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便携式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3-01-15 00:34: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兼具手持、台面两用的便携式风扇。


背景技术:

2.为了能随时随地享受清凉,便携式的小风扇受到了广大用户的青睐。现有的便携式风扇的种类多样,有供用户手持的手持式小风扇,也有供用户放于台面的台面小风扇。但,手持式小风扇不能独立地放置于台面上使用,在放置于台面时,需要借助支撑座从而立于台面;而台面小风扇虽然能直接放置于台面,但通常只适用于台面使用,用户不能手持使用,且手持在台面小风扇时容易堵住风扇的进出风口,影响出风。因此,现有的便携式的小风扇虽然体积小,但通用性较差,用户在不同场景需要使用不同风扇,太过繁杂。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通过设置支撑部,使得便携式风扇兼具手持、台面两用,从而使用户可将便携式风扇应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场景,提高了便携式风扇的使用率。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风扇,包括:本体,包括出风区和功能区,所述功能区设有收容槽,所述功能区可用于手持;风扇组件,设于所述出风区,所述出风区设有与所述风扇组件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支撑部,枢转连接于所述功能区,且所述支撑部可枢转嵌入所述收容槽或枢转脱离所述收容槽以支撑所述本体。
5.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前后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出风口设于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收容槽设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包括一圈侧壁,所述第一壳体具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配合结构,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相配合连接,且所述侧壁包覆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中的一个包括凸块,另一个包括滑槽,所述凸块和所述滑槽对位配合;和/或,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中的一个包括卡槽,另一个包括卡块,所述卡槽和所述卡块卡扣配合;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包括第一分隔部,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包括第二分隔部,所述第一分隔部和所述第二分隔部将所述本体分为所述出风区和所述功能区。
7.进一步地,所述风扇组件包括电机及扇叶,所述功能区设有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电池、主板、调节键和接口,所述调节键和所述接口分别直接电性连接所述主板,且所述调节键和所述接口向外显露于所述侧壁,所述电池通过导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导线与所述主板电性连接;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防误触键,所述防误触键控制所述调节键的启动与关闭。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区的安装部,以及设于所述安装部周向的多个导风叶,所述导风叶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出风口,其中一个所述导风叶朝向所述
第二壳体设有过线槽,所述导线穿设于所述过线槽。
9.进一步地,所述侧壁大致呈方形,所述侧壁包括相对的两个长壁和相对的两个短壁,所述支撑部枢转离开所述收容槽,并与其中一个所述长壁一起将所述本体支撑立于外界;所述长壁上设有防滑部。
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收容槽的缺槽,自所述收容槽向外延伸形成有缺口,以使手指自所述缺口进入所述缺槽。
11.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形成有至少一个卡勾,所述收容槽对应形成有至少一个容部,当所述支撑部枢转嵌入所述收容槽时,所述卡勾收容于所述容部,且所述容部阻挡所述卡勾脱离。
12.进一步地,所述收容槽包括枢转槽,所述枢转槽内设有枢接孔和抵止部,所述支撑部设有枢杆和挡部,所述枢杆收容于所述枢接孔,以使所述支撑部枢接于所述枢转槽,在所述支撑部的枢转过程中,所述挡部抵挡所述抵止部,以使所述支撑部定位于该角度。
13.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枢转的角度范围为0-40
°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所述支撑部可枢转嵌入所述收容槽,以使用户可手持所述功能区,从而手持使用所述便携式风扇;所述支撑部可枢转脱离所述收容槽,以支撑所述本体立于外界,从而将所述便携式风扇立于台面。通过设置所述支撑部,使得所述便携式风扇兼具手持、台面两用,从而使用户可将所述便携式风扇应用于生活、工作的各个场景,提高了所述便携式风扇的使用率。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的立体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一个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17.图3是图1另一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18.图4是图1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19.图5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20.图6是支撑部脱离收容槽以支撑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21.图7是图6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100作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至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风扇100的示意图。所述便携式风扇100包括本体1,所述本体1包括出风区2和功能区3,所述出风区2内设有风扇组件4,所述出风区2设有与所述风扇组件4连通的进风口121和出风口111;所述功能区3设有收容槽124,所述功能区3可用于手持。支撑部5枢转连接于所述功能区3,且所述支撑部5可枢转嵌入所述收容槽124或枢转脱离所述收容槽124以支撑所述本体1。
24.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本体1包括前后相配合连接的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所述进风口121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出风口111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所述收容槽124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一圈侧壁122,所述第一壳体11具有第一配合结构
112,所述第二壳体12具有第二配合结构123,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相配合连接,且所述侧壁122包覆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一圈所述侧壁122。
25.如图2至图4所示,具体地,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包括凸块1121,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包括滑槽1231,所述凸块1121和所述滑槽1231对位配合,所述滑槽1231形成于所述侧壁122内侧。并且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包括卡槽1122,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包括卡块1232,所述卡槽1122和所述卡块1232卡扣配合,所述卡块1232形成于所述侧壁122内侧,所述卡槽1122形成于所述凸块1121外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包括所述滑槽1231和所述卡块1232,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包括所述凸块1121和所述卡槽1122;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只设有所述凸块1121、所述滑槽1231、所述卡槽1122、所述卡块1232四者中的一者,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对应只设有所述滑槽1231、所述凸块1121、所述卡块1232、所述卡槽1122四者中的一者。所述第一配合结构112还包括第一分隔部1123,所述第二配合结构123还包括第二分隔部1233,所述第一分隔部1123和所述第二分隔部1233将所述本体1分为所述出风区2和所述功能区3。
26.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风扇组件4包括电机41及扇叶42。所述功能区3设有主控模块31,所述主控模块31包括电池311、主板312、调节键313和接口314,所述调节键313和所述接口314分别直接电性连接所述主板312,且所述调节键313和所述接口314向外显露于所述侧壁122。所述调节键313用于控制所述风扇组件4的开关以及调节其风速大小,所述接口314用于连接外部电源,以对所述电池311进行充电。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模块31还包括防误触键315,所述防误触键315控制所述调节键313的启动与关闭,以防止误触所述调节键313而导致所述风扇组件4启动卷伤头发。所述电池311通过导线6(图中仅示出所述导线6的部分)与所述主板312电性连接,所述电机41通过所述导线6与所述主板31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池311大致呈方形,使得所述便携式风扇100整体更加轻薄,更便于携带。
27.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1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区2的安装部113,以及设于所述安装部113周向的多个导风叶114,所述导风叶114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出风口111,其中一个所述导风叶114朝向所述第二壳体12设有过线槽115,所述导线6穿设于所述过线槽115。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壳体12包括设于所述出风区2的安装部113,以及设于所述安装部113周向的多个导风叶114,所述导风叶114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进风口121,其中一个所述导风叶114朝向所述第一壳体11设有所述过线槽115,所述导线6穿设于所述过线槽115。
28.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侧壁122大致呈方形,所述侧壁122包括相对的两个长壁1221和相对的两个短壁1222,所述支撑部5枢转离开所述收容槽124,并与其中一个所述长壁1221一起将所述本体1支撑立于外界。应当理解,所述支撑部5也可以设置为与其中一个所述短壁1222一起将所述本体1支撑立于外界。所述长壁1221上设有防滑部12211,所述防滑部12211可以增大与外界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滑动的几率。
29.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部5形成有朝向所述收容槽124的缺槽51,自所述收容槽124向外延伸形成有缺口125,以使手指自所述缺口125进入所述缺槽51。所述支撑部5形成有至少一个卡勾52,所述收容槽124对应形成有至少一个容部1241,当所述支撑部5枢转嵌入所述收容槽124时,所述卡勾52收容于所述容部1241,且所述容部1241阻挡所
述卡勾52脱离,以确保在不需要所述支撑部5支撑时,所述支撑部5不会轻易自所述收容槽124脱离出来而影响使用。
30.如图2、图3、图5和图7所示,所述收容槽124包括枢转槽1242,所述枢转槽1242内设有枢接孔12421和抵止部12422,所述支撑部5设有枢杆53和挡部54,所述枢杆53收容于所述枢接孔12421,以使所述支撑部5枢接于所述枢转槽1242。在所述支撑部5的枢转过程中,所述挡部54抵挡所述抵止部12422,以使所述支撑部5定位于该角度。
31.如图2、图5、图6和图7所示,所述支撑部5枢转的角度范围为0-40
°
。当所述支撑部5枢转脱离所述收容槽124,且所述挡部54抵挡所述抵止部12422时,所述支撑部5枢转了40
°
。当然,所述支撑部5枢转的最大角度范围可以是35-50
°
中的任一数值。应当理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槽1242内只设有一个所述抵止部12422,所述支撑部5只定位于一个角度,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枢转槽1242内可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抵止部12422,所述挡部54抵挡不同的所述抵止部12422,可使所述支撑部5定位于不同的角度。
32.以上详细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说明,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之专利范围,所以,凡运用本创作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为之等效技术变化,均包含于本创作之专利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