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装卸货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2-04 11:03: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货物装卸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卸货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快递物流中转场内进行卸货或装货时,由于货物码放高度不同,人员需要从不同的高度拿取货物或者将货物码放至不同高度,存在人员需要弯腰或借助登高设备进行装卸货的场景。但登高设备使用时需要人员频繁上下,导致人员劳动强度大且存在安全隐患,频繁弯腰也不利于人员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卸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装卸货时需要人员弯腰或登高进行装卸货的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卸货系统包括支撑架、第一输送装置、平台、第一升降装置、第二升降装置和用于装货物的容器,所述第一输送装置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平台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或所述平台并能驱动所述第二端和所述平台同时升降,所述第二升降装置位于所述平台的一侧,所述容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升降装置的输出端,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能驱动所述容器升降。
5.可选的,所述平台在升降过程中包括上端位置、下端位置以及中间位置,当所述平台处于所述上端位置时,所述第一端的位置低于所述第二端;当所述平台处于所述中间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端大约在同一高度位置;当所述平台处于所述下端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位置高于所述第二端。
6.可选的,所述平台在升降过程中包括多个所述上端位置,多个所述上端位置沿所述平台的升降方向依次设置;和/或,所述平台在升降过程中包括多个所述下端位置,多个所述下端位置沿所述平台的升降方向依次设置。
7.可选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平台的底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差,所述预设高度差为800毫米~1000毫米。
8.可选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工作的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为脚踏开关或者手动开关。
9.可选的,所述平台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在所述底座上竖直设置的围板,所述底座连接所述第一升降装置的输出端,所述围板的顶端与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第一升降装置包括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所述液压缸、所述气缸或者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所述第二端或所述平台。
11.可选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用于承载所述容器的承载台,所述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所述液压缸、所述气缸或者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所述承载台。
12.可选的,所述第二升降装置还包括基座和剪叉结构承载台,所述基座与所述承载台上下相对设置,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所述承载台上设置有第二滑轨;所述剪叉结构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基座和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滑轨,另一个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承载台和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轨,所述液压缸、所述气缸或者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其中一个所述连接杆。
13.可选的,所述装卸货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输送装置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端。
14.可选的,所述第二输送装置包括第二输送架、第二驱动件、第二转动件和第二输送带,所述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架上,所述第二输送带绕设在所述第二转动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转动件并能驱动所述第二转动件转动。
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卸货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一端与支撑架转动连接,设置第一升降装置驱动第一输送装置的第二端和平台同时升降,以及设置第二升降装置驱动装货物的容器升降,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平台的高度和容器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码放高度货物的装卸货作业,解决了人员需要弯腰或登高取放货物的问题,并且能够保持取放货物的高度与第一输送装置第二端的高度在最佳高度范围内,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因人员频繁上下登高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技术及其有益效果,下面将结合附图来进行说明。其中,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附图标号表示相同部分。
1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卸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的装卸货系统的俯视图。
2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位货物卸货示意图。
2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位货物卸货示意图。
2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较低位货物卸货示意图。
2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最低位货物卸货示意图。
24.附图标号说明:
25.1、货物;10、支撑架;20、第一输送装置;21、第一端;22、第二端;30、平台;40、第一升降装置;50、第二升降装置;51、承载台;52、基座;53、连接杆;60、容器;70、第二输送装置;71、第三端;72、第四端。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
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卸货系统,该装卸货系统可应用于装货作业和卸货作业。
28.如图1-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卸货系统包括支撑架10、第一输送装置20、平台30、第一升降装置40、第二升降装置50和用于装货物1的容器60,第一输送装置20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1和第二端22,第一端21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第二端22与平台30连接;第一升降装置40的输出端连接第二端22或平台30并能驱动第二端22和平台30同时升降,第二升降装置50位于平台30的一侧,容器60设置在第二升降装置50的输出端,第二升降装置50能驱动容器60升降。其中,平台30用于供装卸货人员站立;容器60可以为但不限于为笼车或托盘等。
29.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与平台30是相连的,因此第一升降装置40的输出端可以连接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通过驱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升降而带动平台30一同升降;或者,第一升降装置40的输出端也可以连接平台30,通过驱动平台30升降而带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一同升降。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装卸货系统,通过设置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设置第一升降装置40驱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和平台30同时升降,以及设置第二升降装置50驱动装货物1的容器60升降,从而可以通过调整平台30的高度和容器60的高度来适应不同码放高度货物1的装卸货作业,解决了人员需要弯腰或登高取放货物1的问题,并且能够保持取放货物1的高度与第一输送装置20第二端22的高度在最佳高度范围内,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同时避免了因人员频繁上下登高设备造成的安全隐患。
31.其中,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可以通过第一转轴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输送装置20可绕第一转轴相对于支撑架10转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可以通过第二转轴与平台30或第一升降装置4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使得第一输送装置20可绕第二转轴小幅度转动。
32.可以理解的是,当使用本技术的装卸货系统进行卸货作业时,此时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为输出端,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为输入端,卸货人员从容器60中拿取货物1后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0上,第一输送装置20将货物1由第二端22向第一端21进行输送;当使用本技术的装卸货系统进行装货作业时,此时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为输入端,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为输出端,货物1由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向第二端22输送,装货人员从第一输送装置20上拿取货物1并码放在容器60中。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输送装置20可以包括第一输送架、第一驱动件、第一转动件(例如辊筒)和第一输送带,第一输送架的一端与支撑架10转动连接,第一输送架的另一端与平台30的顶端或第一升降装置40的输出端转动连接;第一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输送架上,第一输送带绕设在第一转动件上,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转动件并能驱动第一转动件转动,以将第一输送带上的货物1进行输送。
34.可选的,第一驱动件可以为第一电机,第一输送装置20还包括第一传动组件,第一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一主动同步轮、第一从动同步轮和第一同步带,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主动同步轮并能驱动第一主动同步轮转动,第一主动同步轮与第一从动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一从动同步轮通过键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当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
动同步轮转动时,转动的第一主动同步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而使第一被动同步轮同时转动,转动的第一被动同步轮又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转动的第一转动件使得第一输送带进行移动以输送货物1,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调整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者,第一传动组件也可以包括第一主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和第一链条,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主动链轮并能驱动第一主动链轮转动,第一主动链轮与第一从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第一从动链轮通过键与第一转动件连接;当第一电机驱动第一主动链轮转动时,转动的第一主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而使第一被动链轮同时转动,转动的第一被动链轮又带动第一转动件转动,转动的第一转动件使得第一输送带进行移动以输送货物1,通过控制第一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调整第一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35.其中,平台30在升降过程中包括上端位置、下端位置以及中间位置,中间位置介于上端位置与下端位置之间。如图1和图3所示,当平台30处于上端位置时,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的位置低于第二端22,此时可以利用装卸货系统来装卸高位货物1;如图4所示,当平台30处于中间位置时,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与第二端22大约在同一高度位置,此时可以利用装卸货系统来装卸中位货物1;如图5和图6所示,当平台30处于下端位置时,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的位置高于第二端22,此时可以利用装卸货系统来装卸低位货物1。
36.可选的,平台30在升降过程中包括多个上端位置,多个上端位置沿平台30的升降方向依次设置;和/或,平台30在升降过程中包括多个下端位置,多个下端位置沿平台30的升降方向依次设置。也就说,平台30在升降过程中可以有多个上端位置和/或多个下端位置,从而充分满足在不同高度取放货物1的需求。
37.装卸货人员在装卸货过程中可根据货物1的取放高度来调整平台30的高度和/或容器60的高度,使平台30和容器60一直保持在取放货物1的最佳高度。下面以使用本技术的装卸货系统进行卸货作业为例进行说明,货物1在容器60内多层码放至较高高度,需将货物1从容器60内搬运至第一输送装置20上,进而输送至其它区域:如图3所示,第一升降装置40驱动平台30上升至上端位置,此时平台30的底面高于地面,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的位置低于第二端22的位置,卸货人员站在平台30上,卸货人员从容器60拿取处于此时合适操作高度的货物1后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上,完成容器60内高位货物1的卸货;如图4所示,第一升降装置40驱动平台30下降至中间位置,此时平台30的底面高于地面,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的高度位置约等于第二端22的高度位置,卸货人员站在平台30上,卸货人员从容器60拿取处于此时合适操作高度的货物1后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上,完成容器60内中位货物1的卸货;如图5所示,第一升降装置40驱动平台30下降至最低的下端位置,此时平台30的底面贴近地面,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的位置高于第二端22的位置,卸货人员站在平台30上,卸货人员从容器60拿取处于此时合适操作高度的货物1后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上,完成容器60内较低位货物1的卸货;如图6所示,平台30处于最低的下端位置,第二升降装置50驱动容器60上升,使容器60内的最低位货物1处于合适的操作高度,卸货人员从容器60拿取货物1后放置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上,完成容器60内最低位货物1的卸货。
38.可选的,第一输送设备的第二端22与平台30的底面之间具有预设高度差,该预设高度差为800毫米~1000毫米,使得平台30的底面与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保持合适
的固定高度差,从而减少或避免装卸货人员向第一输送装置20弯腰取放货物1的操作,进一步减轻装卸货人员的劳动强度。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平台30包括水平设置的底座和在底座上竖直设置的围板,底座连接第一升降装置40的输出端,围板的顶端与第二端22转动连接。使用本技术的装卸货系统时,装卸货人员站在平台30的底座上,通过围板对装卸货人员进行保护,以防止装卸货人员跌落,提高安全性。
40.平台3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升降装置40工作的控制开关,控制开关为脚踏开关或者手动开关。装卸货人员通过操作控制开关可以实现控制第一升降装置40驱动平台30升降或者停止工作。具体的,当控制开关为脚踏开关时,脚踏开关优选设置在平台30的底座上;当控制开关为手动开关时,手动开关优选设置在平台30的围板上,从而方便于操作。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升降装置40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或平台30。具体的,第一驱动件的伸缩杆可通过第一驱动转轴与平台30的底端或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转动连接,使得平台30或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可绕第一驱动转轴相对于第一驱动件的伸缩杆小角度转动。当第一驱动件的伸缩杆向上伸出时,将驱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和平台30的高度同时上升;当第一驱动件的伸缩杆向下缩回时,将驱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和平台30的高度同时下降,从而达到驱动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二端22和平台30同时升降的目的。
4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升降装置50可以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用于承载容器60的承载台51,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承载台51。具体的,当第二驱动件的伸缩杆向上伸出时,将驱动承载台51和放置在承载台51上的容器60上升;当第二驱动件的伸缩杆向下缩回时,将驱动承载台51和放置在承载台51上的容器60同时下降,从而达到驱动容器60升降的目的。
43.可选的,第二升降装置50还包括基座52和剪叉结构,基座52与承载台51上下相对设置,基座52上设置有第一滑轨,承载台51上设置有第二滑轨;剪叉结构包括两个交叉设置的连接杆53,两个连接杆53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5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基座52和滑动连接第二滑轨,另一个连接杆53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承载台51和滑动连接第一滑轨,液压缸、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的伸缩杆连接其中一个连接杆53。也就是说,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可以直接连接承载台51并驱动承载台51升降;也可以通过剪叉结构间接连接承载台51,从而通过驱动剪叉结构升降而带动承载台51升降。具体的,当第二驱动件驱动两个连接杆53相互靠近时,剪叉结构的高度上升,与其连接的承载台51的高度也上升;当第二驱动件驱动两个连接杆53相互远离时,剪叉结构的高度下降,与其连接的承载台51的高度也下降,从而达到驱动承载台51升降的目的。
4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6所示,装卸货系统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70,第二输送装置70沿自身输送方向的两端分别为第三端71和第四端72,第四端72连接第一输送装置20的第一端21。在进行卸货作业时,第二输送装置70可将第一输送装置20上的货物1输送至其它区域;在进行装货作业时,第二输送装置70可将其它区域的货物1输送至第一输送装置20。
45.可选的,第二输送装置70可以包括第二输送架、第二驱动件、第二转动件(例如辊
筒)和第二输送带,第二转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输送架上,第二输送带绕设在第二转动件上,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转动件并能驱动第二转动件转动,以将第二输送带上的货物1进行输送。
46.其中,第二驱动件可以为第二电机,第二输送装置70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第二传动组件可以包括第二主动同步轮、第二从动同步轮和第二同步带,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主动同步轮并能驱动第二主动同步轮转动,第二主动同步轮与第二从动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二从动同步轮通过键与第二转动件连接;当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主动同步轮转动时,转动的第二主动同步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而使第二被动同步轮同时转动,转动的第二被动同步轮又带动第二转动件转动,转动的第二转动件使得第二输送带进行移动以输送货物1,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调整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或者,第二传动组件也可以包括第二主动链轮、第二从动链轮和第二链条,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主动链轮并能驱动第二主动链轮转动,第二主动链轮与第二从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第二从动链轮通过键与第二转动件连接;当第二电机驱动第二主动链轮转动时,转动的第二主动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而使第二被动链轮同时转动,转动的第二被动链轮又带动第二转动件转动,转动的第二转动件使得第二输送带进行移动以输送货物1,通过控制第二电机的正反转可以调整第二输送带的输送方向。
47.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4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
49.以上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装卸货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