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双窗口成像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10:1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窗口成像机构。


背景技术:

2.在半导体封装领域,一般是一个相机搭配一个镜头,从而形成一个视场窗口,并通过该视场窗口识别一个特定距离的物体标记。
3.但是现有的相机的视场大小有限,当物体标记比较大,或同时要识别两个物体标记时,单个相机就很难实现对物体标记的完整、清晰的成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窗口成像机构,通过设置镜筒和半透半反棱镜能够扩大成像组件的视场。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窗口成像机构,包括:成像组件、镜筒和半透半反棱镜;
6.所述镜筒内设置有通光通道,所述半透半反棱镜位于所述通光通道内,所述半透半反棱镜与所述镜筒固定连接;
7.所述通光通道包括:拍摄口、第一成像口和第二成像口;
8.所述成像组件用于通过半透半反棱镜的透射光对由第一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通过半透半反棱镜的反射光对由第二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
9.可选地,所述第一成像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中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成像口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中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像口和所述第二成像口均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10.所述双窗口成像机构还包括:第一反光棱镜;
11.所述第一反光棱镜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成像口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棱镜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成像组件通过所述半透半反棱镜和所述第一反光棱镜的反射光对由第二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
12.可选地,所述拍摄口朝向第三方向,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所述成像组件位于所述拍摄口中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
13.所述双窗口成像机构还包括:第二反射棱镜;
14.所述第二反射棱镜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中朝向所述拍摄口的一侧,所述成像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反射棱镜中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成像组件用于通过第二反射棱镜和半透半反棱镜对由所述第一成像口和所述第二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
15.可选地,所述双窗口成像机构还包括:支撑架和标识件;
16.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标识件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成像组件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成像口采集所述标识件上的标识。
17.可选地,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座、滑台和标记座;
18.所述固定座与所述镜筒固定连接,所述滑台与所述固定座连接,所述标记座与标
识件连接;
19.所述滑台用于带动所述标记座沿所述第二成像口所朝的方向往复移动。
20.可选地,所述双窗口成像机构还包括:第一光源;
21.所述第一光源与所述镜筒连接,所述第一光源用于对通过所述第一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补光。
22.可选地,所述双窗口成像机构还包括:第二光源;
23.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成像组件或/和镜筒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用于对成像组件所采集的图像进行补光。
24.可选地,所述成像组件包括:相机和镜头;
25.所述相机与所述镜头固定连接,所述相机的光轴与所述镜头的光轴重合,所述镜头朝向所述拍摄口;
26.所述相机用于通过所述镜头和所述半透半反棱镜的透射光对由第一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通过所述镜头和所述半透半反棱镜的反射光对由第二成像口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
2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窗口成像机构,通过设置镜筒和半透半反棱镜,使得成像组件可同时通过两个窗口,即第一成像口和第二成像口形成的视场进行图像采集,从而扩大了成像组件的视场。
附图说明
2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双窗口成像机构的剖视图。
29.附图标记
30.1、成像组件;11、相机;12、镜头;2、镜筒;21、通光通道;22、拍摄口;23、第一成像口;24、第二成像口;31、半透半反棱镜;32、第一反光棱镜;33、第二反射棱镜;34、第一光源;4、支撑架;41、固定座;42、滑台; 43、标记座;44、标识件。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3.首先,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专业名词进行解释,具体如下:
34.半透半反棱镜:一半穿透一半反射光线的棱镜;
35.z向滑台:能够提供z向直线运动的机械结构;
36.视场:成像组件能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
37.点光源:指从一个点向周围空间均匀发光的光源;
38.环型光源:led阵列成圆锥状以斜角照射在被测物体表面,通过漫反射照亮一小片区域。
3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窗口成像机构,结合图1,该双窗口成像机构包括:成像组件1、镜筒2、半透半反棱镜31、第一反光棱镜32、第二反射棱镜33、第一光源34、第二光源、支撑架4和标识件44。
40.所述镜筒2内设置有通光通道21。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位于所述通光通道21内,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与所述镜筒2固定连接。所述通光通道21包括:拍摄口22、第一成像口23和第二成像口24。所述成像组件1用于通过半透半反棱镜31的透射光对由第一成像口23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通过半透半反棱镜31的反射光对由第二成像口24采集的画面进行成像。
41.其中,镜筒2的形状可以为圆柱型或棱柱型,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所述成像组件1可位于通光通道21内,也可位于所述镜筒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像组件1位于镜筒2的外侧,且所述成像组件1与所述镜筒2相间隔,成像组件1的光轴与拍摄口22的中心轴重合。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半透半反棱镜31做具体限定。
42.需要说明的,所述第一成像口23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中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成像口24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中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成像口23和所述第二成像口24均朝向第一方向;所述第一反光棱镜32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朝向第二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成像口24 位于所述第一反光棱镜32朝向第一方向的一侧;所述拍摄口22朝向第三方向;所述成像组件1位于所述拍摄口22中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射棱镜 33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中朝向所述拍摄口22的一侧;所述成像组件1位于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3中朝向第三方向的一侧。
4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朝上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和所述第三方向均为水平向左的方向,但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反射面朝向右上方,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3的反射面朝向左上方;所述第一反射棱镜与半透半反棱镜31顶部在水平方向连通;所述拍摄口22位于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3沿水平方向的左侧;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位于第二反射棱镜33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成像口23位于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的正上方;所述第二成像口24位于所述第一反射棱镜的正上方。
44.如此,位于第一成像口23上方的图像所反射的光自上而下透射出半透半反棱镜31;位于第二成像口24上方的图像所反射的光自上而下照向第一反射棱镜,并通过第一反射棱镜自左向右照向半透半反棱镜31,且经半透半反棱镜31 自上而下反射出半透半反棱镜31。由此,所述成像组件1可通过第二反射棱镜 33接收由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反射和透射的光,进而形成图像。
45.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4包括:固定座41、滑台42和标记座43。其中,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镜筒2固定连接,所述滑台42与所述固定座41连接,所述标记座43与标识件44连接;所述滑台42可带动所述标记座43沿所述第二成像口24所朝的方向往复移动。如此,操作人员可通过移动滑台42对标识件 44相对第二成像口24的高度进行调整,进而可调整标识件
44上的标识在成像组件1的大小。
4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标识件44的材料为反光材料;所述滑台42可通过丝杠升降机构实现标记座43的移动,也可通过电动推杆机构实现标记座43的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标识件44为玻璃片。该玻璃片上标记有标识;所述滑台42为z向滑台42,并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实现标记座43的移动。
47.其中一种可以实现滑台42功能的机构如下:所述滑台42包括:旋钮、转轴、齿轮、齿条、交叉滚子导轨、上连接台和下连接台。所述下连接台为固定座41的上方,并与固定座41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台位于标记座43的下方,并与所述标记座43固定连接。上连接台朝向下连接台的一侧面与交叉滚子导轨固定连接,交叉滚子导轨沿上下方向与下连接台滑移连接。所述转轴沿水平方向从下连接台的外侧穿过下连接台的侧壁。所述转轴中位于下连接台外侧的一端与旋钮固定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齿轮固定连接,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与上连接台固定连接。如此通过拧动旋钮即可通过齿轮和齿条的配合带动上连接台上下移动,从而带动标记座43上下移动。
48.所述第一光源34可位于通光通道21内,也可位于所述镜筒2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光源34为环形光源,且所述第一光源34位于第一成像口23的正上方,并与镜筒2固定连接。如此,当成像组件1对由第一成像口 23采集芯片表面的画面进行成像时,第一光源34可对芯片的表面进行补光,从而能够使成像组件1清晰对芯片表面进行成像。
49.进一步的,所述成像组件1包括:相机11和镜头12。所述相机11与所述镜头12固定连接,所述镜头12位于相机11的右侧。所述相机11的光轴与所述镜头12的光轴重合,所述镜头12朝向所述拍摄口22。如此,所述相机11 可通过所述镜头12和所述半透半反棱镜31的透射光和反射光同时对由第一成像口23采集的芯片的画面和由第二成像口24采集的标识件44的画面进行成像。至此,系统即可通过相机11给出的成像画面判断芯片相对标识件44的位置,仅能便于对芯片位置进行调整。
50.需要说明的,所述第二光源与所述成像组件1或/和镜筒2连接。在所述第二光源为点光源时,所述点光源位于所述镜头12内;在所述第二光源为环形光源时,所述环形光源位于所述镜筒2内,并位于第二反光棱镜朝向拍摄口22 的一侧;在所述第二光源为点光源和环形光源时,所述点光源位于所述镜头12 内,所述环形光源位于所述镜筒2内,并位于第二反光棱镜朝向拍摄口22的一侧,但并不限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关于为点光源。通过设置第二光源,能够使第二光源对成像组件1所采集的图像进行补光,进一步提高成像组件1的成像图片的清晰度。
51.该双窗口成像机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通过设置镜筒2和半透半反棱镜31,使得成像组件1可同时通过两个窗口,即第一成像口23和第二成像口 24形成的视场进行图像采集,从而扩大了成像组件1的视场。
5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