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阀座以及水龙头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0:12: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阀座以及水龙头,尤指一种兼具不需更换水管的管径即可提高出水量、相当方便、阀座易于制造、可同时增加各通道的壁厚及管径,以及不须装设加压马达、节省成本的阀座以及具有该阀座的水龙头。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冷热水混合阀装置如图13及图14所示,其包括一阀座30’以及一阀芯40’。阀座30’具有一进水端30a’及一出水端30b’;且阀座30’具有一冷水通道31’、一热水通道32’、一出水通道33’及一阀芯套34’。冷水通道31’具有一冷水通道入水口311’及一冷水通道出水口312’,冷水通道入水口311’邻近进水端30a’设置,冷水通道出水口312’邻近阀芯套34’设置。热水通道32’具有一热水通道入水口321’及一热水通道出水口322’,热水通道入水口321’邻近进水端30a’,热水通道出水口322邻近阀芯套34’设置。出水通道33’具有一出水通道入水口331’及一出水通道出水口332’,出水通道入水口331’邻近阀芯套34’,出水通道出水口332’连通出水端30b’设置。再者,阀芯40’设置在该阀芯套34’内而呈正向配置,意即其相对应冷水通道出水口312’、热水通道出水口322’以及出水通道入水口331’而呈倒立三角形配置。阀芯40’用以控制冷水通道31’中的冷水与热水通道32’中的热水的混合比例,进而使冷水及热水混合后的混合水由出水通道33’输出(供水)(前述阀座30’及阀芯40’的组装对应关系皆为公知技术,恕不赘述。)。
3.另外,阀芯套34’具有一虚拟分界线l’,其将阀芯套34’区隔成一第一半边341’及一第二半边342’,第一半边341’介于该虚拟分界线l’与进水端30a’之间;第二半边342’介于虚拟分界线l’与出水端30b’之间。冷水通道31’及热水通道32’均从第一半边341’延伸至第二半边342’,使得冷水通道出水口312’及热水通道出水口322’均位于第二半边342’内。至于出水通道33’则是从第二半边342’延伸至第一半边341’,使得出水通道入水口331’位于第一半边341’内。
4.上述的设计中,出水通道33’位于冷水通道31’与热水通道32’之间,并呈彼此相邻,且必须保持预定间距,因而使得各通道的管径受到限制(例如:最大可能只有5mm),相对所能供应的水量也受到限制。意即,传统冷热水混合阀装置的冷水通道31’(或热水通道32’)与出水通道33’之间的壁厚相当有限(例如:最大可能只有0.5~1mm),如果单纯增加冷水通道31’(或热水通道32’)与出水通道33’的管径,将使得通道之间的壁厚变薄,造成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冷水通道31’(或热水通道32’)与出水通道33’的截面积仍然受限,无法或不易以单纯加大通道的方式,来解决提高供应水量的问题。
5.又,年代较久的公寓通常是4楼高的建筑,而水塔通常是设在4楼的顶面,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下,水塔至各楼层间的水管内可能累积水垢而降低水流量,加上若是4楼或3楼的用户,则因落差小水压较低,导致出水量较小,除非另外增设加压马达来提高出水量,否则将面临出水量小的恼人问题,但增设加压马达另外产生装设费用及保养费用的问题。有鉴于此,必须研发出可解决上述缺点的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阀座以及水龙头,其兼具不需更换水管的管径即可提高出水量、相当方便、使阀座结构的出水通道无须穿设冷、热水通道之间,故可避免传统在制程上钻孔时,通道容易破壁的问题、可同时增加各通道的壁厚及管径,以及不须装设加压马达节省费用等优点。特别是,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问题在于建筑壁面管路经年累月使用下易累积水垢降低水流量,加上落差小以致出水量较小、现有阀结构的各通道因彼此相邻以致通道管径及供水量较小,以及设置加压马达须装设费用及保养费用等问题。
7.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阀座,具有一进水端及一出水端;且该阀座具有一第一通道、一第二通道、一出水通道及一阀芯套;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通道入水口及一第一通道出水口,该第一通道入水口邻近该进水端设置,该第一通道出水口对应该阀芯套设置;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二通道入水口及一第二通道出水口,该第二通道入水口邻近该进水端设置,该第二通道出水口对应该阀芯套设置;该出水通道具有一出水通道入水口及一出水通道出水口,该出水通道入水口对应该阀芯套设置,该出水通道出水口邻近该出水端设置;其中该出水通道入水口设置在该第一通道出水口与该第二通道出水口上方。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冷水通道,则该第二通道为热水通道;反之,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热水通道,则该第二通道为冷水通道。
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于该阀座内具有一间隔距离,该第一通道具有一第一管径,该第二通道具有一第二管径,该出水通道具有一出水管径,该第一管径、该第二管径及该出水管径均大于该间隔距离。
9.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芯套内设置有一阀芯,该阀芯具有一第一入口、一第二入口、一混合水出口及一控制柄;该第一通道出水口对应该第一入口设置且连通该第一入口,该第二通道出水口对应该第二入口设置且连通该第二入口,该出水通道入水口对应该混合水出口设置且连通该混合水出口,而该控制柄可控制该第一通道中的水与该第二通道中的水的混合比例,进而使冷水及热水混合后的混合水由该出水通道进行出水。
10.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阀芯套内具有至少一定位盲孔,该阀芯具有至少一定位凸部,该至少一定位凸部对应该至少一定位盲孔设置,而该定位凸部供该阀芯插设于该阀芯套的对应的该定位盲孔,以确认该第一通道出水口连通该第一入口,且同时确认该第二通道出水口连通该第二入口以及确认该出水通道入水口连通该混合水出口。
11.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管径、该第二管径及该出水管径介于6mm到12mm的范围之间。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出水口、该第二通道出水口以及该出水通道入水口呈正立三角形配置。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龙头,包括前述的该阀座、一第一进水管、一第二进水管以及一出水管,该第一进水管对应该阀座的该进水端设置且连通该阀座的该第一通道入水口,该第二进水管对应该阀座的该进水端设置且连通该第二通道入水口,该出水管对应该阀座的出水端设置且连通该出水通道出水口。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水龙头还包括一把手,套设在该阀芯的该控制柄外。
15.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水龙头还包括一金属环,设置在该把手与该控制柄之间。
16.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由一锁固件、其中该第一进水管与该第二进水管穿设
该锁固件所组成的冷热水组件,其中该阀座的该进水端设有一连接件,其中该连接件与该锁固件锁固连接。
1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阀座的加工方法,适用于如前所述的阀座,其至少包括下列步骤:加工一金属材料的圆柱体;铣出一凹槽结构与该进水端及该出水端;装上一阀芯套;进行一第一次钻孔,形成一第一通道、一第二通道以及一出水通道,其具有一第一孔径;进行一第二次钻孔,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以及该出水通道具有一第二孔径,该第二孔径大于该第一孔径;形成一阀管;将该阀芯套与该阀管焊接在一起;以及形成前述呈t型的阀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的第二孔径为一第一管径,该第二通道的第二孔径为一第二管径,该出水通道的第二孔径为一出水管径;其中该第一管径、该第二管径及该出水管径介于5mm到12mm的范围之间。
19.在一些实施例中,于进行第一次钻孔的步骤中,进一步地包含下列步骤:于该凹槽结构的表面上进行该第一次钻孔形成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以及该出水通道,再于该出水端进行该第一次钻孔并钻至连通该出水通道,最后再于该进水端进行该第一次钻孔并钻至连通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
20.在一些实施例中,于进行第二次钻孔的步骤中,进一步地接续于该第一次钻孔所形成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以及该出水通道进行该第二次钻孔。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水龙头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取前述的阀座;组装一第一进水管到该阀座的该第一通道入水口并使其两者连通,以及组装一第二进水管到该阀座的该第二通道入水口并使其连通;组装一把手到设置在该阀座的该阀芯套内的该阀芯的该控制柄;连接一出水管到该阀座的该出水通道出水口并使其连通;以及形成前述的水龙头。
2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3.第一,不需更换水管的管径即可提高出水量相当方便。即使接近水塔的楼层因落差小使得出水量较小,只要装设本实用新型的阀座及水龙头,便可使用户端的出水量增加约1倍。
24.第二,阀座结构的出水通道无须穿设冷、热水通道之间,从而解决了传统方案在制程钻孔时,通道容易破壁的问题。
25.第三,因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通道入水口设置在第一通道出水口与第二通道出水口上方,以使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并未与出水通道相邻并交错,且第一通道出水口、第二通道出水口以及出水通道入水口呈正立三角形配置,所以不仅可增加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的壁厚,同时还可增加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出水通道的管径。
26.第四,无需装设加压马达即可实现提高水压,节省费用(成本)。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透视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顶视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底视示意图。
33.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剖视示意图。
34.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37.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8.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9.图13为现有的冷热水混合阀装置的示意图。
40.图14为图13的剖线ⅵb
‑ⅵ
b位置处的剖视示意图。
41.图号说明:
42.10:阀座
43.10a:进水端
44.10b:出水端
45.11:第一通道
46.111:第一通道入水口
47.112:第一通道出水口
48.12:第二通道
49.121:第二通道入水口
50.122:第二通道出水口
51.13:出水通道
52.131:出水通道入水口
53.132:出水通道出水口
54.14:阀芯套
55.141:第一半边
56.142:第二半边
57.143:定位盲孔
58.20:阀芯
59.21:第一入口
60.22:第二入口
61.23:混合水出口
62.24:控制柄
63.25:定位凸部
64.50:水龙头
65.51:第一进水管
66.52:第二进水管
67.53:出水管
68.l:虚拟分界线
69.s:间隔距离
70.φ1:第一管径
71.φ2:第二管径
72.φ3:出水管径
73.30’:阀座
74.30a’:进水端
75.30b’:出水端
76.31’:冷水通道
77.311’:冷水通道入水口
78.312’:冷水通道出水口
79.32’:热水通道
80.321’:热水通道入水口
81.322’:热水通道出水口
82.33’:出水通道
83.331’:出水通道入水口
84.332’:出水通道出水口
85.34’:阀芯套
86.341’:第一半边
87.342’:第二半边
88.40’:阀芯
89.l’:虚拟分界线
具体实施方式
9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透视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剖视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顶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底视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另一视角剖视示意图。
91.请参考图1到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座10,可具有一进水端10a及一出水端10b。而阀座10还可具有一第一通道11、一第二通道12、一出水通道13及一阀芯套14。第一通道11具有一第一通道入水口111及一第一通道出水口112,第一通道入水口111邻近进水端10a设置,第一通道出水口对应阀芯套14设置;第二通道12具有一第二通道入水口121及一第二通道出水口122,第二通道入水口121邻近进水端10a设置,第二通道出水口122对应阀芯套14设置;出水通道13具有一出水通道入水口131及一出水通道出水口132,出水通道入水口131对应阀芯套14设置,出水通道出水口132邻近出水端10b设置。而出水通道入水口131设置在第一通道出水口112与第二通道出水口122上方,以使第一通道出水口112、第二通道出水口122以及出水通道入水口131呈正立三角形配置。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冷水通道,则该第二通道为热水通道;反之,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热水通道,则该第二通道为冷水通道。
92.请参考图7,阀芯套14具有一虚拟分界线l,其与进水端10a及出水端10b互呈平行,
且将阀芯套14区隔成一第一半边141及一第二半边142。第一半边141介于虚拟分界线l与进水端10a之间,而第二半边142介于虚拟分界线l与出水端10b之间。第一通道出水口112及第二通道出水口122均位于第一半边141内,而出水通道入水口131则位于第二半边142内。
93.请再参考图7,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于阀座10内具有一间隔距离s。第一通道11具有一第一管径φ1,第二通道12具有一第二管径φ2,出水通道13具有一出水管径φ3,第一管径φ1、第二管径φ2及出水管径φ3均大于间隔距离s。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管径φ1、第二管径φ2及出水管径φ3介于6mm到12mm的范围之间。较佳者,第一管径φ1及第二管径φ2为7-8mm,出水管径φ3为8-10mm。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冷水通道,该第一管径为冷水管径,则该第二通道为热水通道,该第二管径为热水管径;反之,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通道为热水通道,该第一管径为热水管径,则该第二通道为冷水通道,该第二管径为冷水管径。
94.此外,阀芯套14内设置有一阀芯20。阀芯20可具有一第一入口21、一第二入口22、一混合水出口23及一控制柄24。第一通道出水口112对应第一入口21设置且连通第一入口21,第二通道出水口122对应该第二入口22设置且连通该水入口22,出水通道入水口131对应混合水出口23设置且连通混合水出口23,而控制柄24可控制第一通道11中的水与第二通道12中的水的混合比例,进而使冷水及热水混合的混合水由出水通道13进行出水。
95.在一些实施例中,阀芯套14内可具有至少一定位盲孔143,阀芯20具有至少一定位凸部25。请参考图2及图3,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盲孔143与定位凸部25的数量为两个以进行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各定位凸部25对应各定位盲孔143设置,而定位凸部25供阀芯20插设于阀芯套14内的对应的定位盲孔143,以确认第一通道出水口112连通第一入口21,且同时确认第二通道出水口122连通第二入口22以及确认出水通道入水口131连通该混合水出口23。
96.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水路流向示意图。
97.请参考图8到图10,本实用新型的水龙头50可包括前述的阀座10、一第一进水管51、一第二进水管52以及一出水管53。第一进水管51对应阀座10进水端10a设置且连通阀座10的第一通道入水口111,第二进水管52对应阀座10的进水端10a设置且连通第二通道入水口121,出水管53对应阀座10的出水端10b设置且连通出水通道出水口132。其中,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水管为冷水进水管,则该第二进水管为热水进水管;反之,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进水管为热水进水管,则该第二进水管为冷水进水管。
98.在一些实施例中,水龙头50还包括一把手40以及一金属环41。把手40可套设在阀芯20的控制柄24外,以用于操控控制柄24,进而控制第一通道11中的水与第二通道12中的水的混合比例,使冷水及热水混合后的混合水由出水通道13进行出水。而金属环41可设置在把手40与控制柄24之间,以密封把手40与控制柄24之间的水路,避免漏水。其中该金属环41为不锈钢环。
99.图11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阀座的一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11,其揭露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阀座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加工一金属材料(步骤s11);铣出一凹槽结构与该进水端及该出水端(步骤s12);于该凹槽结构上组装上一阀芯套(步骤s13);进行一第一次钻孔,形成一第一通道、一第二通道以及一出水通道,其具有一第一孔
径(步骤s14);进行一第二次钻孔,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以及该出水通道具有一第二孔径,该第二孔径大于该第一孔径(步骤s15);形成一阀管(步骤s16);将该阀芯套与该阀管焊接在一起(步骤s17);以及形成如前述所述呈t型的一阀座(步骤s18)。此外,该第一通道的第二孔径为一第一管径,该第二通道的第二孔径为一第二管径,该出水通道的第二孔径为一出水管径;其中该第一管径、该第二管径及该出水管径介于5mm到12mm的范围之间。
100.在步骤s11中,金属材料为前述阀座10的材质。在步骤s12中,凹槽结构用于连接对应前述阀座10的阀芯套14。而在步骤s13中,阀芯套14仅为暂时装上,以进行定位。在步骤s14中,第一次钻孔的各通道的第一孔径为一般现有的5mm至5.5mm,且于进行第一次钻孔的步骤中,进一步地包含下列步骤:于该凹槽结构的表面上进行该第一次钻孔形成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以及该出水通道,再于该出水端进行该第一次钻孔并钻至连通该出水通道,最后再于该进水端进行该第一次钻孔并钻至连通该第一通道与该第二通道。在步骤s15中,第二次钻孔的各通道的第二孔径可为5.6mm到12mm的范围之间,且于进行第二次钻孔的步骤中,进一步地接续于该第一次钻孔所形成的该第一通道、该第二通道以及该出水通道进行该第二次钻孔。在步骤s16中,即大致形成具有各通道的阀管。在步骤s17中,阀芯套14即与阀管透过焊接而连接在一起。最后,在步骤s18中,即形成前述完整的阀座10。
101.图12本实用新型水龙头的一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请参考图12,其揭露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龙头的加工方法,其步骤包括:取前述的阀座10(步骤s21);组装一第一进水管51到阀座10的第一通道入水口111并使其两者连通,以及组装一第二进水管52到阀座10的第二通道入水口121并使其连通(步骤s22);组装一把手40到设置在阀座10的阀芯套14内的阀芯20的控制柄25(步骤s23);连接一出水管53到阀座20的出水通道出水口132并使其连通(步骤s24);以及形成前述的水龙头50(步骤s25)。
102.在此要特别说明的部分是,在现有的混水阀座结构中具有下列缺点:1.年代较久的公寓或是华厦,通常是4楼建筑,而水塔通常是设在4楼的顶面,若是4楼或是3楼的用户,易因落差小以致水压较低。2.在经年累月的使用下,水塔至各楼层间的水管内可能累积水垢而降低水流量。3.位在用户端、用以装设冷热水混合阀装置的末端管路的管径通常是5mm,则其截面积能流过的水量粗估只有52(mm)=25单位(出水量较小)。
10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针对前述水流量较小的种种因素,而具有下列特点。其中的第一特点,是将市面上通用的阀座10,在制造过程中改装设计第一通道11与第二通道12于阀结构10内具有间隔距离s,第一通道11具有第一管径φ1,第二通道12具有第二管径φ2,出水通道13具有出水管径φ3,且第一管径φ1、第二管径φ2及出水管径φ3均大于该间隔距离s。
104.而其中的第二特点,则是阀芯套14具有虚拟分界线l,其与进水端10a及出水端10b互呈平行,且将阀芯套14区隔成第一半边141及第二半边142。第一半边141介于虚拟分界线l与进水端10a之间,而第二半边142介于虚拟分界线l与阀结构第二端10b之间。第一通道出水口112及第二通道出水口122均位于第一半边141内,而出水通道入水口131位于第二半边142内。借此,使得第一管径φ1、第二管径φ2及出水管径φ3均可提升为7mm。意即,因为出水通道入水口131设置在第一通道出水口112与第二通道出水口122上方,以使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并未与出水通道13相邻并交错,且第一通道出水口112、第二通道出水口122以及出水通道入水口131呈正立三角形配置,所以不仅可增加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与出水
通道13之间的壁厚;进一步还可增加第一通道11、第二通道12与出水通道13的管径。这样的设计,即使相较于现有装设冷热水混合阀装置的末端管路的管径只有5mm,但却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各管径至少可达7mm,则72/52=49/25=1.96,相当于从出水通道出水口132输出的水量,约为现有水管的出水量1.96倍,意即大约多增加1倍的出水量。
105.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功效可归纳如下。
106.第一,不需更换水管的管径即可提高出水量相当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管径、第二管径及出水管径均可为7mm。即使接近水塔的楼层因落差小使得出水量较小,加上现有装设冷热水混合阀装置的末端管路的管径只有5mm,则只要装设本实用新型的阀座及水龙头,便可使用户端的出水量从52(mm)=25单位,至少变成72(mm)=49单位,出水量是72/52=49/25=1.96倍。故,不需更换水管的管径即可提高出水量相当方便。
107.第二,阀座结构的出水通道无须穿设冷、热水通道之间。本实用新型可应用现有制造阀座的技术,但制造过程中的各通道的长度、第一通道入水口的位置、第二通道入水口的位置,以及出水通道入水口的位置与现有制造阀座技术的配置全然不同。故,本实用新型的阀座可避免传统在制程钻孔时,通道容易破壁的问题。
108.第三,可同时增加各通道的壁厚及管径。因本实用新型的出水通道入水口设置在第一通道出水口与第二通道出水口上方,以使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并未与出水通道相邻并交错,且第一通道出水口、第二通道出水口以及出水通道入水口呈正立三角形配置,所以不仅可增加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出水通道之间的壁厚,同时还可增加第一通道、第二通道与出水通道的管径。故,可同时增加各通道的壁厚及管径。
109.第四,不须装设加压马达节省费用(成本)。现今提高水压最常见的方式,便是装设加压马达,这样的方式另外产生装设费用及保养费用(即成本)。本实用新型完全不须装设任何电子式(凡须供电者均包括在内)加压装置,可节省相关费用(成本)。故,不须装设加压马达节省费用(成本)。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