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

2023-02-10 21:00: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计算灾害发生所在区域分行业固定资产存量,依据灾害造成的分行业直接经济损失评估固定资产存量因灾害对不同行业供给能力的初始冲击;s2、计算灾害造成的不同类型受灾人口数量转化为分行业供给能力的影响程度,评估人口因灾无法参与生产生活对不同行业供给能力的初始冲击;s3、根据受灾人口对不同行业的初始冲击程度,结合灾害韧性曲线特征、不同行业对灾害演变过程与影响特征的敏感程度,利用双曲正切函数以及函数特征参数的相互变化关系,计算不同行业受灾人口灾后动态恢复曲线,评估受灾人口随曲线恢复对不同行业供给能力的影响程度;s4、在需求侧计算灾区外地区受到的灾害波及影响,根据灾区内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变化特征,逐一判识灾区内各个行业的供给无法满足恢复重建需求量,并分配至灾区外相关地区进行替代生产;分配方案依据多区域投入产出表中,灾区外某地区与灾区内受灾行业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占灾区外所有地区与灾区内受灾行业中间需求与最终需求合计为比例进行分配;分配后灾区外地区的总需求为自身中间需求、最终需求与分配的替代生产需求的合计;s5、在供给侧计算灾区外地区受到的灾害波及影响,根据灾区外各地区总需求变化,依据多区域列昂惕夫生产函数计算灾区外各地区各行业总产出的变化,其中直接消耗矩阵中考虑灾区内供给能力下降对灾区外相关行业经济技术关联程度的下降,各行业下降程度以灾区内各行业供给与需求的差异为依据;s6、根据受灾人口对行业供给的影响程度、供需两侧区域间经济波及影响,计算考虑灾区内外波及后的固定资产存量、受灾人口的各行业实际供给能力;计算救助力度对灾后各行业供给能力的提高程度;判识灾区各个行业的最终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如供需尚未均衡则继续重复步骤s3-步骤s6,直至供给与需求均衡,表明灾害对产业链造成的后续影响全部结束;s7、根据灾区内各行业达到供需均衡的天数以及每天灾区内外的增加值,累积灾害发生前的增加值与灾后每天的增加值的差值,得到灾害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所述分行业固定资产存量按如下公式(1)计算:
ꢀꢀꢀꢀꢀꢀꢀꢀꢀꢀꢀꢀꢀꢀ
(1)式中,kt 表示第t年的固定资本存量,kt-1为第t-1年的固定资本存量;表示第t年的折旧率;it表示第t年全年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固定资产存量破坏造成的损失按公式(2)计算:
ꢀꢀꢀꢀꢀꢀꢀꢀꢀꢀꢀꢀꢀꢀ
(2)式中,表示第i行业因固定资产存量破坏决定的初始行业损失率;li 表示第i行业直接经济损失;ki 表示第i行业固定资产存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通过如下公式(3)计算不同类型受灾人口数量转化为分行业供给能力依据受灾人口因
灾无法参与生产服务的时间占全年总的工作时间作为转换依据计算受灾人口对行业供给的初始冲击:
ꢀꢀꢀꢀꢀ
(3)式中,
ꢀꢀ
(1)表示第i行业劳动力供给因灾下降决定的总产品,其中公式右侧分子与分母的比值表示第i行业劳动力因灾下降决定的初始行业损失率;表示第i行业未发生灾害时总产品;k表示第k种类型的受灾人口,表示第i行业因第k种类型受灾的劳动力人数;表示第i行业因第k种类型受灾无法参与生产服务的时间,依据灾害发生后实际受影响时间计算,其中失踪死亡时间记一年无法参与生产工作;表示第i行业总劳动力人口数量;fti表示第i行业一年全部工作时间,按一年52周,1周工作五天,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受灾人口灾后的动态恢复过程基于实际灾后恢复机理与灾害韧性曲线特征,将人口灾后恢复划分三个阶段:初始恢复阶段、快速恢复阶段和稳定恢复阶段;其中,由初始恢复阶段转为快速恢复阶段的时间点称之为快速恢复起点,将快速恢复阶段最快的时间点称之为最快恢复点,将快速恢复阶段转为稳定恢复阶段的时间点称之为稳定恢复点,基于上述特征,采用双曲正切函数定量表征其数学关系如下公式(4)所示:
ꢀꢀꢀꢀ
(4)式中,是灾后第天行业i因劳动力供给减小后导致的灾后剩余生产能力,该值与资本受损导致的灾后剩余生产能力比较后,取最小值作为受供给侧限制后各行业的最大生产能力;为劳动力恢复的时间,tend为劳动力恢复所用总时长,t为灾后经济整体恢复的时间;参数和控制着恢复路径的形态变化;参数控制着曲线的上下阈值,利用曲线最快恢复点为曲线斜率最大,该点对应的三阶导数为零的特征,同时结合双曲正切函数最快恢复点为快速恢复起点与稳定恢复点的中点的特征,通过求解公式(4)三阶导数,在确定外生变量与的前提下,确定参数与之间的定量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在需求侧,定义灾区各行业的灾后剩余生产能力与需求的百分比作
为灾区s因灾无法满足的需求比例,并通过如下公式(5)计算 :
ꢀꢀꢀꢀꢀꢀꢀꢀꢀꢀꢀꢀꢀ
(5)其中,下标i表示第i行业,若在灾害发生后的初期,灾区生产能力无法满足需求,即,则根据求得灾区第i个行业需要由区外替代生产的需求量;通过如下公式(6)计算灾区行业i需出口至灾区外的需求量:
ꢀꢀꢀꢀꢀꢀꢀꢀꢀꢀ
(6)其中,为灾区行业i需出口至灾区外的需求量;为灾区行业i的最终需求量;t为时间步长,设置为1,为替代生产所需的延迟时间,由交通运输方式、灾区外到灾区的路程、运输平均速度以及道路中断程度共同决定;灾区行业i的最终需求量减少为:
ꢀꢀꢀꢀꢀꢀꢀꢀꢀ
(7)灾区外各地区第i行业获得的需求量通过如下公式(8)进行比例性分配:
ꢀꢀꢀꢀꢀꢀꢀ
(8)其中,为灾区外地区r行业i为灾区替代生产的需求量,该需求量为r地区行业i的最终需求与除灾区外所有地区的最终需求总和的比值乘灾区总的替代需求量;加入替代生产需求后,r地区行业i的最终需求则变为:
ꢀꢀꢀꢀꢀꢀꢀꢀꢀ
(9)其中,表示上一时间步长时r地区行业i的最终需求;当时,行业的供给已能够满足灾区内的各项需求,灾区外的替代需求将根据公式(10)逐渐减小直至为零:
ꢀꢀꢀ
(10)其中,表示灾区s行业i灾后向灾区外转移的最终需求总和,即从灾害发生后t=1开始直至灾后t1时刻灾区生产能力恢复期间的累积;表示r地区行业i
灾后为灾区s替代生产的总和,为灾区外所有行业替代生产需求的累积;为r地区承担的这部分需求回到灾区s时的时间延迟;灾区s逐渐将转移到灾区外的替代生产的需求转移回本地,如公式(11)所示:
ꢀꢀꢀꢀꢀꢀꢀꢀꢀ
(1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在供给侧,依据多区域列昂惕夫生产函数计算灾区内外各行业总产出的变化,如下公式(12)所示:
ꢀꢀ
(12)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i为对角矩阵,j表示各地区其他行业,i表示第i行业,n表示其他行业的行业总数,与表示直接消耗矩阵中灾区s对灾区外r和s的行业联系。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若行业i灾后第t天的供给小于需求时,即,按公式(13)计算超额生产因子:
ꢀꢀꢀꢀꢀ
(13)式中,指第t天行业i超额生产能力,该值是在第t-1天的超额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在ta的适应时间下,结合供需差异向最高生产能力逼近,是救助资金决定的最大超额生产能力;随着灾后生产能力的逐渐恢复,当生产能力满足需求时,即时,超额生产因子逐渐减小至1,按公式(14)计算:
ꢀꢀꢀꢀꢀꢀꢀ
(14)式中,表示灾前未获得救助时的超额比例,设置为1;融入超额生产因子之后的产出按公式(15)计算:
ꢀꢀꢀꢀ
(15)式中,表示未发生灾害时灾前第i行业总产出;
综合考虑固定资产存量受损、人口受灾后各行业的实际产出由公式(16)判定:
ꢀꢀꢀꢀꢀ
(16)式中,表示第i行业第t时刻受劳动力受灾、固定资产存量受损以及由需求决定的供给能力共同决定的生产能力;表示第i行业第t时刻因固定资产存量受损决定的生产能力,来自公式(15);表示第i行业第t时刻因人口受灾决定的生产能力,来自公式(4);表示第i行业第t天由于需求变化决定的生产能力,来自公式(12);引入各行业现有存货与需求存货,需求存货是指灾后各行业为满足基本生产所需要的存货量,通过公式(17)计算:
ꢀꢀꢀꢀꢀꢀꢀꢀꢀꢀ
(17)其中,为灾后行业i生产足够的行业j产品的需求量,d表示天数;基于现有存货与需求存货,进入生产瓶颈的触发与约束部分: (18)其中,表示行业i生产行业j的产品的生产能力,若生产行业j产品的存货大于需求存货水平的份额,则行业i保持现阶段对行业j产品的生产能力;若小于则现阶段的生产能力则受到约束,其约束量为现阶段存货与需求存货的份额的百分比;在计算行业i生产其他所有行业产品的能力后,根据列昂惕夫基本理论,取生产其他所有的行业产品能力的最小值作为行业i的实际生产能力,通过公式(19)计算:
ꢀꢀꢀ
(19)在计算得到各行业实际生产能力后,开始计算各行业的总需求,总需求为订购需求与最终需求tfd的和,如公式(20)所示:
ꢀꢀꢀꢀꢀꢀꢀꢀꢀꢀꢀꢀꢀ
(20)其中,订购需求区分为中间需求与存货订购需求,即公式(21):
ꢀꢀꢀꢀ
(21)其中,模型设定从行业i到行业j的存货订购需求为从现有存货到目标存货的需求量;表示在这一存储过程中所需要的天数,目标存货的计算在满足t-1
天的总需求或满足现有最大生产能力的基础上,等于给定天数d的中间需求:
ꢀꢀꢀꢀꢀ
(22)其中,含义与公式(17)所需天数一致;在计算得到当前时间步长的订购需求后,即可计算下一时刻行业的现有存货,如公式(23): (23)实际的订购需求是订购需求乘以实际产出与需求的比值;若灾后第t天的实际产出与需求不相等,则重复步骤s2至步骤s6,直至供需平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具体包括:根据供需平衡时的天数n,累积灾害发生后第1天至第n天内各行业增加值相比未受灾增加值的差值,获取灾害总的间接经济损失:
ꢀꢀꢀꢀꢀ
(24)式中,iel为灾害造成的总经济损失,j表示第j个地区,i表示第i个行业,d表示灾后第d天,表示地区j行业i未发生灾害时的增加值,表示灾后地区j行业i第d天实际增加值,通过如下公式(25)计算:
ꢀꢀꢀ
(25)式中,为灾后第i行业第t时刻的实际生产能力,为未发生灾害时灾前第i行业总产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灾害间接损失评估方法,综合考虑了房屋厂房设备、交通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存量因灾受损与大量人口受灾无法参与生产服务后对经济系统各个行业供给与需求的影响,动态评估从灾害发生后到恢复重建完全结束时期内经济系统持续遭受的间接损失,监测灾后恢复重建期灾区经济系统恢复特征,从而更好的提高灾后应急救援与恢复重建策略的制定。从机理上可提高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全面性与准确性,补充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构成,并用经济损失的高低定量表征灾害“绝对值”风险。本发明可以使保险行业的巨灾保费厘定更具科学性与合理性,且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推动巨灾保险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


技术研发人员:张正涛 黄承芳 李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师范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11.17
技术公布日:2023/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