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肥料混合装袋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4:35: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肥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料混合装袋生产线。


背景技术:

2.目前,在掺混肥生产线上,掺混肥在进料混合时,多开设地槽,将漏斗、输送机放置在地槽内,出现故障时工作人员需要进入地槽内维修。不同的肥料原料需要经过混合后才能成为掺混肥,现有的混合装袋系统中原料混合罐混合速度较慢,装袋速度较慢,工人劳动强度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之不足,而提供一种肥料混合装袋生产线。
4.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中转装置和混合装置,
5.中转装置包括倾倒机架、一组下料组件和出料输送机,
6.倾倒机架顶部依次排列开有一组进料口,
7.下料组件包括支撑框架、过滤网、出料漏斗和集料输送机,
8.支撑框架内交错设置有一组支撑杆,支撑框架安装在倾倒机架上对应的进料口内,过滤网放置在支撑框架内,出料漏斗安装在倾倒机架的进料口下方,集料输送机的进料口位于出料漏斗的出料口下方,
9.一组下料组件依次排列,出料输送机一侧为进料区域,出料输送机位于一组集料输送机的出料口下方;
10.混合装置包括原料输送机、混合搅拌罐、提升输送机、接料斗、装袋料斗和成品输送机,
11.混合搅拌罐包括储存部、漏斗部、进料筒体和搅拌轴,混合搅拌罐的漏斗部上设置有出料斜管,进料筒体外壁上开有进料口,搅拌轴安装在混合搅拌罐内,搅拌轴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轴旋转,混合搅拌罐的进料口与原料输送机的出料口相连通,混合搅拌罐的出料口与提升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连通,提升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接料斗的敞口内,装袋料斗位于接料斗出料口下方,成品输送机的进料口位于装袋料斗出料口下方;
12.出料输送机的出料口与原料输送机的进料口相连通。
13.支撑框架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限位槽,过滤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支撑棒,支撑棒位于对应的限位槽内。
14.过滤网的外围设置有矩形框架,过滤网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内;倾倒机架的一端设置有爬梯;倾倒机架顶部一端设置有护栏。
15.出料漏斗的顶部为矩形进料口,出料漏斗的底部为圆形出料口,出料漏斗的出料口处设置有闸板阀。
16.出料输送机的一侧挡板顶部设置有倾斜导料板,倾斜导料板位于集料输送机的出
料口下方;出料输送机和集料输送机均为皮带输送机。
17.混合搅拌罐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机架,进料筒体的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漏斗,原料输送机的出料口位于进料漏斗的敞口上方。
18.原料输送机和成品输送机均为皮带输送机;提升输送机是螺旋输送机。
19.它还有料斗支架,接料斗安装在料斗支架上,装袋料斗通过称重感应器安装在料斗支架上。
20.成品输送机的一侧机架上设置有限位侧板;接料斗和装袋料斗的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闸板阀。
21.螺旋搅拌叶片的每圈叶片上设置有一对轴向搅拌棒;出料斜管的出口端设置有闸板阀。
22.本实用新型优点是:进料和出料工位均设置在厂房地面上,出现故障时不需要进入地槽内维修。掺混肥混合迅速,工作人员将包装袋放置在装袋料斗出料口处迅速装袋。
23.附 图 说 明
24.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转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实用新型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原料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搅拌罐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8是本实用新型混合搅拌罐进料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
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3.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中转装置和混合装置,
34.中转装置包括倾倒机架1、一组下料组件和出料输送机2,
35.倾倒机架1顶部依次排列开有一组进料口,
36.下料组件包括支撑框架3、过滤网4、出料漏斗5和集料输送机6,
37.支撑框架3内交错设置有一组支撑杆7,支撑框架3安装在倾倒机架1上对应的进料口内,过滤网4放置在支撑框架3内,出料漏斗5安装在倾倒机架1的进料口下方,集料输送机6的进料口位于出料漏斗5的出料口下方,
38.一组下料组件依次排列,出料输送机2一侧为进料区域,出料输送机2位于一组集料输送机6的出料口下方;
39.混合装置包括原料输送机20、混合搅拌罐21、提升输送机22、接料斗23、装袋料斗24和成品输送机25,
40.混合搅拌罐21包括储存部、漏斗部、进料筒体和搅拌轴26,混合搅拌罐21的漏斗部上设置有出料斜管27,进料筒体外壁上开有进料口,搅拌轴26安装在混合搅拌罐21内,搅拌轴26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轴26旋转,混合搅拌罐21的进料口与原料输送机20的出料口相连通,混合搅拌罐21的出料口与提升输送机22的进料口相连通,提升输送机22的出料口位于接料斗23的敞口内,装袋料斗24位于接料斗23出料口下方,成品输送机25的进料口位于装袋料斗24出料口下方;
41.出料输送机2的出料口与原料输送机20的进料口相连通。
42.支撑框架3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限位槽8,过滤网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支撑棒9,支撑棒9位于对应的限位槽8内。
43.过滤网4的外围设置有矩形框架,过滤网4固定安装在矩形框架内;倾倒机架1的一端设置有爬梯;倾倒机架1顶部一端设置有护栏10。
44.出料漏斗5的顶部为矩形进料口,出料漏斗5的底部为圆形出料口,出料漏斗5的出料口处设置有闸板阀。
45.出料输送机2的一侧挡板顶部设置有倾斜导料板12,倾斜导料板12位于集料输送机6的出料口下方;出料输送机2和集料输送机6均为皮带输送机。
46.混合搅拌罐21的外壁上设置有搅拌机架28,进料筒体的进料口上设置有进料漏斗29,原料输送机20的出料口位于进料漏斗29的敞口上方。
47.原料输送机20和成品输送机25均为皮带输送机;提升输送机22是螺旋输送机。
48.它还有料斗支架30,接料斗23安装在料斗支架30上,装袋料斗24通过称重感应器安装在料斗支架30上。
49.成品输送机25的一侧机架上设置有限位侧板31;接料斗23和装袋料斗24的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闸板阀。
50.螺旋搅拌叶片的每圈叶片上设置有一对轴向搅拌棒32;出料斜管27的出口端设置有闸板阀。
51.工作方式及原理:工作人员通过爬梯爬到倾倒机架1顶部,站在护栏10和支撑框架3之间,通过叉车100将将袋装的掺混肥原料提升到与倾倒机架1顶面水平的位置,工作人员
取下掺混肥原料袋,将其中的掺混肥原料倒入对应的进料口内,通过过滤网4过滤掉掺混肥原料中掺杂的较大杂物,如原料袋碎片和标识牌。过滤后的掺混肥原料由出料漏斗5送至集料输送机6的进料端,在集料输送机6的带动下运动至出料输送机2内,最后由出料输送机2将多种掺混肥原料一同输出至下一混合工位。通过支撑框架3内的一组支撑杆7支撑过滤网4,防止在倾倒原料时过滤网4破裂,支撑框架3的两端顶部分别设置有一组限位槽8,过滤网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组支撑棒9,支撑棒9位于对应的限位槽8内。通过支撑棒9和限位槽8的配合,使过滤网4放置更加牢固,位置固定。
52.掺混肥原料通过原料输送机20送至混合搅拌罐21内,通过电动机带动搅拌轴26旋转,由螺旋搅拌叶片将输入的掺混肥原料不断向上搅动,使其混合均匀,混合完成后的掺混肥由出料斜管27输出至提升输送机22内,通过提升输送机22将原料向上输送至接料斗23内暂存,当需要装袋时,开启接料斗23的出料口,将掺混肥输出至装袋料斗24内,由称重感应器称量装袋料斗24的重量,以确定装袋量,达到指定重量后接料斗23停止出料,开启装袋料斗24的出料口,将掺混肥排出至下方的包装袋内,工作人员对包装袋进行封口后由成品输送机25输出。成品输送机25的一侧机架上设置有限位侧板31。防止包装袋从输送机上掉落。螺旋搅拌叶片的每圈叶片上设置有一对轴向搅拌棒32。通过设置搅拌棒使搅拌更加充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