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隔音天花板吊顶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2:08:3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室内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音天花板吊顶。


背景技术:

2.在室内装修的过程中,为了增强室内屋顶的美观性,通常会在室内安装天花板吊顶。天花板吊顶具有保温、隔热、隔声、增加空间的层次感、便于清洁等优点,也是电气、通信、防火、报警管线设备等工程的隐蔽层。目前,天花板吊顶通常由安装件和天花板件组成,安装件设置于室内屋顶上,天花板件安装于安装件的底端,以起到遮蔽和美化作用。
3.现有技术中,天花板件通常设置为石膏板、矿棉板、pvc板、金属板或自洁性天花板,但是上述天花板件的隔音能力均较差,无法隔绝上方楼层传递的声音,所以在上方楼层声音较大的情况下,易影响下方楼层人员的正常生活。例如,在上方楼层内有小孩的情况下,由于小孩活泼好动,会产生较大的噪音,而在下方楼层的天花板缺乏隔音能力的情况下,会对下方楼层人员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更甚者会影响邻里和睦。
4.目前,针对现有技术中天花板吊顶隔音能力差的问题,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隔音天花板吊顶,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天花板吊顶隔音能力差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隔音天花板吊顶,包括:
7.隔音单元,所述隔音单元安装于室内屋顶;
8.固定单元,所述固定单元设置于所述隔音单元的底端,且其上端穿过所述隔音单元嵌设于室内屋顶,用于将所述隔音单元固定于所述室内屋顶;
9.连接单元,所述连接单元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底端;
10.若干斜撑单元,若干所述斜撑单元的第一端沿所述连接单元的周向设置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下端,若干所述斜撑单元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隔音单元的底端,并穿过所述隔音单元嵌设于所述室内屋顶;
11.安装单元,所述安装单元设置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下端两侧;
12.两天花板单元,两所述天花板单元对应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两侧;
13.封边单元,所述封边单元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底端。
14.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单元包括:
15.隔音元件,所述隔音元件贴合于所述室内屋顶布置;
16.加固元件,所述加固元件设置于所述隔音元件的底端;
17.其中,所述固定单元的上端穿过所述隔音元件和所述加固元件的中部嵌设于所述室内屋顶。
18.进一步地,所述隔音单元包括:
19.两第一企口元件,两所述第一企口元件设置于所述隔音元件两相邻的侧壁;
20.两第二企口元件,两所述第二企口元件设置于所述加固元件两相邻的侧壁,且所述第二企口元件与另一所述隔音单元的对应的第一企口元件相对应且配合布置。
2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单元包括:
22.固定元件,所述固定元件设置于所述隔音单元的底端;
23.螺栓元件,所述螺栓元件穿设于所述固定元件,且所述螺栓元件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隔音单元的加固元件、所述隔音单元的隔音元件嵌设于所述室内屋顶;
24.两第一螺纹孔元件,两所述第一螺纹孔元件开设于所述固定元件的两端,并与所述连接单元配合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单元包括:
26.第一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固定单元的底端;
27.两第二连接元件,两所述第二连接元件穿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两端,并与所述固定单元的两第一螺纹孔元件配合连接;
28.延伸元件,所述延伸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底端;
29.第一穿孔元件,所述第一穿孔元件开设于所述延伸元件的底端,并与所述安装单元配合连接。
30.进一步地,所述斜撑单元包括:
31.斜撑元件,所述斜撑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单元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斜撑元件的第二端设置于所述隔音单元的底端;
32.第三连接元件,所述第三连接元件设置于所述斜撑元件的第二端;
33.第四连接元件,所述第四连接元件穿设于所述第三连接元件,且所述第四连接元件的上端依次穿过所述隔音单元的加固元件、所述隔音单元的隔音元件嵌设于所述室内屋顶。
34.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单元包括:
35.两安装元件,所述安装元件呈u型结构,且两所述安装元件相背离设置于所述连接单元的底端;
36.两第二穿孔元件,两所述第二穿孔元件对应开设于两所述安装元件;
37.第五连接元件,所述第五连接元件的第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元件、所述连接单元的第一穿孔元件,用于将两所述安装元件固定于所述连接单元的下端;
38.若干第三穿孔元件,若干所述第三穿孔元件对应开设于两所述安装元件的顶端侧壁,并与所述天花板单元相对应且配合布置;
39.两第一限位元件,两所述第一限位元件对应开设于两所述安装元件相对的两侧壁。
40.进一步地,所述天花板单元包括:
41.第一板元件,所述第一板元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对应的安装元件的内部;
42.第二板元件,所述第二板元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元件的顶端;
43.第六连接元件,所述第六连接元件穿设于所述第二板元件,且所述第六连接元件的下端穿过所述安装单元的第三穿孔元件与所述第一板元件螺纹连接。
44.进一步地,所述封边单元包括:
45.封边元件,所述封边元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单元的两安装元件之间;
46.两第二限位元件,两所述第二限位元件设置于所述封边元件的两侧,并对应与所述安装单元的两第一限位元件相对应且配合布置。
47.进一步地,所述封边单元还包括:
48.装饰元件,所述装饰元件设置于所述封边元件的底端,并扣设两所述安装元件的边缘。
49.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50.(1)本实用新型的隔音天花板吊顶,通过固定单元将隔音单元安装于室内屋顶上,从而减少了上方楼层的声音向下传递,增强了隔音天花板吊顶的隔音能力;
51.(2)通过斜撑单元对连接单元进行支撑固定,从而增强了连接单元下端的承载能力,也增强了连接单元的稳定性;
52.(3)通过天花板单元的内部设置有空腔,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天花板单元的隔音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了隔音天花板吊顶的隔音能力;
53.(4)通过封边单元对安装单元的底端进行封边,避免连接单元的底端漏出,增强了隔音天花板吊顶底端的美观性和封闭性;
54.(5)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牢固稳定,隔音能力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天花板吊顶隔音能力差的问题,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5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天花板吊顶的结构示意图(一);
5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天花板吊顶(二);
5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音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5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5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单元和连接单元的装配图;
60.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斜撑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61.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单元和封边单元的装配图;
62.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单元的截面图;
63.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天花板单元和安装元件的装配图;
6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封边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65.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66.10、隔音单元;11、隔音元件;12、加固元件;13、第一企口元件;14、第二企口元件;
67.20、固定单元;21、固定元件;22、螺栓元件;23、第一螺纹孔元件;
68.30、连接单元;31、第一连接元件;32、第二连接元件;33、延伸元件;34、第一穿孔元件;
69.40、斜撑单元;41、斜撑元件;42、第三连接元件;43、第四连接元件;
70.50、安装单元;51、安装元件;52、第二穿孔元件;53、第五连接元件;54、第三穿孔元件;55、第一限位元件;
71.60、天花板单元;61、第一板元件;62、第二板元件;63、第六连接元件;
72.70、封边单元;71、封边元件;72、第二限位元件;73、装饰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7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内”、“外”、“垂直的”、“水平的”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7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隔音天花板吊顶,包括隔音单元10、固定单元20、连接单元30、若干斜撑单元40、安装单元50、两天花板单元60以及封边单元70。其中,隔音单元10安装于室内屋顶,用于避免上方楼层的声音传递到下方楼层;固定单元20设置于隔音单元10的底端,且其上端穿过隔音单元10嵌设于室内屋顶,用于将隔音单元10固定于室内屋顶;连接单元30设置于固定单元20的底端,用于安装斜撑单元40和安装单元50;若干斜撑单元40的第一端沿连接单元30的周向设置于连接单元30的下端,若干斜撑单元40的第二端设置于隔音单元10的底端,并穿过隔音单元10嵌设于室内屋顶,用于增强连接单元30的稳定性;安装单元50设置于连接单元30的下端两侧,用于安装天花板单元60;两天花板单元60对应设置于安装单元50的两侧;封边单元70可拆卸设置于安装单元50的底端,用于对安装单元50的底端进行密封。
75.具体地,在安装隔音天花板吊顶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隔音单元10贴合于室内屋顶的下方,然后使用固定单元20将隔音单元10初步固定于室内屋顶的下方,然后使用斜撑单元40继续对隔音单元10进行固定,同时斜撑单元40对连接单元30进行支撑,然后工作人员将安装单元50安装于连接单元30的底端,并将天花板单元60安装于安装单元50的内部,最后工作人员使用封边单元70对安装单元50的底端进行密封。
76.如图2~3所示,隔音单元10包括隔音元件11和加固元件12。其中,隔音元件11贴合于室内屋顶布置,用于提高隔音单元10的隔音能力;加固元件12设置于隔音元件11的底端,加固单元用于提高隔音单元10的强度。
77.其中,固定单元20的上端穿过隔音元件11和加固元件12的中部嵌设于室内屋顶。
78.其中,隔音元件11包括但不限于隔音棉、隔音板。
79.例如,隔音元件11包括两隔音板和一隔音棉。其中,隔音棉设置于两隔音板之间,且两隔音板之间的边缘位置被封边处理,如利用木板对两隔音板之间的边缘位置进行密封,避免隔音棉裸露。
80.其中,加固元件12可以为加固板,如木板,还用于对隔音元件11进行保护。
81.其中,隔音元件11和加固元件12上均开设有若干穿孔,用于使固定单元20或斜撑
单元40穿过隔音元件11和加固元件12。
82.如图3所示,隔音单元10包括两第一企口元件13和两第二企口元件14。两第一企口元件13设置于隔音元件11两相邻的侧壁,用于与另一隔音单元10的第二企口元件14配合连接;两第二企口元件14设置于加固元件12两相邻的侧壁,且第二企口元件14与另一隔音单元10的对应的第一企口元件13相对应且配合布置,用于与另一隔音单元10的第一企口元件13配合连接,以便于对相邻的两隔音单元10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避免声音从相邻的两隔音单元10的缝隙处传播到下方。
83.如图4所示,固定单元20包括固定元件21、螺栓元件22和两第一螺纹孔元件23。其中,固定元件21设置于隔音单元10的底端;螺栓元件22穿设于固定元件21,且螺栓元件22的上端依次穿过隔音单元10的加固元件12、隔音单元10的隔音元件11嵌设于室内屋顶,螺栓元件22用于配合固定元件21将加固元件12和隔音元件11固定于室内屋顶;两第一螺纹孔元件23开设于固定元件21的两端,并与连接单元30配合连接。
84.其中,固定元件21为固定板。
85.其中,螺栓元件22为膨胀螺栓。
86.其中,第一螺纹孔元件23为螺纹孔。
87.具体地,螺栓元件22的上端依次穿过加固元件12和隔音元件11上的穿孔嵌入室内屋顶的内部。
88.如图5所示,连接单元30包括第一连接元件31、两第二连接元件32、延伸元件33以及第一穿孔元件34。其中,第一连接元件31设置于固定单元20的底端,用于安装延伸元件33;两第二连接元件32穿设于第一连接元件31的两端,并与固定单元20的两第一螺纹孔元件23配合连接,用于将第一连接元件31安装固定于固定单元20的底端;延伸元件33设置于第一连接元件31的底端,用于安装安装单元50;第一穿孔元件34开设于延伸元件33的底端,并与安装单元50配合连接,用于便于安装安装单元50。
89.其中,第一连接元件31的纵截面呈凹字型,且由金属材料制成,如不锈钢。
90.其中,第二连接元件32为螺栓。
91.其中,延伸元件33为延伸杆。
92.其中,第一连接元件31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用于安装第二连接元件32。
93.如图6所示,斜撑单元40包括斜撑元件41、第三连接元件42和第四连接元件43。其中,斜撑元件41的第一端与连接单元30的下端固定连接,斜撑元件41的第二端设置于隔音单元10的底端,用于对连接单元30进行支撑;第三连接元件42设置于斜撑元件41的第二端,用于对隔音单元10进行支撑;第四连接元件43穿设于第三连接元件42,且第四连接元件43的上端依次穿过隔音单元10的加固元件12、隔音单元10的隔音元件11嵌设于室内屋顶,用于将第三连接元件42固定于隔音单元10的下方,并将第三连接元件42固定于室内屋顶的下方。
94.具体地,斜撑元件41的第一端与连接单元30的延伸元件3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端位于加固元件12的下方;第三连接元件42设置于加固元件12的下方,并与加固元件12的底端抵接。
95.其中,斜撑元件41为金属支撑杆。
96.其中,第三连接元件42为金属连接板。
97.其中,第四连接元件43为膨胀螺栓。
98.如图7~8所示,安装单元50包括两安装元件51、两第二穿孔元件52、第五连接元件53、若干第三穿孔元件54以及两第一限位元件55。其中,安装元件51呈u型结构,且两安装元件51相背离设置于连接单元30的底端,用于安装天花板单元60;两第二穿孔元件52对应开设于两安装元件51,用于安装第五连接元件53;第五连接元件53的第一端穿过第二穿孔元件52、连接单元30的第一穿孔元件34,用于将两安装元件51固定于连接单元30的下端;若干第三穿孔元件54对应开设于两安装元件51的顶端侧壁,并与天花板单元60相对应且配合布置,第三穿孔元件54用于安装天花板单元60配合连接,以固定天花板单元60;两第一限位元件55对应开设于两安装元件51相对的两侧壁,用于与封边单元70配合连接。
99.其中,安装元件51为金属制成。
100.其中,第二穿孔元件52开设于安装元件51的闭口端。
101.其中,第五连接元件53为螺栓和螺母组成。
102.其中,第三穿孔元件54开设于安装元件51的开口端的上侧壁。
103.其中,第一限位元件55开设于安装元件51的闭口端的外侧壁。
104.其中,第一限位元件55为弧形凹槽。
105.具体地,在安装安装单元50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两安装元件51放置于延伸元件33的下端两侧,并是两第二穿孔元件52与延伸元件33下端的第一穿孔元件34相对应,然后工作人员将第五连接元件53的螺栓插入第二穿孔元件52和第一穿孔元件34,并将第五连接元件53的螺母与第五连接元件53的螺栓螺纹连接,以通过第五连接元件53将两安装元件51夹持于延伸元件33的下端。
106.如图9所示,天花板单元60包括第一板元件61、第二板元件62和第六连接元件63。其中,第一板元件61的第一端设置于安装单元50的对应的安装元件51的内部;第二板元件62的第一端设置于安装元件51的顶端,并与第一板元件61形成空腔,以增强天花板单元60的隔音能力;第六连接元件63穿设于第二板元件62,且第六连接元件63的下端穿过安装单元50的第三穿孔元件54与第一板元件61螺纹连接,用于将第一板元件61和第二板元件62固定于安装元件51的内部。
107.其中,第一板元件61可以为隔音板,第二板元件62可以为石膏板、pvc板、金属板等。
108.其中,第六连接元件63为螺栓。
109.其中,第一板元件61的第一端开设有螺纹孔。
110.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板元件61的第一端嵌设有螺母,以与第六连接元件63螺纹连接。
111.其中,第二板元件62的第一端开设有穿孔。
112.其中,第一板元件61的边缘和第二板元件62的边缘和加固元件22的边缘上下齐平。
113.具体地,在安装第一板元件61和第二板元件62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将第一板元件61的第一端设置于安装元件51的内部,然后将第六连接元件63穿设于第二板元件62的第二端,最后将第六连接元件63的下端穿过第三穿孔元件54与第一板元件61的第一端螺纹连接。
114.如图10所示,封边单元70包括封边元件71和两第二限位元件72。其中,封边元件71设置于安装单元50的两安装元件51之间,用于对两安装元件5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两第二限位元件72设置于封边元件71的两侧,并对应与安装单元50的两第一限位元件55相对应且配合布置,用于配合第一限位元件55将封边元件71限位于两安装元件51之间。
115.其中,封边元件71为板元件。
116.其中,第二限位元件72为弧形结构,且可由橡胶制成。
117.封边单元70还包括装饰元件73,装饰元件73设置于封边元件71的底端,并扣设两安装元件51的边缘,用于对封边元件71与安装元件51之间的缝隙进行遮盖,增加隔音天花吊顶结构的美观性。
118.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法如下:
119.工作人员将隔音元件11和加固元件12贴合于室内屋顶布置;
120.工作人员使用螺栓元件22将固定元件21固定于加固元件12的底端,并将螺栓元件22的上端嵌设入室内屋顶的内部,以将隔音元件11和加固元件12初步固定于室内屋顶;
121.工作人员通过第五连接元件53将两安装元件51固定于延伸元件33的下端;
122.工作人员将第一连接元件31放置于固定元件21的下方,并使第二连接元件32与对应的第一螺纹孔元件23螺纹连接;
123.工作人员将第四连接元件43设置于第三连接元件42内,并使第四连接元件43的上端依次穿过加固元件12、隔音元件11嵌设于室内屋顶,以使斜撑元件41对延伸元件33进行支撑,并将加固元件12和隔音元件11进一步固定于室内屋顶;
124.工作人员使用第六连接元件63将第一板元件61和第二板元件62安装于安装元件51的内部。
125.其中,在室内墙体上安装有若干安装元件51,以对靠近室内墙体的第一板元件61和第二板元件62进行支撑固定。
126.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127.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