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PRP制备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0:08: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prp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prp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2.prp是一种自体全血的提取物,含有高浓度的血小板和生长因子。以prp中的白细胞浓度分类包括两种:含有高浓度白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简称l-prp(leukocyte platelet-rich plasma,含有少量红细胞),主要用于骨修复、难愈合创面等临床治疗;不含或含有低浓度白细胞的富血小板血浆简称p-prp(pure platelet-rich plasma,不含红细胞),更适合运动损伤、美容外科应用。
3.现有的prp制备通常是采用二次离心法进行制备,先将病人的血液输送至离心管中,通过离心机对离心管中的血液进行第一次离心,经过第一次离心后,离心管中的血液分成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红细胞,然后将离心管中的红细胞抽出,通过离心机对离心管中剩下的上清液进行第二次离心,经过第二次离心后,离心管中的血液分成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prp,最后将离心管中上层的上清液抽出,在离心管中剩下的即为需要的prp。现有的prp制备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将经过第一次离心后位于离心管下层的红细胞抽出时,存在红细胞残留的问题,从而影响最终prp的制备效果;(2)开放式的制备体系容易受到外界污染;(3)制备流程复杂,极大的增加了外界污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prp制备装置,能够解决prp制备过程中红细胞残留的问题,提升prp的制备效果,同时极大的降低了prp制备过程中受到外界污染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prp制备装置,包括内设有容置腔的第一离心管和内设有容置腔的第二离心管,所述第二离心管一端与所述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一端密封滑动插接;还包括用以对所述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封口盖,用以对所述第二离心管的容置腔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封口盖,以及设于所述第二离心管插接于所述第一离心管的一端、用以将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与第二离心管的容置腔连通的连接通道,所述第一封口盖和第二封口盖均可供针头刺穿。
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离心管插接于所述第一离心管容置腔的一端设有滑动胶塞,所述滑动胶塞与所述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内壁配合,所述连接通道设于所述滑动胶塞上,且贯穿所述滑动胶塞、与所述第二离心管的容置腔连通。
7.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为贯穿所述滑动胶塞的通孔,所述通孔中部设有鼓形腔,所述鼓形腔中设有用以将所述通孔封闭或将通孔打开的重力浮球。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通道为锥形吸管,所述锥形吸管的尖头端伸入所述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中,平头端贯穿所述滑动胶塞伸入所述第二离心管的容置腔中。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的管体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均为锥形管,所述第一封口盖对所述第一离心管的尖头端进行密封,所述第二封口盖对所述第二离心管的尖头端进行密封,所述第二离心管的平头端与所述第一离心管的平头端插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封口盖和第二封口盖均包括可供针头刺穿的软胶塞,以及将所述软胶塞固定在所述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尖端的封口铝帽,所述封口铝帽将所述软胶塞的中部露出。
12.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以阻止所述第二离心管在所述第一离心管中插接深度增大的限位件,所述第二离心管的外表面轴向设有多个凸起,所述限位件与任意相邻两所述凸起配合。
13.进一步地,所述限位件为椭圆形弹性卡环,所述椭圆形弹性卡环的两短轴端点处分别设有两夹持部,两长轴端点处设有分别设有两松紧部,不对两所述松紧部施加作用力时,所述椭圆形弹性卡环保持原始形状,两所述夹持部与相邻两所述凸起配合,挤压两所述松紧部时,所述椭圆形弹性卡环变形,两所述夹持部相互远离。
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具有以下增益效果:
15.(1)本制备装置是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二封口盖,抽取第二离心管容置腔中的空气,在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的容置腔中产生压强差,使第一离心管自动向上移动,同时连接通道在第一离心管中的高度下降,使第一离心管中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通过连接通道进入第二离心管中,从而在整个prp制备的过程中,防止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中的血液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大的降低了prp制备过程被外界污染的风险;
16.(2)本制备装置是将第一离心管上层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抽取至第二离心管中,不会将下层的红细胞也抽吸至第二离心管中,从而使第一次离心目标液中不会残留有红细胞,解决红细胞抽不干净的问题,进而提升prp的制备效果;
17.(3)本制备装置的第二离心管插接于第一离心管容置腔的一端设有滑动胶塞,滑动胶塞与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内壁过盈配合,通过滑动胶塞的弹性,既能够使滑动胶塞与第一离心管的容置腔内壁产生相对滑动,又能够使滑动胶塞对第一离心管容置腔的剩余空间进行密封;
18.(4)本制备装置的连接通道为锥形吸管,锥形吸管的尖头端伸入第一次离心目标液液面下,从而既使将第一次离心目标液抽取至第二离心管容置腔中的操作更加容易实现,又能够降低连接通道将下层的红细胞吸进第二离心管中的可能;
19.(5)本制备装置的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的管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使第一离心管和第二离心管的容置腔处于可视状态,从而能够对连接通道在第一离心管中的高度进行精准控制;
20.(6)本制备装置还包括限位件,通过限位件与第二离心管外表面的相邻两凸起配合,对第二离心管进行限位,防止第二次离心时,在离心机的离心作用下,第二离心管在第一离心管中的插接深度增大,将第一离心管中的红细胞通过连接通道挤进第二离心管中,影响prp的制备效果。
附图说明
21.并入到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
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这些附图中,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类似的要素。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的第一次离心后的液位分布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的第二次离心后的液位分布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的第二离心管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的滑动胶塞的剖开图;
27.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的椭圆形弹性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28.图中:1、第一离心管;2、第二离心管;21、滑动胶塞;211、通孔;212、重力浮球;22、连接通道;23、凸起;3、第一封口盖;31、软胶塞;32、封口铝帽;4、第二封口盖;5、椭圆形弹性卡环;51、夹持部;52、松紧部;6、第一次离心目标液;7、红细胞;8、第二次离心目标液。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prp制备装置,包括内设有容置腔的第一离心管1和内设有容置腔的第二离心管2,第二离心管2一端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一端密封滑动插接;还包括用以对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一封口盖3,用以对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另一端进行密封的第二封口盖4,以及设于第二离心管2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的一端、用以将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的连接通道22,第一封口盖3和第二封口盖4均可供针头刺穿,具体效果见图1、图2和图3。
31.在本技术中,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内均设有容置腔,第二离心管2一端插接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中,可以预见的是: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供第二离心管2插接的一端设有开口,且第二离心管2通过开口插接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中时,占用了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一部分空间,同时对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进行密封,使其不与外界连通。在第二离心管2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一端设有连接通道22,连接通道22将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
32.在第一离心管1远离第二离心管2插接的一端设有第一封口盖3,第二离心管2远离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的一端设有第二封口盖4,可以预见的是:第一离心管1远离第二离心管2插接的一端设有将容置腔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第一封口盖3将第一离心管1该端的开口密封,第二离心管2远离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的一端也设有开口,第二封口盖4将第二离心管2该端的开口密封,从而在注射器的针头分别刺穿第一封口盖3和第二封口盖4时,将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和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分别与注射器的针筒连通。第二离心管2与第一离心管1的插接为滑动插接,从而使第二离心管2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插接深度可以调节。
33.通过本装置进行prp制备时,先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一封口盖3,将采集的病人血液输送至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中,再将第一离心管1安装到离心机中,设定离心时间和离心力后启动离心机离心,第一次离心后,第一离心管1中的血液分为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红
细胞7,其中上层的上清液为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然后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二封口盖4,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此时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为负压状态,同时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通过连接通道22连通,所以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也为负压状态,这时外界气压的压强大于第一离心管2容置腔气压的压强,从而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推动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中移动,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逐渐减小,当滑动胶塞21上的连接通道22位于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液面下时,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通过连接通道22进入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中,直至连接通道22高于第一离心管1的分层面约1~2mm,第一离心管1中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全部抽取至第二离心管中。
34.相比较现有的prp制备装置,第一次离心后是将下层的红细胞7从离心管中抽出,将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保留在离心管中,抽取下层红细胞7的过程中,要想在不将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也抽出的情况下,将下层的红细胞7全部抽出难以实现,同时由于红细胞7在下层,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在上层,抽取时下层红细胞7的液位下降,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的液位也同步下降,替代之前的红细胞7液位,由于离心管的管壁上还残留部分红细胞7,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的液位对红细胞7的液位进行补位时,会与残留在管壁上的红细胞7融合,从而导致第一次离心过后,下层红细胞7抽取不干净,还有部分残留在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中,进而影响prp制备最终的制备效果。
35.而本技术中,在第一次离心后,是将第一离心管1上层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由于连接通道22在第一离心管1中最终的高度距离第一离心管1中的分层面约1~2mm,因此抽取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时,不会将下层的红细胞7也抽吸至第二离心管2中,从而使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中不会残留有红细胞7,解决红细胞7抽不干净的问题,进而提升prp的制备效果。
36.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后,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翻转过来,再将第二离心管2安装到离心机中,重新设定离心时间和离心力后启动离心机离心,经过第二次离心后,第二离心管2中的血液分为上层的上清液和下层的prp,其中下层的prp为第二次离心目标液8。最后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二封口盖4,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第二次离心目标液8,即可完成prp的制备。
37.可以预见的是:由于第二离心管2一端插接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中,因此在将第一离心管1安装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时,第二离心管2还是保持与第一离心管1插接的状态,即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同时在离心机中离心,同样在将第二离心管2安装在离心机中进行离心时,第一离心管1也与第二离心管2一起在离心机中离心。且在第一次离心时,第一离心管1在下,第二离心管2在上;第二次离心时,第二离心管2在下,第一离心管1在上。
38.相比较现有的prp制备装置是在离心管上开孔,通过开设的通孔211将针头插进离心管中,进行将血液输送至离心管中、将第一次离心后的下层红细胞7从离心管中抽出、以及将第二次离心后的prp从离心管中抽出的操作时,离心管均是暴露在外界环境中,从而极大了增加了prp制备过程被外界污染的风险。同时为了使注射器顺利将血液输送至离心管中、将第一次离心后的下层红细胞7从离心管中抽出、以及将第二次离心后的prp从离心管中抽出,在离心管上还要设置进气孔,用来供外界空气进入离心管中,保证离心管中的气压,进气孔的设置也将离心管的容置腔暴露在外界环境中,进一步加大了prp制备过程被外界污染的风险。
39.而在本技术中,在将血液输送至第一离心管1时,是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一封口盖3;在将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从第一离心管1中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时,是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二封口盖4,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在将第二次离心目标液8抽出时,是通过注射器刺穿第一封口盖3。因此在整个prp制备的过程中,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均处于密封状态,从而避免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中的血液与外界空气接触,极大的降低了prp制备过程被外界污染的风险。
40.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离心管2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一端设有滑动胶塞21,滑动胶塞21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配合,连接通道22设于滑动胶塞21上,且贯穿滑动胶塞21、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具体效果见图1和图4。在第二离心管2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一端设有滑动胶塞21,滑动胶塞21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过盈配合,从而通过滑动胶塞21的弹性,既能够在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与外界大气的压强差作用下,推动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移动,减小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又能够使滑动胶塞21对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进行密封。
41.连接通道22设置在滑动胶塞21上,且贯穿滑动胶塞21,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从而在第二离心管2通过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开口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时,连接通道22将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进而在滑动胶塞21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产生滑动,直至连接通道22与上层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液面接触时,将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中。
4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通道22为贯穿滑动胶塞21的通孔211,通孔211中部设有鼓形腔,鼓形腔中设有用以将通孔211封闭或将通孔211打开的重力浮球212,具体效果见图5。连接通道22为贯穿滑动胶塞21、将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与外界连通的通孔211,当第二离心管2设有滑动胶塞21的一端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滑动配合时,贯穿滑动胶塞21的通孔211将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从而在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中移动至与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液面接触时,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通过滑动胶塞21上的通孔211进入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中;当持续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外界气压持续推动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移动,直至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高度高于第一离心管1的分层面约1~2mm时,停止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通过通孔211全部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中。
43.通孔211的中部设置有鼓形腔,在鼓形腔中设有重力浮球212,可以预见的是:鼓形腔将通孔211分为上通孔和下通孔,上通孔顶部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底部与鼓形腔连通,下通孔顶部与鼓形腔连通,底部与外界连通,当第二离心管2插接在第一离心管1中时,下通孔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连通。由于重力浮球212具有一定重力,当第二离心管2在上,第一离心管1在下,第二离心管2插接在第一离心管1中时,重力浮球21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下通孔与鼓形腔连通处封闭,此时通过注射器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使滑动胶塞21位于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液面下,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经过下通孔后将重力浮球212冲开,且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的浮力使重力浮球212恰好停在鼓形腔中部,使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顺利通过鼓形腔进入上通孔中,并通过上通孔进入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中。
44.在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完成后,不再用注射器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时,翻转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使第二离心管2在下,第一离心管1在上,此时重力
浮球212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将鼓形腔与上通孔连通处封闭,从而防止第二离心管2在离心机中离心时,将第二离心管2中的液体甩进第一离心管1中,或将第一离心管1中剩余的液体甩进第二离心管2中,影响影响prp的制备效果。
45.连接通道22还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将连接通道22设置为锥形吸管,锥形吸管设置在滑动胶塞21上,且平头端贯穿滑动胶塞21伸入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中,在第二离心管2插接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时,锥形吸管的尖头端伸入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中,从而将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剩余空间与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连通。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移动时,锥形吸管的尖头端伸入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液面下,从而既使将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操作更加容易实现,又能够降低连接通道22将下层的红细胞7吸进第二离心管2中的可能。
46.由于第一离心管1中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在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后,红细胞7仍然保留在第一离心管1中,在对第二离心管2进行二次离心时,需要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翻转过来。可以预见的是:第一离心管1翻转之后,锥形吸管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高度要大于红细胞7液面的高度,从而使第一离心管1翻转后,红细胞7不会通过锥形吸管进入第二离心管2中。同时由于锥形吸管的口径较小,因此在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翻转之后,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均放置在离心机中进行二次离心,第一离心管1中的红细胞7在离心过程中甩进锥形吸管中的可能性也非常小,从而使红细胞7不会通过锥形吸管进入第二离心管2中。
47.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的管体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的管体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例如透明塑料板,使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的容置腔处于可视状态。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因为要想将第一离心管1中上层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尽可能的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同时避免将下层的红细胞7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需要使连接通道22停在高于第一离心管1的分层面约1~2mm的位置。因此操作人员在抽取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的空气时,要从外面看到连接通道22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情况,从而对连接通道22的高度进行精准控制。
4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均为锥形管,第一封口盖3对第一离心管1的尖头端进行密封,第二封口盖4对第二离心管2的尖头端进行密封,第二离心管2的平头端与第一离心管1的平头端插接,具体效果见图1。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均设置成锥形管,是由于锥形管在离心机中的离心效果最好,从而使prp的制备效果更好。在第一离心管1的尖头端设有第一封口盖3,第二离心管2的尖头端设置第二封口盖4,从而使注射器分别刺穿第一封口盖3和第二封口盖4后,对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容置腔中液体的抽吸更加方便。
4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封口盖3和第二封口盖4均包括可供针头刺穿的软胶塞31,以及将软胶塞31固定在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端部的封口铝帽32,封口铝帽32将软胶塞31的中部露出,具体效果见图4。第一封口盖3和第二封口盖4包括软胶塞31和封口铝帽32,封口铝帽32包裹在软胶塞31外侧,从而在封口铝帽32固定在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的端部时,将软胶塞31也同时固定在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的端部。但封口铝帽32对软胶塞31包裹也不是完全包裹,而是将软胶塞31的中部露出,从而使注射器的针头能够通过刺穿软胶塞31露出的部分,伸入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中。相比较常规的通过将铝箔
封口片胶封在需要密封的开口上,通过封口铝帽32将软胶塞31固定在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端部的密封方式,其固定和密封的效果更好,从而防止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中的血液漏出,降低产生医疗事故的风险。
50.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以阻止第二离心管2在第一离心管1中插接深度增大的限位件,第二离心管2的外表面轴向设有多个凸起23,限位件与任意相邻两凸起23配合,具体效果见图3和图4。在本技术中,还包括限位件,在将连接通道22调节至高于第一离心管1的分层面约1~2mm,使连接通道22将第一离心管1中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后,先通过限位件与第二离心管2外表面的相邻两凸起23配合,对第二离心管2进行限位,使其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插接深度无法增大,再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翻转后,使第二离心管2在离心机中离心。
51.之所以设置限位件,是因为第二离心管2与第一离心管1容置腔的滑动插接,是通过滑动胶塞21与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过盈配合,由于滑动胶塞21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滑动胶塞21无法将第二离心管2完全固定在第一离心管1中,在外力的作用下,滑动胶塞21能够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上滑动。因此在将第一离心管1和第二离心管2翻转后,使第二离心管2在离心机中离心时,限位件对第二离心管2进行限位,使其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插接深度无法增大,从而防止在离心机的离心作用下,滑动胶塞21在第一离心管1的容置腔内壁上滑动,导致第二离心管2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插接深度增大,将第一离心管1中的红细胞7通过连接通道22挤进第二离心管2中,影响prp的制备效果。
52.由于针对不同病人,将第一离心管1中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时,连接通道22和第二离心管2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插接深度不同,因此沿着第二离心管2外表面的整个长度方向分布有多个凸起23,从而使第二离心管2在第一离心管1中的插接深度不同时,均有凸起23暴露在第一离心管1外与限位件配合。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抽取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时,需要第二离心管2在第一离心管1中下插,因此在进行将第一离心管1中的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至第二离心管2中时,限位件需要从第二离心管2上拆卸下来,使其不对第二离心管2进行限位;在第一次离心目标液6抽取完成后,第二离心管2安装在离心机中离心之前,再将限位件安装在第二离心管2上。
53.在本实施例中,限位件为椭圆形弹性卡环5,椭圆形弹性卡环5的两短轴端点处分别设有两夹持部51,两长轴端点处设有分别设有两松紧部52,不对两松紧部52施加作用力时,椭圆形弹性卡环5保持原始形状,两夹持部51与相邻两凸起23配合,挤压两松紧部52时,椭圆形弹性卡环5变形,两夹持部51相互远离,具体效果见图6。将限位件设置为椭圆形弹性卡环5,椭圆形弹性卡环5的两短轴端点各设有一个夹持部51,两长轴端点处各设有一个松紧部52,由于椭圆形弹性卡环5具有一定的弹性变形能力,当挤压椭圆形弹性卡环5两端的松紧部52时,椭圆形弹性卡环5的两短轴端点鼓起,两夹持部51相互远离,使两夹持部5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离心管2与凸起23的直径之和,从而使椭圆形弹性卡环5可以套设在第二离心管2的管体上。
54.当松开作用在两松紧部52的作用力时,椭圆形弹性卡环5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自动恢复原始形状,使椭圆形弹性卡环5两端的夹持部51位于相邻两凸起23之间,且将第二离心管2的管体夹紧,从而将椭圆形弹性卡环5固定在第二离心管2上。当第二离心管2插接在第一离心管1中时,椭圆形弹性卡环5的底部与第一离心管1抵接,由于椭圆形弹性卡环5两
松紧部5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离心管1的直径,因此第二离心管2无法再继续在第一离心管1中下插。
55.当需要将限位件从第二离心管2上拆卸下来时,再对椭圆形弹性卡环5两端的松紧部52施加作用力,使两夹持部51相互远离,直至两夹持部51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离心管2与凸起23的直径之和,从而能够将椭圆形弹性卡环5从第二离心管2上取下。
56.上面描述的内容可以单独地或者以各种方式组合起来实施,而这些变型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