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与流程

2023-02-06 21:2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背景技术:

2.近年极端暴雨灾害频发,暴雨引发洪水导致大量输变电设备淹没停运,严重威胁电网供电安全。亟需研究输变电设备被极端暴雨淹没的风险的计算方法,指导输变电设备规划建设时避开暴雨淹没风险大的区域。当前,电力部门主要是依据气象预报和人工水情观测来了解输变电设备遭受洪涝灾害的状况,这种方法既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又无法准确得到输变电设备受洪灾的影响程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包括:
5.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其中,历史洪水数据包括预设历史时长中每个历史时刻的历史洪水数据;
6.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
7.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
8.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
9.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
10.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
11.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
1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包括:将溃流数据输入至淹没模型,以通过淹没模型输出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其中,淹没模型是根据溃口下游的地形高程数据与断面数据构建的,地形高程数据是指溃口下游的地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断面数据是指溃口所处河道的截面形状数据。
1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时变函数包括第一时变函数、第二时变函数以及第三时变函数,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
包括:根据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洪水总量确定第一时变函数;根据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洪水总量确定第二时变函数;根据第三预设时长和第三洪量总量确定第三时变函数。
14.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包括:将任意一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输入至多源洪水遭遇模型,以通过多源洪水遭遇模型输出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和洪水来源;其中,多源洪水遭遇模型是根据时变函数构建的。
1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包括:将溃口参数输入至流量分析模型,以通过流量分析模型输出溃口的流量变化数据,其中,流量分析模型是根据洪水类型和洪水来源确定的;将流量变化数据输入至水动力学模型,以通过水动力学模型输出溃流数据。
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方法还包括:在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之前,判断预设历史时长中的每个历史时刻是否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在任意一个历史时刻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时刻之前的历史洪水数据对历史时刻进行数据填补;根据填补完成的历史洪水数据确定第一历史数据。
17.本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装置,装置包括:
18.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
19.第一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
20.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
21.第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
22.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
23.第三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
24.第四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
2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装置还包括第五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在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之前,判断预设历史时长中的每个历史时刻是否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在任意一个历史时刻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时刻之前的历史洪水数据对历史时刻进行数据填补;根据填补完成的历史洪水数据确定第一历史数据。
26.本技术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
27.本技术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该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该指令在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执行上述的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
的方法。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其中,历史洪水数据包括预设历史时长中每个历史时刻的历史洪水数据;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精准地确定出输变电被淹没的风险等级,更好地指导输变电设备的规划与建设,降低了洪灾的威胁。
29.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30.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实施例,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制。在附图中:
31.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2.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装置的一种结构框图;
33.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装置的另一种结构框图;
34.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6.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7.步骤101,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其中,历史洪水数据包括预设历史时长中每个历史时刻的历史洪水数据。
38.步骤102,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
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
39.步骤103,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
40.步骤104,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
41.步骤105,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
42.步骤106,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
43.步骤107,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
44.观测站点是指固定在河岸线上的观测站,主要用于对河流、江河的洪水流量、流速等参数进行长期的观测。溃口是指堤坝坍塌决口。输变电设备是指电厂向电网输电的设备。处理器可以根据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来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洪水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洪水数据可以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例如,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十年内洪水量最大的一天、第二预设时长可以是十年内洪水量最大的七天、第三预设时长可以是十年内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第一洪水总量可以是洪水量最大的一天的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可以是洪水量最大的七天的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可以是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的洪水总量。
45.例如,处理器可以获取a1、a2、a3、a4、a5这五个观测站点在近五十年内的历史洪水数据,其中,历史洪水数据包括近五十年内每天的历史洪水数据。根据历史洪水数据可以分别确定观测站点a1、a2、a3、a4、a5的第一历史数据y1、y2、y3、y4、y5。第一历史数据y1、y2、y3、y4、y5均包括近五十年内洪水量最大一天t1、洪水量最大的七天t2、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t3以及t1对应的洪水总量m1、t2对应的洪水总量m2和t3对应的洪水总量m3。根据第一历史数据y1、y2、y3、y4、y5分别建立观测站点a1、a2、a3、a4、a5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根据时变函数分别确定观测站点a1、a2、a3、a4、a5在未来一个月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洪水来源可以是五十年一遇的日最大洪水、五十年一遇七天最大洪水。比如,根据观测站点a1的时变函数,确定观测站点a1在未来一个月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为五十年一遇的日最大洪水;观测站点a1的洪水量m
a1
的30%来自观测站点a2,25%来自观测站点a3、15%来自观测站点a4、20%来自观测站点a5。处理器可以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s、淹没速度v以及淹没深度h。根据溃流数据可以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
46.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在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之前,可以判断预设历史时长中的每个历史时刻是否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在任意一个历史时刻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时刻之前的历史洪水数据对历史时刻进行数据填补;根据填补完成的历史洪水数据确定第一历史数据。例如,处理器在获取观测站点a1的在近一年的历史洪水数据之后,可以先判断观测站点a1在这近一年中的每一天是否都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在第200天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的情况下,处理器可以
根据前199天的历史洪水数据对第200天进行数据填补。其中,填补方式可以采用取前199天的历史洪水数据的均值对第200天进行数据填补,也可以取前199天的历史洪水数据的众数对第200天进行数据填补等,以得到近一年完整的历史洪水数据;处理器可以根据完整的历史洪水数据来确定第一历史数据。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时变函数可以包括第一时变函数、第二时变函数以及第三时变函数,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包括:根据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洪水总量确定第一时变函数;根据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洪水总量确定第二时变函数;根据第三预设时长和第三洪量总量确定第三时变函数。时变函数是指洪水总量随时长变化的函数。
48.例如,第一预设时长为观测站点a1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一天t1,第一洪水总量为这一天t1的洪水量m1,处理器可以根据观测站点a1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一天t1和这一天的洪水量m1确定出观测站点a1的第一时变函数。第二预设时长为观测站点a1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七天t2,第二洪水总量为这七天t2的洪水总量m2,处理器可以根据观测站点a1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七天t2和这七天t2的洪水总量m2确定出观测站点a1的第二时变函数。第三预设时长为观测站点a1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t3,第三洪水总量为这十五天t3的洪水总量m3,处理器可以根据观测站点a1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t3和这十五天t3的洪水总量m3确定出观测站点a1的第三时变函数。
49.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包括:将任意一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输入至多源洪水遭遇模型,以通过多源洪水遭遇模型输出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和洪水来源;其中,多源洪水遭遇模型是根据时变函数构建的。例如,一共有五个观测站点,分别为a1、a2、a3、a4、a5。可以将观测站点a1的历史洪水数据输入至多源洪水遭遇模型,可以通过多源洪水遭遇模型输出观测站点a1在未来一个月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为五十年一遇的日最大洪水;观测站点a1的洪水量m
a1
的30%来自观测站点a2,25%来自观测站点a3、15%来自观测站点a4、20%来自观测站点a5。
50.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包括:将溃口参数输入至流量分析模型,以通过流量分析模型输出溃口的流量变化数据,其中,流量分析模型是根据洪水类型和洪水来源确定的;将流量变化数据输入至水动力学模型,以通过水动力学模型输出溃流数据。其中,流量变化数据是指溃口处的流量时间变化的时变过程。例如,处理器可以获取与观测站点a1、a2、a3、a4、a5处于同一条干流的溃口的溃口参数x,溃口参数可以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将溃口参数x输入至流量分析模型,可以通过流量分析模型输出溃口的流量变化数据;将流量变化数据输入至水动力学模型,可以通过水动力学模型输出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s、淹没速度v以及淹没深度h。
51.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包括:将溃流数据输入至淹没模型,以通过淹没模型输出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其中,淹没模型是根据溃口下游的地形高程数据与断面数据构建的,地形高程数据是指溃口下游的地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断面数据是指溃口所处河道的截面形状数据。输变电设备是指电厂向电网输电的设备。例如,可以考虑输变电设备的电压等级、
负载量等要素来划分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多个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别为ⅰ级、ⅱ级以及ⅲ级。将溃流数据输入至淹没模型,通过淹没模型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为ⅱ级。
52.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获取a1、a2、a3这三个观测站点在近一年内的历史洪水数据,发现观测站点a2、a3的历史数据完整;观测站点a1在第200天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处理器可以根据前199天的历史洪水数据对第200天进行数据填补,得到观测站点a1在近一年内完整的历史洪水数据。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观测站点a1、a2、a3的第一历史洪水数据y1、y2、y3。其中,第一历史数据y1、y2、y3均包括近一年内洪水量最大一天t1、洪水量最大的七天t2、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t3以及t1对应的洪水总量m1、t2对应的洪水总量m2和t3对应的洪水总量m3。
53.时变函数可以包括第一时变函数、第二时变函数以及第三时变函数。处理器分别根据观测站点a1、a2、a3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一天t1和这一天的洪水量m1确定出观测站点a1、a2、a3的第一时变函数;分别根据观测站点a1、a2、a3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七天t2和这七天t2的洪水总量m2确定出a1、a2、a3的第二时变函数;分别根据观测站点a1、a2、a3近一年的洪水量最大的十五天t3和这十五天t3的洪水总量m3确定出观测站点a1、a2、a3的第三时变函数。根据时变函数建立多源遭遇模型,将观测站点a1的历史洪水数据输入至多源洪水遭遇模型,可以通过多源洪水遭遇模型输出观测站点a1在未来一个月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为五十年一遇的日最大洪水;观测站点a1的洪水量m
a1
的30%来自观测站点a2,25%来自观测站点a3。
54.处理器可以获取与观测站点a1、a2、a3处于同一条干流的溃口的溃流参数x,溃流参数可以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将溃口参数x输入至流量分析模型,可以通过流量分析模型输出溃口的流量变化数据;将流量变化数据输入至水动力学模型,可以通过水动力学模型输出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s、淹没速度v以及淹没深度h。
55.考虑输变电设备的电压等级、负载量等要素来划分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多个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分别为ⅰ级、ⅱ级以及ⅲ级。处理器可以将溃流数据输入至淹没模型,通过淹没模型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为ⅱ级。其中,淹没模型是根据溃口下游的地形高程数据与断面数据构建的,地形高程数据是指溃口下游的地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断面数据是指溃口所处河道的截面形状数据。
5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其中,历史洪水数据包括预设历史时长中每个历史时刻的历史洪水数据;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采用该技术方案能够精准地确定出输变电被淹没的风险等级,更好地指导输变电设备的规划与建
设,降低了洪灾的威胁。
57.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58.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装置200,包括第一获取模块201、第一数据处理模块202、建立模块203、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第二获取模块205、第三数据处理模块206以及第四数据处理模块207,其中:
59.第一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
60.第一数据处理模块202,用于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
61.建立模块203,用于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
62.第二数据处理模块204,用于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
63.第二获取模块205,用于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
64.第三数据处理模块206,用于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
65.第四数据处理模块207,用于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
66.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装置200还包括第五数据处理模块208,其中:
67.第五数据处理模块208,用于在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之前,判断预设历史时长中的每个历史时刻是否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在任意一个历史时刻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时刻之前的历史洪水数据对历史时刻进行数据填补;根据填补完成的历史洪水数据确定第一历史数据。
6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其中,所述程序运行时执行上述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
6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
70.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a01、网络接口a02、存
储器(图中未示出)和数据库(图中未示出)。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a01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内存储器a03和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4。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4存储有操作系统b01、计算机程序b02和数据库(图中未示出)。该内存储器a03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a04中的操作系统b01和计算机程序b02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历史洪水数据和溃流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a02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b02被处理器a01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
7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技术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7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处理器执行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多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其中,历史洪水数据包括预设历史时长中每个历史时刻的历史洪水数据;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其中,第一历史数据包括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以及分别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预设时长、第三预设时长对应的第一洪水总量、第二洪水总量、第三洪水总量;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其中,洪水来源是指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分别来源于其他观测站点的洪水量;获取溃口的溃口参数,其中,溃口参数包括溃口的高度、宽度以及形状;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其中,溃流数据包括溃口处洪水的淹没范围、淹没速度以及淹没深度;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
73.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溃流数据确定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包括:将溃流数据输入至淹没模型,以通过淹没模型输出位于溃口下游的输变电设备被淹没的风险等级;其中,淹没模型是根据溃口下游的地形高程数据与断面数据构建的,地形高程数据是指溃口下游的地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度,断面数据是指溃口所处河道的截面形状数据。
74.在一个实施例中,时变函数包括第一时变函数、第二时变函数以及第三时变函数,根据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建立每个观测站点的洪水量随时间变化的时变函数包括:根据第一预设时长和第一洪水总量确定第一时变函数;根据第二预设时长和第二洪水总量确定第二时变函数;根据第三预设时长和第三洪量总量确定第三时变函数。
75.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时变函数确定每个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与洪水来源包括:将任意一个观测站点的历史洪水数据输入至多源洪水遭遇模型,以通过多源洪水遭遇模型输出观测站点在预设未来时刻遭遇到的洪水类型和洪水来源;其中,多源洪水遭遇模型是根据时变函数构建的。
76.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溃口参数、洪水类型以及洪水来源确定溃口的溃流数据包括:将溃口参数输入至流量分析模型,以通过流量分析模型输出溃口的流量变化数据,其中,流量分析模型是根据洪水类型和洪水来源确定的;将流量变化数据输入至水动力学模型,以通过水动力学模型输出溃流数据。
77.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历史洪水数据确定每个观测站点的第一历史数据之前,判断预设历史时长中的每个历史时刻是否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在任意一个历史时刻没有对应的历史洪水数据的情况下,根据历史时刻之前的历史洪水数据对历史时刻进行数据填补;根据填补完成的历史洪水数据确定第一历史数据。
7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数据处理设备上执行时,适于执行初始化有如下用于确定淹没风险等级的方法步骤的程序。
79.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技术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技术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技术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80.本技术是参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81.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82.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83.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84.存储器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存储器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85.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86.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
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87.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