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0:20: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自动化制作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2.在电机的自动化制作过程中,在安装转子之前通常需要对电机的壳体进行除尘,使得电机的壳体能够保持无尘的状态,方便后续安装过程中,电机的壳体保持无尘状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除尘设备,能够自动化清洁电机壳体的灰尘,提高电机生产的质量。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除尘设备,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离区、除尘区和第二隔离区;输送装置,依次贯穿所述第一隔离区、所述除尘区和所述第二隔离区设置,以输送待除尘的电机壳体;所述第一隔离区内设有第一隔离箱体、第一定位装置和两第一阻隔装置,所述第一隔离箱体与所述输送装置的对应处设有两第一输送孔,两所述第一阻隔装置分别设置于一所述第一输送孔处,且能够启闭两所述第一输送孔,所述第一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箱体内,且能够定位所述输送装置上电机壳体的位置;所述除尘区内设有除尘箱体、第二定位装置和除尘装置,所述除尘箱体与所述第一输送孔相连通,所述除尘装置设置于所述除尘箱体内,所述第二定位装置能够定位所述输送装置上电机壳体的位置,以使得所述除尘装置与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电机壳体相对应;所述第二隔离区内设有第二隔离箱体、第三定位装置和两第二阻隔装置,所述第二隔离箱体与所述输送装置的对应处设有两第二输送孔,所述第二输送孔与所述除尘箱体相连通,两所述第二阻隔装置分别设置于一所述第二输送孔处,且能够启闭两所述第二输送孔,所述第三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隔离箱体内,且能够定位所述输送装置上电机壳体的位置。
5.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除尘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6.1.首先,未除尘的电机壳体通过输送装置穿过第一输送孔进入第一隔离区内,并通过第一定位装置进行定位,然后,待位于除尘区内的电机壳体除尘完毕并进入第二隔离区后,未除尘的电机壳体通过另一第一输送孔进入除尘区内,使得除尘后的电机壳体不与待除尘的电机壳体相接触,使得除尘后的电机壳体不会在除尘后再次沾染灰尘,除尘效果更好;
7.2.在进入除尘区后,第一阻隔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阻隔装置也处于关闭状态,待经过除尘后,第二阻隔装置打开,除尘后的壳体通过输送装置穿过第二输送孔进入第二隔离区内,并在第二定位装置检测到除尘后的壳体进入第二隔离区后,第二阻隔装置关闭,然后第一阻隔装置打开,持续进行壳体的除尘,实现壳体除尘的自动化。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隔装置包括第一伸缩杆和阻隔板,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于所述第一隔离箱体上,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阻隔板传动相连,且具有朝向所述第一输送孔往复运动的行程,以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带动下启闭所述第一输送
孔。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隔装置还包括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沿所述第一伸缩杆至所述第一输送孔的方向设置,且与所述阻隔板滑动相连。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阻隔装置还包括止挡板,所述止挡板设置于所述第一输送孔远离所述阻隔板的一侧,与所述阻隔板相对设置,以与所述阻隔板贴合密封所述第一隔离区。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挡板朝向所述阻隔板的一面设置止挡面,所述阻隔板朝向所述止挡板的一面上设有阻隔面,所述止挡面与所述阻隔面能够相互嵌合。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止挡面为斜面或台阶面或锯齿面,所述阻隔面为与所述止挡面相嵌合的斜面或台阶面或锯齿面。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装置包括两第一定位件,两所述第一定位件沿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两所述第一定位件之间形成第一阻隔位,所述第一阻隔位能够容纳所述输送装置的电机壳体。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定位装置为红外定位装置,所述红外定位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所述红外发射器与所述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于所述输送装置的两侧,其发出的光线能够被所述输送装置的电机壳体所阻挡。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轨道和输送板,所述输送板与所述输送轨道传动相连,在所述输送轨道的带动下依次穿过所述第一隔离区、所述除尘区和所述第二隔离区,所述输送板用于放置电机壳体。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除尘装置包括相连通的吸尘口、吸尘管道和吸尘驱动装置,所述吸尘口与所述输送装置上相对应,以在所述吸尘驱动装置和所述吸尘管道的作用下吸取所述输送装置上的电机内的灰尘。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尘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除尘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21.附图标记:
22.100-第一隔离区;110-第一隔离箱体;111-第一输送孔;120-第一定位装置;130-第一阻隔装置;131-第一伸缩杆;132-阻隔板;133-滑动轨道;134-止挡板;
23.200-除尘区;210-除尘箱体;220-除尘装置;
24.300-第二隔离区;310-第二隔离箱体;311-第二输送孔;320-第三定位装置;330-第二阻隔装置;
25.400-输送装置;410-输送轨道;420-输送板。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29.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0.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1.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除尘设备,包括:
32.依次设置的第一隔离区100、除尘区200和第二隔离区300;
33.输送装置400,依次贯穿第一隔离区100、除尘区200和第二隔离区300设置,以输送待除尘的电机壳体;
34.第一隔离区100内设有第一隔离箱体110、第一定位装置120和两第一阻隔装置130,第一隔离箱体110与输送装置400的对应处设有两第一输送孔111,两第一阻隔装置130分别设置于一第一输送孔111处,且能够启闭两第一输送孔111,第一定位装置120设置于第一隔离箱体110内,且能够定位输送装置400上电机壳体的位置;
35.除尘区200内设有除尘箱体210、第二定位装置和除尘装置220,除尘箱体210与第一输送孔111相连通,除尘装置220设置于除尘箱体210内,第二定位装置能够定位输送装置400上电机壳体的位置,以使得除尘装置220与输送装置400上的电机壳体相对应;
36.第二隔离区300内设有第二隔离箱体310、第三定位装置320和两第二阻隔装置330,第二隔离箱体310与输送装置400的对应处设有两第二输送孔311,第二输送孔311与除尘箱体210相连通,两第二阻隔装置330分别设置于一第二输送孔311处,且能够启闭两第二输送孔311,第三定位装置320设置于第二隔离箱体310内,且能够定位输送装置400上电机壳体的位置。
37.首先,未除尘的电机壳体通过输送装置400穿过第一输送孔111进入第一隔离区100内,并通过第一定位装置120进行定位,然后,待位于除尘区200内的电机壳体除尘完毕并进入第二隔离区300后,未除尘的电机壳体通过另一第一输送孔111进入除尘区200内,使得除尘后的电机壳体不与待除尘的电机壳体相接触,使得除尘后的电机壳体不会在除尘后
再次沾染灰尘,除尘效果更好;
38.其次,在进入除尘区200后,第一阻隔装置130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阻隔装置330也处于关闭状态,待经过除尘后,第二阻隔装置330打开,除尘后的壳体通过输送装置400穿过第二输送孔311进入第二隔离区300内,并在第三定位装置320检测到除尘后的壳体进入第二隔离区300后,第二阻隔装置330关闭,然后第一阻隔装置130打开,持续进行壳体的除尘,实现壳体除尘的自动化。
39.并且,其具体地定位清洁流程如下:壳体在除尘区200内除尘时,靠近除尘区200的第一阻隔装置130和第二阻隔装置330均处于关闭状态,使得除尘区200处于密闭状态,在完成除尘区200整体的除尘后,第二阻隔装置330打开,以供除尘后的壳体通过,在第二定位装置检测到壳体进入第二除尘区200后,靠近除尘区200的第二阻隔装置330关闭,远离除尘区200的第二阻隔装置330打开,便于后续的壳体加工,在靠近除尘区200的第二阻隔装置330关闭的同时,靠近除尘区200的第一阻隔装置130打开,以供未除尘的壳体通过,进入除尘区200,在第三定位装置320检测到壳体进入后,靠近除尘区200的第一阻隔装置130关闭,远离除尘区200的第一阻隔装置130打开,以供未除尘的壳体进入第一隔离区100。
40.使得未除尘的壳体及带有灰尘的空气与除尘后的壳体及没有灰尘的空气相互隔绝,使得电机壳体的除尘效果更好。
41.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阻隔装置130包括第一伸缩杆131和阻隔板132,第一伸缩杆131固定于第一隔离箱体110上,第一伸缩杆131与阻隔板132传动相连,且具有朝向第一输送孔111往复运动的行程,以在第一伸缩杆131的带动下启闭第一输送孔111。
42.具体地,第一阻隔板132在第一伸缩杆131的伸缩的带动下启闭第一输送孔111,实现第一隔离区100的启闭,方便与第一定位装置120电性控制相连,实现第一隔离区100的自动化启闭,以实现壳体除尘的自动化。
43.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阻隔装置130还包括滑动轨道133,滑动轨道133沿第一伸缩杆131至第一输送孔111的方向设置,且与阻隔板132滑动相连。
44.具体地,通过设置滑动轨道133对第一伸缩杆131上的阻隔板132进行导向,使得阻隔板132在朝向第一输送孔111方向移动时,移动更加稳定,使用更加方便。
45.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阻隔装置130还包括止挡板134,止挡板134设置于第一输送孔111远离阻隔板132的一侧,与阻隔板132相对设置,以与阻隔板132贴合密封第一隔离区100。
46.具体地,通过止挡板134与阻隔板132相贴合,以密闭第一输送孔111,使得第一隔离区100内更不易进入外界的灰尘,使用环境更好,在电机的壳体进行除尘时,更加方便。
47.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止挡板134朝向阻隔板132的一面设置止挡面,阻隔板132朝向止挡板134的一面上设有阻隔面,止挡面与阻隔面能够相互嵌合。
48.具体地,通过设置互相嵌合的止挡面和阻隔面,使得其相接处连接紧密,外界灰尘不易自其连接处进入第一隔离区100内,使用更加安全。
49.其相互嵌合的具体实现方式有:止挡面为斜面或台阶面或锯齿面,阻隔面为与止
挡面相嵌合的斜面或台阶面或锯齿面。
50.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定位装置120包括两第一定位件,两第一定位件沿输送装置400的输送方向依次间隔设置,且两第一定位件之间形成第一阻隔位,第一阻隔位能够容纳输送装置400的电机壳体。
51.具体地,通过设置两第一定位件对输送装置400上的电机壳体进行定位,输送装置400上的电机壳体经过一第一定位件或两第一定位件时,远离除尘区200的第一阻隔装置130将关闭远离除尘区200的第一输送孔111,而在电机壳体离开第一定位件后,靠近除尘区200的第一阻隔装置130打开,电机壳体通过此第一阻隔装置130进入除尘区200中,方便自动化控制,使用更加方便。
52.参照图1与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定位装置为红外定位装置,红外定位装置包括红外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红外发射器与红外接收器相对设置于输送装置400的两侧,其发出的光线能够被输送装置400的电机壳体所阻挡。
53.具体地,通过红外定位装置对除尘区200内的电机壳体进行定位,在电机壳体到达预设位置后,电机壳体停留,且恰好与除尘装置220对齐,便于对电机壳体进行除尘,提高除尘的效果。
54.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输送装置400包括输送轨道410和输送板420,输送板420与输送轨道410传动相连,在输送轨道410的带动下依次穿过第一隔离区100、除尘区200和第二隔离区300,输送板420用于放置电机壳体。
55.具体地,输送轨道410能够自动输送输送板420,使得输送板420沿第一隔离区100、除尘区200和第二隔离区300的方向进行运动,以自动输送电机壳体,实现电机壳体除尘的自动化。
56.参照图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除尘装置220包括相连通的吸尘口、吸尘管道和吸尘驱动装置,吸尘口与输送装置400上相对应,以在吸尘驱动装置和吸尘管道的作用下吸取输送装置400上的电机内的灰尘。
57.具体地,在电机壳体移动除尘区200内时,将与除尘区200内的吸尘口对齐,方便吸尘口直接吸取电机壳体上的灰尘,及除尘区200内的灰尘,实现除尘区200整体的除尘,提高除尘效果,在后续的加工过程中不易进入灰尘,以提高电机制作的质量。
5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阻隔装置330的详细构造与第一阻隔装置130的构造相同,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59.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