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12:34:2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电力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


背景技术:

2.为践行“双碳”目标,国家电网正大力推进混气改革来减少sf6气体排放量。如果混合气体泄漏会导致密度下降、混合比改变、气体中水分和分解产物超标等问题,从而影响混合气体的绝缘和灭弧能力。目前混合气体电力设备运维需要在充气过程和充气完成之后多次进行检测,包括湿度检测、混合比检测、密度检测等,操作过程相对于sf6电气设备运维更为复杂。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对气体流量要求差别极大,连接气室充放气接口的专用接头并不通用,两种工作任务往往需要交叉进行。
3.检测仪器较为精密,前端压力过高容易损坏设备,因此检测过程要求气体流量不能过高,需采用专用接头对隔离气室的气体进行减压处理;另外,充气要求与隔离气室充放气接口相连的专用接头能够瞬时通过大流量的气体来减少充气时间,提高运维效率。因此,在现场运维工作中,需要频繁地更换专用接头,耗时费力,且增加了接头处泄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具有大流量的充气接口以及带调节针阀的小流量检测接口,两个接口可单独或同时连接对应设备并完成相应的运维工作。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包括接头主体、第一螺母、第一逆止阀、第二螺母、第二逆止阀、检测接口螺母以及检测接口逆止阀;还包括挤压盖圈、第一顶针、弹簧、第二顶针、顶针旋钮、检测顶针、检测顶针旋钮以及调节针阀;
6.所述接头主体上端设有第一接口,所述接头主体下端设有第二接口,所述接头主体侧端设有检测接口;所述第一接口通过所述第一螺母连接待充气管道,所述第二接口通过所述第二螺母连接隔离气室;所述检测接口通过所述检测接口螺母连接检测仪器;
7.所述第一螺母通过所述挤压盖圈、第一顶针和弹簧连接所述第一逆止阀,所述第二螺母通过所述第二顶针和顶针旋钮连接所述第二逆止阀,所述检测接口螺母通过所述检测顶针、检测顶针旋钮和调节针阀连接有所述检测接口逆止阀。
8.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连接第一螺母和第一顶针。
9.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接口密封盖和检测接口密封盖。
10.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接口密封盖材质为塑料。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12.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具备充气所需的大流量接口和气体质量检测所需的小流量接口,可单独或同时完成上述功能,减少了装卸接头的频率,并降低了气室充放气接口处泄漏的风险;另外,每个接口处设置了逆止阀,可进一步防
止气体泄漏。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发明一种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15.图中所示:101-第一接口密封盖、102-挤压盖圈、103-挡板、104-第一螺母、105-第一顶针、106-弹簧、107第一逆止阀、108-检测顶针、109-检测顶针旋钮、110-调节针阀、111-检测接口密封盖、112-检测接口逆止阀、113-检测接口螺母、114-气腔、115-顶针旋钮、116-第二顶针、117-第二螺母、118-第二逆止阀。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7.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公开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公开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公开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18.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包括接头主体、第一螺母104、第一逆止阀107、第二螺母117、第二逆止阀118、检测接口螺母113以及检测接口逆止阀112;还包括挤压盖圈102、第一顶针105、弹簧106、第二顶针116、顶针旋钮115、检测顶针108、检测顶针旋钮109以及调节针阀110。
19.接头主体上端设有第一接口,接头主体下端设有第二接口,接头主体侧端设有检测接口;第一接口通过第一螺母104连接待充气管道,第二接口通过第二螺母117连接隔离气室;检测接口通过检测接口螺母113连接检测仪器。
20.第一螺母104通过挤压盖圈102、第一顶针105和弹簧106连接第一逆止阀107,第二螺母117通过第二顶针116和顶针旋钮115连接第二逆止阀118,检测接口螺母113通过检测顶针108、检测顶针旋钮109和调节针阀110连接有检测接口逆止阀。
21.具体地,当充气管道接头通过螺纹顺时针旋转连接到第一螺母104的过程中,会缓慢推动挤压盖圈102,使第一顶针105挤压弹簧106顶开第一逆止阀107。旋转检测顶针旋钮109,使其连接在检测接口螺母113上,并继续缓慢转动,使检测顶针108顶开检测接口逆止阀112;调节针阀110可旋转调节检测接口的气体流量;气腔114和第二顶针116连通,可通过旋转顶针旋钮115来顶开第二逆止阀118;旋转第二螺母117与隔离气室充放气接头连接在一起。
22.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挡板103,挡板103连接第一螺母104和第一顶针105。挡板
103主要用来将充气接口的第一顶针105固定在第一接口内部。
2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接口密封盖101和检测接口密封盖111。充气接口密封盖101具有密封作用,若该接口闲置不用时需密封连接,检测接口密封盖111起防止灰尘污染的功能。
24.在本实施例中,除检测接口密封盖111采用塑料制作外,其他部分均采用金属材料制作。
25.具体地,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设有三个接口,可分别与连接充气管道和检测管道。通过旋转对应螺母来平移推进顶针顶开两个接口以及气室内部逆止阀;第一接口处设计有挤压盖圈102和弹簧106,通过旋转第一螺母104来顶开第一逆止阀104,并设计有挡板103,用来固定第一顶针105;检测接口设置有调节针阀110,可进一步精确控制气体流量。
26.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具体使用过程如下:
27.1、在两用接头各部分不分离的前提下,将检测接口螺母113和顶针旋钮115逆时针旋转退至螺纹底部,并检查第一螺母104是否密封连接;若未密封,需顺时针旋转拧紧;
28.2、将检测接口密封盖111从检测接口螺母113上取下;
29.3、若进行充气任务,包括充气与检测同时进行的任务,需先将第一接口密封盖101逆时针旋转卸下,并将待充气管道顺时针旋转密封连接在该第一螺母104上;若不需进行此项任务,则跳过该步骤;
30.4、将第二螺母117顺时针旋转安装在隔离气室充放气接口上,确保已密封连接;
31.5、将检测仪器的快速接头检测接口螺母113上,根据需求旋转调节针阀110控制气体流量,顺时针旋转为增大,反之则为减小,;若不需要进行检测任务,则跳过此步骤;
32.6、拆卸时,按照先后顺序,先将检测仪器的快速接头拔出,再将第二螺母117逆时针拧下,最后再把待充气管道逆时针旋转拆卸下来,并把第一接口密封盖101安装上;若无上述相关任务,则跳过对应接口的拆卸步骤;
33.7、接头取下后,将检测接口密封盖11套好,专用接头现场拆卸工作至此结束。
34.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混合气体充气与检测的两用接头,具备充气所需的大流量接口和气体质量检测所需的小流量接口,可单独或同时完成上述功能,减少了装卸接头的频率,并降低了气室充放气接口处泄漏的风险;另外,内部设计了两个逆止阀,可进一步防止气体泄漏。
35.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长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内”、“外”、“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36.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7.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
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8.以上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