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发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与流程

2023-02-06 22:52: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使量子点分散于液体中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2.已提出了发光层为液体的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元件(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该oled由于发光层为液体,因此即使弯折有机el元件也难以产生发光层与载流子注入层之间的剥离,因此期待适合于柔性显示器。
3.在该发光层的液体(介质)中,多使用称为离子性液体的在常温下熔融的熔融盐。该熔融盐的蒸气压极低,不会蒸发,并且通过离子导电具有导电性。
4.已知具有包含该熔融盐和发光物质的发光层的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发明说明书“专利第5441308号(2013年12月27日注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然而,在想要将上述离子性液体应用于q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的情况下,由于量子点的大小比离子性液体的有机分子大,因此会产生在离子性液体内容易引起凝聚的问题。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7.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是包括阳极、阴极和设置在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发光层的发光元件,所述发光层包括:量子点;多个第一配体,具有配位于所述量子点的第一官能团和带正电的部分;多个第二配体,其具有在配位有所述第一配体的量子点上配位的第二官能团和负带电的部分;以及常温熔融盐,使所述量子点分散。
8.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是包括形成阳极的工序、形成阴极的工序和形成发光层的工序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工序包括:在所述阳极及所述阴极的任一者上形成框状的树脂材料的第一工序;以及在所述框状的树脂材料的内侧形成如下构成的第二工序:量子点;多个第一配体,具有配位于所述量子点的第一官能团和带正电的部分;多个第二配体,其具有在配位有所述第一配体的量子点上配位的第二官能团和负带电的部分;以及使所述量子点分散的液状的常温熔融盐。
9.本发明涉及的显示装置的另一制造方法是包括形成阳极的工序、形成阴极的工序、使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贴合的工序和形成发光层的工序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使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贴合的工序包括:在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的任一者上,将注液孔以外的部分形成为框状的树脂材料的第一工序;以及经由所述树脂材料,使所述阳极和所述阴极贴合的第二工序,形成所述发光层的工序包括:通过所述注液孔将如下构成注入到贴合的
所述阳极与所述阴极之间的注液工序:量子点;多个第一配体,具有配位于所述量子点的第一官能团和带正电的部分;多个第二配体,其具有在配位有所述第一配体的量子点上配位的第二官能团和负带电的部分;将使所述量子点分散的常温熔融盐;以及在所述注液工序之后,密封所述注液孔的工序。发明效果
10.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可以实现难以引起离子性液体内的量子点的凝聚的发光元件及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11.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的剖面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设于上述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概念图。图4是示出设于上述发光层的第一配体的候选的通式的图。图5是示出上述第一配体的候选的另一个通式的图。图6是示出上述第一配体的候选的又一个通式的图。图7是示出上述第一配体的候选的又一个通式的图。图8是示出上述第一配体的构成的图。图9是示出上述第一配体的另一构成的图。图10是示出设于上述发光层的第二配体的候选的通式的图。图11是示出上述第二配体的候选的另一个通式的图。图12是示出上述第二配体的候选的又一个通式的图。图13是示出上述第二配体的构成的图。图14是示出上述第二配体的另一构成的图。图15是用于说明配体交换的图。图16是用于说明配体交换的图。图17是用于说明配体交换的图。图18是用于说明配体交换的图。图19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图20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图21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图22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图23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图24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图25是比较例涉及的设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概念图。图26是另一比较例涉及的设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概念图。图2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8是示出上述发光元件的另一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图29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的剖面图。图30是设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上的量子点的概念图。
图31是设于上述发光层的另一量子点的概念图。图32是设于上述发光层的又一量子点的概念图。图33是设于上述发光层的又一量子点的概念图。图34是设于上述发光层的又一量子点的概念图。图35是示出通过修饰基交换来修饰上述量子点的方法的图。图36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上述量子点的方法的图。图37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上述量子点的另一方法的图。图38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上述量子点的另一方法的图。图39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上述量子点的另一方法的图。图40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上述量子点的另一方法的图。图41是用于说明离子性液体的示例的图。图42是用于说明离子性液体的另一示例的图。图43是用于说明离子性液体的又一示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10a的剖面图。图2是沿图1所示的线aa截取的剖面图。图3是设于发光元件10a的发光层3的概念图。
13.发光元件10在玻璃的基板8上依次包括:包含ito(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的阳极1(anode)、包含pedot:pss的空穴传输层(hole transportation layer,htl)2、发光层3、包含csco3的电子传输层(electron transportation layer,etl)4、包含ito的阴极5(cathode)。
14.发光层3包含离子性液体47(液状的常温熔融盐)、和为了密封该离子性液体47而设置于空穴传输层2与电子传输层4之间的间隔件7(框状的树脂材料)。在间隔件7的内侧密封有分散有量子点31的离子性液体47。
15.间隔件7可以使用树脂材料等在该领域中使用的密封材料。间隔件7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氟类树脂、硅类树脂、橡胶类树脂或酯类树脂等,其中,从防水功能的方面考虑,优选环氧树脂。在环氧树脂中,优选热固化型环氧树脂或光固化型环氧树脂。
16.可以在间隔件7的一部分上预先设置注液孔71,且注入分散有量子点31的离子性液体47。离子性液体47的注液方法可以利用与液晶的注液方法相同的方法。这样,间隔件7也可以具有注入了分散有量子点31的离子性液体47后被密封的注液孔71。另外,离子性液体47的注液方法也可以是在间隔件7的一部分上不预先设置注液孔71,而在空穴传输层2上通过喷墨等涂布离子性液体47后,层叠电子传输层4。
17.将从发光层3发出的光转换为红色光的波长转换层63、将上述光转换为绿色光的波长转换层62、和将上述光转换为蓝色光的波长转换层61设置于阴极5上。在波长转换层61、62、63上设置有由玻璃构成的基板9。
18.阳极1、空穴传输层2、电子传输层4及阴极5的材料可以从以往公知的材料中选择。
19.从保持离子性液体47的观点出发,空穴传输层2及电子传输层4优选空隙小。因此,
空穴传输层2优选由空穴传输层2的材料的薄膜构成,电子传输层4优选由电子传输层4的材料的薄膜构成。
20.发光层3包括多个量子点31、配位在各量子点31上的多个第一配体32、配位在配位有多个第一配体32的量子点31上的多个第二配体33、以及分散有量子点31的离子性液体47。量子点31的材料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适当利用公知的材料。
21.多个量子点31中的一部分是发出红色波长区域(640nm~770nm,以下有时称为红色光)的光的量子点,多个量子点31中的另一部分是发出绿色波长区域(490nm~550nm,以下有时称为绿色光)的光的量子点,多个量子点31中的又一部分是发出蓝色波长区域(430nm~490nm,以下有时称为蓝色光)的光的量子点,从发光层3发出的光优选为白色光。
22.离子性液体47包含熔融盐。该熔融盐是指在常温下表示出液体特性的盐。该熔融盐通常由无机或有机阳离子、和无机或有机阴离子构成,且具有高蒸发温度、高离子电导率、耐热性和阻燃性等。
23.该熔融盐例如可以使用下述化学式2表示的高分子化合物。
24.[化学式1]式中,x1是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10的亚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6~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1~20的亚杂烷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数为4~30的亚杂芳基。
[0025]
x
2-为磺酸酯类阴离子或羧酸盐类阴离子。
[0026]
r3、r4、r5和r6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羧基、氨基、硝基、氰基、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含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含氟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2~20的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0的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7~30的芳基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35~305的杂芳基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碳原子数为3~30的杂芳基烷基。
[0027]
n为50~500的整数。
[0028]
相对于离子性液体47的红色光的量子点、绿色光的量子点和蓝色光的量子点的合计含量优选为0.5重量%~10重量%。
[0029]
第一配体32和第二配体33之间的比率,作为理论值优选为35∶65~65∶35。
[0030]
含有离子性液体47的发光层3的厚度优选为50nm以上1000nm以下。
[0031]
量子点31上配位有至少带正电的第一配体32和至少带负电的第二配体33。
[0032]
发光层3还可以含有多孔性树脂(烯烃类树脂等),其用于保持含有常温熔融盐的离子性液体47。
[0033]
图4是示出设于发光层3的第一配体32的候选的通式的图。图5是示出上述候选的另一个通式的图。图6和图7是示出上述候选的又一个通式的图。图8是示出第一配体32的构成的图。图9是示出第一配体32的另一构成的图。
[0034]
第一配体32具体选自从图4所示的吡啶鎓基37的通式、图5所示的咪唑鎓基38的通式、图6所示的铵基39的通式以及图7所示的鏻基40的通式。如图4至图7所示,第一配体32的候选的吡啶鎓基37、咪唑鎓基38、铵基39及鱗基40具有含有阳离子(cation)的正带电部35。
[0035]
如图8以及图9所示,第一配体32具有:配位于量子点31的第一官能团34、带正电的正带电部35、设置于第一官能团34与正带电部35之间且由碳原子数为3~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构成的第一主链36、和烷基56。正带电部35的位于远离量子点31的部分更能够抑制量子点31彼此之间的凝集。因此,正带电部35包含在第一主链36中与离键合有第一官能团34的碳52最远的碳53键合的官能团(吡啶鎓基37)中。
[0036]
在如图4至图7所示的通式中,多个r中的一个如图8及图9所示,在其末端具有配位于量子点31的第一官能团34。具体而言,r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链,在末端具有硫醇基、羧基、氨基等。不具有官能团的r是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56、h原子。
[0037]
离子性液体47包含针对第一配体32的图4至图7中所示的阳离子的抗衡阴离子。该抗衡阴离子例如选自li

、na

、k

、rb

、cs

等。
[0038]
这样,当在第一配体32所包含的第一官能团34与正带电部35之间存在经由第一主链36而碳原子数为5以上的距离时,能够充分地维持多个量子点31之间的距离。因此,进一步提高了量子点31相对于离子性液体47的分散性。
[0039]
图10是示出设于发光层3的第二配体33的候选的通式的图。图11是示出上述候选的另一个通式的图。图12是示出上述候选的又一个通式的图。图13是示出第二配体33的构成的图。图14是示出第二配体33的另一构成的图。
[0040]
第二配体33具体选自图10所示的羧基44的通式、图11所示的锍基45的通式、以及图12所示的酰亚胺锍基46的通式。如图10至图12所示,第二配体33的候选的羧基44、锍基45及酰亚胺锍基46具有含有阴离子(anion)的负带电部42。
[0041]
在图10至图12所示的通式中,羧基44的r、锍基45的r及酰亚胺锍基46的多个r中的一个如图13及图14所示,在其末端具有配位于量子点31的第二官能团41。具体而言,r具有碳原子数为2~20的烷基链,在末端具有硫醇基、羧基、氨基等。不具有第二官能团41的r可以是碳原子数为1~5的烷基、h原子。
[0042]
离子性液体47包括针对图10至图12所示阴离子的抗衡阳离子。该抗衡阳离子例如选自bf4-、pf6-、cl-、br-、i-等。
[0043]
如图13所示,第二配体33具有:配位于量子点31的第二官能团41、带负电的负带电部42、设置于第二官能团41和负带电部42之间且由碳原子数为3~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构成的第二主链43、以及烷基60。负带电部42的位于远离量子点31的部分更能抑制量子点31彼此直接的凝集。因此,负带电部42包含在第二主链43中与离键合有第二官能团41的碳54最远的碳55键合的官能团(酰亚胺锍基46)中。
[0044]
如图14所示,第二配体33具有配位于量子点31的第二官能团41、带负电的负带电部42、以及设置于第二官能团41和负带电部42之间并由碳原子数为3~20的饱和或不饱和烃构成的第二主链43。负带电部42包含在第二主链43中与离键合有第二官能团41的碳54最
远的碳55键合的官能团(锍基45)中。
[0045]
这样,当在第二配体33所包含的第二官能团41与负带电部42之间存在经由第二主链43的碳原子数为3以上的距离时,能够充分地维持多个量子点31之间的距离。因此,进一步提高了量子点31相对于离子性液体47的分散性。
[0046]
除了第一配体32和第二配体33配位的多个量子点31之外,第一配体32和第二配体33未配位的多个量子点31也可以分散于离子性液体47中。
[0047]
对于具有多个第一配体32和多个第二配体33的量子点31而言,带正电的正带电部35的数量与带负电的负带电部42越接近相同数量,越能够抑制量子点31的凝聚。因此,对于具有多个第一配体32和多个第二配体33的量子点31而言,优选带正电的正带电部35的数量为带负电的负带电部42的数量的0.8倍以上且1.2倍以下的范围内。
[0048]
图15至图18是用于说明配体交换的图。甲苯或辛烷等非极性溶剂11与水或乙腈等极性溶剂12进行层分离。然后,如图15所示,在非极性溶剂11中分散具有配体15的量子点31。在极性溶剂12中,分散含有第一官能团34和正带电部35的第一配体32和含有第二官能团41和负带电部42的第二配体33。接着,若在分离成极性溶剂12和非极性溶剂11的2层的状态下,以0℃~100℃搅拌1小时~1天的同时使之反应,则如图16所示,量子点31一边将配体15交换为第一配体32、第二配体33,一边从非极性溶剂11中向极性溶剂12移动。此时,极性溶剂12中含有的第一配体32、第二配体33优选浓度比非极性溶剂11中含有的配体15浓。
[0049]
接着,如图17所示,当取出极性溶剂12,混合离子性液体47,通过加热等使极性溶剂12干燥时,如图18所示,得到分散于离子性液体47中的具有第一配体32、第二配体33以及配体15的量子点31。
[0050]
具有第一配体32、第二配体33及配体15量子点31可以在极性溶剂12与离子性液体47混合的状态下涂布于发光元件10a后使极性溶剂12干燥并蒸发,也可以在使与离子性液体47混合的极性溶剂12干燥并蒸发后涂布于发光元件10a上。
[0051]
图19至图24是用于说明接枝修饰的图。如果配体除了具有与量子点31键合的部位的官能团以外,还具有包括反应性的其他官能团,则如图16中所述的,无需交换配体,就能够在该其他官能团上附加包括离子性的又一官能团。
[0052]
量子点31包括接枝修饰配体64。接枝修饰配体64包括配置在与量子点31键合的部位的官能团65、配置在与量子点31相反侧的部位的官能团66、配置在官能团65、66之间的主链67。
[0053]
此时,如果使用硫醇烯反应,则不会产生副产物,因此尤其优选。首先,通过混合具有2个硫醇基的配体修饰的量子点、乙烯基、包括具有离子的官能团的分子、二卤素或偶氮化合物等自由基产生剂,并分散于醋酸乙酯等两极性溶剂中。然后,当通过光照射或加热产生自由基时,在量子点31的接枝修饰配体64的末端的官能团66上附加有具有正带电部68的官能团72或具有负带电部69的官能团70。
[0054]
接着,在溶剂中混合离子性液体,通过加热等使极性溶剂干燥,得到分散于离子性液体中的具有离子性官能团的量子点。
[0055]
可以在与极性溶剂混合的状态下涂布于发光元件10a后使极性溶剂干燥并蒸发,也可以在使与离子性液体混合的极性溶剂干燥并蒸发后涂布于发光元件10a上。
[0056]
图25是比较例涉及的设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概念图。图25是另一比较例涉及的
设于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概念图。
[0057]
作为量子点31的配体98,通常使用极性低的长链烷基。这样,即使将包括极性低的配体98的量子点31分散于离子性液体47中,如图25所示,由于溶剂的离子性液体47和量子点31的极性不同,因此容易产生量子点31彼此之间的凝聚。这样,若产生量子点31彼此之间的凝聚,则产生发光层的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
[0058]
在设置于量子点31的配体97的离子部仅带有一方极性的电的情况下,例如,如图26所示,在配体97的离子部仅带有正电的情况下,量子点31向离子性液体47中的分散性不存在问题,但在作为电致发光元件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层的离子性液体47中,由于电泳而偏向阳极1侧或阴极5侧。因此,容易产生量子点31的凝聚、以及阳极1及阴极5与量子点31之间的相互作用,且产生发光层的发光效率降低的问题。
[0059]
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10a中,配位了包含带正电的正带电部35的第一配体32与包含带负电的负带电部42的第二配体33的量子点31分散于离子性液体47中。由于离子性液体47具有导电性,因此配位了包含带正电的正带电部35的第一配体32和包含带负电的负带电部42的第二配体33的量子点31的分散性提高。并且,抑制了由电泳引起的量子点31向阳极1侧或阴极5侧的偏移。其结果,即使经过时间也难以产生量子点31的凝聚,因此发光层3的发光效率难以降低,解决了图25、图26的比较例的问题。
[0060]
图27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10a的制造方法的流程图。首先,在基板8上形成透明电极的阳极1(步骤s1)。然后,在阳极1上层叠空穴传输层2(步骤s2)。接着,通过光刻等在空穴传输层2上形成包含紫外线固化树脂的间隔件7(步骤s3)。
[0061]
另外,通过例如离子性官能团的接枝修饰预先对量子点31的配体15进行改性(步骤s5)。然后,使对配体15进行改性后的量子点31分散于离子性液体47中(步骤s6)。
[0062]
接着,将对配体15进行改性后的量子点31涂布于形成有间隔件7的空穴传输层2上(步骤s4)。
[0063]
另外,预先形成透明电极的阴极5(步骤s7)。然后,在阴极5上层叠电子传输层4(步骤s8)。
[0064]
之后,以空穴传输层2和电子传输层4相对的方式使阳极1和阴极5贴合(步骤s9)。
[0065]
空穴传输层2和电子传输层4可以通过现有公知的方法来形成。
[0066]
此外,也可以通过在空穴传输层2上层叠多孔质树脂(聚烯烃),使离子性液体47浸透,从而形成发光层3。
[0067]
图28是示出发光元件10a的另一制造方法的流程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不重复其详细说明。
[0068]
首先,在基板8上形成透明电极的阳极1(步骤s1)。然后,在透明电极的阳极1上形成具有注液孔71的间隔件7(步骤s10)。
[0069]
另外,预先形成透明电极的阴极5(步骤s7)。然后,使形成有阴极5和具有注液孔71的间隔件7的阳极1贴合(步骤s11)。
[0070]
另外,通过例如离子性官能团的接枝修饰预先对量子点31的配体15进行改性(步骤s5)。然后,将配体15改性后的量子点31分散于离子性液体47中(步骤s6)。
[0071]
接着,将使对配体15进行改性后的量子点31分散的离子性液体47通过形成于间隔件7的注液孔71并进行注入(步骤s12)。然后,在进行旋涂并在100℃下进行1小时的烘烤处
理后,在真空烘箱内完全除去溶剂,形成厚度为80nm的发光层。之后,密封注液孔71(步骤s13)。
[0072]
此外,也可以将空穴传输层2层叠在阳极1上,且在空穴传输层2上形成具有注液孔71的间隔件7。
[0073]
(第二实施方式)图29是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10c的剖面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不重复其详细说明。
[0074]
发光元件10c针对发出红色光的红色发光层3r、发出绿色光的绿色发光层3g、以及发出蓝色光的蓝色发光层3b的每一个设置有量子点31r、31g、31b。并且,分别含有各色量子点31r、31g、31b的离子性液体47因间隔件7而相互分离。
[0075]
发光元件10c包括玻璃基板8。在基板8上形成与红色光对应的阳极1r、与绿色光对应的阳极1g以及与蓝色光对应的阳极1b。包含pedot:pss的空穴传输层2c以覆盖阳极1r、1g、1b的方式形成在基板8上。并且,在红色发光层3r、绿色发光层3g以及蓝色发光层3b上形成包含csco3的电子传输层4c。对应于阳极1r的阴极5r、对应于阳极1g的阴极5g以及对应于阳极1b的阴极5b被形成为埋入电子传输层4c中。在电子传输层4c上配置有玻璃基板9。
[0076]
发光层3c包括含有量子点31r的离子性液体47、含有量子点31g的离子性液体47、含有量子点31b的离子性液体47、以及为了使这些离子性液体47相互分离而设置于空穴传输层2c和电子传输层4c之间的间隔件7。
[0077]
(第三实施方式)图30是设于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发光元件的发光层上的量子点31的概念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78]
量子点31上配位有第一配体32和第二配体33。第一配体32具有第一官能团34和正带电部35。第二配体33具有第二官能团41和负带电部42。这样,第一配体32具有第一官能团34和仅带正电的部分,第二配体33具有第二官能团41和仅带负电的部分。
[0079]
图31是另一量子点31b的概念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80]
量子点31b配位有第一配体32b和第二配体33b。第一配体32b具有第一官能团34、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相对于第一官能团34并联配置。第二配体33b具有第二官能团41、负带电部42和正带电部35。负带电部42和正带电部35相对于第二官能团41并联配置。
[0081]
图32是另一量子点31c的概念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82]
量子点31c配位有第一配体32c和第二配体33c。第一配体32c具有第一官能团34、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相对于第一官能团34串联配置。第二配体33c具有第二官能团41、负带电部42和正带电部35。负带电部42和正带电部35相对于第二官能团41串联配置。对于第一配体32c和第二配体33c两者而言,负带电部42与量子点31c之间的距离大于正带电部35与量子点31c之间的距离。
[0083]
图33是另一量子点31d的概念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84]
量子点31d配位有第一配体32d和第二配体33d。第一配体32d具有第一官能团34、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相对于第一官能团34串联配置。第二配体33d具有第二官能团41、负带电部42和正带电部35。负带电部42和正带电部35相对于第二官能团41串联配置。对于第一配体32d和第二配体33d两者而言,负带电部35与量子点31d之间的距离大于正带电部42与量子点31d之间的距离。
[0085]
图34是另一量子点31e的概念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86]
量子点31e配位有第一配体32c和第二配体33d。对于第一配体32c而言,负带电部42与量子点31e之间的距离大于正带电部35与量子点31e之间的距离。并且,对于第二配体33d而言,正带电部35与量子点31e之间的距离大于负带电部42与量子点31e之间的距离。
[0087]
这样,设置于量子点31b、31c、31d、31e上的第一配体32b、32c、32d及第二配体33b、33c、33d具有包含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的两性离子(zwitterion)。
[0088]
量子点31b、31c、31d、31e只要具有选自阳离子性官能团和阴离子性官能团的至少一对离子性官能团即可,但阳离子性官能团和阴离子性官能团越是等量,则越优选。
[0089]
图35是示出通过修饰基交换来修饰量子点31的方法的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90]
也可以通过将配位于量子点31的配体97交换为第一配体32及第二配体33的修饰基团交换,将第一配体32及第二配体33修饰为量子点31。
[0091]
图36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量子点31的方法的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92]
也可以通过接枝修饰将配位于量子点31的反应性官能团16转换为第一配体32,之后修饰量子点31。作为能够进行接枝修饰的官能团16,可列举出氨基、卤素基、羟基、乙烯基等。
[0093]
也可以将多个这些修饰基团交换、接枝修饰的方法组合使用。
[0094]
图37至图40是示出通过接枝修饰来修饰量子点的其他方法的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95]
首先,在配位有包含氨基酸的配体99的量子点31中进一步混合二胺100。该量子点31包括cdse。例如,使六亚甲基二胺配位于量子点31来进行准备。然后,将该量子点31与以下的材料在80℃下混合48小时,得到磺酸-酰胺盐。
·
1-丙烯1,3-磺内酯(8.0mml,0.1mmol)
·
dimethylformamide(dmf,120)这样,得到由包含正带电部35和负带电部42的第一配体32c修饰的量子点31。
[0096]
图41是用于说明离子性液体47的示例的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97]
离子性液体47也可以是阳离子50和阴离子51的任一方成为高分子的液体。图41示出阳离子50成为高分子的示例。
[0098]
图42是用于说明离子性液体47的另一示例的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099]
离子性液体47也可以是阳离子50与阴离子51在分子内成对的两性离子
(zwitterion)的液体。
[0100]
图43是用于说明离子性液体47的又一示例的图。对与上述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且省略其详细说明。
[0101]
离子性液体47可以含有其他种类的离子液体、溶剂、载流子传输材料。
[0102]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在权利要求所示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得到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而且,能够通过组合各实施方式分别公开的技术方法来形成新的技术特征。附图标记说明
[0103]
1阳极(anode)2空穴传输层4电子传输层3发光层5阴极(cathode)7间隔件(框状的树脂材料)10a发光元件31量子点31r量子点(第三量子点)31g量子点(第二量子点)31b量子点(第一量子点)32第一配体33第二配体34第一官能团35正带电部(带正电的部分)36第一主链41第二官能团42负带电部(带负电的部分)43第二主链47离子性液体(常温熔融盐)71注液孔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