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余热再生零气耗吸附式干燥器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04:39: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器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余热再生零气耗吸附式干燥器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现有型号为chd2500rz的吸附式干燥器能提供无油干燥风,其运行流程为a塔余热再生/b塔吸附阶段:空压机排出的高温压缩空气进入a塔余热加热再生后进入冷却器、分离器、b塔吸附水份后经后置过滤器排出;辅助加热再生/吸附阶段:高温压缩空气经旁通直接进入冷却器、分离器、b塔、后置过滤器排出,同时循环风机启动抽取约15%干燥成品气进入辅助加热器进行二次高温加热深度后再进入a塔,并进一步深度脱附水分后再与主气流汇合一并进入冷却器;吹冷阶段:加热器停止运行,循环风机继续抽取部分干气经再生气冷却器进入a塔利用塔内余热对吸附剂进行边吹冷边再生。
3.但是该型号的吸附式干燥器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循环风机是内置的,所以不容易观察,维护检修困难,排气温度也高,同时在二次高温加热深度再生抽取的干燥空气量约为总量的15%,其携带余热能量不足,吸附不彻底,从而导致露点飘逸,设备运行也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chd2500rz的吸附式干燥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露点飘逸,排气温度高,不易观察和维护检修困难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再生零气耗吸附式干燥器系统。
5.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余热再生零气耗吸附式干燥器系统,包括a塔、b塔、进气管,进气管上连通有加热管,加热管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电加热器、后置过滤器,进气管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表冷器、离心风机,a塔、b塔通过回形管连通,回形管与进气管、加热管连通,进气管上设有与回形管连通的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有水冷却器、分离器,进气管上设有与连通管连通的排气管,排气管上设有泄压管,进气管、加热管、回形管、连通管、排气管、泄压管上分别设有阀门。
7.回形管包括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一包括通气管一,通气管一上设有与进气管连通的通气管二,通气管一通过短管与加热管连通,连接管二包括通气管三,通气管三上设有通气管四,通气管三、通气管四上连通有同一连通管。
8.通气管一上设有阀门a一、阀门b一,通气管一处于阀门a二、阀门b一之间的部位连通有短管。
9.通气管二上设有阀门a二、阀门b二,通气管二处于阀门a二、阀门b二之间的部位连通有进气管。
10.连通管包括输送管,输送管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与通气管四连通的分支管一、与通气管三连通的分支管二,分支管一从左到右一次设有水冷却器、分离器,分支管二与排气管
连通,分支管二上设有阀门f二。
11.通气管三上设有阀门a三、阀门b三,通气管三处于阀门a三、阀门b三之间的部位连通有分支管一,通气管四上设有阀门a四、阀门b四,通气管四处于阀门a四、阀门b四之间的部位连通有分支管二。
12.进气管处于输送管、加热管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f二,进气管处于通气管二、表冷器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z一,进气管处于离心风机、分支管二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z二。
13.输送管上设有阀门f一,阀门f一设在分支管一的上方。
14.排气管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泄压管、阀门z三,泄压管上设有阀门z四。
15.加热管处于电加热管、后置过滤器之间的部位连通有短管,加热管处于电加热器、短管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f三。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在本实用新型中,离心风机通过进气管外置,因此,外置的离心风机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维护检修也容易,而且排气也是直接排放在外界的,不会影响离心风机的自身温度及损坏自身部件,同时在二次高温加热深度再生抽取的干燥空气量约为总量的15%~25%,其携带余热能量足够,吸附彻底,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稳定,避免了露点飘逸的情况。
18.2.在本实用新型中,整个系统可形成余热、干气加热、鼓风闭式吹冷的再生系统,余热是进入零气耗余热再生干燥器的高温压缩空气携带的热能,用于对干燥器水份吸附;干气加热是为了对经过外置离心风机干燥后的空气通过电加热器二次高温加热深度再生,补偿余热能量之不足;鼓风闭式吹冷是抽取塔内余气经表冷器进入离心机风机提压后对再生塔进行吹冷,将psa pst两种再生方式充分结合,同时采用鼓风大流量吹冷,可大大地缓解切换后零气耗余热再生干燥器的露点飘逸及排气温度高等问题。
19.3.在本实用新型中,阀门f三可控制后置过滤器排出的成品气进入电加热器的量,从而使进入电加热器内额成品气余热能量足,而且电加热器吸附成品气更彻底,因而避免了露点飘逸的情况,使得设备运行稳定。
20.4.在本实用新型中,因型号为chd2500rz的吸附式干燥器的循环风机是内置的,且干燥器是密闭的,所以干燥器内的热量无法及时排除,再加上热量含有一定水分,所以循环风机主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会发生损坏,而外置的离心风机可及时将热量排放至外界,因而不会影响离心风机的自身温度及破坏自身的部件。
21.5.在本实用新型中,拆除原内置风机及风机容置、板式换热器及风机侧再生管路,增加离心风机、表冷器及部分阀门、管路,形成余热、干气加热、外置风机闭式吹冷的再生循环系统。
22.6.在本实用新型中,离心风机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可对管道中的气体降温。
附图说明
2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图;
24.附图标记:11排气管,111阀门z三,12泄压管,121阀门z四,13进气管,131阀门z二,132离心风机,133阀门z一,134表冷器,135阀门f二,14分支管一,141分离器,142水冷却器,15分支管二,151阀门f二,16输送管,161阀门f一,17加热管,171电加热器,172阀门f三,173后置过滤器,18短管,19通气管一,191阀门b一,192阀门a一,20通气管二,201阀门a二,202
阀门b二,21a塔,22b塔,23通气管四,231阀门a三,232阀门b三,24通气管三,241阀门b四,242阀门a四。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26.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实施例1
2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余热再生零气耗吸附式干燥器系统,包括a塔21、b塔22、进气管13,进气管13上连通有加热管17,加热管17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电加热器171、后置过滤器173,进气管13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表冷器134、离心风机132,a塔21、b塔22通过回形管连通,回形管与进气管13、加热管17连通,进气管13上设有与回形管连通的连通管,连通管上设有水冷却器142、分离器141,进气管13上设有与连通管连通的排气管11,排气管11上设有泄压管12,进气管13、加热管17、回形管、连通管、排气管11、泄压管12上分别设有阀门。
29.本实施例中,因离心风机132通过进气管13外置,所以便于工作人员观察,维护检修也容易,也不会影响离心风机132的自身温度及损坏自身部件,而且因离心风机132外置,电加热器171可以吸附更多的余热,使得电加热器171携带余热能量足够,吸附彻底,从而保证设备运行稳定,避免了露点飘逸的情况;其中,整个系统的运行可分为三步,第一步为a塔21吸附/b塔22余热再生:外部空压机排出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13、回形管进入b塔22,并利用b塔22系统余热加热再生后通过回形管、连通管进入水冷器、分离器141,然后进入a塔21吸附水分后通过回形管、排气管11进入后置过滤器173,然后再排出;第二步为a塔21吸附/b塔22干气加热:高温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13、连通管进入水冷器、分离器141后经回形管进入a塔21吸附,然后通过回形管、加热管17进入后置过滤器173后排出,再生b塔22通过泄压管12泄压后打开加热器,经过a塔21吸附的干燥空气在进入加热管17时,约占总量15%~25%的干燥空气会进入电加热器171内,使得吸附彻底,避免露点飘逸,而电加热器171会对其进行160℃~180℃的加热,然后再通过加热管17、进气管13、回形管进入b塔22进行二次高温加热深度再生,以补偿余热能量不足,然后在通过回形管、排气管11排出;第三步为a塔21吸附/b塔22吹冷再生:高温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13、连通管进入水冷器、分离器141后经回形管进入a塔21吸附,然后通过回形管、加热管17进入后置过滤器173后排出,则b塔22进入闭式循环吹冷阶段,即离心风机132继续开启,抽取b塔22内余气经回形管、进气管13、表冷器134进入离心风机132提压后经过进气管13、回形管进入b塔22进行吹冷再生,然后再经回形管、进气管13、表冷器134进入离心风机132内,从而组成闭式循环,对b塔22持续吹冷;采用离心风机132可以免除原风机容器内风机较困难的保养问题,同时采用离心风机132除偶尔加注润滑脂外无需其他保养,运行可靠性也大大提高。
30.具体的,b塔22进行加热吸附为psa再生方式,b塔22进行吹冷再生为pst再生方式。
31.实施例2
32.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回形管包括连接管一、连接管二,连接管一包括通气管一19,通气管一19上设有与进气管13连通的通气管二20,通气管一19通过短管18与加热管17连通,连接管二包括通气管三24,通气管三24上设有通气管四23,通气管三24、通气管四23上连通有同一连通管。
33.在本实施例中,通气管一19、通气管二20、通气管三24、通气管四23可保证系统能顺利进行a塔21吸附/b塔22余热再生、a塔21吸附/b塔22干气加热、a塔21吸附/b塔22吹冷的运行流程;其中,进气管13与通气管二20连通有利于高温压缩空气进入b塔22进行余热加热再生,通气管一19通过短管18与加热管17连通有利于a塔21在吸附水分后进入后置过滤器173内,通气管三24上设有通气管四23,便于连通连通管。
34.实施例3
35.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通气管一19上设有阀门a一192、阀门b一191,通气管一19处于阀门a二201、阀门b一191之间的部位连通有短管18。
36.通气管二20上设有阀门a二201、阀门b二202,通气管二20处于阀门a二201、阀门b二202之间的部位连通有进气管13。
37.连通管包括输送管16,输送管16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与通气管四23连通的分支管一14、与通气管三24连通的分支管二15,分支管一14从左到右一次设有水冷却器142、分离器141,分支管二15与排气管11连通,分支管二15上设有阀门f二135。
38.通气管三24上设有阀门a三231、阀门b三232,通气管三24处于阀门a三231、阀门b三232之间的部位连通有分支管一14,通气管四23上设有阀门a四242、阀门b四241,通气管四23处于阀门a四242、阀门b四241之间的部位连通有分支管二15。
39.进气管13处于输送管16、加热管17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f二135,进气管13处于通气管二20、表冷器134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z一133,进气管13处于离心风机132、分支管二15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z二131。
40.输送管16上设有阀门f一161,阀门f一161设在分支管一14的上方。
41.排气管11从左到右依次设有泄压管12、阀门z三111,泄压管12上设有阀门z四121。
42.加热管17处于电加热管17、后置过滤器173之间的部位连通有短管18,加热管17处于电加热器171、短管18之间的部位设有阀门f三172。
43.在本实施例中,系统运行并进行第一步,a塔21吸附/b塔22余热再生:外部空压机排出的高温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13上的阀门f二135、通气管二20上的阀门b二202进入b塔22,并利用b塔22余热加热再生后通过通气管三24上的阀门b四241、分支管二15上阀门f二135进入水冷却器142、分离器141,经冷却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通气管四23上的阀门a三231进入a塔21吸附水分,然后通过通气管一19上的阀门a一192、短管18、后置过滤器173排出;进入第二步,a塔21吸附/b塔22干气加热:高温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13、输送管16上的阀门f一161进入水冷却器142、分离器141,经冷却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通气管上阀门a三231进入a塔21吸附水分,然后通过通气管四23上的阀门a一192、短管18、后置过滤器173排出,再生b塔22通过泄压管12的阀门z四121卸压后打开加热器、加热管17上的阀门f三172、排气管11上的阀门z三111,因阀门f三172是打开的,所以通过后置过滤器173排放干燥空气时,约占
总量20%的干燥空气会通过阀门f三172进入点电加热器171内,使得吸附彻底,从而避免露点飘逸,而电加热器171会对其进行170℃的加热,然后再通过进气管13、通气管二20上的阀门b二202进入b塔22进行二次高温加热深度再生,以补偿余热能量不足,然后再通过通气管三24上的阀门b四241、排气管11上的阀门z三111排出;进入第三步,a塔21吸附/b塔22吹冷再生:高温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13、输送管16上的阀门f一161进入水冷却器142、分离器141,经冷却和分离后的空气通过通气管上阀门a三231进入a塔21吸附水分,然后通过通气管四23上的阀门a一192、短管18、后置过滤器173排出,则b塔22进入闭式循环吹冷阶段,即离心风机132继续开启,抽取b塔22内余气并经通气管二20上的阀门b二202、进气管13上的阀门z一133、表冷器134进入离心风机132提压力后通过进气管13上的阀门z二131、通气管三24上的阀门b四241进入b塔22进行吹冷再生,然后再通过通气管上的阀门b二202、进气管13上的阀门z一133、表冷器134进入离心风机132内,因而组成闭式循环,对b塔22持续吹冷。
44.具体的,进气管13处于阀门z一133之前的部分是带压管道,压力≦8bar,带压管道能确保流速.
45.具体的,阀门z三111为气动蝶阀。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