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样本玻片清洗盒及推染片机的制作方法

2023-01-04 03:28: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体外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样本玻片清洗盒及推染片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医院的病理科或各类研究所或生物医药公司均需要对脱落细胞(如宫颈筛查)或生物组织(如动物或人体的局部组织)或血液进行制片染色,医生通过对组织内的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变异情况进行显微镜观察后才能对各类病症进行精确的诊断,例如判断是否有炎症、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等。
3.现有技术中,制片染色后的样本玻片需要进行清洗,否则样本玻片的血膜上会附着染渣,影响医生或阅片分析仪的阅片工作,降低工作质量和效率。
4.目前,大部分的染渣清洗方式采用注入清洗液浸泡清洗或吐液口朝向样本玻片的侧边边缘冲洗,但都没有直接作用于样本玻片的正面冲洗。样本玻片的背面光滑且没有血膜,不易与染渣粘附,采用上述2种方式容易洗净背面染渣,而样本玻片正面涂有血膜,染渣更容易和血膜粘附,采用上述2种方式都不容易把正面染渣洗干净。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样本玻片清洗盒及推染片机,用于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清洗效果好的样本玻片清洗盒及推染片机。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样本玻片清洗盒,包括清洗腔体和与所述清洗腔体的内部相连通的清洗注液通道,其中,所述清洗腔体用于容纳竖直插入的样本玻片,且所述样本玻片涂有血膜的一面朝向所述清洗注液通道,所述清洗注液通道设置在所述清洗腔体的第一侧壁上,用于向清洗腔体内注入清洗液冲洗所述样本玻片。
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是由周向侧壁和底壁围成的长方体结构。
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内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包括供样本玻片穿过的导向插片口,以对容纳于所述清洗腔体的所述样本玻片导向和稳固。
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的底部设置有负压抽液通道,以排出清洗后的废液。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与所述清洗注液通道所在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溢流腔体,所述溢流腔体设置在所述第二侧壁远离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以将所述清洗腔体中多余的液体通过溢流口溢流到所述溢流腔体,所述溢流腔体底部设置有自然溢流口。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向部分别设置在与所述清洗腔体的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一侧,且所述导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其中每一侧的导向部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所述
第一导向部包括用于导向的第一插片口;所述第二导向部包括用于导向的第二插片口;所述第一插片口和所述第二插片口同轴设置。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和所述第二导向部沿竖直方向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为不连续设置。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导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导向部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连接。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样本玻片的底部承载部,所述底部承载部包括用于导向的第三插片口,所述第三插片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插片口与所述第二插片口、所述第一插片口同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插片口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插片口的开口直径,且所述第三插片口的开口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插片口的开口直径。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注液通道的清洗液注入方向朝向所述清洗腔体底部倾斜,且与容纳于所述清洗腔体的所述样本玻片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范围是30
°
~45
°

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注液通道包括第一清洗注液通道和第二清洗注液通道,所述第一清洗注液通道和所述第二清洗注液通道在同一水平高度并排设置。
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的周向侧壁和底壁与容纳于所述清洗腔体的所述样本玻片之间的距离均大于0。
1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与容纳于所述清洗腔体的所述样本玻片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与所述清洗注液通道所在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与容纳于所述清洗腔体的所述样本玻片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其中,所述第一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之间的比例范围是1:1.5~1:3。
19.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还包括通气口,所述通气口分别设置在所述清洗腔体的所述导向部所在的两侧,其分别由所述导向部的主体与所述清洗腔体的第一侧壁相邻的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围成,与所述清洗腔体内部连通。
2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腔体内还设置有清洗液导流面,所述清洗液导流面设置在所述清洗腔体的底部内侧,所述清洗液导流面朝向所述清洗注液通道的相对一侧并向所述清洗腔体底部倾斜,所述负压抽液通道设置于所述清洗液导流面的最低点。
2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洗液导流面为弧面或平面。
22.基于上述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推染片机,包括:
23.涂片模块,用于制备血膜涂片;
24.染色模块,用于对血膜涂片染色;
25.还包括至少一个上述所述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用于清洗血膜涂片。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染色模块还包括清洗槽、染液槽和固定液槽;
27.所述样本玻片清洗盒可拆卸的放置在所述清洗槽中;
28.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染液槽、所述固定液槽并排设置。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样本玻片清洗盒,通过设置清洗注液通道模拟水龙头清洗样本玻片的正面,采用对样本玻片正面冲洗和样本玻片背面浸泡清洗相结合的方式,使样本玻片清洗更干净,方便。
30.上述技术特征可以各种技术上可行的方式组合以产生新的实施方案,只要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左视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立体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剖面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另一剖面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另一剖面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透视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应用结构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另一应用结构图。
39.其中,附图标记为:
40.1、清洗注液通道;2、负压抽液通道;3、自然溢流口;4、溢流腔体;5、清洗腔体;51、清洗腔口;511、第一侧壁;52、溢流口;53、通气口;531、第三侧壁;54、冲洗区域;55、染渣聚集区域;6、导向部;61、第一导向部;611、第一插片口;62、第二导向部;621、第二插片口;63、底部承载部;631、第三插片口;7、清洗液导流面;8、清洗液冲击点;10、样本玻片;11、小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术语“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本实用新型未提及的技术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44.首先,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的部分用语进行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45.样本玻片的正面:样本玻片涂有血膜的一面。
46.样本玻片的背面:样本玻片未涂有血膜的一面,即,与样本玻片的正面相反的一面。
47.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包括清洗腔体5和清洗注液通道1,清洗腔体5用于容纳清洗液和样本玻片10,样本玻片10远离打印端的底边以朝向清洗腔体5底部的方向竖直插入并放置于清洗腔体5内,样本玻片的正面朝向清洗注液通道1一侧,清洗注液通道1用于向清洗腔体5注入清洗液冲洗样本玻片10,其中清洗注液通道1设置在清洗腔体5的第一侧壁511上,并与清洗腔体5内部连通。
48.经调研分析,在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工清洗样本玻片时,几乎都是用水龙头对着样本玻片的正面或背面直接冲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样本玻片清洗盒既模拟了实际工作中,医务人员手工清洗样本玻片的方式,又优于手工清洗,结构简单,采用对样本玻片正面冲洗和样本玻片背面浸泡清洗相结合的方式,使样本玻片清洗更干净。
49.在本实施例中,样本玻片10被调度机构竖直插入清洗腔体5中,其中,样本玻片10远离打印端的底边以朝向清洗腔体5底部的方向竖直插入并放置于清洗腔体5内,样本玻片10的正面面对清洗注液通道1一侧,清洗液从与清洗腔体5内部连通的清洗注液通道1注入,冲洗样本玻片10的正面,同时从清洗腔体5底部的负压抽液通道2抽走液体,实现对样本玻片10的血膜上附着的染渣进行清洗,当然还可以向清洗腔体5中注入清洗液进行浸泡清洗,使样本玻片的正面和样本玻片的背面均清洗更干净。因为染渣更容易和血膜粘附,所以样本玻片10的正面通过模拟水龙头清洗,而样本玻片10的背面光滑且没有血膜,不易与染渣粘附,所以样本玻片10的背面通过浸泡后抽液的方式便可以清洗干净,不用单独针对背面设计冲洗,使结构更简单,控制更简单,清洗更干净。
50.更具体的,如图2所示,清洗腔体5是由四个周向侧壁和1个底壁围成的腔体结构,优选的,为长方体结构。四个周向侧壁分别是连通有清洗注液通道1的第一侧壁511、与第一侧壁51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壁、与第一侧壁511相邻设置的第三侧壁531、与第三侧壁531相对设置的第四侧壁;底壁位于清洗腔体5的底部。这种结构的设计便于加工,第三侧壁531或第四侧壁的表面未设置任何凸出结构,这种平板式的侧壁结构,可以使样本玻片清洗盒在安装时用于定位,以免出现安装后样本玻片清洗盒出现z轴旋转偏移,进一步实现调度机构在运动方向上的定位调整。
51.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清洗腔体5内还设置有导向部6,导向部6用于对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导向和稳固。导向部6分别设置在与清洗腔体5的第一侧壁511相邻的第三侧壁531和第四侧壁一侧,且所述导向部6分别与所述第一侧壁511、第二侧壁、第三侧壁531及第四侧壁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接。在一个更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位于每一侧的导向部6均包括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不连续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沿竖直方向同轴设置,即在图2所示的z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导向部61在第二导向部62的z轴方向的上方。如图4所示,样本玻片10通过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插入清洗腔体5中,以样本玻片10的正面和背面将清洗腔体5的内部分成了两个区域,即冲洗区域54和染渣聚集区域55两部分,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不连续设置可以使水流在清洗腔体5里流动的阻力更小,以及能更加快速的从冲洗区域54流入染渣聚集区域55,增大冲洗区域54的排液流量,从而使得染渣迅速聚集在染渣聚集区域55。
52.可以理解的是,导向部6可以是对样本玻片10的宽度方向所在的侧面进行导向,导向部6也可以是其他方式的设置来对样本玻片10进行导向,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3.更优选地,位于第三侧壁531一侧的导向部6同位于第四侧壁一侧的导向部6可以是对称设置,也可以是上下交错分布。
54.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第一导向部61包括用于导向的第一插片口611;第二导向部62包括用于导向的第二插片口621;第一插片口611和第二插片口621同轴设置。第一插片口611和第二插片口621同轴设置可以保证样本玻片10插入时是通过第一导向部61和第二导向部62的插片口进行导向的,可以保证样本玻片10放置时更稳定。更具体地,清洗腔体5内还可以设置有底部承载部63,用于支撑样本玻片10。底部承载部63还可以包括用于导向的第三插片口631和用于支撑样本玻片10的支撑台,第三插片口631、第一插片口611和第二插片口621同轴设置,其中,第一插片口611的开口直径小于第二插片口621的开口直径,且第三插片口631的开口直径小于第二插片口621的开口直径,可以理解的是,这3个插片口的用于稳固样本玻片10的通道直径相同,如此设计,可以保证样本玻片10依次顺利插入第一导向部61、第二导向部62和底部承载部63,保证样本玻片清洗盒的可靠性和样本玻片10被冲洗时的稳固性,间接保证了样本玻片10的清洁质量和清洁效率。
55.更优选地,如图2、3所示,第一导向部61的主体在y轴方向上分别与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连接,在第一导向部61的主体上开设有第一插片口611,第一插片口611在z轴方向上贯通第一导向部61的主体,第一插片口611的宽度,即第一插片口611在y轴方向上的开口度略大于样本玻片的厚度,位于第三侧壁531一侧和位于第四侧壁一侧的第一导向部61分别对样本玻片10的宽度方向所在的左右侧面进行导向。第一导向部61、第一侧壁511和第二侧壁围成清洗腔口51;第一插片口611在x轴方向上未贯通第一导向部61的主体,第一导向部61的主体靠近第三侧壁531或第四侧壁的面分别与第三侧壁531和第四侧壁围成通气口53。第二导向部62、底部承载部63的设置与第一导向部61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56.在一个更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清洗注液通道1可以设置2个,包括第一清洗注液通道和第二清洗注液通道,第一清洗注液通道和第二清洗注液通道在同一水平高度并排设置。清洗液从清洗注液通道1注入后,冲击到样本玻片10上的清洗液冲击点8,然后水流向四周扩散,如图5中的箭头示意。可以理解的是,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水流在合理的压力范围内,又不破坏样本玻片上的血膜,又能使冲洗到的样本玻片的血膜面范围更广,清洗更干净。
57.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清洗注液通道1的清洗液注入方向朝向清洗腔体5底部倾斜,且与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范围是30
°
~45
°
。可以防止清洗水流向上攀升溢出清洗腔口51。
5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在第二侧壁上还连接有溢流腔体4,溢流腔体4设置在第二侧壁外侧,即远离第一侧壁的一侧。溢流腔体4的底部设置有自然溢流口3,溢流腔体4用于容纳清洗腔体5中多余的液体,第二侧壁在的清洗腔口51处还开设有溢流口52。清洗腔体5中多余的液体可以通过溢流口52流入溢流腔体4中,再通过底部的自然溢流口3排出。如此设计,可以对溢流的液体起到一个缓冲、缓存的作用。
59.由于清洗液表面张力较大,因此会在溢流口52处形成凹型水面,从而抬高溢流水位,设置较低的溢流口,能增大溢流截面积,弥补凹型水面抬高的水位,形成稳定的溢流。
60.更具体地,样本玻片10远离打印端的底边朝向清洗腔体5底部的方向竖直插入放置时,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分别与清洗腔体5的四个周向侧壁及1个底壁之间的
距离均大于0。更具体的,如图5所示,样本玻片10通过第一导向部61的第一插片口611、第二导向部62的第二插片口621、底部承载部63的第三插片口631和底部承载部63的支撑台稳固容纳于清洗腔体5,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分别与清洗腔体5的四个周向侧壁及1个底壁之间的距离均大于0。如此设计,除了样本玻片10的正面和背面与清洗腔体5的周向侧壁保持一定距离以外,还有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的宽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与各自相邻的第三侧壁531和第四侧壁有间隙(即小区域11),样本玻片10远离打印端的底边与清洗腔体5的底壁也保持有间隙。清洗液击打了样本玻片10后,沿着样本玻片10表面向四周发散,样本玻片10宽度方向的左右两边的间隙增加了水流的空间,使得水流更加通畅,可以使清洗液更顺畅的从冲洗区域54流入染渣聚集区域55,清洗效果更好。
61.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第一侧壁511与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l1,第二侧壁与容纳于清洗腔体5的样本玻片10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l2,其中,第一距离l1和第二距离l2之间的比例范围是1:1.5~1:3。更具体的,比例范围还可以是1:2.5。减小冲洗区域54体积,增加染渣聚集区域55的体积,可以增大水流对样本玻片10的血膜面的冲击力,让染渣冲洗的更干净,使得水流从体积较小的冲洗区域54向体积较大的染渣聚集区域55快速移动,减缓染渣聚集区域55中的水流速度,从而能够使染渣尽可能的在染渣聚集区域55聚集,从而便于抽走,使得染渣清洗更干净。
6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2及图6所示,清洗腔体5还包括通气口53,通气口53与清洗腔口51外侧相邻,通气口53由导向部的主体的外壁与清洗腔体5第三侧壁531或第四侧壁围成且与清洗腔体5内部连通。如图8所示,在清洗液注入过多或有其他故障时,溢流口52的排液量跟不上时,溢出的清洗液可以从清洗盒安装板mp与样本玻片清洗盒cb之间的缝隙处通过通气口53流回清洗腔体5内部,起到辅助排液的作用。
63.另外,通气口53还具有辅助排气的作用,当清洗腔体5的清洗液朝样本玻片10的正面注入时,清洗液往导向部6靠近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两侧的小区域11(即,样本玻片10的宽度方向所在的侧面与第三侧壁或第四侧壁之间的空间)流动时,使该小区域11与大气相连,保持清洗液注入后往该小区域11流动更顺畅。
64.在一个更优选地实施例中,如图3~5所示,清洗腔体5内还设置有清洗液导流面7,清洗液导流面7设置在清洗腔体5的底部内侧。清洗液导流面7设置在第一侧壁上,即由清洗注液通道所在侧壁朝向清洗注液通道1的相对一侧(即朝向样本玻片10的背面)向清洗腔体5底壁倾斜;负压抽液通道2设置于清洗液导流面7的最低点,与清洗腔体5内部连通。
65.清洗液导流面7的存在可以使清洗腔体5底部的清洗液聚集在染渣聚集区域55并被负压抽液通道2抽走,另一方面是使得染渣能在染渣聚集区域55底部涡旋聚集,然后被负压抽液通道2快速抽走,清洗更干净,更不容易在样本玻片10的正面方向悬浮染渣。
66.清洗液导流面7朝向样本玻片10的背面向清洗腔体5底壁倾斜以及样本玻片10与四个侧壁及底壁之间的间隙配合,还可以使得水流带着冲下的染渣能快速扩散排到染渣聚集区域55,提高样本玻片10血膜区域的染渣清洁率。
67.在更优选地实施例中,清洗液导流面7的导流面可以是弧面,也可以是平面,弧面或平面均是朝向样本玻片10的背面并向清洗腔体5底壁倾斜,具体可根据实际进行选择,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68.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推染片机,包括:用于制备
血膜涂片的涂片模块,用于对血膜涂片染色的染色模块以及上述任一项或任几项组合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用于清洗血膜涂片。
6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染色模块还包括清洗槽、染液槽和固定液槽;所述样本玻片清洗盒可拆卸的放置在所述清洗槽中;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染液槽、所述固定液槽并排设置。
70.本实用新型的推染片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的所有有益效果。
71.[应用场景之一]
[0072]
如图7所示,有样本玻片清洗盒cb、放置样本玻片清洗盒cb的清洗槽gc、染液槽gd和固定液槽gh。图8和图7的区别是在清洗槽gc的槽口安装有安装板mp。在此应用场景中,固定液槽gh、染液槽gd和清洗槽gc沿着第一方向并列设置,复数个样本玻片清洗盒cb沿着第二方向排列的状态被安置于清洗槽gc内,样本玻片清洗盒cb先通过第三侧壁531和第四侧壁的顶端上设置的安装位固定在安装板mp上,再同安装板mp一起被安置于清洗槽gc内,安装板mp能够覆盖清洗槽gc的槽口,并且在装板mp上留有样本玻片清洗盒cb的溢流腔体4的开口和清洗腔口51的预留口。
[0073]
《样本玻片清洗盒的使用方法》
[0074]
清洗液从清洗注液通道1流入,从负压抽液通道2抽走,溢流出的液体从自然溢流口3排出。样本玻片10被抓手通过第一插片口611插入清洗腔体5中,且样本玻片10的正面朝向清洗注液通道1一侧。样本玻片10插入清洗腔体5中后,将清洗腔体5的内部分成了体积较小的冲洗区域54和体积较大的染渣聚集区域55,以冲洗加浸泡结合的方式清洁样本玻片10。
[0075]
因为染渣更容易和血膜粘附,而样本玻片10的背面光滑且没有血膜,不易与染渣粘附,所以通过模拟水龙头清洗样本玻片10的正面,而样本玻片10的背面通过浸泡后抽液的方式可以清洗干净,不用单独针对背面设计冲洗,使结构更简单,控制更简单,清洗更干净。
[0076]
基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推染片机,该推染片机包括涂片模块和染色模块;涂片模块,用于制备血膜涂片;染色模块,用于对血膜涂片染色;还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样本玻片清洗盒,用于清洗染色后的血膜涂片。
[0077]
进一步的,如图7-8所示,染色模块还包括清洗槽gc、固定液槽gh和染液槽gd;样本玻片清洗盒cb可拆卸的放置在清洗槽gc中;清洗槽与固定液槽gh、染液槽gd并排设置。结构紧凑,方便安装,能在整个染色模块内形成呈矩阵形式布局的样本玻片插入位,可以缩小整个染色模块的体积。
[0078]
由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样本玻片清洗盒具有上述技术效果,上述推染片机包括上述样本玻片清洗盒,则上述推染片机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本文不再赘述。
[007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