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

2023-02-04 11:12: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钢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


背景技术:

2.高层结构中常采用钢骨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柱是在钢筋混凝土柱中增设钢骨,从而提高柱的延性以及刚度,使柱的轴压比限值增大。
3.建筑工地进行混凝土浇筑时,首先进行模板搭接,之后进行钢筋骨架拼接,最后将拼接后的钢筋骨架放置在模板内浇筑混凝土形成墙体。
4.钢筋骨架拼接主要是将多根钢筋拼接形成钢筋笼状结构,提高结构强度,目前在对钢筋拼接时,主要是通过箍筋和缠绕铁丝对钢筋骨架进行固定,但是现有的这种钢骨拼接结构在使用时,无法对钢骨尺寸大小进行调节,而且钢筋拼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钢筋骨架易松散脱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包括钢筋与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为环状结构,所述固定架包括有l型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所述l型板、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依次首尾相连接,所述l型板中部、第一活动板与l型板相连接的一端、第二活动板与l型板相连接的一端、第一活动板与第二活动板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套管,所述套管与钢筋相连接,所述固定架表面设置有与套管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有活动组件与定位组件,所述活动组件位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表面并且与l型板相连接,所述活动组件用以调整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与l型板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多组套管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有限位部与卡接部,所述限位部位于套管两端,所述限位部用以防止套管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表面脱落,所述卡接部位于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表面并且与限位部相连接,所述卡接部用以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套管内设置有与钢筋相互配合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膨胀挤压板、伸缩组件与传动组件,多组所述膨胀挤压板位于套管内呈环形分布,所述伸缩组件位于套管内壁并且与膨胀挤压板相连接,所述伸缩组件用以调整膨胀挤压板的位置状态,所述传动组件位于套管侧壁并且与伸缩组件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用以与伸缩组件相互配合对膨胀挤压板进行挤压定位。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组件包括有l型板两侧分别开设的两端贯通的第一伸缩槽,所述l型板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伸缩槽连通的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一活动板远离第二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l型板一侧的第一伸缩槽内并且与套管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远离第一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l型板另一侧的第一伸缩槽内并且与套管相连接,上
述两组所述套管分别插至第一连通槽内,所述第二活动板朝向第一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活动板相互配合的第二伸缩槽,所述第二活动板表面开设有与第二伸缩槽连通的第三连通槽,所述第一活动板朝向第二活动板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连通槽相互配合的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与第三连通槽内共同放置有套管。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部包括有套管侧壁底端固定安装的与l型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相互配合的固定环,所述套管侧壁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环。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卡接部包括有固定环与转动环表面分别开设的多组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卡接孔,所述l型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表面分别开设有多组并列分布的并且与第一卡接孔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接孔,所述第一卡接孔与第二卡接孔内可拆卸安装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伸缩组件包括有套管内壁开设的多组呈环形分布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滑动块,所述膨胀挤压板两端分别与滑动块固定连接。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有套管侧壁开设的与转动杆相对的环槽,所述环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环,所述滑动环延伸出环槽并且与转动环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环位于环槽内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齿圈,所述放置槽侧壁向内开设有与环槽连通的连接槽,所述螺纹杆表面固定安装有与齿圈啮合连接的控制齿盘。
1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膨胀挤压板朝向钢筋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垫。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由活动组件、限位部、卡接部组成的控制机构与l型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相互配合,可以对多组钢筋进行便捷的固定拼接,并且可以对多组钢筋之间的相对距离进行调整,解决了现有的钢骨拼接结构在使用时,无法对钢骨尺寸大小进行调节,而且钢筋拼接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较差,钢筋骨架易松散脱落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中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中套管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中套管及其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其中:钢筋1、固定架2、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套管3、控制机构4、活动组件41、第一伸缩槽411、第一连通槽412、第二伸缩槽413、第二连通槽414、第三连通槽415、定位组件42、限位部421、固定环4211、转动环4212、卡接部422、第一卡接孔4221、第二卡接孔4222、卡接杆4223、挡板4224、固定机构5、膨胀挤压板51、伸缩组件52、放置槽521、螺纹杆522、滑动块523、传动组件53、环槽531、滑动环532、连接槽533、齿圈534、控制齿盘535、摩擦垫6。
具体实施方式
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2.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23.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
24.如图1、图2、图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钢骨混凝土结构的结构图,包括钢筋1与固定架2,所述固定架2为环状结构,所述固定架2包括有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所述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依次首尾相连接,所述l型板21中部、第一活动板22与l型板21相连接的一端、第二活动板23与l型板21相连接的一端、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相连接的一端分别设置有套管3,所述套管3与钢筋1相连接,所述固定架2表面设置有与套管3相互配合的控制机构4,所述控制机构4包括有活动组件41与定位组件42,所述活动组件41位于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表面并且与l型板21相连接,所述活动组件41用以调整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与l型板21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而调整多组套管3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定位组件42包括有限位部421与卡接部422,所述限位部421位于套管3两端,所述限位部421用以防止套管3从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表面脱落,所述卡接部422位于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表面并且与限位部421相连接,所述卡接部422用以对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的位置进行固定,所述套管3内设置有与钢筋1相互配合的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包括有膨胀挤压板51、伸缩组件52与传动组件53,多组所述膨胀挤压板51位于套管3内呈环形分布,所述伸缩组件52位于套管3内壁并且与膨胀挤压板51相连接,所述伸缩组件52用以调整膨胀挤压板51的位置状态,所述传动组件53位于套管3侧壁并且与伸缩组件52相连接,所述传动组件53用以与伸缩组件52相互配合对膨胀挤压板51进行挤压定位。
25.在使用时,根据浇筑时需要的钢骨尺寸,通过活动组件41控制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在l型板21两侧移动进而调整多组套管3之前的相对位置,当多组套管3调整至合适的位置距离后,将多组钢筋1分别插至套管3内,通过传动组件53与伸缩组件52相互配合控制多组膨胀挤压板51在套管3内对钢筋1进行挤压固定,可以稳定的将钢筋1固定在套管3内,通过卡接部422可以对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与l型板21之间的位置进行固定,进而可以便捷的对钢骨结构进行拼接,有效提高多组钢筋1使用时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
26.如图2、图5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活动组件41包括有l型板21两侧分别开设的两端贯通的第一伸缩槽411,所述l型板21两侧分别开设有与第一伸缩槽411连通的第一连通槽412,所述第一活动板22远离第二活动板23的一端延伸至l型板21一侧的第一伸缩槽411内并且与套管3相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板23远离第一活动板22的一端延伸至l型板21另一侧的第一伸缩槽411内并且与套管3相连接,上述两组所述套管3分别插至第一连通槽412内,所述第二活动板23朝向第一活动板22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活动板22相
互配合的第二伸缩槽413,所述第二活动板23表面开设有与第二伸缩槽413连通的第三连通槽415,所述第一活动板22朝向第二活动板23的一侧开设有与第三连通槽415相互配合的第二连通槽414,所述第二连通槽414与第三连通槽415内共同放置有套管3。
27.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在l型板2表面可以分别沿第一伸缩槽411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多组套管3沿第一连通412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通槽414与第三连通槽415内的套管3随着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移动进而进行同步移动,多组所述套管3始终保持矩形结构进而可以调整多组钢筋1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对钢骨结构进行调整。
28.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限位部421包括有套管3侧壁底端固定安装的与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相互配合的固定环4211,所述套管3侧壁顶端转动安装有转动环4212。
29.所述固定环4211位于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下方,所述转动环4212位于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上方,通过固定环4211与转动环4212相互配合可以便捷的将多组套管3稳定的安装在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表面,有效避免套管3脱落进而提高钢筋拼接时的稳定性。
30.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卡接部422包括有固定环4211与转动环4212表面分别开设的多组呈环形分布的第一卡接孔4221,所述l型板21、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表面分别开设有多组并列分布的并且与第一卡接孔4221相互配合的第二卡接孔4222,所述第一卡接孔4221与第二卡接孔4222内可拆卸安装有卡接杆4223,所述卡接杆422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4224。
31.初始状态时,所述卡接杆4223与第一卡接孔4221、第二卡接孔4222分离,当第一活动板22、第二活动板23移动至合适位置并且钢筋1插至套管3内固定后,将卡接杆4223插至转动环4212表面的第一卡接孔4221穿过第二卡接孔4223进而从固定环4211表面的第一卡接孔4221穿出,将卡接杆4223远离挡板4224的一端折成l型结构,可以便捷的对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的位置进行固定,有效提高钢骨结构的稳定性。
32.如图3、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伸缩组件52包括有套管3内壁开设的多组呈环形分布的放置槽521,所述放置槽521内转动安装有螺纹杆522,所述螺纹杆522两侧螺纹方向相反,所述螺纹杆522两侧分别螺纹连接有滑动块523,所述膨胀挤压板51两端分别与滑动块523固定连接。
33.在使用时,将钢筋1插至套管3内,通过传动组件53控制螺纹杆522旋转,所述螺纹杆522带动两组滑动块523在放置槽521内相对移动进而对膨胀挤压板51进行挤压,所述膨胀挤压板51受压变形朝向套管3内腔移动进而对套管3内的钢筋1进行挤压固定,可以稳定的对钢筋1进行定位处理。
34.如图3、图4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53包括有套管3侧壁开设的与转动杆4212相对的环槽531,所述环槽531内滑动安装有滑动环532,所述滑动环532延伸出环槽531并且与转动环421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环532位于环槽531内的侧壁固定安装有齿圈534,所述放置槽521侧壁向内开设有与环槽531连通的连接槽533,所述螺纹杆522表面固定安装有与齿圈534啮合连接的控制齿盘535。
35.在使用时,当钢筋1插至套管3内需要固定时,在套管3外侧旋转转动环4212,所述
转动环4212带动滑动环532在环槽531内旋转进而带动齿圈534转动,所述齿圈534与控制齿盘535啮合传动带动控制齿盘535旋转,所述控制齿盘535带动螺纹杆522在放置槽521内转动。
36.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膨胀挤压板51朝向钢筋1的一侧设置有摩擦垫6。所述摩擦垫6可以进一步提高膨胀挤压板51与钢筋1之间的摩擦力。
37.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根据浇筑时需要的钢骨尺寸,所述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在l型板2表面可以分别沿第一伸缩槽411轴线方向移动进而带动多组套管3沿第一连通412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连通槽414与第三连通槽415内的套管3随着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移动进而进行同步移动,多组所述套管3始终保持矩形结构进而可以调整多组钢筋1之间的相对位置,根据不同的施工需求对钢骨结构进行调整,将钢筋1插至套管3内,在套管3外侧旋转转动环4212,所述转动环4212带动滑动环532在环槽531内旋转进而带动齿圈534转动,所述齿圈534与控制齿盘535啮合传动带动控制齿盘535旋转,所述控制齿盘535带动螺纹杆522在放置槽521内转动,所述螺纹杆522带动两组滑动块523在放置槽521内相对移动进而对膨胀挤压板51进行挤压,所述膨胀挤压板51受压变形朝向套管3内腔移动进而对套管3内的钢筋1进行挤压固定,可以稳定的对钢筋1进行定位处理,将卡接杆4223插至转动环4212表面的第一卡接孔4221穿过第二卡接孔4223进而从固定环4211表面的第一卡接孔4221穿出,将卡接杆4223远离挡板4224的一端折成l型结构,可以便捷的对第一活动板22与第二活动板23的位置进行固定,有效提高钢骨结构的稳定性。
38.上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