以从外部接近并且也可以手动且尤其是使用工具从外部致动,也就是说,第二固定部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从准备状态被带到或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
22.本发明的每个实施方式可以这样构成,即从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止动准备状态到止动释放状态的转变是通过使第二固定部件或其至少一个部段相对于主轴轴线移动来进行,其中,线性调节器可以根据以下替代方案(c1)、(c2)中的一个或多个来实施:
23.(c1)在止动准备状态下,相应第二固定部件利用紧固装置、尤其是借助至少一个可机械调节的连接元件紧固在第一固定部件上,其中,相应第二固定部件的止动装置收纳件与相应第一固定部件的基体收纳件连接,并利用连接元件在将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件偏置的状态下保持在拉紧或锁定位置处,并且其中,通过将连接元件的位置改变成可移动性状态,在该可移动性状态下,连接元件这样将止动装置收纳件和基体收纳件较少或不再偏置,即第二固定部件可以尤其以相对较少的力消耗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其中,这样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是通过使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枢转或位移或通过松开第二固定部件与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机械连接或可选仅通过将第二固定部件从第一固定部件附加移除来进行。
24.(c2)在止动准备状态下,相应第二固定部件利用夹紧装置例如通过形状配合的连接被夹紧在第一固定部件上,其中,相应第二固定部件的止动装置收纳件与相应第一固定部件的基体收纳件连接,并且其中,通过克服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夹紧,使第二固定部件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尤其是通过使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枢转或位移或通过取消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机械连接并且可选仅通过将第二固定部件从第一固定部件附加移除来进行。
25.在本文中,松开第二固定部件与第一固定部件之间的机械连接可以尤其意味着,第二固定构件可以用较少的力消耗且尤其是手动力消耗从第一固定部件分离并且可以从第一固定部件的移动范围中移除。
26.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以这样实现,即在止动准备状态下,第二紧固部件借助固定装置以机械固定或紧固的方式并以位置和取向固定的方式布置在第一固定部件上,其中,为了实现止动释放状态,固定装置被松开,并且第二固定部件被机械释放,用于远离第一固定部件相对于主轴轴线径向向外移动到止动释放状态。
27.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以这样实现,即第二固定部件以及例如第一止动装置具有第一间隔件和至少一个移动式止动部分,其中,第一间隔件远离第一固定部件以及例如第一基体沿主轴纵向轴线的方向朝向第二端部突出,并且第一间隔件具有近端部部段、远端部部段以及将该近端部部段和该远端部部段连接的连接件,并且其中,第二固定部件以及例如第一止动装置采用以下替代方案中的一个或两个来实现:
28.(m)在近端部部段上构成有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该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从第一止动装置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径向延伸;
29.(n)在远端部部段上构成有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该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从第一止动装置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径向延伸。
30.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固定部件以及例如第一止动装置可以形成为夹具状、桥形或拱形。
31.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以这样实现,即固定装置构成在近端部部段上。
32.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可以具有作为第一固定部件的第一基体和作为第二固定部件的第一止动装置,其中,布置在第二基体上的第二止动装置具有第二间隔件和互补止动部分,其中,第二间隔件远离第二基体沿主轴纵向轴线的方向朝向第一端部突出,并且第二间隔件具有连接部段、止动部段以及将连接部段和止动部段连接的连接件,该连接部段与第二基体抗旋转地连接。
33.在这些实施方式中,互补止动部分可以布置在止动部段上并且从止动部段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径向向外延伸,其中,当在远端部部段上构成有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的情况下,该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从第一止动装置的远端部段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径向延伸,从而在线性调节器处于最大调节器长度的状态下的止动状态下,互补止动部分和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沿径向方向彼此重叠地相互抵靠。
34.在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布置在第二止动装置上的第二间隔件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间隔件可以构成为管状。
35.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定位装置,具有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形成的线性调节器。在这里,可以尤其规定的是,应用部件可以尤其借助连接装置耦合到线性调节器的一端,并且应用部件可以尤其借助连接装置耦合到另一端。
36.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定位组件,具有至少两个且尤其是六个分别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的线性调节器,其中,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如此布置,使得它们彼此沿其主轴纵向轴线伸展,其中,在定位组件的一侧上,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各自可耦合到应用部件,并且在定位组件的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与所述定位组件的第一侧相对布设的第二侧上,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可以耦合到另外的应用部件或可以与参考表面抵靠。
37.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至少两个分别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的线性调节器的应用,其中,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如此布置,使得它们彼此沿其主轴纵向轴线伸展,其中,在定位组件的一侧上,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耦合到应用部
件,并且在定位组件的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与定位组件的第一侧相对布设的第二侧上,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耦合到另外的应用部件或与参考表面抵靠。
3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用于按照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的线性调节器的方法,其中,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借助固定装置将第一止动装置固定在第一基体上或将第二止动装置固定在第二基体上,在该止动准备状态下,止动状态在移入运动或移出运动时发生,其中,该方法具有以下步骤:
39.松开固定装置并且利用与止动调节运动反向的运动部件使第一止动装置相对于第一基体移动或使第二止动装置相对于第二基体移动,从而线性调节器处于止动释放状态;
40.使调节部分从止动移动位置利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在移入运动和移出运动中相对于彼此移动。
41.表述“沿着”在本文中,就本文所指的方向指示而言,特别是可能涉及轮廓线或表面的走向,或可能涉及结构部件(如中心轴或轴)相对于参考方向或轴的方向,是指方向指示的一部分或与相应轮廓线或相应表面相切的一部分,轮廓线或相应表面在明确或隐含地预先确定的观察方向上与各自的轮廓线或各自的表面局部或部分偏离的角度最多为45度,特别是与各自方向指示所指的各自参考方向或参考轴最多为30度。
42.本文中,术语“横向”与本文中提到的也可以涉及轮廓线或表面的走向或可以涉及结构部件(例如中心轴线或者轴线或轴)相对于参考方向或参考轴线的方向指示相关联,意指,方向指示的一段或与相应轮廓线或相应表面的切线的一段在明确或隐含地预定的观察方向上局部或分段地以介于45度和135度之间的角度且优选以介于67度和113度之间的角度偏离相应方向指示所涉及的相应参考方向或参考轴线。
43.在本文中,术语“距离”、尤其是两个表面之间的“距离”尤其理解为最短距离。
44.为了描述本发明,物体的术语“取向”由物体在空间中的取向来限定,该取向可以由物体的旋转坐标来指示。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取向固定地”在本文中描述了物体的取向保持不变的状态。
45.术语“连续地”或“连续不断地”,尤其是针对表面或沿至少一个纵向方向延伸的结构部件例如蒙皮、板或壁,在本文中被理解为平面或结构部件不中断地伸展。
46.针对平面且尤其是表面的“取向”在本文中被理解到相应表面的法线。在所讨论的表面不是直表面而是例如弯曲表面的情况下,到相同尺寸的直表面的法线可以用于确定表面法线,对于其位置,相对于弯曲表面总体上产生最小偏差。
附图说明
47.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本文中,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特征或部件的描述应这样理解,除非明确排除这一点,否则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可具有本文描述的另一实施例的至少一个特征,更确切地说,作为本特定实施方式的附加特征或作为替代本特定实施方式的另一特征的替代特征。附图示出:
48.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线性调节器示出在预定调节范围内的极端移出位置处;
49.图2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1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其中,线性调节器示出在
预定调节范围内的极端移入位置处;
50.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的运动学图示;
51.图4示出了在图1的极端移出位置处、根据图1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52.图5示出了在图2的极端移入位置处、根据图1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53.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其中,线性调节器示出在预定调节范围内的极端移出位置处;
54.图7以立体图示出了根据图6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其中,线性调节器示出在预定调节范围内的极端移入位置处;
55.图8示出了根据图6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的运动学图示;
56.图9示出了在图6的极端移出位置处、根据图6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57.图10示出了在图7的极端移入位置处、根据图6的线性调节器的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58.根据本发明设置的线性调节器1实施为长度可变的调节装置,其具有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并具有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在这里,可以规定的是,利用线性调节器1设定分别当线性调节器1不具有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时在最小调节器长度和最大调节器长度之间的调节器长度、或设定诸如速度和加速度之类的依赖于当前调节器长度的时间导数。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具有沿主轴纵向轴线l3延伸的主轴3和由主轴3的主轴螺纹4支承的主轴螺母5。当主轴3和主轴螺母5相对于彼此旋转时,主轴3和主轴螺母5沿主轴纵向轴线l3相对于彼此移动。线性调节器1具有第一调节部分10和第二调节部分20,两者可由于主轴3和主轴螺母5相对于彼此的旋转通过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在主轴纵向轴线l3上相对于彼此移动进入不同的调节状态。
59.在这里,当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不存在于线性调节器1上时,线性调节器1可具有处于以下极端调节状态之间的调节状态:
60.(a)最短调节状态,在该最短调节状态下,主轴3和主轴螺母5的相对位置产生线性调节器1的最小调节器长度,即最小移入调节状态;
61.(b)最大调节状态,在该最大调节状态下,主轴3和主轴螺母5的相对位置产生线性调节器1的最大调节器长度,即最大移出调节状态。
62.最短调节状态或最大调节状态可分别通过主轴螺纹4相应设计的端部或主轴螺母5在主轴螺纹4上相应设计的运动止动来限定或设定。
63.线性调节器1可本身具有电机7,该电机7是线性调节器1的组成部分,该电机7可驱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并由此可使主轴3和主轴螺母5相对于彼此旋转,以便调节线性调节器1的长度。在这里,线性调节器1可以这样实现,即电机7要么使主轴3旋转,要么使主轴螺母5旋转。电机7在接收调节命令的基础上驱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调节命令在控制装置或调节装置中产生并限定电机7的目标运动或目标调节器长度或其时间导数。
64.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线性调节器1本身不具有电机作为线性调节器1的组成部分,而是从外部来调节,尤其是通过外部调节装置对调节部分10、20的位置或端部部段1a、1b相对于彼此的旋转位置进行调节或通过改变主轴-螺母机构2、即主轴3或主轴螺母5的调节状
态。例如,可以规定的是,调节部分10、20的相对位置由根据本发明或根据现有技术的线性调节器1调节,该线性调节器1具有电机7,并且其第一调节部分与第一调节部分10耦合,并且其第二调节部分与第二调节部分20耦合。在这里,可以尤其规定的是,主轴3抗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并且主轴螺母5抗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基体21上。
65.第一调节部分10具有布设在线性调节器1的第一端部e1上的第一基体11,和第一止动装置30。第二调节部分20具有布设在线性调节器1的第二端部e2上的第二基体21,和第二止动装置40。第一基体11形成线性调节器1的第一端部部段1a,并且第二基体21形成线性调节器1的第二端部部段1b。
66.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基体11可具有第一基体底部15或第一基体底部部分,其呈杯状形成有底板并形成有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的壁部段16,该壁部段16朝向第二端部e2延伸。替代于此,第一基体底部15或第一基体底部部分也可整体形成为板状。在这里,在第一基体底部15上,更确切地说在其面向第二端部e2的端部上紧固有圆柱形延伸部段17,该延伸部段17连续地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延伸并从第一基体底部15朝向第二端部e2延伸。延伸部段17也可构成为网格状。替代于此,延伸部段17也可呈分叉状形成有至少两个分叉。第一基体底部15和延伸部段17也可一件式形成或由一件制成。线性调节器1的所有实施方式也可在没有延伸部段17的情况下形成。
67.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示实施方式中,电机7由延伸部段17的周壁收纳并由该周壁固定或夹紧。电机7也可以替代于此或附加地借助至少一个连接元件或借助粘合剂紧固并固定至延伸部段17或第一基体底部15或第一基体底部部分上。替代于此,电机7也可紧固至第一基体底部15或可选为周壁部段16上。
68.第一端部部段1a从第一基体底部15沿远离第二端部e2定向的方向延伸。然而,线性调节器1也可在没有第一端部部段1a的情况下构成。如图1至图10所示,第一端部部段1a可形成为用于将线性调节器1支承或耦合到第一应用部件上的第一支承装置12。
69.第一基体11的所述变型例可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实现。
70.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基体21具有第二基体底部25或第二基体底部部分,其呈杯状形成有底板并形成有绕转主轴纵向轴线l3的壁部段26并朝向第一端部e1延伸。替代于此,第二基体底部25或第二基体底部部分也可形成为板状。第二基体底部25或第二基体底部部分和壁部段26可一件式形成。它们也可由一件制成或作为分开的构件彼此紧固。线性调节器1的所有实施方式也可在没有壁部段26的情况下形成。
71.第二端部部段1b从第二基体底部25沿远离第一端部e1定向的方向延伸。然而,线性调节器1也可在没有第二端部部段1b的情况下构成。如图1至图9所示,第二端部部段1b可形成为用于将线性调节器1支承或耦合到第二应用部件上的第二支承装置12。
72.第二基体21的所述变型例可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实现。
73.第一止动装置30从第一基体11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朝向第二端部e2延伸。在图1至图1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形成为夹具状或桥形。第一止动装置30可沿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的圆周方向抗旋转或固定地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
74.第二止动装置40从第二基体21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朝向第一端部e1延伸。如图1至图10所示,第二止动装置40沿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的圆周方向抗旋转或固定地紧固在第二基体21上且尤其是在壁部段26上。在这里,第二止动装置40实施为圆柱形部段,该圆
柱形部段连续地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延伸并从第二基体底部25朝向第二端部e2延伸。替代于此,第二止动装置40也可形成为网格状。替代于此,延伸部段17也可形成为杆状或呈分叉状形成有至少两个分叉。第二止动装置40的所述变型例可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实现。
75.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可这样实现,即线性调节器1具有第一旋转轴承d1,其支承在第一支承装置12中,以便将第一基体11与第一应用部件耦合。替代地或附加地,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可以这样实现,即线性调节器1具有第二旋转轴承d2,其支承在第二支承装置22中,以便将第二基体21与第二应用部件耦合。在图1和图2中示出的是,第一支承装置12和第一旋转轴承d1可构成第一连接装置13,并且第二支承装置22和第二旋转轴承d2可构成第二连接装置23。在这里,第一支承装置12和第二支承装置22相对于彼此抗旋转地布置,从而第一基体11和第二基体21也相对于彼此抗旋转地布置。
76.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可这样实现,即第一支承装置12或第二支承装置22不存在或两个支承装置12、22都不存在。
77.主轴3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并且主轴螺母5支承在第二基体21上。根据本发明,可设置以下实现方案:
78.(r1)主轴3相对于第一基体11可旋转地且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固定地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且主轴螺母5抗旋转地支承在第二基体21上;
79.(r2)主轴3抗旋转地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并且主轴螺母5相对于第二基体21可旋转地且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固定地支承在第二基体21上。
80.在线性调节器1具有电机7的情况下,电机7可在实现方案(r1)中这样集成在线性调节器1中,即电机7驱动主轴3并使主轴3旋转,以便改变线性调节器1的调节状态。在这里,电机7可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线性调节器1的该实施方式在图4中示出。替代于此,电机7可支承在第二基体21上。在线性调节器1具有电机7的情况下,电机7可在实现方案(r2)中这样集成在线性调节器1中,即电机7驱动主轴螺母5并使主轴螺母5旋转,以便改变线性调节器1的调节状态。在这里,电机7可支承在第二基体21上或替代于此支承在第一基体11上。在另外的实施方式中,针对实现方案(r1)和(r2)所述的替代方案也可彼此组合。在为此所述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尤其规定的是,端部部段1a、1b通过外部支承件或应用部件相对于彼此抗旋转地支承。替代于此,端部部段1a、1b可通过外部支承件或应用部件相对于彼此可旋转地支承。
81.第一调节部分10和第二调节部分20两者或调节部分10、20中的一个可构成为支撑腿,在该支撑腿的情况下,相应支承装置12或22实施为脚部分或抵靠部分。因此,线性调节器1可以第一或第二调节部分10、20放置在底部或参考表面例如桌子或实验室装置的表面上或布置或安装在参考部件上,而应用部件可安装或耦合到两个调节部分10、20中的相应另一个上或可将该应用部件与两个调节部分10、20中的相应另一个抵靠,以使该应用部件相对于底部或参考表面移动。
82.在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应用部件一般可以是相对于底部或参考表面可调节的功能部件,例如是传感器、反射镜、工具。
83.根据本发明,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可形成定位装置。定位装置可尤其具有第
一连接装置13和第二连接装置23。此外,定位装置可具有电机7,该电机7根据本文所述的实现方案集成在线性调节器1中。此外,线性调节器1可具有控制接口,该控制接口在功能上与电机7连接,并且该控制接口将与目标调节状态对应的调节命令或目标信号传送到电机7,其中,电机7基于目标信号如此致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使得线性调节器1朝目标调节状态的方向调节并且尤其是调节成接近目标调节状态的调节状态。目标信号可例如通过对输入装置的手动致动或通过功能上与控制接口连接的外部控制器传送到控制接口。该控制接口可在功能上与至少一个应用部件连接。
84.通常,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或根据本发明的多个线性调节器1可布置在两个应用部件之间并支承在该两个应用部件上或在一个应用部件和参考表面或参考装置之间。在这里,可通过设定至少一个线性调节器1的调节器长度来设定两个应用部件之间的距离或位置。根据本发明,参考表面或参考装置可理解为不能利用线性调节器1在位置和取向方面进行调节、而是能相对于应用部件在其取向或位置或在取向和位置方面进行调节的表面或装置。
85.根据本发明,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也可形成根据本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构成定位组件。在这里,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可尤其这样布置,即它们彼此沿着其主轴纵向轴线l3伸展。在定位组件的例如可布设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的第一端部或第二端部的一侧上,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耦合到一个应用部件上,并且在定位组件的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与定位组件的第一侧相对布设的第二侧上,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耦合到另一个应用部件上或与参考表面抵靠或连接。在这里,线性调节器1中的至少一个或线性调节器1中的多个或全部可具有前述的控制接口。定位组件也可具有外部控制器,该外部控制器利用目标信号控制至少一个控制接口。在这里,定位组件的线性调节器1可以第一或第二调节部分10、20布置在底部或参考表面上或安装在参考部件或应用部件上,而可选地另一应用部件可安装或耦合或抵靠到两个调节部分10、20中的相应另一个上。
86.例如,定位组件或多个线性调节器1可构成为具有根据本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的平行运动学机构。在这里,可以尤其规定的是,至少两个线性调节器1的主轴纵向轴线l3如此彼此平行或彼此成角度地伸展,使得线性调节器1的主轴纵向轴线l3彼此伸展的角度为最大45度。尤其地,定位组件可具有根据本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三个线性调节器1并构成为所谓的三杆并联机构(tripod)。此外,定位组件可优选地具有根据本文所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的六个线性调节器1并构成为所谓的六杆并联机构(hexapod)。
87.根据两个调节部分10、20相对于彼此的相对位置,处于调节状态的线性调节器1具有调节器长度lv,该调节器长度lv是通过相应限定线性调节器1的两个端部部段1a、1b中的相应一个端部部段处的长度端点而作为这些长度端点之间的距离产生的。
88.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可通常这样设计,即它们执行相对于彼此的止动调节运动并可进入止动状态,在该止动状态下,当线性调节器1执行进行调节器长度lv增大的移出运动时,第一止动装置30的至少一个抵靠表面和第二止动装置40的至少一个抵靠表面彼此抵靠。在止动状态下,第一调节部分10和第二调节部分20处于由止动装置30、40的位置和形状预确定的相对于彼此的止动移动位置,在该止动移动位置处,第一止动装置30的抵靠表面和第二止动装置40的抵靠表面均彼此抵靠,并且在该止动移动位置处,调节器
长度lv具有止动最大调节器长度lmax。这种调节状态在图4中示出。
89.替代于此或附加于此,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可通常这样设计,即它们执行相对于彼此的止动调节运动并可进入止动状态,在该止动状态下,当线性调节器1执行进行调节器长度lv减小的移入运动时,第一止动装置30的至少一个抵靠表面和第二止动装置40的至少一个抵靠表面彼此抵靠。在止动状态下,第一调节部分10和第二调节部分20处于由止动装置30、40的位置和形状预确定的相对于彼此的止动移动位置,在该止动移动位置处,第一止动装置30的抵靠表面和第二止动装置40的抵靠表面均彼此抵靠,并且在该止动移动位置处,调节器长度lv具有止动最小调节器长度lmin。这种调节状态在图5中示出。
90.在图1至图10中示出了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其中可以发生以下两种调节状态(i)、(ii):
91.(i)图4和图9所示的最大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在该最大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下,线性调节器1具有止动最大调节器长度lmax,其中,发生最大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并由此停止线性调节器1的移出运动;
92.(ii)图5和图10所示的最小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在该最小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下,线性调节器1具有止动最小调节器长度lmin,其中,发生最小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并由此停止线性调节器1的移入运动。
93.在根据本发明的所有实施方式中,替代于此,线性调节器1可这样设计有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即仅发生两个止动状态(i)、(ii)中的一个。
94.在图3和图8中均示意性示出了中间止动状态,即位于图4或图9的最大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和图5或图10的最小调节器长度止动状态之间的止动状态。
95.在图4和图5以及图9和图10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这样实施,即第一止动装置30具有两个在主轴纵向轴线l3上彼此间隔开的抵靠表面。抵靠表面各自提供止动状态(i)、(ii)中的一个作为可发生事件。
96.在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具有第一间隔件34和至少一个移动式止动部分。在这里,第一间隔件34从第一基体11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朝向第二端部e2突出,并且第一间隔件34具有近端部部段31、远端部部段32以及将近端部部段31和远端部部段32连接的连接件33,该近端部部段31相对靠近第一基体11或第一端部e1布设,该远端部部段32相对远离第一基体11或第一端部e1布设。
97.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可尤其根据替代方案(m)、(n)中的一个来实现:
98.(m)在近端部部段31上构成有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该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从第一连接件33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径向延伸;
99.(n)在远端部部段32上构成有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该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从第一连接件33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径向延伸。
100.在图中所示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不仅给出了实现方案(m),而且给出了实现方案(n)。在本发明的替代于此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规定的是,实现方案(m)或(n)不存在,即仅存在实现方案(m)或实现方案(n)。
101.在这里,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可实现为在第一基体11和第一连接件33之间径向
延伸的过渡件。在所示实施方式中,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和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各自从第一连接件33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径向延伸。
102.第一间隔件34可尤其实施成夹具状或桥形,即不是呈管状且以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周向的方式实现。在这里,在主轴纵向轴线l3上延伸的第一间隔件34的长度可比垂直于该长度和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的径向方向的平均宽度大1.2倍。替代于此,第一间隔件34可呈管状且以围绕主轴纵向轴线l3的周向方式实现。在这里,第一间隔件34可具有本文所述的第二止动装置40的特征。
103.在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中,如图所示,第二止动装置40可具有第二间隔件44和互补止动部分45。在这里,第二间隔件44远离第二基体21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朝向第一端部e1突出。第二间隔件44具有连接部段41、止动部段42以及将连接部段41和止动部段42连接的连接件43,该连接部段41与第二基体21抗旋转地连接。如图所示,第二间隔件44可以尤其构成为管状。
104.在图中所示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互补止动部分45可以是止动部段42的边缘部段,其中,边缘部段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朝向第一端部e1取向。互补止动部分45在调节状态(i)和(ii)之间沿主轴纵向轴线l3的方向在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和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之间移动。替代于此或附加于此,互补止动部分45可以布置在连接件43上并且在这种情况下从止动部段42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径向延伸。在这里,互补止动部分45从止动部段42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径向延伸的方向与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和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从第一止动装置30延伸的方向相反地伸展。
105.在图中所示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具有近端抵靠表面35a,并且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具有远端抵靠表面36b,其中,近端抵靠表面35a和远端抵靠表面36a面向彼此取向。替代于此,近端抵靠表面35a和远端抵靠表面36a可构成在第一间隔件34或连接件35上。在图中所示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互补止动部分45具有第一抵靠表面45a和第二抵靠表面45b,该第一抵靠表面45a和该第二抵靠表面45b彼此相对地定向。在调节状态(i)下,互补止动部分45的第二抵靠表面45b和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6的远端抵靠表面36a彼此抵靠。在调节状态(ii)下,互补止动部分45的第一抵靠表面45a和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35的近端抵靠表面35a彼此抵靠。
106.在线性调节器1不存在特征(n)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1可在没有互补止动部分45的第二抵靠表面45b的情况下且尤其是在没有互补止动部分45的情况下实现。在这里,互补止动部分45的第一抵靠表面45a可实现为第二止动装置40面向第一端部部段1a或第一端部e1的表面或边缘表面。在线性调节器1未构成特征(m)的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1可在没有近端抵靠表面35a的情况下实现。
107.根据本发明,线性调节器1也可具有多个第一止动装置,即布设在线性调节器1的第一端部e1上的第一止动装置。在这里,多个第一止动装置各自根据本文所述的实现方案中的一个来实现。
108.在图6至图10所示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布置有两个第一止动装置,该两个第一止动装置由附图标记“30”和“60”表示。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60彼此相同实施并且相对于主轴纵向轴线l3彼此相对地布置。替代于此,第一止动装置30、60本身均根据本文所述的变型例中的一个来实现。
109.根据本发明,如图所示,第一止动装置30可借助固定装置50保持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其中,固定装置50将第一止动装置30就其位置和取向方面进行固定以免相对于第一调节部分10移动。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可以根据止动装置30、40的实施方式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的各自相应的调节状态下发生止动状态(i)、(ii)中的一个或两个。
110.在所示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50构成在近端部部段31上。替代于此,固定装置50可构成在远端部部段32上或连接件33上。
111.在线性调节器1的在图4和图5以及图9和图10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借助固定装置50保持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其中,固定装置50将第一止动装置30就其位置和取向进行固定以免相对于第一调节部分10移动。在这里,第一止动装置30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借助连接元件51紧固和固定并因此锁定在第一基体11且尤其是第一基体底部15上。这种紧固或锁定借助两个连接元件51、52来实现,该两个连接元件51、52各自通过侧向构成在近端部部段31中的通孔伸到构成在第一基体底部15中的孔中。连接元件51、52的纵向方向可沿主轴纵向轴线l3或横向于主轴纵向轴线l3伸展。替代地,线性调节器1也可这样实现,即线性调节器1具有仅一个连接元件和仅一个构成在近端部部段31中的通孔以及第一基体底部15中的孔。
112.通过松开固定装置50且尤其是至少一个连接元件51、52,将第一止动装置30相对于第一基体11带入止动释放状态,尤其是当彼此面向的抵靠表面相应地呈斜面状且成对地作为滑动表面伸展时。尤其地,当远端抵靠表面36a和第二抵靠表面45b沿着彼此延伸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各自相对于径向方向以例如大于1度的角度伸展并且朝第一端部e1的方向径向向外定向时,在止动释放状态下不会发生调节状态(i),因为在止动最大调节器长度lmax的情况下远端抵靠表面36a和第二抵靠表面45b彼此滑过。在这里,第一止动装置30径向向外移动并且不再阻止第二止动装置40的继续移动。同样,尤其当近端抵靠表面35a和第一抵靠表面45a沿着彼此延伸并且在这种情况下各自相对于径向方向以例如大于1度的角度伸展并且朝第二端部e2的方向径向向外定向时,发生的情况是,在止动释放状态下不会发生调节状态(ii),因为在止动最大调节器长度lmin的情况下近端抵靠表面35a和第一抵靠表面45a彼此滑过。在这里,第一止动装置30径向向外移动并且不再阻止第二止动装置40的继续移动。
113.在没有表面的这种特殊设计的情况下,这些效果也可以这样实现,即构成在近端部部段31中的相应通孔和第一基体底部15中的相应孔构成为长孔。
114.此外,固定装置50可实现为夹子连接件。作为对固定装置50的所述变型例的替代或附加,固定装置50可实现为夹紧装置,该夹紧装置可实施为在第一基体11和第一止动装置30且尤其是近端部部段31之间的压配合。
115.因此,通过止动装置30和第一基体11的设计,可以实现的是,在松开固定装置(50)的机械固定之后,线性调节器(1)处于止动释放状态。
116.在线性调节器1的所示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装置30也可通过以下方式相对于主轴轴线径向向外移除,即在松开固定装置50时,至少一个连接元件51、52从其与第一基体11的连接且尤其是第一基体11中的孔中移出,从而固定装置50则处于止动释放状态。
117.在线性调节器1的每个实施方式中,线性调节器1且尤其是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可以这样设计,即主轴3和主轴螺母5在止动释放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大于主轴3和主轴螺母5在
止动准备状态下的运动范围。出于该原因,调节部分可在止动释放状态下从止动移动位置中的一个利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在移入运动和移出运动中相对于彼此移动。
118.替代于此或附加地,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可这样实现,即第二止动装置40借助固定装置耦合到第二基体21上或紧固在第二基体21上,以便将固定装置保持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在这里,处于止动准备状态下的固定装置将第二止动装置40就其位置和取向方面进行固定以免相对于第二调节部分20移动。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可以根据止动装置30、40的实施方式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的各自相应的调节状态下发生止动状态(i)、(ii)中的一个或两个。固定装置可类似于本文所述的固定装置50的变型例中的作用在第一基体11和第一止动装置30之间的一个变型例来实现。
119.替代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每一个可这样实现,即通过至少部分地使第一止动装置30或第二止动装置40相对于主轴轴线径向向外移动来从止动准备状态到止动释放状态的转变是通过使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枢转来进行。在这些实施方式中,固定装置50可实施为以连接元件51作为旋转轴线的铰链关节,从而在松开连接元件51及其配对件之后,连接元件51保持在第一基体11和固定装置50的通孔中,并且在该状态下,固定装置50可相对于第一基体11枢转到止动释放状态,在该止动释放状态下,不能使第一止动装置30和第二止动装置40相互止动。
120.在具有两个第一止动装置30、60、即止动装置30和附加的止动装置60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附加的止动装置60具有以上基于止动装置30所描述的特征组合。
121.因此,可利用本文所述的线性调节器1的实施方式中的一个执行用于修复线性调节器的方法。在操作中,在止动准备状态下借助固定装置50将第一止动装置30固定在第一基体11上或借助固定装置将第二止动装置40固定在第二基体21上,在该止动准备状态下,在移入运动或移出运动时发生止动状态。由此出发,根据所述方法,松开相应固定装置并且利用与止动调节运动相反的运动部件使第一止动装置30相对于第一基体11移动或使第二止动装置40相对于第二基体21移动,从而线性调节器1处于止动释放状态。之后,使调节部分10、20从止动移动位置利用主轴-主轴螺母机构2在移入运动和移出运动中相对于彼此移动。
122.附图标记说明:
[0123]1ꢀꢀꢀꢀꢀꢀ
线性调节器
[0124]
1a
ꢀꢀꢀꢀꢀ
第一端部部段
[0125]
1b
ꢀꢀꢀꢀꢀ
第二端部部段
[0126]2ꢀꢀꢀꢀꢀꢀ
主轴-主轴螺母机构
[0127]3ꢀꢀꢀꢀꢀꢀ
主轴
[0128]4ꢀꢀꢀꢀꢀꢀ
主轴螺纹
[0129]5ꢀꢀꢀꢀꢀꢀ
主轴螺母
[0130]7ꢀꢀꢀꢀꢀꢀ
电机
[0131]
10
ꢀꢀꢀꢀꢀ
第一调节部分
[0132]
11
ꢀꢀꢀꢀꢀ
第一基体
[0133]
12
ꢀꢀꢀꢀꢀ
第一支承装置
[0134]
13
ꢀꢀꢀꢀꢀ
第一连接装置
[0135]
15
ꢀꢀꢀꢀꢀ
第一基体底部
[0136]
16
ꢀꢀꢀꢀꢀ
周向壁部段
[0137]
17
ꢀꢀꢀꢀꢀ
延伸部段
[0138]
20
ꢀꢀꢀꢀꢀ
第二调节部分
[0139]
21
ꢀꢀꢀꢀꢀ
第二基体
[0140]
22
ꢀꢀꢀꢀꢀ
第二支承装置
[0141]
23
ꢀꢀꢀꢀꢀ
第二连接装置
[0142]
25
ꢀꢀꢀꢀꢀ
第二基体底部
[0143]
26
ꢀꢀꢀꢀꢀ
绕转壁部段
[0144]
30
ꢀꢀꢀꢀꢀ
第一止动装置
[0145]
31
ꢀꢀꢀꢀꢀ
近端部部段
[0146]
32
ꢀꢀꢀꢀꢀ
远端部部段
[0147]
33
ꢀꢀꢀꢀꢀ
连接件
[0148]
34
ꢀꢀꢀꢀꢀ
第一间隔件
[0149]
35
ꢀꢀꢀꢀꢀ
近端移动式止动部分
[0150]
35a
ꢀꢀꢀꢀ
近端抵靠表面
[0151]
36
ꢀꢀꢀꢀꢀ
远端移动式止动部分
[0152]
36a
ꢀꢀꢀꢀ
远端抵靠表面
[0153]
40
ꢀꢀꢀꢀꢀ
第二止动装置
[0154]
41
ꢀꢀꢀꢀꢀ
连接部段
[0155]
42
ꢀꢀꢀꢀꢀ
止动部段
[0156]
43
ꢀꢀꢀꢀꢀ
连接件
[0157]
44
ꢀꢀꢀꢀꢀ
第二间隔件
[0158]
45
ꢀꢀꢀꢀꢀ
互补止动部分
[0159]
45a
ꢀꢀꢀꢀ
第一抵靠表面
[0160]
45b
ꢀꢀꢀꢀ
第二抵靠表面
[0161]
50
ꢀꢀꢀꢀꢀ
固定装置
[0162]
51,52连接元件
[0163]
60
ꢀꢀꢀꢀꢀ
另外的第一止动装置
[0164]
d1
ꢀꢀꢀꢀꢀ
第一旋转轴承
[0165]
d2
ꢀꢀꢀꢀꢀ
第二旋转轴承
[0166]
e1
ꢀꢀꢀꢀꢀ
线性调节器1的第一端部
[0167]
e2
ꢀꢀꢀꢀꢀ
线性调节器1的第二端部
[0168]
l3
ꢀꢀꢀꢀꢀ
主轴纵向轴线
[0169]
lmax最大调节器长度
[0170]
lmin最小调节器长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