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基础转换设备

2023-02-16 12:03: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基础转换设备。


背景技术:

2.光伏电站,是指一种利用太阳光能、采用特殊材料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是属于国家鼓励力度最大的绿色电力开发能源项目,其中光伏逆变器可以将光伏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可以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光伏逆变器是光伏阵列系统中重要的系统平衡之一,可以配合一般交流供电的设备使用,太阳能逆变器有配合光伏阵列的特殊功能,例如最大功率点追踪及孤岛效应保护的机能。
3.而在现有技术中,光伏逆变器在使用时会发出大量的热,而光伏逆变器通常在户外使用,因此在多风、多沙尘的地区,极易导致散热结构出现堵塞的现象,严重影响逆变器的散热效率,甚至进入逆变器的内部导致逆变器内部的电子元件受损,导致过滤结构更换频繁,而若更换不及时则会影响散热效果,且在更换时也非常不便,同时现有技术中的光伏逆变器在清理灰尘等杂质时也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基础转换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电站用光伏逆变器在使用时,容易受沙尘影响而导致散热结构堵塞,影响光伏逆变器的散热效果,导致过滤结构更换频繁且更换不便,影响光伏逆变器使用寿命,且在清理灰尘等杂质时极为不便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6.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基础转换设备,包括逆变器本体,所述逆变器本体内部的下端外侧安装有隔板,所述逆变器本体内部的上端内侧安装有导板,所述逆变器本体的上端设置有排风组件,所述逆变器本体侧壁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逆变器本体正面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过滤组件,所述逆变器本体正面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逆变器本体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组件;
7.所述排风组件包括出风口、风扇、立杆与顶罩,所述出风口开设在逆变器本体的上端,所述风扇安装在出风口的内部,所述立杆安装在逆变器本体的上端外侧,所述顶罩安装在立杆的上端,所述顶罩套接在出风口的外部。
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进风口、网架、第一滤网与固定组件,所述进风口开设在逆变器本体侧壁的下端,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逆变器本体侧壁的下端,所述网架通过固定组件插接在进风口的内部,所述第一滤网安装在网架的内壁。
9.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一螺帽,所述第一
螺杆连接在逆变器本体侧壁的下端,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贯穿网架,所述第一螺帽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一螺帽的侧壁与网架贴合。
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第一开口与第二滤网,所述第一开口开设在逆变器本体正面的上端外侧,所述第二滤网插接在第一开口的内部,所述第二滤网的一端伸入逆变器本体的内部,所述第二滤网位于逆变器本体内壁与隔板之间的上侧。
11.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滤网的正面安装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的背面与逆变器本体的正面贴合,所述逆变器本体正面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一挡板,所述第二螺杆一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所述第二螺帽的背面与第一挡板贴合。
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集组件包括第二开口与盒体,所述第二开口开设在逆变器本体正面的下端外侧,所述盒体插接在第二开口的内部,所述盒体的一端伸入逆变器本体的内部,所述盒体位于逆变器本体内壁与隔板之间的下侧。
13.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盒体的正面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的背面与逆变器本体贴合,所述逆变器本体正面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的一端贯穿第二挡板,所述第三螺杆一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所述第三螺帽的背面与逆变器本体的正面贴合。
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螺纹套、螺柱、垫块与防滑垫,所述螺纹套连接在逆变器本体的下端,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螺纹套的内部,所述螺柱的下端贯穿螺纹套,所述垫块安装在螺柱的下端,所述防滑垫安装在垫块的下端。
1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第一、在逆变器本体的使用过程中,通过排风组件即可进行散热工作,且通过顶罩可有效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出风口进入,而外界新风则经进风口进入逆变器本体,且过滤机构可有效避免较大颗粒物等杂质进入逆变器本体,而通过隔板引导使新风向上移动,即可使过滤组件将新风中的细小颗粒物等杂质截留,通过将新风多级过滤,不仅可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逆变器本体,而且按照灰尘的颗粒大小设置不同规格的过滤机构,可有效降低堵塞的风险,而且净化后的新风通过导板引导后可从逆变器本体的底部向上移动,从而提升逆变器本体的散热效果;
17.第二、在新风经过滤组件净化后,可使过滤组件截留的灰尘等杂质垂直掉落进入盒体中,使收集组件可进行灰尘等杂质的收集工作,而在需要清理逆变器本体内部的灰尘时,只需要取下第三螺帽,即可通过第二挡板将盒体拉出第二开口,从而便于对灰尘等进行处理,且第二滤网与第一滤网在维护、更换时也非常便利,只需松开固定组件即可将网架取出进风口进入第一滤网的更换工作,而通过取下第二螺帽,即可通过第一挡板取出第二滤网进行维护、更换,从而有效提升逆变器本体的维护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机构结构示意图。
21.附图标记:1、逆变器本体,11、隔板,12、导板,2、排风组件,21、出风口,22、风扇,23、立杆,24、顶罩,3、过滤机构,31、进风口, 32、网架,33、第一滤网,34、固定组件,341、第一螺杆,342、第一螺帽,4、过滤组件,41、第一开口,42、第二滤网,43、第一挡板,44、第二螺杆,45、第二螺帽,5、收集组件,51、第二开口,52、盒体,53、第二挡板,54、第三螺杆,55、第三螺帽,6、支撑组件,61、螺纹套,62、螺柱,63、垫块,64、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1
24.参考图1-3,本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基础转换设备,包括逆变器本体1,逆变器本体1内部的下端外侧安装有隔板11,逆变器本体1 内部的上端内侧安装有导板12,逆变器本体1的上端设置有排风组件2,逆变器本体1侧壁的下端设置有过滤机构3,逆变器本体1正面的上端外侧设置有过滤组件4,逆变器本体1正面的下端设置有收集组件5,逆变器本体 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组件6;
25.排风组件2包括出风口21、风扇22、立杆23与顶罩24,出风口21开设在逆变器本体1的上端,风扇22安装在出风口21的内部,立杆23安装在逆变器本体1的上端外侧,顶罩24安装在立杆23的上端,顶罩24套接在出风口21的外部;
26.在逆变器本体1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出风口21内部的风扇22可将逆变器本体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且通过立杆23上端的顶罩24可有效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杂质通过出风口21进入,而外界新风则经过滤机构3进入逆变器本体1,且过滤机构3可有效避免较大颗粒物等杂质进入逆变器本体1,而通过隔板11引导使新风向上移动,即可使过滤组件4将新风中的细小颗粒物等杂质截留,通过将新风多级过滤,不仅可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逆变器本体1,而且按照灰尘的颗粒大小设置不同规格的过滤机构3,可有效降低堵塞的风险,同时经过滤组件4截留的杂质等可垂直掉落进入收集组件5,以便于对灰尘等进行处理,而且净化后的新风通过导板12引导后可从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向上移动,从而提升逆变器本体1的散热效果。
27.实施例2
28.参考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过滤新风中的较大颗粒物等杂质的目的,本实施例对过滤机构3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过滤机构3 包括进风口31、网架32、第一滤网33与固定组件34,进风口31开设在逆变器本体1侧壁的下端,固定组件34设置在逆变器本体1侧壁的下端,网架32通过固定组件34插接在进风口31的内部,第一滤网33安装在网架32 的内壁;通过将第一滤网33安装在网架32的内部,并通过固定组件34将网架32稳固在进风口31的内部,即可达到将第一滤网33稳固在进风口31 内部的作用,从而使过滤机构3可将新风中的较大颗粒物等杂质过滤。
29.参考图3,为了达到稳固网架32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固定组件34 包括第一螺杆341与第一螺帽342,第一螺杆341连接在逆变器本体1侧壁的下端,第一螺杆341的一端贯
穿网架32,第一螺帽342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341一端的外壁,第一螺帽342的侧壁与网架32贴合;在将网架32插入进风口31的内部时,使第一螺杆341的一端贯穿网架32,并将第一螺帽 342螺纹连接在第一螺杆341的外壁,使第一螺帽342的侧壁与网架32贴合,即可通过固定组件34稳固网架32的位置,从而将网架32稳固在进风口31的内部。
30.实施例3
31.参考图1和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为了达到过滤较小颗粒物等杂质的目的,本实施例对过滤组件4进行了创新设计,具体地,过滤组件4包括第一开口41与第二滤网42,第一开口41开设在逆变器本体1正面的上端外侧,第二滤网42插接在第一开口41的内部,第二滤网42的一端伸入逆变器本体1的内部,第二滤网42位于逆变器本体1内壁与隔板11之间的上侧;通过第一开口41将第二滤网42插入逆变器本体1的内部,并使第二滤网42位于逆变器本体1内壁与隔板11之间的上侧,且通过隔板11 的导向使新风向上移动,即可通过第二滤网42截留新风中的细小颗粒物等杂质,从而使过滤组件4达到二级净化的作用。
32.参考图2,为了达到稳固第二滤网42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第二滤网 42的正面安装有第一挡板43,第一挡板43的背面与逆变器本体1的正面贴合,逆变器本体1正面的上端外侧连接有第二螺杆44,第二螺杆44的一端贯穿第一挡板43,第二螺杆44一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帽45,第二螺帽45的背面与第一挡板43贴合;通过使第一挡板43贴合在逆变器本体1 正面的上端,并使第二螺杆44的一端贯穿第一挡板43,且将第二螺帽45螺纹连接在第二螺杆44一端的外壁,使第二螺帽45的背面与第一挡板贴合,即可稳固第一挡板43的位置,从而使第一挡板43可稳固第二滤网42的位置,避免第二滤网42松动、脱落而影响净化效果。
33.参考图1和2,为了达到收集灰尘等杂质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收集组件 5包括第二开口51与盒体52,第二开口51开设在逆变器本体1正面的下端外侧,盒体52插接在第二开口51的内部,盒体52的一端伸入逆变器本体 1的内部,盒体52位于逆变器本体1内壁与隔板11之间的下侧;在新风经过滤组件4净化后,可使过滤组件4截留的灰尘等杂质垂直掉落进入盒体52 中,使收集组件5可进行灰尘等杂质的收集工作,而在需要清理逆变器本体 1内部的灰尘时,只需将盒体52拉出第二开口51,即可进行灰尘等杂质的清理工作。
34.参考图2,为了达到稳固盒体52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盒体52的正面连接有第二挡板53,第二挡板53的背面与逆变器本体1贴合,逆变器本体1正面的下端外侧连接有第三螺杆54,第三螺杆54的一端贯穿第二挡板 53,第三螺杆54一端的外壁螺纹连接有第三螺帽55,第三螺帽55的背面与逆变器本体1的正面贴合;在将盒体52插入第二开口51的同时,使第三螺杆54的一端贯穿第二挡板53,并将第三螺帽55螺纹连接在第三螺杆54一端的外壁,使第三螺帽55的背面与第二挡板53贴合,即可将盒体52稳固的在第二开口51的内部,避免盒体52脱落而影响灰尘等杂质的收集工作,且会影响过滤机构3的过滤效果。
35.参考图2,为了达到调整逆变器本体1使用高度和水平位置的目的,本实施例的支撑组件6包括螺纹套61、螺柱62、垫块63与防滑垫64,螺纹套 61连接在逆变器本体1的下端,螺柱62螺纹连接在螺纹套61的内部,螺柱 62的下端贯穿螺纹套61,垫块63安装在螺柱62的下端,防滑垫64安装在垫块63的下端;在需要调整逆变器本体1的使用高度时,转动螺柱62,使螺柱62在螺纹套61的内部纵向移动,即可达到调整螺纹套61支撑高度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逆变器本体1使用高度的作用,而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支撑组件6即可达到调整逆变器
本体1水平位置的作用,且通过垫块63可增加螺柱62的支撑面积,而防滑垫64则可保持垫块63的稳定,从而达到使逆变器本体1位置更加稳固的作用。
36.使用原理及优点:通过转动螺柱62,使螺柱62在螺纹套61的内部纵向移动,即可达到调整螺纹套61支撑高度的作用,从而达到调整逆变器本体 1使用高度的作用,而通过调整不同位置的支撑组件6即可达到调整逆变器本体1水平位置的作用,且通过垫块63可增加螺柱62的支撑面积,而防滑垫64则可保持垫块63的稳定,从而达到使逆变器本体1位置更加稳固的作用,而在逆变器本体1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出风口21内部的风扇22可将逆变器本体1内部的热空气排出,使排风组件2对逆变器本体1起到散热的作用,且通过立杆23上端的顶罩24可有效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杂质通过出风口 21进入,而外界新风则经进风口31进入逆变器本体1,且过滤机构3可有效避免较大颗粒物等杂质进入逆变器本体1,而通过隔板11引导使新风向上移动,即可使过滤组件4将新风中的细小颗粒物等杂质截留,通过将新风多级过滤,不仅可避免灰尘等杂质进入逆变器本体1,而且按照灰尘的颗粒大小设置不同规格的过滤机构3,可有效降低堵塞的风险,从而降低过滤结构的维护频率,同时经过滤组件4截留的杂质等可垂直掉落进入盒体52中,使收集组件5起到收集灰尘等杂质的作用,以便于对灰尘等进行处理,而且净化后的新风通过导板12引导后可从逆变器本体1的底部向上移动,从而提升逆变器本体1的散热效果,而在需要对第一滤网33和第二滤网42进行更换、维护时,使第一螺帽342与第一螺杆341分离,即可使固定组件34 不在稳固网架32的位置,随后拉动网架32与进风口31分离,即可进行第一滤网33的更换、维护工作,在第一滤网33更换完成后将网架32复位即可,而在将第二螺帽45与第二螺杆44分离后,拉动第一挡板43即可使第二滤网42与第一开口41分离,随后即可进行第二滤网42的维护、更换,并在维护完成后将第二滤网42重新插入第一开口41并固定即可,从而使第一滤网33在更换、维护时都更加方便、快捷,而在需要清理逆变器本体1 内部的灰尘时,只需将第三螺帽55与第三螺杆54分离,即可通过第二挡板 53将盒体52拉出第二开口51,从而进行灰尘等杂质的清理工作,使灰尘在清除时更加方便。
37.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