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4:43:3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反应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2.面部软组织填充是目前治疗面部容量组织缺失、轮廓改变以及静态皱纹的微创治疗手段之一,而理想的软组织填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注射物质于人体局部,以达到修正皮肤缺陷的美容方法,经常使用的美容注射材料主要有玻尿酸(透明质酸)、胶原蛋白、肉毒素和自体脂肪这四类,玻尿酸、胶原蛋白和自体脂肪都属于填充剂。
3.面部填充剂生产会用到反应釜,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容器,通过对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功能,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和食品等领域,是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
4.授权公开号“cn214599039u”记载了“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化工反应釜,包括釜体和加热器,所述釜体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加热器,所述釜体的一侧设置有余热回收结构,所述余热回收结构包括第一通气管、净化箱、活性炭滤网、支撑柱、干燥网、第二通气管、凹槽、固定块、拉销、凸块和伸缩弹簧,所述净化箱设置于釜体的一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工作人员启动净化箱底部的风机,风机利用第二通气管将釜体内部的热空气抽至净化箱的内部,干燥网会对空气进行干燥,活性炭滤网会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后的气体不会影响原料的反应,最终风机会将净化箱内部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一通气管输送至其他需要热量的反应中,从而提高了实用性”。
5.上述专利可以通过风机将净化箱内部过滤后的气体通过第一通气管输送至其他需要热量的反应中,但上述专利对反应完成后的反应釜内壁清洗效果较差,清洁器只能固定对反应釜内的局部进行冲洗,导致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影响反应釜的再次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通过清洁机构,可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冲洗,避免只能对反应釜的局部进行冲洗,导致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反应釜内壁清洁效果较差,通过清洁杆,可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了对反应釜内壁的清洁效果,避免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影响反应釜的再次使用。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包括:
8.底板;
9.反应釜体,固定设置于底板的外壁顶部;
10.余热回收机构,设于底板与反应釜体之间,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风机、连接管、过滤部件和换热器,所述风机的输出端固定设置于反应釜体的外壁顶部,所述连接管固定设置于风机的输入端,所述过滤部件设于反应釜体上,所述换热器通过螺栓安装于反应釜体的外壁一侧;以及
11.清洁机构,设于反应釜体上,所述清洁机构包括驱动部件、t形管、多个喷洒头、搅拌部件和两个清洁杆,所述驱动部件设于反应釜体上,所述t形管的一端转动嵌设于反应釜体的内壁顶部,每个所述喷洒头均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设置于t形管的外壁底部,所述搅拌部件设于t形管上,两个所述清洁杆均设于搅拌部件上。
12.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件包括过滤框、活性炭过滤网和安装管,所述过滤框固定设置于反应釜体的外壁一侧,所述活性炭过滤网活动嵌设于过滤框的内壁,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过滤框的外壁顶部,所述安装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过滤框的外壁底部,且安装管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换热器的输入端。
13.进一步的,所述驱动部件包括正反电机、转动齿轮和旋转齿轮,所述正反电机通过螺栓安装于反应釜体的外壁顶部,所述转动齿轮固定套设于正反电机的输出端,所述旋转齿轮固定套设于t形管的外壁,且旋转齿轮与转动齿轮相啮合。
14.进一步的,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多个搅拌叶片和两组连接组件,所述搅拌轴固定设置于t形管的外壁底部,多个所述搅拌叶片固定套设于搅拌轴的外壁,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设于搅拌轴上。
15.进一步的,每组所述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筒和两个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筒固定套设于搅拌轴的外壁,每个所述连接杆均对称固定设置于连接筒的外壁两侧。
16.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清洁杆均固定设置于每两个连接杆之间,所述反应釜体的外壁一侧固定设置有加热器。
1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该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通过清洁机构,可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冲洗,避免只能对反应釜的局部进行冲洗,导致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反应釜内壁清洁效果较差。
19.(2)、该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通过清洁杆,可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了对反应釜内壁的清洁效果,避免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影响反应釜的再次使用。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23.图中:1、底板;2、反应釜体;3、风机;4、连接管;5、换热器;6、t形管;7、喷洒头;8、清洁杆;9、加热器;10、过滤框;11、活性炭过滤网;12、安装管;13、正反电机;14、转动齿轮;15、旋转齿轮;16、搅拌轴;17、搅拌叶片;18、连接筒;19、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面部填充剂生产用余热利用反应釜,包括:
26.底板1;
27.反应釜体2,固定设置于底板1的外壁顶部;
28.余热回收机构,设于底板1与反应釜体2之间,余热回收机构包括风机3、连接管4、过滤部件和换热器5,风机3的输出端固定设置于反应釜体2的外壁顶部,连接管4固定设置于风机3的输入端,过滤部件设于反应釜体2上,换热器5通过螺栓安装于反应釜体2的外壁一侧;以及
29.清洁机构,设于反应釜体2上,清洁机构包括驱动部件、t形管6、多个喷洒头7、搅拌部件和两个清洁杆8,驱动部件设于反应釜体2上,t形管6的一端转动嵌设于反应釜体2的内壁顶部,每个喷洒头7均沿水平方向等距固定设置于t形管6的外壁底部,搅拌部件设于t形管6上,两个清洁杆8均设于搅拌部件上。
30.本实施方案中:通过底板1,用于对反应釜体2的放置,反应釜体2为反应釜,用于对面部填充剂的生产,通过余热回收机构,可对反应釜体2反应完成后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节约资源,通过风机3通过螺栓安装于反应釜体2的外壁顶部,风机3的输入端与反应釜体2的内部相连通,可对反应釜体2内部产生的热量抽离,并进入到连接管4内,可提高余热回收的工作效率,通过连接管4,用于风机3与过滤部件之间的连接,通过换热器5,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换热器5通过管道输送至其他需要热量的反应中,实现对反应釜体2内部热量的回收利用,通过清洁机构,可对反应完成后的反应釜体2内壁进行清洗,导致对反应釜体2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影响反应釜体2的再次使用,通过驱动部件可驱动t形管6在反应釜体2内转动,t形管6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外界的水泵和水源之间相通设置,多个喷洒头7喷洒出清洁水,可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冲洗,避免只能对反应釜体2局部进行冲洗,导致反应釜内壁清洁效果较差,通过搅拌部件,可对反应釜体2内的面部填充剂原料进行搅拌均匀,提高了反应效果,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清洁杆8,可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了对反应釜内壁的清洁效果,避免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影响反应釜的再次使用。
31.具体的,过滤部件包括过滤框10、活性炭过滤网11和安装管12,过滤框10固定设置于反应釜体2的外壁一侧,活性炭过滤网11活动嵌设于过滤框10的内壁,连接管4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过滤框10的外壁顶部,安装管12的一端固定设置于过滤框10的外壁底部,且安装管1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于换热器5的输入端。
32.本实施例中:通过过滤框10内的活性炭过滤网11,可吸附热气中的可有害物质,通过安装管12,便于过滤后的热气进入到换热器5的内部。
33.具体的,驱动部件包括正反电机13、转动齿轮14和旋转齿轮15,正反电机13通过螺栓安装于反应釜体2的外壁顶部,转动齿轮14固定套设于正反电机13的输出端,旋转齿轮15
固定套设于t形管6的外壁,且旋转齿轮15与转动齿轮14相啮合。
34.本实施例中:通过正反电机13在通电的情况下带动转动齿轮14转动,从而驱动旋转齿轮15带着t形管6进行转动,可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多角度冲洗,避免只能对反应釜体2局部进行冲洗,导致反应釜内壁清洁效果较差,t形管6位于反应釜体2内壁顶部的中心处,正反电机13、换热器5和风机3的动力来源于外部电源,其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其内部电路原理构造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35.具体的,搅拌部件包括搅拌轴16、多个搅拌叶片17和两组连接组件,搅拌轴16固定设置于t形管6的外壁底部,多个搅拌叶片17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6的外壁,每组连接组件均设于搅拌轴16上。
36.本实施例中:通过搅拌轴16随着t形管6转动而转动,可带动多个搅拌叶片17旋转,从而可反应釜体2内的面部填充剂原料进行搅拌均匀,提高了反应效果,通过两组连接组件,用于对清洁杆8的安装和放置。
37.具体的,每组连接组件均包括连接筒18和两个连接杆19,每个连接筒18固定套设于搅拌轴16的外壁,每个连接杆19均对称固定设置于连接筒18的外壁两侧。
38.本实施例中:通过连接筒18,用于两个连接杆19的安装和放置,通过连接筒18和连接杆19,可用于对面部填充剂原料的搅拌,可对清洁杆8的放置。
39.具体的,两个清洁杆8均固定设置于每两个连接杆19之间,反应釜体2的外壁一侧固定设置有加热器9。
40.本实施例中:通过位于同一垂直线上的两个连接杆19,可用于对清洁杆8的支撑和安装,便于清洁杆8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了对反应釜内壁的清洁效果,通过加热器9,可对反应釜体2的内部进行加热处理,加热器9的动力来源于外部电源,其应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其内部电路原理构造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常识,这里不做详细介绍,其型号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
41.使用时,底板1上的反应釜体2完成对面部填充剂生产原料的反应后,可启动风机3将反应釜体2内部产生的热量抽离,并进入到连接管4内,提高余热回收的工作效率,从而进入到过滤框10内,通过活性炭过滤网11,吸附热气中的可有害物质,过滤后的热气再通过安装管12进入到换热器5的内部,再通过管道输送至其他需要热量的反应中,完成对反应釜体2反应完成后热量的回收利用,节约资源,再启动正反电机13带动转动齿轮14转动,旋转齿轮15带着t形管6进行转动,使多个喷洒头7喷洒出清洁水,可对反应釜内壁进行冲洗,避免只能对反应釜体2局部进行冲洗,导致反应釜内壁清洁效果较差,同时搅拌轴16随着t形管6转动而转动,可带动多个搅拌叶片17旋转,并带动连接筒18上的两个连接杆19旋转,使得两个清洁杆8可对反应釜的内壁进行刮除,进一步提高了对反应釜内壁的清洁效果,避免反应釜内壁容易残留面部填充剂原料,影响反应釜的再次使用。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