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架桥机及其架梁与过孔方法与流程

2023-02-02 02:52: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架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主梁,两个所述主梁平行间隔分布,且二者之间设有联系梁;支腿组件,所述支腿组件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所述前支腿、所述中支腿和所述后支腿沿所述主框架长度方向依次设在所述主框架上,所述后支腿与所述主框架转动配合,所述中支腿与所述后支腿上分别设有第一纵移组件和第二纵移组件,所述中支腿与所述后支腿通过所述第一纵移组件和所述第二纵移组件相对桥梁移动;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所述前起重小车与所述后起重小车均设在所述主框架的顶部,且与所述主框架滑移配合,所述前起重小车和所述后起重小车均沿所述主框架长度方向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腿包括第一铰座、固定框架、第一伸缩调整节、固定节和球铰,所述主框架前端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一铰座,每个所述第一铰座均与所述固定框架上端连接,所述第一伸缩调整节上端与所述固定框架下端连接,所述固定节与所述第一伸缩调整节下端连接,所述球铰设在所述固定节底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支腿包括曲梁、横梁、门型联系梁、第一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曲梁有两个,两个所述曲梁分别与所述主框架连接,两个所述曲梁的下端通过所述横梁连接,所述门型联系梁分别与两个曲梁的上端连接,所述支撑组件设在所述横梁的下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包括两个第二铰座、第二伸缩调整节、下横梁、第二纵移组件,所述主框架后端两侧均设有所述第二铰座,所述外套柱通过所述第二铰座与所述主框架转动连接,每个所述外套柱内套设有所述内套柱,所述内套柱两个所述外套柱之间设有联系框架,所述横梁分别于两个所述内套柱下端连接,所述第二纵移组件设在所述下横梁下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还设有横移组件,所述第二纵移组件与所述下横梁滑移配合,且通过所述横移组件沿着所述下横梁延伸方向相对所述下横梁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支腿还设有斜撑杆,所述斜撑杆的两端分别于所述下横梁和所述主框架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具有大径段、变径段和小径段,所述小径段位于所述主梁后端,所述大径段位于所述主梁前端,所述大径段和所述小径段之间通过所述变径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架桥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配重,所述配重是固定配重或移动配重,所述固定配重设在所述主框架的前端或后端,所述移动配重设在所述前起重小车和所述后起重小车上。9.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架桥机的架梁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前支腿支撑在前方桥墩上,中支腿支撑在已架梁梁面上,后支腿脱空并旋转折叠70-90度;第二步:运梁车携梁进入架桥机巷内走行到位,前后驮梁小车并将砼梁运至前起重小车提梁位置,前起重小车提梁;
第三步:前起重小车与后驮梁小车配合同步将砼梁移至后起重小车提梁位置,后起重小车提梁;第四步:运梁车携前后驮梁小车返回梁场,同时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将砼梁移至砼梁安装位置并落放砼梁,解除吊具,完成一跨架梁作业。10.基于权利要求8所述架桥机的过孔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步:前支腿支撑在桥墩上,中支腿与后支腿支撑在已架桥面上,前其中小车与后其中小车移至主框架后端;第二步:脱空前支腿;第三步:通过第一纵移组件作为主动轮、第二纵移组件作为从动轮,驱动架桥机整前移过孔。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架桥机及其架梁与过孔方法,包括主框架、支腿组件、前起重小车和后起重小车,所述主框架包括两个主梁,两个所述主梁平行间隔分布,且二者之间设有联系梁,所述支腿组件包括前支腿、中支腿、后支腿,所述后支腿与所述主框架转动配合,所述中支腿与所述后支腿上分别设有第一纵移组件和第二纵移组件,所述中支腿与所述后支腿通过所述第一纵移组件和所述第二纵移组件相对桥梁移动。根据本发明的架桥机可以在喂梁时无需后支腿支撑,还可以规避在过孔时因后支腿支撑导致砼梁翼缘产生不利的横向弯矩。缘产生不利的横向弯矩。缘产生不利的横向弯矩。


技术研发人员:周治国 张志华 张俊艳 卫森 李军超 代宇 刘舒馨 祁磊 王琪 崔瑞玲 张艳丽 曲长立 王东阁 牛青林 高建华 管小兴 李瑞鹏 赵芳星 王俭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新大方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08
技术公布日:2023/1/31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