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1 00:08: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医学领域上的辅助置针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股骨粗隆间骨折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群,占全身骨折的3%-4%,随着老龄化社会的进程,其发生的绝对数逐年增加,外伤导致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保守治疗的1年的死亡率可达20%。为减少骨折后长期卧床所致的并发症和畸形愈合的发生,外科手术已成为其公认的首选治疗。
3.pfna是临床上用来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手术方式。做为一种微创手术,要求术者对骨折端尽可能复位并维持。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不稳定骨折,尤其对于b、c型骨折,往往需要前方辅助切口进行辅助复位,复位后并通过前方辅助切口用血管钳将小粗隆部往外拨,进行维持复位。在维持复位过程中如果用力过大,导致骨折端外移,如果用力不够,在敲螺旋刀片的时候,骨折端内移,影响手术疗效。因此需要克氏针进行多平面临时固定,其中克氏针固定的通道应尽可能偏前或者偏后置入,这样才能在不影响主钉的置入,又可防止骨折端移位。而理想的通道,也要考虑到颈干角,稍有晃动,就会导致颈干角发生偏差,导致克氏针穿出股骨颈。而现有的置克氏针方式只能凭术者经验,通过徒手盲打,但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需要反复透视,甚至需要术者穿着铅衣在透视下进行置克氏针,使得术者与患者受射线频率增加,增加患癌风险;2、因股骨上段呈圆柱状,置入克氏针的时候,容易发生滑移,增加血管、软组织损伤风险,对病人造成2次伤害;3、所置入的克氏针位置不理想,想要更改方向时,由于旧骨道的影响,而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导致该手术难度大,手术时间延长,学习曲线长,增加患者二次损伤,给临床医生造成很大的困扰,尤其对于初学者。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如果设计一种克氏针临时固定导向装置,该导向装置能够安全、快速、有效的置入临时固定的克氏针,既能够起到临时固定的作用,又能不妨碍主钉的置入和避免螺旋刀片置入时,骨折端移位,是本领域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4.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能够精准确置入克氏针行临时固定,并不影响主钉的置入通道,对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6.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包括克氏针,所述克氏针长为20厘米;
7.展臂,所述展臂分为挂臂和刻度尺,所述挂臂为半径为20厘米的四分之一圆结构,所述挂臂一端为套管,所述套管可套在所述克氏针上,所述刻度尺为连接在所述挂臂的另
一端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刻度尺上有刻度和130度刻度线;
8.辅助置针件,所述辅助置针件可在所述刻度尺上滑动,所述辅助置针件分为滑件和辅助置针套管,所述滑件上有基准线,所述辅助置针套管固定在所述滑件上。
9.进一步地,所述克氏针长度与所述挂臂的半径一致。
10.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尺上有130度刻度线,所述滑件上有基准线,当所述基准线和所述130度刻度线重合时,提示所述辅助置针套管角度为130度。
11.进一步地,所述刻度尺上有刻度,一小格为5毫米,一大格为10毫米。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股骨粗隆部前方置入克氏针,将展臂挂在克氏针上,旋转滑动件,确定股骨颈干角,并通过两个辅助置针套管分别置入前后克氏针进行临时固定,而不影响主钉置入。
附图说明
13.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所述展臂示意图。
16.图3为所述刻度尺正面示意图。
17.图4为所述辅助置针件示意图。
18.图5为所述辅助置针件侧面示意图。
19.图6为所述辅助置针件正面示意图。
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1.1-克氏针;3-挂臂;4-刻度尺;5-套管;6-刻度;7-130度刻度线;8-辅助置针件;9-滑件;10-辅助置针套管;11-基准线;12-小格;13-大格。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至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克氏针1,所述克氏针1长为20厘米;
24.展臂2,所述展臂2分为挂臂3和刻度尺4,所述挂臂3为半径为20厘米的四分之一圆结构,所述挂臂一端为套管5,所述套管5可套在所述克氏针1上,所述刻度尺4为连接在所述挂臂3的另一端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刻度尺4上有刻度6和130度刻度线7;
25.辅助置针件8,所述辅助置针件8可在所述刻度尺4上滑动,所述辅助置针件分为滑件9和辅助置针套管10,所述滑件9上有基准线11,所述辅助置针套管10固定在所述滑件9上。
26.所述克氏针1长度与所述挂臂3的半径一致,使临时固定骨折端的克氏针与股骨前皮质的距离跟所述克氏针1置入的深度一致,届时可通过所述克氏针1的深度来控制临时固
定骨折端的克氏针与股骨前皮质的距离,避免影响主钉的置入。
27.所述刻度尺4上有130度刻度线7,所述滑件9上有基准线11,当所述基准线和所述130度刻度线重合时,提示所述辅助置针套管10角度为130度,在正常人体颈干角范围内,避免临时固定的克氏针方向过大或过小而穿出股骨颈。
28.所述刻度尺4上有刻度,一小格12为5毫米,一大格13为10毫米,通过术前测量股骨的前后径,调整两个辅助置针套管的距离,避免影响主钉的置入的情况下,置入第二根克氏针,对股骨后壁进行临时固定。
29.具体手术步骤如下:
30.获满意麻醉后,患者仰卧于牵引床上,固定患肢,利用牵引装置实施机械牵引闭合复位,基于正侧位c臂透视下见骨折复位满意后实施消毒处理,铺无菌布巾,并贴无菌粘贴膜,在股骨粗隆部前方置入一定深度的克氏针,将展臂套在克氏针上,旋转辅助置针件,将滑件上的基准线与刻度尺上的130度刻度线重合时,此时提示辅助置针套管角度为130度,顺着2个辅助置针套管分别置入股骨前后克氏针。于股骨大粗隆顶点近端处作一皮肤切口( 长 3 ~ 5cm) ,阔筋膜切开后钝性分离臀中肌,止血满意后在股骨大粗隆顶端偏外侧距前方骨皮质约1cm 处,自股骨髓腔方向钻入导针,确保c臂机透视下见导针正侧位位置处于股骨髓腔内,导针侧位处于股骨近端轴线上。后股骨近端扩髓,按照髓腔大小选择合适髓内钉,将髓内钉锤击进入髓腔,打入螺旋刀片和远端锁定钉,冲洗切口,最后逐层关闭切口。


技术特征:
1.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克氏针(1),所述克氏针(1)长为20厘米;展臂(2),所述展臂(2)分为挂臂(3)和刻度尺(4),所述挂臂(3)为半径为20厘米的四分之一圆结构,所述挂臂一端为套管(5),所述套管(5)可套在所述克氏针(1)上,所述刻度尺(4)为连接在所述挂臂(3)的另一端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刻度尺(4)上有刻度(6)和130度刻度线(7);辅助置针件(8),所述辅助置针件(8)可在所述刻度尺(4)上滑动,所述辅助置针件(8)分为滑件(9)和辅助置针套管(10),所述滑件(9)上有基准线(11),所述辅助置针套管(10)固定在所述滑件(9)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克氏针(1)长度与所述挂臂(3)的半径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4)上有130度刻度线(7),所述滑件(9)上有基准线(11),当所述基准线(11)和所述130度刻度线(7)重合时,提示所述辅助置针套管(10)角度为130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4)上有刻度,一小格(12)为5毫米,一大格(13)为10毫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股骨粗隆间骨折辅助置针临时固定装置,包括克氏针,所述克氏针长20厘米;展臂,所述展臂分为挂臂和刻度尺,所述挂臂为半径为20厘米的四分之一圆结构,所述挂臂一端为套管,所述套管可套在所述克氏针上,所述刻度尺为连接在所述挂臂的另一端的圆柱状结构,所述刻度尺上有刻度和130度刻度线;辅助置针件,所述辅助置针件可在所述刻度尺上滑动,所述辅助置针件分为滑件和辅助置针套管,所述滑件上有基准线,所述辅助置针套管固定在所述滑件上。定在所述滑件上。定在所述滑件上。


技术研发人员:陈昱 张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昱
技术研发日:2022.04.13
技术公布日:2022/12/3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