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注油定位轴承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0:14: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轴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油定位轴承组件。


背景技术:

2.轴承是机械设备中一个重要的零部件,其功能是支撑例如轴体之类的机械旋转体 并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保证其回转精度。轴承工作时,构成轴承的各零部件之间不只发生滚动摩擦,而且还会发生滑动摩擦,从而造成零部件的磨损,因此对轴承添加润滑油不但可以减少轴承内部的摩擦与磨损,还可以防止生锈、腐蚀,延长使用寿命。但是添加润滑油时特别需要注意其用量。若添加剂量太少的话,则将因润滑不充分而影响轴承寿命;若添加剂量过多的话,则会产生较大的阻力,影响轴体的正常工作。因此,现有技术中对于轴承处的润滑油的添加,一般为定期添加一定的剂量以控制其剂量,在保证润滑的情况下,不对轴体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3.以颚式破碎机为例,常见的颚式破碎机由其皮带轮带动偏心轴旋转,与偏心轴连接的动颚随之以规则性的运动轨迹往复运动,并周期性地远离或靠近固定颚板,从而对位于动颚与固定颚板之间的物料进行破碎。然而在长期高强度、高负荷的环境下工作容易造成支撑偏心轴的轴承发生磨损,因此适当添加润滑油无疑是确保其正常工作的关键。
4.现有技术中,颚式破碎机该处常用结构有两种,如图1及图2所示,图1中该颚式破碎机包括皮带轮1、随所述皮带轮1 转动的偏心轴5、与所述偏心轴5连接的动颚4以及支撑所述偏心轴5的轴承组件2。所述轴承组件2包括套设在所述偏心轴5上的轴承6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轴承6的轴承座3。其中,所述轴承座3套设在所述轴承6外侧。所述轴承端盖7盖设在所述轴承6的轴向两端面上,并与所述轴承座3紧密连接,以防止所述轴承6内的润滑油渗漏,并限制所述轴承6轴向上的移动。所述轴承座3上设有第一注油通道301。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为通孔,其入口设置在所述轴承座3的外侧,出口设置在朝向所述轴承端盖7的一侧,其入口处设置有螺纹,方便连接供油管。所述轴承端盖7内设有第二注油通道701,其轴线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的轴线重合,其入口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相接,出口朝向所述轴承6的轴向端面,润滑油沿所述第二注油通道701流至所述轴承6的轴向端面并流入其内部进行润滑。所述轴承座3及所述轴承端盖7外端面侧设置有紧定板8,所述紧定板8通过固定螺栓9将所述轴承座3及所述轴承端盖7进行固定锁紧定位。
5.但在安装所述轴承组件2时,固定螺栓9在紧定时可能会产生少许的偏转,使得紧定后第一注油通道301与第二注油通道701的轴线未能重合,会导致润滑油流动的油路弯折、过流面积减小,加注润滑油时容易发生堵塞,甚至不能加注。在所述固定螺栓9紧定好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由于运行时一直产生振动,所述固定螺栓9会松动甚至脱落,造成所述轴承座3相对于所述轴承端盖7发生错位,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不再对准所述第二注油通道701,从而导致润滑油加注时容易发生堵塞,甚至不能加注,同时由于与所述飞轮1距离很近,所述固定螺栓9出现问题后对其进行检修处理时维修空间过小,维修困难。
6.图2中该颚式破碎机包括皮带轮1、随所述皮带轮1 转动的偏心轴5、与所述偏心轴
5连接的动颚4以及支撑所述偏心轴5的轴承组件2。所述轴承组件2包括套设在所述偏心轴5上的轴承6以及用于安装所述轴承6的轴承座3。其中,所述轴承座3套设在所述轴承6外侧。在所述轴承6的外圈轴向中部设有与所述轴承6内部连通的油槽6011。所述轴承座3上沿所述轴承6圆周方向分布有注油孔3011。所述注油孔3011连通所述轴承座3的外侧与所述油槽6011。添加润滑油时,从所述注油孔3011注入润滑油,润滑油沿所述注油孔3011流至所述油槽6011并进入所述轴承6内部进行润滑。
7.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安装误差等原因,所述轴承6相对于所述轴承座3发生错位,所述注油孔3011不再对准所述油槽6011,从而导致润滑油流动的油路弯折、阻力增大,加注润滑油时容易发生堵塞,甚至不能加注。


技术实现要素:

8.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油定位轴承组件,方便安装的同时保证注油通道一直处在同一轴线上,便于加注润滑油的顺利进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后续维修方便。
9.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定位轴承组件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10.一种注油定位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套设在所述轴承外的轴承座、盖合在所述轴承的轴向端面上的轴承端盖;所述轴承座内设有第一注油通道,所述第一注油通道为通孔;所述轴承座内腔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中安装限位块;所述轴承端盖设有第二注油通道,所述第二注油通道连接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与所述轴承的轴向端面之间;所述轴承端盖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积;所述限位块插入所述限位槽以限制所述轴承端盖转动;润滑油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进入并流向所述第二注油通道,经所述第二注油通道流至所述轴承的轴向端面;
11.与现有的两种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定位轴承组件中定位块位于轴承与轴承盖之间,安装时方便定位,易于操作,同时使得轴承座、轴承端盖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第一注油通道和第二注油通道的轴线一直保持一致,油路不发生变化,保证润滑油的顺利加注。而且限位槽横截面积大于所述限位块的横截面积,能够保证无阻碍顺利安装。后续维修方便。
12.进一步,还包括用于与供油泵连接的供油管接头;所述的供油管接头安装在所述第一注油通道远离所述第二注油通道一侧的开口处。通过供油管接头实现与供油泵的连接,通过供油泵定时、定量加注润滑油。
13.进一步,还包括内通螺塞;所述内通螺塞塞入所述第一注油通道内;所述供油管接头固设在所述内通螺塞内。内通螺塞连接第一注油通道与供油管,保证顺利加注。
14.进一步,所述定位槽数量为1个或多个,设置于轴承座内腔竖直方向;所述限位块数量与定位槽一致且与定位槽的配合为过渡配合;所述限位槽数量与定位槽数量一致,轴线与定位槽轴线重合。
15.进一步,所述第一注油通道与所述第二注油通道都为光滑通孔;所述第二注油通道横截面积略大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保证油路顺畅。
16.进一步,所述第一注油通道、所述第二注油通道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并沿与所述轴承径向平行的方向均匀分布。
17.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18.图1为现有技术中颚式破碎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轴承组件处局部放大图;
19.图2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颚式破碎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轴承组件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颚式破碎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及注油定位轴承组件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颚式破碎机为例,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定位轴承组件在安装时方便定位,易于操作,同时在安装时就对该颚式破碎机的轴承座与轴承端盖进行定位限制,保证注油通道一直处在同一轴线上,同时也能保证在颚式破碎机在运行后第一注油通道与第二注油通道无相对位置变化,保证加注润滑油的顺利进行。
22.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颚式破碎机包括皮带轮1、随所述皮带轮1转动的偏心轴5、与所述偏心轴5连接的动颚4以及注油定位轴承组件14。所述注油定位轴承组件14包括套设在所述偏心轴5上的轴承6、用于安装所述轴承6的轴承座3、盖合在所述轴承6两端的轴承端盖7以及插设在所述轴承座3与所述轴承端盖7内的定位块13。所述轴承座3套设在所述轴承6外侧以支撑所述轴承6。所述轴承端盖7盖设在所述轴承6的轴向两端面上,并与所述轴承座3紧密连接,以防止所述轴承6内的润滑油渗漏,并限制所述轴承6轴向上的移动。
23.其中,请参阅图2中的局部放大图,所述轴承座3内设有定位槽302,所述定位块13固设在所述定位槽302上,两者间为过渡配合。所述轴承端盖7设有限位槽702,其轴线与所述定位槽302轴线重合,在安装时做定位限制使用,保证所述轴承座3与轴承端盖7在工作使用后无相对位置移动。
24.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为通孔,其入口设置在所述轴承座3的外侧,出口设置在朝向所述轴承端盖7的一侧,其入口处设置有螺纹,方便连接供油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沿与所述轴承6的径向平行的方向延伸。
25.所述轴承端盖7内设有第二注油通道701,所述第二注油通道701亦为通孔,其轴线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轴线重合,其入口与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相接,出口朝向所述轴承6的轴向端面,润滑油沿所述第二注油通道701流至所述轴承6的轴向端面并流入其内部。优选地,所述第二注油通道701的出口位于所述轴承6的外圈与内圈之间。
26.进一步,所述注油定位轴承组件14还包括内通螺塞10,所述内通螺塞10内侧与外侧均设有螺纹,所述内通螺塞10塞入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1内且与之螺纹连接。
27.进一步,所述注油定位轴承组件14还包括供油泵(图未示)、供油管接头11以及连接在所述供油泵与所述供油管接头11之间的供油管12。优选地,所述供油管接头11塞入所述内通螺塞10内并与之螺纹连接。通过所述供油泵定期、定量进行注油。所述供油管接头11拧入所述内通螺塞10内,以防止在工作过程中因振动造成所述供油管12的松脱。
28.进一步,所述第一注油通道302、所述第二注油通道701的数量均为两个以上,且轴线一一对应重合,沿与所述轴承6径向平行的方向均匀分布,从不同方向向所述轴承6注入
润滑油。
29.特别指出的是,上述仅以颚式破碎机为例,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定位轴承组件适用于向其他设备的轴承添加润滑油。
30.与现有图1所述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定位轴承组件中的限位块固设在轴承座内,同时利用轴承端盖上的限位槽将轴承座与轴承端盖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注油通道与第二注油通道的轴线一直保持重合,避免轴承、轴承座与轴承端盖之间的位移变化而造成的油路堵塞,即便长期使用,仍然能顺利加注润滑油,同时,由于结构较为简单,在安装时找准限位块与限位槽的位置就能方便准确的定位,易于操作,且后续维修方便。
31.与现有图2所述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注油定位轴承组件中设置的限位块固设在轴承座内,能够很好的将轴承座与轴承端盖的相对位置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注油通道与第二注油通道的轴线一直保持重合,避免轴承、轴承座与轴承端盖之间的位移变化而造成的油路改变,减小加注润滑油的阻力,即便长期使用,仍然能顺利加注润滑油,而且能对轴承的不同位置加注润滑油,使得轴承各个位置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
32.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