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步进炉上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9:07: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炉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步进炉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2.推杆炉是指依靠推料机,将放在轨道上的炉料或料盘周期性地推入炉内或推出炉外的炉子。工件在炉内进行加热时保持一定时间的相对静止状态;出炉淬火时,有的是料盘自动倾斜后将炉料倒入淬火介质中,有的是料盘与炉料一起进入淬火介质中冷却。这类炉子对不同热处理工艺的适应性较强,因此便于组成生产线,广泛应用与淬火、正火、退火、回火和渗碳、渗氮及碳氮共渗等热处理工序;
3.炉内顶部两侧有固定梁,通过上升架装置驱动活动梁移动,活动梁将待加热工件移动到固定梁上,使工件在炉内加热。为了满足使用需求,炉内空间大,通常是多块工件同时在固定梁上加热,目前,是人为控制放在固定梁上工件的间距,视野缺乏,炉内温度高,工件之间间距不好掌握,无法最大限度的放置工件,加热效率低,而且工件的形状各异,目前的活动梁还不能根据工件外形而调整活动梁形态,拖动工件移动时不够稳定,只能采用降低移速的方式移动工件,导致工件上下料时间周期长,上下料效率低,难以满足工件加热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炉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单次炉内工件加热数量不能达到最大化和工件上下料费时费力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步进炉上料机构,包括炉体和两个固定料架,两个固定料架分别固定连接在炉体的顶部前后两侧,所述炉体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轨,所述炉体的左内壁通过销轴连接有平推液压缸的一端,所述导轨的内腔插接有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座,且滑座的左端与平推液压缸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滑座的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座的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液压缸,所述滑套的内腔插接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杆,两个所述滑杆之间通过加强筋连接,所述加强筋的底端与升降液压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滑座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测距机构,前后两侧的两组所述滑杆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料架。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
8.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距机构包括安装在滑座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基座,所述基座的右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的一端,且螺杆的另一端与基座的左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螺杆的外壁螺接有移动块,且移动块与基座内腔相适配插接,所述移动块的顶端安装有支架的一端,所述支架的另一端安装有光电开关,所述基座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测距仪。
9.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架与测距仪位于同一直线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测距仪与活动料架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11.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活动料架包括安装在滑杆顶端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牵引液压缸,所述牵引液压缸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拉板,所述推拉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杆的一端,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机架,所述机架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托板,所述第一托板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二托板,且第二托板的底端与连杆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的形状为弧形。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带动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杆螺纹旋转力驱动移动块向左或向右侧移动,测距仪检测支架移动的距离,直至光电开关到活动料架的距离大于工件的宽度,在工件向固定料架转移过程中,具备工件之间间距预警功能,使工件合理摆放,提升工件加热数量,加热效率高;
15.2、本实用新型通过牵引液压缸驱动推拉板向上或向下移动,促使连杆牵引第二托板向上或向下摆动,改变第一托板和第二托板的托举形态,因此,能针对不同形状的工件进行稳定托举,进而提高工件移动时稳定性,工件上下料时间周期短,上下料效率高,满足了工件加热的需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座俯视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测距机构主视剖面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活动料架主视剖面图。
20.图中:1-炉体,2-固定料架,3-导轨,4-平推液压缸,5-滑座,6-滑套,7-升降液压缸,8-滑杆,9-加强筋,10-测距机构,11-活动料架,101-基座,102-电机,103-螺杆,104-移动块,105-支架,106-光电开关,107-测距仪,111-支撑板,112-牵引液压缸,113-推拉板,114-连杆,115-机架,116-第一托板,117-第二托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22.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实施例1
24.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步进炉上料机构,包括炉体1和两个固定料架2,两个固定料架2分别固定连接在炉体1的顶部前后两侧,固定料架2用于待加热工件的存放,炉体1的前后内壁均固定连接有导轨3,借助导轨3可使滑座5左右横向滑动,炉体1的左内壁通过销轴连接有平推液压缸4的一端,平推液压缸4为多级液压缸,为滑座55左右移动提供牵引力,导轨3的内腔插接有能够左右滑动的滑座5,且滑座5的左端与平推液压缸
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滑座5的前后两侧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滑套6,滑座6的下表面前后两端均安装有升降液压缸7,通过升降液压缸7驱动活动料架11上下移动,滑套6的内腔插接有能够上下滑动的滑杆8,通过滑套6与滑杆8的配合提升活动料架11上下移动的稳定性,两个滑杆8之间通过加强筋9连接,加强筋9的底端与升降液压缸7的输出端连接,滑座5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测距机构10,前后两侧的两组滑杆8的顶端均安装有活动料架11。
25.进一步的,滑杆8的底端安装有限位块,防止滑杆8上移超出极限。
26.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测距机构10包括安装在滑座5上表面中心位置的基座101,基座101的右端安装有电机102,用于驱动螺杆10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电机102的输出端安装有螺杆103的一端,且螺杆103的另一端与基座101的左内壁通过轴承连接,螺杆103螺纹旋转力能够驱动移动块104向左或向右侧移动,螺杆103的外壁螺接有移动块104,且移动块104与基座101内腔相适配插接,防止移动块104发生自转现象,移动块104的顶端安装有支架105的一端,支架105的另一端安装有光电开关106,光电开关106被工件遮挡时,光电开关106触发,起到工件之间间距预警作用,基座101的顶端右侧安装有测距仪107。
27.进一步的,支架105与测距仪107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使测距仪107测量支架105的移动距离。
28.进一步的,测距仪107与活动料架11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测距仪107测量活动料架11到支架105的间距,便于推算出工件之间合理的放置间距。
29.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活动料架11包括安装在滑杆8顶端的支撑板111,支撑板111的下表面中心位置安装有牵引液压缸112,用于驱动推拉板113上下移动,牵引液压缸112的输出端安装有推拉板113,当推拉板113上下移动时,可使连杆114牵引第二托板117上下摆动,改变第一托板116与第二托板117之间的角度,推拉板113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有连杆114的一端,支撑板11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机架115,机架115的顶端安装有第一托板116,第一托板116的左右两端均通过销轴连接有第二托板117,且第二托板117的底端与连杆114的另一端通过销轴连接。
30.进一步的,连杆114的形状为弧形,当连杆114推动第二托板117上摆时,防止连杆114与第一托板116发生碰撞而阻碍第二托板117的移动。
31.工作原理
32.步骤一,工件传送辊位于炉体1的右侧顶端,通过电机102驱动螺杆10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螺杆103螺纹旋转力驱动移动块104向左或向右侧移动,进而使支架105带动光电开关106左右移动,测距仪107测量到支架105的距离,根据工件的宽度或直径,使距离刚好大于一个工件的宽度或直径,实现工件间距预警的调节;
33.步骤二,当需要控制活动料架11横向移动时,通过平推液压缸4的驱动可使滑座5沿着导轨3向左或向右侧滑动,改变活动料架11的横向位置,当需要控制活动料架11纵向移动时,在滑套6与滑杆8的配合下,升降液压缸7可驱动活动料架11上升或下降,因此,活动料架11移动到传送辊正下方,托起传送辊输送过来的工件,再通过左移送入炉体1内,活动料架11下降后,工件落在固定料架2上,当第一个工件放入后,随着第二、第三个工件的不断加入,光电开关106受左侧工件的阻挡而触发,对工件间距发出预警,使平推液压缸4停止工作,活动料架11不再横向移动,而升降液压缸7使活动料架11下降,工件落在固定料架2上,以此调控工件之间间距,工件合理放置在固定料架2上,提高工件放入量;
34.步骤三,当需要根据工件外形提高托举稳定性时,通过牵引液压缸112驱动推拉板113向上或向下移动,可使连杆114牵引第二托板117向上或向下摆动,改变第一托板116与第二托板117之间的角度,第二托板117起到限位作用,便于对不同直径的棒料工件托举,而第一托板116与第二托板117展平时,增大与板材工件的接触面积,提升板材工件托举的稳定性,因此,可针对不同形状的工件改变托举形态,移动时的工件稳定性高。
35.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