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塞子以及应用有该塞子的气液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12:59: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在汽车空调、室内空调等热泵式制冷循环中使用的气液分离器,尤其涉及带气液分离和储液功能一体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2.气液分离器是汽车空调管路系统中的核心零件之一,在空调总成中起到储液的作用;而气液分离器在空调总成中起到气液分离的作用,同时其还有过滤和连接空调管路的辅助作用,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将气液分离和储液功能集于一体设计的气液分离器,如一专利号为zl201620991883.1(授权公告号为cn20611344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分离器》,该气液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上端盖,另一端设有下端盖,上端盖上设有左接管和右接管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u形管,其中左接管与u形管的出口相连通,右接管与导气件相连通,为了避免壳体发生泄漏需要在左接管和右接管的端口上设置橡胶塞。
3.现有的橡胶塞的设计典型如上述专利的橡胶塞,用于密封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中,以防止壳体内的流体越过密封件发生泄漏;但该传统设计的橡胶塞的截面呈t字形,其包括竖向设置、并具有恒定直径的第一密封段以及横向设置、并将口部周缘密封住的第二密封段,其缺点在于:第一、第一密封段为恒定直径,在塞入流入口或是流出口时容易发生“回弹”现象,若是施加过大的压力时容易使第一密封段具有“挤过”的可能性,缩短了第一密封段实际的密封高度,最终产生不易于塞紧流入口或是流出口的现象;第二、第二密封段的表面为光面,不利于外力施加其上与流入口或是流出口形成密封,为此有必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提高密封作用的塞子。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应用有该塞子的气液分离器。
6.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塞子,包括有主体,所述主体具有用于封闭的前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的中央区域开设有其横截面沿前至后的方向逐渐收缩的中空段,并且所述前端部沿前至后包括有二个间隔设置的收窄段,二个所述收窄段之间由密封段连接,所述密封段的横截面积大于与其相邻的收窄段的横截面积。
7.进一步地,二个间隔设置的所述收窄段分别为位于前端的第一收窄段和位于后端的第二收窄段,所述第一收窄段的间距与第二收窄段的间距之比为1.5:1~2:1。其中位于前端的第一收窄段作为整体塞子的“导向段”,其收窄的目的在于更利于塞子的主体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或是流出口,而位于后端的第二收窄段则是为了使塞子的主体与气液分离器的端盖表面齐平,若是没有第二收窄段的设置,则塞子的主体在压入气液分离器的流入
口或是流出口时,由于其密封段的横截面积大于与其相邻的收窄段的横截面积,则当被挤压至与流入口或是流出口的口部相适应的形状时,会朝向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或是流出口的口部后端“溢出”;而第一收窄段的间距大于第二收窄段的间距的原因在于增强塞子的主体的导向作用。
8.塞子的主体除了第一收窄段的“导向”作用和第二收窄段的“防溢”作用,还需要加强密封段的密封性,优选地,所述密封段包括有与所述第一收窄段连接并自前向后逐渐向外扩的前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二收窄段连接并自前向后逐渐向内收的后部分以及位于前部分和后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密封段的前部分、后部分能够补偿密封段与第一收窄段和第二收窄段之间的横截面积不同带来的密封补充,能使密封段更好地完全接触流入口和流出口的口部表面,构成更加良好密封性的密封。
9.为了方便外力施加作用力于塞子的主体,将其塞入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或是流出口,优选地,还包括有与所述前端部相对设置的后端部,所述后端部的中央向后延伸有供外力施加作用力的外凸部。
10.进一步地,所述外凸部包括有横截面较小的颈部以及自该颈部向后膨大的头部。该头部有便于抓取整体塞子的主体,便于外力施加作用力。
11.为解决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分离器,包括有设有流入口和流出口的罐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入口和流出口上分别密封连接有如上述的塞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在塞子的主体中用于封闭的前端部中开设有能发生形变的中空段,这样在位于前端的第一收窄段进入至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或是流出口时,能随之向内挤压,避免由于外力压力过大造成的“回弹”现象;2、在塞子的主体中的密封段完全接触流入口和流出口的口部表面时,能发生沿径向向外的适当性复位,使得密封段更完全地实现密封;3、最后,利用塞子的主体中二个收窄段以分别起到位于前端的导向以及使塞子的主体后端与气液分离器的端盖表面齐平的作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塞子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剖视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和流出口上设置有塞子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7.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塞子适于在气液分离器中使用,由弹性件材料制成如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等,具体地包括有主体1,该主体1具有用于封闭的前端部11,前端部11的中央区域开设有其横截面沿前至后的方向逐渐收缩的中空段111,并且前端部11沿前至后包括有二个间隔设置的收窄段,二个收窄段之间由密封段14连接,密封段14的横截面积大于与其相邻的收窄段的横截面积。由于塞子的主体1中用于封闭的前端部11中开设有能发生形变的中空段111,该中空段111呈圆锥型,这样在位于前端的第一收窄段12进入至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21或是流出口22时,能随之向内挤压,并且由于
中空段111的横截面沿前至后的方向逐渐收缩,越在前端向内挤压越强,为此能避免由于外力压力过大造成的“回弹”现象,在塞子的主体1中的密封段14完全接触流入口21和流出口22的口部表面时,能发生沿径向向外的适当性复位,使得密封段14更完全地实现密封。
18.另外,二个间隔设置的收窄段分别为位于前端的第一收窄段12和位于后端的第二收窄段13,第一收窄段12的间距与第二收窄段13的间距之比为1.6:1,其中位于前端的第一收窄段12作为整体塞子的“导向段”,其收窄的目的在于更利于塞子的主体1进入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21或是流出口22,而位于后端的第二收窄段13则是为了使塞子的主体1与气液分离器的端盖表面齐平,若是没有第二收窄段13的设置,则塞子的主体1在压入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21或是流出口22时,由于其密封段14的横截面积大于与其相邻的收窄段的横截面积,则当被挤压至与流入口21或是流出口22的口部相适应的形状时,会朝向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21或是流出口22的口部后端“溢出”;而第一收窄段12的间距大于第二收窄段13的间距的原因在于增强塞子的主体1的导向作用。而塞子的主体1除了第一收窄段12的“导向”作用和第二收窄段13的“防溢”作用,还需要加强密封段14的密封性,其中密封段14包括有与第一收窄段12连接并自前向后逐渐向外扩的前部分141,以及与第二收窄段13连接并自前向后逐渐向内收的后部分142以及位于前部分141和后部分142之间的中间部分143。密封段14的前部分141、后部分142能够补偿密封段14与第一收窄段12和第二收窄段13之间的横截面积不同带来的密封补充,也能允许整个公差范围内形成的密封,最终能使密封段14更好地完全接触流入口21和流出口22的口部表面,构成更加良好密封性的密封。
19.最后,为了方便外力施加作用力于塞子的主体1,将其塞入气液分离器的流入口21或是流出口22,本塞子的主体1还包括有与前端部11相对设置的后端部15,后端部15的中央向后延伸有供外力施加作用力的外凸部16,而外凸部16还包括有横截面较小的颈部161以及自该颈部161向后膨大的头部162,该头部162有便于抓取整体塞子的主体1,这样外力能更好地施加作用力。本实施例的塞子适用在气液分离器中,该气液分离器设有流入口21和流出口22的罐体2,并在流入口21和流出口22上分别密封连接有如上述的塞子,如图3所示。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