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6 20:06: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2.门禁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
3.中国专利网与2022.07.12日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号为cn216957054u,包括本体与设置在本体上的阻拦架,所述阻拦架包括通过连接部件滑动插接的外筒部与内筒部,所述外筒部的一端内表面固定有限位块,所述内筒部的侧面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条形孔一,所述限位块穿过条形孔一并延伸至内筒部的内部,所述条形孔一沿内筒部的轴向方向延伸,且条形孔一的在内筒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短于内筒部的长度;所述外筒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限定内筒部位置的限位部件。
4.上述专利虽然通过将阻拦架拆分为滑动插接的外筒部与内筒部两部分,从而在实际的安装时无需对相邻两个本体之间的间距进行严格把控也可以实现很好的阻拦效果,给实际的安装作业提供了便捷,但是上述专利中的面部识别模块上并未设置任何防护结构,总所周知,门禁装置上的面部识别模块上是具有屏幕的,这就导致门禁装置上的面部识别模块中的屏幕在不使用时暴露在外部,当门禁装置上的面部识别模块中的屏幕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容易受到损伤,从而使得门禁装置上的面部识别模块无法正常对出入人员进行面部识别,从而导致门禁装置不能正常使用。
5.因此,发明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通过防护组件、控制开关、缓冲组件和传动组件可实现在面部识别模块不使用时将面部识别模块遮挡住,避免了面部识别模块上的屏幕暴露在外部受损导致门禁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且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可通过缓冲组件进行减震缓冲处理,防护效果好,以解决门禁装置上的面部识别模块并未设置任何防护结构,这就导致面部识别模块暴露在挖补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而受损,从而使得门禁装置上的面部识别模块无法正常对出入人员进行面部识别,导致门禁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包括主体、安装在主体上方的方管和设在方管一侧上的面部识别模块,还包括防护组件、固定安装在主体一侧上的控制开关、对称固定安装在面部识别模块两侧上的缓冲组件以及与两组缓冲组件螺纹连接的传动组件。
8.所述传动组件的顶端设置在防护组件上。
9.优选地,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第二条形板,所述第二条形板固定安装在面部识别模块的一侧上,所述第二条形板靠近控制开关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阻尼器,两组所述阻尼器上均滑动套设有弹簧,两组所述阻尼器远离第二条形板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条形板,所述第一条形板内设置有圆形槽。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条形板与传动组件螺纹连接,两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板和第二条形板接触,两组所述弹簧均处于压缩状态。
11.优选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横板,所述横板设置在面部识别模块的上方,所述横板靠近两组第一条形板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横板靠近防护板的一侧设置传动组件。
12.优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杆,所述丝杆对称设置,两组所述丝杆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横板靠近防护板的一侧两端内,两组所述丝杆传动配合连接,且一组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两组所述丝杆表面上设置的螺纹分别与对应位置第一条形板螺纹连接,两组所述丝杆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板。
13.优选地,两组所述圆形板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位置圆形槽内,两组所述圆形槽的侧边分别与对应位置内壁贴合,两组所述丝杆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两组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传动配合连接。
14.优选地,所述电机的壳体固定安装在横板的顶部一端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丝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防护组件、控制开关、缓冲组件和传动组件可实现在面部识别模块不使用时将面部识别模块遮挡住,避免了面部识别模块上的屏幕暴露在外部受损导致门禁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且在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可通过缓冲组件进行减震缓冲处理,防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门禁装置结构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条形板、传动组件和防护组件连接结构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部识别模块、传动组件、防护组件和缓冲组件连接侧视结构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图2中a区域放大图。
20.图中:1-本体,2-面部识别模块,3-方管,4-控制开关,5-第一条形板,6-防护板,7-横板,8-丝杆,9-电机,10-圆形槽,11-圆形板,12-链条,13-链轮,14-第二条形板,15-阻尼器,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22.参照附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防护功能的门禁装置,包括主体1、安装在主体1上方的方管3和设在方管3一侧上的面部识别模块2,还包括防护组件、固定安装在主体1一侧上的控制开关4、对称固定安装在面部识别模块2两侧上的缓冲组件以及与两组
缓冲组件螺纹连接的传动组件,传动组件的顶端设置在防护组件上。
23.缓冲组件包括第二条形板14,第二条形板14固定安装在面部识别模块2的一侧上,第二条形板14靠近控制开关4的一侧对称固定安装有阻尼器15,设置的阻尼器15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并消耗动能,两组阻尼器15上均滑动套设有弹簧16,设置的阻尼器15可对弹簧16进行限位,避免弹簧16在被压缩时发生弯曲现象,通过弹簧16和阻尼器15可实现对防护组件受到的冲击进行减震缓冲处理,从而避免了外物撞击导致面部识别模块2震动使得面部识别模块2内部期间受到损伤现象,两组阻尼器15远离第二条形板14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条形板5,第一条形板5内设置有圆形槽10,第一条形板5与传动组件螺纹连接,两组弹簧1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条形板5和第二条形板14接触,两组弹簧16均处于压缩状态。
24.防护组件包括横板7,横板7设置在面部识别模块2的上方,横板7靠近两组第一条形板5的一侧底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6,设置的防护板6用于将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遮挡住,以避免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遮暴露在外部而受损,横板7靠近防护板6的一侧设置传动组件。
25.传动组件包括丝杆8,丝杆8对称设置,两组丝杆8的顶端分别转动安装在横板7靠近防护板6的一侧两端内,两组丝杆8传动配合连接,且一组丝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9,通过电机9带动两组丝杆8转动,两组丝杆8表面上设置的螺纹分别与对应位置第一条形板5螺纹连接,两组丝杆8转动与两组第一条形板5螺纹连接可实现两组丝杆8、横板7和防护板6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实现防护板6将面部识别模块2上屏幕遮挡住,两组丝杆8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圆形板11,通过圆形板11对丝杆8进行限位,避免丝杆8与第一条形板5脱离螺纹连接,两组圆形板11分别滑动设置在对应位置圆形槽10内,两组圆形槽10的侧边分别与对应位置内壁贴合,两组丝杆8的顶端均固定安装有链轮13,两组链轮13通过链条12传动配合连接,可实现两组丝杆8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同,电机9的壳体固定安装在横板7的顶部一端上,电机9的输出轴与对应位置丝杆8的顶端固定连接,电机9与控制开关4电性连接,可实现通过控制开关4控制电机9的启闭以及电机9输出轴的转动方向。
26.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不使用时,控制开关4启动电机9,电机9工作带动与电机9输出轴固定连接的丝杆8转动,由于两组丝杆8上均固定安装有链轮13,两组所述链轮13通过链条12传动配合连接,即使得两组链轮13同步转动,且转动方向相同,两组链轮13转动与两组第一条形板5螺纹连接,即使得两组丝杆8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两组丝杆8、防护板6和横板7向下移动,从而实现防护板6将面部识别模块2遮挡住,横板7滑到面部识别模块2的顶部上,从而实现对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进行防护,控制开关4内预设有程序可实现自动启动电机9,也就是说,人们在进行人脸识别时,通过按压控制开关4上的按钮,控制开关4启动电机9,从而使得防护板6向上移动,使得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暴露出来,经过一定的时间后,控制开关4会自动启动电机9,使得防护板6将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遮盖住,智能化程度高,当有外物向面部识别模块2处撞击时,外物先与防护板6接触,冲击力会推动防护板6、横板7和两组第一条形板5向靠近面部识别模块2的一侧移动,此时四组弹簧16进一步被压缩,两组阻尼器15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并消耗动能,从而实现通过四组阻尼器15和四组弹簧16实现减震缓冲的效果,从而实现对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进行防护,从而避免了外物撞击导致面部识别模块2震动使得面部识别模块2内部期间受到损伤,
避免了外物撞击导致面部识别模块2上的屏幕受损使得门禁装置不能正常使用的现象。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