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2-16 10:39: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支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混凝土输送泵,又名混凝土泵,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是一种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主要应用于房建、桥梁及隧道施工,主要分为闸板阀混凝土输送泵和s阀混凝土输送泵,在工地中混凝土一般是由机械先搅拌好,然后再使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直接将搅拌装置内的混凝土泵出,然后输送到指定位置,避免人工搬运,省时省力。
3.目前利用管道对混凝土进行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对管道进行支撑,现有的支撑装置很多都不能根据地势等各种原因的不同对管道的高度进行适当调节,造成施工现场进度缓慢;同时在管道进行支撑时,不能根据管道的尺寸对安装管道的支撑装置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也容易造成管道和支撑装置之间的碰撞,不利于对管道进行定位和安装,容易使管道受损,影响工作的持续运行,以及造成混凝土的浪费。例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9907961u中记载的支撑装置,虽然可以对管道的支撑高度进行调节,但是仅通过弧形支撑块对管道进行安装和定位,在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管道的波动造成偏移,不利于混凝土的输送,不能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因此提出一种管道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通过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利用所述第一调节件实现本支撑装置高度的主调节,结合所述第二调节件实现对本支撑装置高度的辅助调节,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螺杆连接,可根据管道的尺寸对支撑装置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既能保证管道的位置不发生晃动,同时也能避免对管道产生碰撞,避免管道受损,不影响管道的使用。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螺杆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调节螺杆围成供管道安装的区域;
6.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一侧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布设在所述调节组件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所述底座、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支撑件一体成型;
7.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顶面上的第一调节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顶部的辅助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辅助单元和所述支撑件之间的第二调节件。
8.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底座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9.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件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辅助单元连接。
10.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顶部的连接柱和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一侧的辅助连接板,所述辅助连接板布设在所述连接柱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所述连接柱和所述辅助连接板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柱的底面和所述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竖向布设在所述辅助连接板上,所述辅助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调节件之间为螺纹连接。
11.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件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辅助连接板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调节件安装且与所述第二调节件外侧面上的外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布设在所述辅助连接板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
12.上述的一种混凝土输送泵管道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件顶部的安装杆、竖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杆一端的连接杆、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杆底部的调节杆,所述安装杆、连接杆、以及调节杆组成z字形结构件,所述安装杆、连接杆、以及调节杆一体成型。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利用所述第一调节件实现本支撑装置高度的主调节,结合所述第二调节件实现对本支撑装置高度的辅助调节,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15.2、本实用新型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螺杆连接,可根据管道的尺寸对支撑装置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既能保证管道的位置不发生晃动,同时也能避免对管道产生碰撞,避免管道受损,不影响管道的使用。
1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利用所述第一调节件实现本支撑装置高度的主调节,结合所述第二调节件实现对本支撑装置高度的辅助调节,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螺杆连接,可根据管道的尺寸对支撑装置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既能保证管道的位置不发生晃动,同时也能避免对管道产生碰撞,避免管道受损,不影响管道的使用。
17.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20.附图标记说明:
21.1—调节螺杆;
ꢀꢀꢀꢀꢀꢀꢀꢀꢀ
2—管道;
ꢀꢀꢀꢀꢀꢀꢀꢀꢀꢀꢀꢀꢀ
3—底座;
22.3-1—定位孔;
ꢀꢀꢀꢀꢀꢀꢀꢀꢀ
4—支撑件;
ꢀꢀꢀꢀꢀꢀꢀꢀꢀꢀꢀ
4-1—安装杆;
23.4-2—连接杆;
ꢀꢀꢀꢀꢀꢀꢀꢀꢀ
4-3—调节杆;
ꢀꢀꢀꢀꢀꢀꢀꢀꢀ
5—第一调节件;
24.5-1—活塞杆;
ꢀꢀꢀꢀꢀꢀꢀꢀꢀ
6—连接柱;
ꢀꢀꢀꢀꢀꢀꢀꢀꢀꢀꢀ
7—辅助连接板;
25.8—第二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2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地面上的支撑机构,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螺杆1连接,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调节螺杆1围成供管道2安装的区域;
27.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3、设置在所述底座3上的调节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调节组件一侧的支撑件4,所述支撑件4布设在所述调节组件靠近所述管道2的一侧,所述底座3、所述调节组件、以及所述支撑件4一体成型;
28.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底座3顶面上的第一调节件5、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5顶部的辅助单元、以及连接在所述辅助单元和所述支撑件4之间的第二调节件8。
29.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机构,可根据现场实际需要对所述支撑机构的高度进行调节,利用所述第一调节件5实现本支撑装置高度的主调节,结合所述第二调节件8实现对本支撑装置高度的辅助调节,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效率。
30.另外,两个所述支撑机构之间通过调节螺杆1连接,可根据管道2的尺寸对支撑装置的尺寸进行适应性调节,既能保证管道2的位置不发生晃动,同时也能避免对管道2产生碰撞,避免管道2受损,不影响管道2的使用。
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3上开设有多个定位孔3-1,多个所述定位孔3-1沿所述底座3的周向方向均匀布设。
32.实际使用时,为了保证所述管道2的安装,可在调整好所述调节组件的位置后,利用螺栓将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地面上。
3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件5为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5-1与所述辅助单元连接。
34.实际使用时,利用液压缸带动所述辅助单元上升或者下降,达到调节所述支撑件4的目的。
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单元包括竖向设置在所述第一调节件5顶部的连接柱6和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柱6一侧的辅助连接板7,所述辅助连接板7布设在所述连接柱6靠近所述管道2的一侧,所述连接柱6和所述辅助连接板7一体成型;所述连接柱6的底面和所述活塞杆5-1连接;所述第二调节件8竖向布设在所述辅助连接板7上,所述辅助连接板7和所述第二调节件8之间为螺纹连接。
36.实际使用时,所述辅助单元的主要作用:一个是为了连接所述第一调节件5和所述第二调节件8,使所述第一调节件5和所述第二调节件8能连接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另一个是为第二调节件8提供安装和使用的平台,使得所述第二调节件8可在所述辅助连接板7上调节自身的位置,利用自身位置的调节,达到实现与之相连的支撑件4的位置调节的目的。
3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调节件8的外侧面上开设有外螺纹,所述辅助连接板7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调节件8安装且与所述第二调节件8外侧面上的外螺纹配合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布设在所述辅助连接板7靠近所述管道2的一侧。
38.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4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件8顶部的安装杆4-1、竖向设置在所述安装杆4-1一端的连接杆4-2、以及水平设置在所述连接杆4-2底部的调节杆4-3,所述安装杆4-1、连接杆4-2、以及调节杆4-3组成z字形结构件,所述安装杆4-1、连接杆4-2、以及调节杆4-3一体成型。
39.实际使用时,所述安装杆4-1的一端连接有第二调节件8,所述第二调节件8的顶部连接在所述安装杆4-1的底面上,所述安装杆4-1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杆4-2的顶端连接;所述连接杆4-2的底端水平连接有调节杆4-3,所述调节杆4-3远离所述连接杆4-2的端部连接有调节螺杆1;所述调节杆4-3的端部开设有供所述调节螺杆1安装的第二螺纹孔。
4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为了保证管道2的正常安装,对管道2进行支撑时,可使用一个或者同时使用两个;使用前,先根据管道2的尺寸和管道2的安装高度对本支撑装置进行调节,调节时,根据管道2的尺寸旋拧调节螺杆1,使调节螺杆1和两个所述支撑件4之间的宽度能将管道2卡装进去;然后管道2的安装高度先进行所述第一调节件5的调节,使本支撑装置的高度到达要求高度;当在铺设管道2出现坡度等情况时,需要对一边的高度进行微小调整时,调整对应边的所述第二调节件8,将对应边的所述支撑件4的高度按照需求提升或者下降。
4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