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束剥皮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1:45: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束剥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线束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2.线束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绝缘护套、接线端子、导线及绝缘包扎材料等组成,是电路中连接各电器设备的接线部件,由芯线、线皮等组成,线束产业链包括电线电缆、连接器、加工设备、线束制造和下游应用产业,线束应用非常广泛,可用在汽车、家用电器、计算机和通讯设备、各种电子仪器仪表等方面,现有的家用电器线束加工可以分成三个单独的工序进行加工, 即剥皮工序;压接工序;组装工序。具体操作为工人先将线束进行剥皮加工,然后转入压接工序,再由压接工序的工人进行压接加工,最后转入组装工序,由组装工人进行内胆的组装。
3.根据中国专利cn 111564796 b所公开的一种线束加工用线束剥皮装置,该申请通过两个调节块可以在调节板上移动,可以用于对线束的松紧度来对线束的平整度进行调节,防止线束加工时线束上会有皱纹和弯曲影响后续的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当剥皮完成后刀片长时间暴露在外没有防护措施,刀片会发生锈蚀现象,进而会降低刀片的使用寿命。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束剥皮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6.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一种线束剥皮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端一侧设有支撑架一,所述支撑架一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一,所述转轴一外壁套设有废线收集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顶端远离所述支撑架一的一侧设有支撑架二,所述支撑架二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二,所述转轴二外壁套设有驱动辊,所述转轴二一端延伸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二外与驱动电机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支撑架二相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且位于所述废线收集辊和所述驱动辊之间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套环,两组所述定位套环分别均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底座顶端且位于两组所述定位套环之间设有u型架一,所述u型架一顶端设有刀箱,所述刀箱内设有刀片,所述刀片通过推送组件与所述刀箱相连接,所述刀箱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清洁橡胶块,两组所述清洁橡胶块通过复位组件与所述刀箱相连接,所述刀箱和所述u型架一上分别均开设有与所述刀片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底座与所述u型架一之间设有u型架二,所述u型架二与所述底座固定相连,所述u型架二与所述u型架一之间设有述u型架三,所述u型架三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一,所述导向杆一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二与缓震弹簧相连接,所述导向杆一通过所述缓震弹簧与所述底座相连接,所述u型架三上设有转轴三,所述转轴三外壁套设有支撑辊。
8.作为优选的,所述u型架二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一相匹配的导向孔一,所述支撑辊外壁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挡环。
9.作为优选的,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所述刀箱顶端设有丝杆,所述丝杆底端延伸至所述刀箱内与连接块相连接,所述连接块通过轴承与所述丝杆相连接,所述连接块底端通过刀片架与所述刀片相连接。
10.作为优选的,所述刀箱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杆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丝杆顶端设有转轮。
11.作为优选的,所述连接块外壁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架,所述刀箱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架相匹配的限位槽。
12.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刀箱内设有的对称设置的复位套筒,所述复位套筒内设有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压片,所述压片通过复位弹簧与所述复位套筒相连接,所述复位套筒内且位于所述压片远离所述复位弹簧的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复位套筒外且与所述清洁橡胶块相连接的导向杆二。
13.作为优选的,所述复位套筒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二相匹配的导向孔二。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添加刀箱和推送组件便于对刀片进行推出和收纳,防止刀片长时间暴露在外发生锈蚀现象,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推送组件操作灵活方便,通过添加清洁橡胶块和复位组件当刀片使用完毕后收纳至刀箱的过程中便于擦除刀片上的灰尘,通过添加废线收集辊、驱动辊、定位位套环、支撑辊和缓震弹簧使线束处于张紧状态进而防止线皮出现皱纹弯曲现象。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剥皮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剥皮装置中u型架二和u型架三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剥皮装置中u型架二和u型架三主视图;
19.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线束剥皮装置中刀箱剖视图;
20.图5时图4a处局部放大图。
21.图中:
22.1、底座;2、支撑架一;3、转轴一;4、废线收集辊;5、支撑架二;6、转轴二;7、驱动辊;8、驱动电机;9、定位套环;10、u型架一;11、刀箱;12、刀片;13、清洁橡胶块;14、u型架二;15、u型架三;16、导向杆一;17、缓震弹簧;18、转轴三;19、支撑辊;20、挡环;21、丝杆;22、连接块;23、轴承;24、刀片架;25、限位架;26、限位槽;27、复位套筒;28、压片;29、复位弹簧;30、导向杆二。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2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束剥皮装置。
25.实施例一;
26.如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线束剥皮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设有支撑架一2,所述支撑架一2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一3,所述转轴一3外壁套设有废线收集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远离所述支撑架一2的一侧设有支撑架二5,所述支撑架二5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二6,所述转轴二6外壁套设有驱动辊7,所述转轴二6一端延伸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二5外与驱动电机8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与所述支撑架二5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所述废线收集辊4和所述驱动辊7之间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套环9,两组所述定位套环9分别均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两组所述定位套环9之间设有u型架一10,所述u型架一10顶端设有刀箱11,所述刀箱11内设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通过推送组件与所述刀箱11相连接,所述刀箱11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清洁橡胶块13,两组所述清洁橡胶块13通过复位组件与所述刀箱11相连接,所述刀箱11和所述u型架一10上分别均开设有与所述刀片1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底座1与所述u型架一10之间设有u型架二14,所述u型架二14与所述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u型架二14与所述u型架一10之间设有述u型架三15,所述u型架三15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一16,所述导向杆一16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二14与缓震弹簧17相连接,所述导向杆一16通过所述缓震弹簧17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u型架三15上设有转轴三18,所述转轴三18外壁套设有支撑辊19。
27.实施例二;
28.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设有支撑架一2,所述支撑架一2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一3,所述转轴一3外壁套设有废线收集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远离所述支撑架一2的一侧设有支撑架二5,所述支撑架二5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二6,所述转轴二6外壁套设有驱动辊7,所述转轴二6一端延伸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二5外与驱动电机8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与所述支撑架二5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所述废线收集辊4和所述驱动辊7之间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套环9,两组所述定位套环9分别均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两组所述定位套环9之间设有u型架一10,所述u型架一10顶端设有刀箱11,所述刀箱11内设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通过推送组件与所述刀箱11相连接,所述刀箱11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清洁橡胶块13,两组所述清洁橡胶块13通过复位组件与所述刀箱11相连接,所述刀箱11和所述u型架一10上分别均开设有与所述刀片1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底座1与所述u型架一10之间设有u型架二14,所述u型架二14与所述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u型架二14与所述u型架一10之间设有述u型架三15,所述u型架三15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一16,所述导向杆一16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二14与缓震弹簧17相连接,所述导向杆一16通过所述缓震弹簧17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u型架三15上设有转轴三18,所述转轴三18外壁套设有支撑辊19。所述u型架二14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一16相匹配的导向孔一,所述支撑辊19外壁上套设有对称设置的挡环20。所述推送组件包括所述刀
箱11顶端设有丝杆21,所述丝杆21底端延伸至所述刀箱11内与连接块22相连接,所述连接块22通过轴承23与所述丝杆21相连接,所述连接块22底端通过刀片架24与所述刀片12相连接。所述刀箱11上开设有与所述丝杆21相匹配的螺纹孔,所述丝杆21顶端设有转轮。所述连接块22外壁设有对称设置的限位架25,所述刀箱11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架25相匹配的限位槽26。使用过程中将需要剥皮的线缠绕在废线收集辊4上,将线的另一端穿过一组定位套环9然后压在支撑辊19上,继续穿过另一组定位套环9随后安装在驱动辊7上,线束压在支撑辊19上,支撑辊19通过导向杆一16挤压缓震弹簧17,缓震弹簧17产生弹力向上挤压导向杆一16,导向杆一16挤压支撑辊19,支撑辊19挤压线束,时线束处于张紧状态防止其出现褶皱弯曲现象,随后转动丝杆21,丝杆21通过螺纹孔带动连接块22向下移动,连接块22通过刀片架带动刀片12向箱外移动直至刀尖与线束相抵触,随后启动驱动电机8通过转轴二6带动驱动辊7转动,驱动辊7拽动线束在刀剑下移动进而使线束被刀片12割开,剥皮完成后反转丝杆21带动刀片12收纳至刀箱11中,通过添加刀箱11和推送组件便于对刀片12进行推出和收纳,防止刀片长时间暴露在外发生锈蚀现象,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推送组件操作灵活方便。
29.实施例三;
30.如图1-5所示,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一侧设有支撑架一2,所述支撑架一2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一3,所述转轴一3外壁套设有废线收集辊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端远离所述支撑架一2的一侧设有支撑架二5,所述支撑架二5上设有横向设置的转轴二6,所述转轴二6外壁套设有驱动辊7,所述转轴二6一端延伸延伸至所述支撑架二5外与驱动电机8相连接,所述驱动电机8与所述支撑架二5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所述废线收集辊4和所述驱动辊7之间设有对称设置的定位套环9,两组所述定位套环9分别均通过连接柱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底座1顶端且位于两组所述定位套环9之间设有u型架一10,所述u型架一10顶端设有刀箱11,所述刀箱11内设有刀片12,所述刀片12通过推送组件与所述刀箱11相连接,所述刀箱11内设有对称设置的清洁橡胶块13,两组所述清洁橡胶块13通过复位组件与所述刀箱11相连接,所述刀箱11和所述u型架一10上分别均开设有与所述刀片12相匹配的通孔,所述底座1与所述u型架一10之间设有u型架二14,所述u型架二14与所述底座1固定相连,所述u型架二14与所述u型架一10之间设有述u型架三15,所述u型架三15底端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一16,所述导向杆一16底端贯穿所述u型架二14与缓震弹簧17相连接,所述导向杆一16通过所述缓震弹簧17与所述底座1相连接,所述u型架三15上设有转轴三18,所述转轴三18外壁套设有支撑辊19。所述复位组件包括刀箱11内设有的对称设置的复位套筒27,所述复位套筒27内设有设有与之相匹配的压片28,所述压片28通过复位弹簧29与所述复位套筒27相连接,所述复位套筒27内且位于所述压片28远离所述复位弹簧29的一侧设有延伸至所述复位套筒27外且与所述清洁橡胶块13相连接的导向杆二30。所述复位套筒27上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杆二30相匹配的导向孔二。当刀片12在收纳过程中向上移动至两组清洁橡胶块13之间,此时复位弹簧29复位推动压片28,压片28通过导向杆二30推动清洁橡胶块13挤压刀片12,刀片12继续向上移动两组清洁橡胶块13将刀面上的灰尘擦去,使刀片12更加清洁防止刀片12锈蚀。
31.在实际应用时,使用过程中将需要剥皮的线缠绕在废线收集辊4上,将线的另一端穿过一组定位套环9然后压在支撑辊19上,继续穿过另一组定位套环9随后安装在驱动辊7
上,线束压在支撑辊19上,支撑辊19通过导向杆一16挤压缓震弹簧17,缓震弹簧17产生弹力向上挤压导向杆一16,导向杆一16挤压支撑辊19,支撑辊19挤压线束,时线束处于张紧状态防止其出现褶皱弯曲现象,随后转动丝杆21,丝杆21通过螺纹孔带动连接块22向下移动,连接块22通过刀片架带动刀片12向箱外移动直至刀尖与线束相抵触,随后启动驱动电机8通过转轴二6带动驱动辊7转动,驱动辊7拽动线束在刀剑下移动进而使线束被刀片12割开,剥皮完成后反转丝杆21带动刀片12收纳至刀箱11中,通过添加刀箱11和推送组件便于对刀片12进行推出和收纳,防止刀片长时间暴露在外发生锈蚀现象,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推送组件操作灵活方便;当刀片12在收纳过程中向上移动至两组清洁橡胶块13之间,此时复位弹簧29复位推动压片28,压片28通过导向杆二30推动清洁橡胶块13挤压刀片12,刀片12继续向上移动两组清洁橡胶块13将刀面上的灰尘擦去,使刀片12更加清洁防止刀片12锈蚀。
32.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添加刀箱和推送组件便于对刀片进行推出和收纳,防止刀片长时间暴露在外发生锈蚀现象,提高其使用寿命,并且推送组件操作灵活方便,通过添加清洁橡胶块和复位组件当刀片使用完毕后收纳至刀箱的过程中便于擦除刀片上的灰尘,通过添加废线收集辊、驱动辊、定位位套环、支撑辊和缓震弹簧使线束处于张紧状态进而防止线皮出现皱纹弯曲现象。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