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及其方法与流程

2023-01-15 06:58: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模块,测量模块,判定模块及调整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烟弹插入后,检测当前发热丝阻值,即初始值,并保存;测量模块,用于抽吸过程中,每间隔设定时间,测量一次发热丝的使用阻值,同时计算其与初始值的差值,即增量,以得到增量信息集;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增量信息集判定发热丝的工作状态,以获得判定结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判定结果调整发热丝的输出功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包括电池保护芯片u3,电阻r8,电阻r3,mos管q1及电阻r5;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与电池负极及电阻r8连接,所述电阻r8、电阻r3及mos管q1与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3及mos管q1还与主控mcu的引脚en_dri连接,所述mos管q1及电阻r5还与发热丝连接,所述电阻r5还与主控mcu的引脚ad_res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电容c3,电池保护芯片u3的1脚及2脚与电池负极连接,电池保护芯片u3的3脚与电容c3的1脚及电阻r8的1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4脚、5脚及电容c3的2脚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8的2脚、电阻r3的2脚及mos管q1的源极与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3的1脚及mos管q1的栅极与主控mcu的引脚en_dri连接,mos管q1的漏极及电阻r5的2脚与发热丝正极连接,电阻r5的1脚与主控mcu的引脚ad_res连接,发热丝负极接地。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模块还包括电阻r9及电阻r10;所述电阻r9的2脚与电池正极连接,电阻r9的1脚及电阻r10的2脚与主控mcu的引脚power_ad连接,电阻r10的1脚接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芯片u3的型号为xb5606a。8.一种电子烟防干烧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包括以下步骤:插入烟弹后,检测当前发热丝阻值,即初始值,并保存;抽吸过程中,每间隔设定时间,测量一次发热丝的使用阻值,同时计算其与初始值的差值,即增量,以得到增量信息集;根据增量信息集判定发热丝的工作状态,以获得判定结果;根据判定结果调整发热丝的输出功率。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烟弹后,检测当前发热丝阻值,即初始值,并保存步骤中,在烟弹插入瞬间,发热丝接入数据,当主控mcu的引脚en_dri输出低电平,mos管q1导通,检测主控mcu的引脚ad_res电压,即得到当前发热丝阻值的初始值。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子烟防干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过程中,每间隔设定时间,测量一次发热丝的使用阻值,同时计算其与初始值的差值,即增量,以得到增
量信息集步骤中,电流从电池正极输出到mos管q1,再流入发热丝正极,然后经过发热丝负极流到地线,电压降集中在三部分,即电池两端,mos管q1两端及发热丝两端;其中,电池电压大小,通过分压电阻r9及分压电阻r10分压后,接入主控mcu的引脚的power_ad,检测得到电池电压;mos管q1的内阻为固定值,发热丝的电阻为初始值,根据欧姆定律,这条回路的电流大小为i=(电池电压)/(固定值 初始值),检测主控mcu的引脚ad_res电压,即发热丝两端电压ures,可计算得到发热丝的使用电阻r=ures/i,然后将计算得到的发热丝的使用电阻减去初始值的差值,即增量,若干个间隔设定时间后,即可得到增量信息集。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及其方法,该电子烟防干烧装置,包括:检测模块,测量模块,判定模块及调整模块;其中,检测模块,用于烟弹插入后,检测当前发热丝阻值,即初始值,并保存;测量模块,用于抽吸过程中,每间隔设定时间,测量一次发热丝的使用阻值,同时计算其与初始值的差值,即增量,以得到增量信息集;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增量信息集判定发热丝的工作状态,以获得判定结果;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判定结果调整发热丝的输出功率。本发明使得体验效果有了很大的改进,避免出现因高温雾化,而导致烧焦或糊味情况的发生。致烧焦或糊味情况的发生。致烧焦或糊味情况的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严大志 汪泽其 王海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铂德(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30
技术公布日:2023/1/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