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隧道挖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15:00: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隧道挖掘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隧道挖掘装置用于在土木工程作业中挖掘岩盘。隧道挖掘装置具有:具有刀头的胴部、以及在胴部的后部设置的拼装(
エレクタ
)装置。拼装装置具有环部、以及支承支撑保护部件的支承部。拼装装置在通过挖掘形成的挖掘道路壁面的规定位置配设支撑保护部件。通过将配设的多个支撑保护部件组装为环状或拱状,多个支撑保护部件用作为支撑保护件。支撑保护件支承挖掘后的挖掘道路壁面。支撑保护件希望在以挖掘道路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的圆与挖掘壁面接触的位置进行设置。环部的中心配置在刀头的旋转轴心上。支承部设置在环部。支承部相对于环部在径向上可伸缩地构成。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20678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7.在现有的隧道挖掘装置中,在环部的中心配置在刀头的旋转轴心上的状态下,支承部相对于环部在径向上进行伸缩。在该结构中,在隧道挖掘装置形成了曲率半径较小的曲线状挖掘道路的情况下,难以在以挖掘道路的中心轴线为基准的圆与挖掘壁面接触的位置上配置支撑保护部件。
8.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挖掘装置,该隧道挖掘装置能够在形成了曲线状的挖掘道路的情况下,将支撑保护部件适当地配置在挖掘道路。
9.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0.本公开的隧道挖掘装置具有第一胴部、以及拼装装置。第一胴部具有刀头、以及可旋转地支承刀头的支承部。拼装装置用于将支撑保护部件向挖掘壁面移送。拼装装置设置在支承部。拼装装置具有保持支撑保护部件的环部、以及姿势变更装置。姿势变更装置构成为可变更俯视中环部的中心轴线与刀头的旋转轴心形成的角度。
11.发明的效果
12.根据本公开,隧道挖掘装置在隧道形成为曲线状的情况下,能够将支撑保护部件适当地配置在隧道。
附图说明
13.图1是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14.图2是表示图1的隧道挖掘装置的前胴部及后胴部的侧视图。
15.图3是拼装装置的立体图。
16.图4是拼装装置的主视图。
17.图5a是拼装装置的俯视图(挖掘道路为直线状的情况)
18.图5b是拼装装置的俯视图(挖掘道路为曲线状的情况)
19.图6是将拼装装置的被安装部局部放大后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隧道挖掘装置1。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称为tbm(tunnel boring machine)。tbm例如包括撑靴式硬岩tbm及硬岩tbm。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可以应用在硬岩挖掘中。
21.(隧道挖掘装置的整体结构)
22.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的立体图。图2是从侧面观察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的图。图2的纸面表示铅垂面vp。如图1所示,隧道挖掘装置1具有:前胴部11(第一胴部的一个例子)、后胴部12(第二胴部的一个例子)、以及拼装装置30(参照图2)。隧道挖掘装置1还具有:连接部13、主梁14、基座15、作业台16、带式传输机17、以及后支架18。
23.前胴部11在前端具有刀头21。刀头21进行岩盘的挖掘。后胴部12配置在前胴部11的后方。后胴部12具有撑靴71。撑靴71按压隧道的内壁,获得进行挖掘时的反作用力。刀头21具有旋转轴心c1。
24.拼装装置30用于将支撑保护部件s配置在挖掘壁面。拼装装置30设置在前胴部11。例如拼装装置30可摆动地设置在前胴部11。
25.连接部13连接前胴部11及后胴部12。详细地说,连接部13使前胴部11相对于后胴部12可弯曲而连接。连接部13具有多个液压驱动的推力缸13a。各推力缸13a的一端经由球面轴承与前胴部11连接。各推力缸13a的另一端经由球面轴承与后胴部12连接。
26.主梁14从后胴部12向后方延伸。基座15可转动地安装在主梁14的后端。作业台16为了在挖掘后的隧道内壁进行布网作业而设置。作业台16配置在基座15的上侧。
27.带式传输机17从前胴部11通过后胴部12,延伸至基座15的下侧。带式传输机17将由刀头21挖掘出的岩石及沙土等向后方输送。
28.后支架18设置在主梁14。后支架18在使后胴部12前进时支承主梁14。
29.需要说明的是,车辆包括具有控制装置、电源装置、以及液压系统等的车辆(未图示)。控制装置、电源装置、以及液压系统等用于驱动刀头21、带式传输机17、多个推力缸13a、撑靴71、以及拼装装置30等。
30.(前胴部)
31.如图1所示,前胴部11支承刀头21。例如前胴部11具有:刀头21、刀头支架22(支承部的一个例子)、立式支架23、一对侧支架24、以及顶部支架26。
32.刀头21构成前胴部11的前部。详细地说,刀头21相对于刀头支架22可旋转地进行设置。
33.刀头支架22配置在刀头21的后侧。刀头支架22可旋转地支承刀头21。多个推力缸13a的前端部与刀头支架22连接。
34.立式支架23、一对侧支架24、以及顶部支架26相对于隧道的内壁支承刀头支架22,
挖掘过程中在隧道的内壁滑动。立式支架23、一对侧支架24、以及顶部支架26包围刀头支架22的周围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
35.立式支架23、一对侧支架24、以及顶部支架26分别配置在刀头支架22的下方、刀头支架22的宽度方向的两侧、以及刀头支架22的上方。立式支架23、一对侧支架24、以及顶部支架26利用未图示的连杆机构及液压缸,在径向上与刀头支架22分离的方向、以及径向上与刀头支架22接近的方向上移动。
36.(后胴部)
37.如图1所示,后胴部12配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方。后胴部12具有撑靴鞍架70、以及撑靴71。撑靴鞍架70配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方。例如撑靴鞍架70配置在连接部13及后支架18之间。撑靴鞍架70与连接部13的多个推力缸13a的后端连接。撑靴鞍架70支承在主梁14。在撑靴鞍架70设有撑靴71。
38.撑靴71为了获得进行挖掘时的反作用力而设置在撑靴鞍架70。例如撑靴71在挖掘时按压隧道的内壁,相对于隧道的内壁支承后胴部12。撑靴71在从撑靴鞍架70向外侧突出的状态下配置在撑靴鞍架70。
39.撑靴71具有下撑靴72、以及上撑靴73。撑靴71还具有一对侧撑靴74。下撑靴72配置在撑靴鞍架70的下侧。上撑靴73配置在撑靴鞍架70的上侧。
40.一对侧撑靴74配置在撑靴鞍架70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在图1中,只图示了一对侧撑靴74的一方。下撑靴72、上撑靴73、以及一对侧撑靴74经由未图示的液压缸,分别支承在撑靴鞍架70。
41.(拼装装置)
42.拼装装置用于将支撑保护部件s向挖掘壁面移送。如图2所示,拼装装置30设置在前胴部11。拼装装置30在位于前胴部11的刀头支架22进行设置。例如拼装装置30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拼装装置30配置在刀头支架22及后胴部12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拼装装置30设置在前胴部11。拼装装置30也可以设置在与前胴部11不同的部分。例如拼装装置30也可以设置在后胴部12。如图3所示,拼装装置30具有转动环31(环部的一个例子)、以及姿势变更装置32。姿势变更装置32具有:推力缸33、34(第一缸的一个例子)、偏航缸35(第二缸的一个例子)、以及转动马达36。
43.·
转动环
44.转动环31保持支撑保护部件s。如图3及图4所示,转动环31形成为环状。转动环31具有转动轴心c2(中心轴线的一个例子)。转动轴心c2通过转动环31的中心p1。
45.转动环31经由姿势变更装置32支承在刀头支架22。转动环31利用姿势变更装置32的推力缸33、34(后面叙述),在与刀头支架22分离的方向、以及转动环31与刀头支架22接近的方向上移动。转动环31利用姿势变更装置32的转动马达36(后面叙述)进行旋转。例如,转动环31利用转动马达36,相对于支承框架39进行旋转。
46.转动环31具有第一环状部31a、以及支撑保护保持部31b。第一环状部31a形成为环状。上述转动轴心c2由第一环状部31a界定。支撑保护保持部31b是保持支撑保护部件s的部分。支撑保护保持部31b设置在第一环状部31a。支撑保护保持部31b与第一环状部31a一体地形成。支撑保护保持部31b的一端固定在第一环状部31a。支撑保护保持部31b的另一端保持支撑保护部件s。
47.·
姿势变更装置
48.图5a及图5b是俯视拼装装置30的图,纸面表示水平面hp。如图5a及图5b所示,姿势变更装置32设置在刀头支架22。姿势变更装置32构成为可变更俯视中转动环31的转动轴心c2与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形成的角度α(下面记为偏航角α)(参照图5b)。俯视是表示在重力作用的方向上从外侧观察隧道挖掘装置1的情况的术语。例如俯视也可以解释为表示在后面叙述的支承轴心cp1a、cp1b延伸的方向上从外侧观察隧道挖掘装置1的情况的术语。
49.姿势变更装置32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以使支撑保护件的中心p2配置在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上。在此,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沿隧道的挖掘道路k的壁面配置为环状。通过连结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支撑保护件形成为环状。
50.例如,以通过由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形成为环状的支撑保护件的平面h2(平面的一个例子)与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正交的方式,姿势变更装置32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例如,在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具有曲率的情况下(图5b的情况),姿势变更装置32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以使平面h2通过曲率中心o。在此,平面h2由环状的支撑保护件(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界定。例如,平面h2是包括环状的支撑保护件(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的中心p2的平面。
51.姿势变更装置32也可以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以使转动环31的中心p1配置在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上。在该情况下,环形面h1由转动环31界定。环形面h1与转动环31的转动轴心c2正交,并且通过转动环31。环形面h1是与平面h2接近的平行的面。以环形面h1与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正交的方式,姿势变更装置32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
52.需要说明的是,环形面h1优选在转动环31的宽度方向上通过转动环31的中心。例如,在转动环31的宽度于周向上不同的情况下,优选在转动环31中宽度最大的部分、或者在转动环31中宽度最小的部分通过转动环31的宽度方向的中心。
53.姿势变更装置32在第一姿势及第二姿势之间,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如图5a所示,在第一姿势中,转动环31的中心p1配置在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上。在第一姿势中,转动轴心c2与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配置在同芯上。在第一姿势中,偏航角α实际上为0。如图5b所示,在第二姿势中,转动环31的中心p1配置在与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分离的位置上。在第二姿势中,偏航角α为规定的值、例如为除了0以外的实数。
54.如图5a及图5b所示,姿势变更装置32具有一对推力缸33、34、以及偏航缸35。姿势变更装置32还具有转动马达36。姿势变更装置32还具有一对引导件37、38、以及支承框架39。
55.一对推力缸33、34对刀头支架22及转动环31的间隔和偏航角α进行调整。一对推力缸33、34在刀头支架22及转动环31之间相互独立并可伸缩地进行配置。
56.一对推力缸33、34配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例如,以各推力缸33、34的支承轴心cp1a、cp1b相互平行的方式,各推力缸33、34分别配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各推力缸33、34使各引导件37、38可伸缩地安装在引导件37、38及支承框架39。
57.各推力缸33、34安装在各引导件37、38(后面叙述的引导杆37a、38a)的侧面。另外,各推力缸33、34经由各引导件37、38(后面叙述的杆支承部37b、38b),安装在支承框架39。
58.例如,各推力缸33、34安装在各引导件37、38的杆支承部37b、38b。如图6所示,各引导件37、38的杆支承部37b、38b安装在支承框架39。例如,各引导件37、38的杆支承部37b、
38b经由一对被安装部40、41,安装在支承框架39。支承框架39经由多个辊43(参照图4),可旋转地支承转动环31。即,各推力缸33、34经由支承框架39,与转动环31连接。
59.详细地说,各推力缸33、34具有:缸33a、34a、以及与在缸33a、34a内配置的活塞连接的杆33b、34b。缸33a、34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在各引导件37、38的杆支承部37b、38b的安装部37d、38d进行安装。例如,缸33a、34a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以耳轴形式安装在各安装部37d、38d。各引导件37、38的杆支承部37b、38b安装在支承框架39(后面叙述的第二环状部39a)。
60.杆33b、34b的端部分别安装在引导件37、38。例如杆33b、34b的端部经由支轴33c、34c,分别安装在引导件37、38。支轴33c、34c具有支承轴心cp1a、cp1b。
61.在该状态下,各推力缸33、34沿各引导件37、38进行配置。例如,以各推力缸33、34的伸缩方向与各引导件37、38延伸的轴向平行的方式,各推力缸33、34沿各引导件37、38进行配置。
62.偏航缸35对引导件37、38的摆动方向及推力缸33、34的滑动方向进行调整。偏航缸35在刀头支架22及引导件37之间可伸缩地进行配置。
63.偏航缸35设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例如,以偏航缸35的伸缩方向与推力缸33、34的伸缩方向不同的方式,偏航缸35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以偏航缸35的摆动轴心cp2与推力缸33、34的支承轴心cp1a、cp1b平行的方式,偏航缸35可摆动地设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
64.例如,偏航缸35的一端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详细地说,偏航缸35的一端经由安装部件45,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
65.偏航缸35的另一端与引导件37连接。详细地说,偏航缸35的另一端与引导件37的引导杆37a(后面叙述)的侧面连接。偏航缸35的另一端经由引导件37,与推力缸33连接。通过偏航缸35的伸缩,对推力缸33在引导件37、38的水平面hp内的滑动方向进行调整。
66.偏航缸35具有缸35a、以及与在缸35a内配置的活塞连接的杆35b。缸35a的端部可摆动地安装在安装部件45。例如,缸35a的端部经由摆动轴部35c,安装在安装部件45。摆动轴部35c具有摆动轴心cp2。杆35b的端部可摆动地安装在引导件37。
67.转动马达36安装在支承框架39。转动马达36在转动环31的转动轴心c2延伸的方向上,与转动环31邻接进行配置。转动马达36的旋转轴与转动环31的内周面接触。由于转动马达36的旋转轴旋转,转动环31进行旋转。例如,由于转动马达36的旋转轴的旋转,转动环31经由多个辊43(参照图4),相对于支承框架39进行旋转。
68.一对引导件37、38在转动环31与刀头支架22分离的方向、以及转动环31与刀头支架22接近的方向上引导转动环31。
69.如图4、图5a、及图5b所示,一对引导件37、38连接刀头支架22及转动环31。例如,一对引导件37、38经由支承框架39,连接刀头支架22及转动环31。
70.如图4所示,一对引导件37、38支承转动环31。一对引导件37、38经由支承框架39,支承转动环31。支承框架39实际上形成为圆环状。支承框架39与转动环31的转动轴心c2同轴地配置在转动环31的内周侧。支承框架39固定在前胴部11。
71.例如,一对引导件37、38支承在支承框架39。支承框架39支承转动环31。详细地说,支承框架39经由多个辊43,支承转动环31。
72.如图5a及图5b所示,一对引导件37、38安装在刀头支架22。例如,各引导件37、38的端部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
73.以各引导件37、38的摆动轴心cp3a、cp3b相互平行的方式,各引导件37、38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另外,以各引导件37、38的摆动轴心cp3a、cp3b与推力缸33、34的支承轴心cp1a、cp1b平行的方式,各引导件37、38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
74.一对引导件37、38安装在支承框架39。例如,在各引导件37、38可移动地安装有支承框架39。针对支承框架39相对于各引导件37、38的安装方式,将在后面叙述。
75.一对引导件37、38各自与推力缸33、34的伸缩联动并进行伸缩。一对引导件37、38各自具有引导杆37a、38a、以及杆支承部37b、38b。
76.各引导杆37a、38a形成为圆柱状。各引导杆37a、38a的一端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例如,各引导杆37a、38a的一端经由安装部件45、46,分别可摆动地安装在刀头支架22的后部。
77.各引导杆37a、38a的一端可摆动地分别安装在安装部件45、46。例如,各引导杆37a、38a的一端经由摆动轴部37c、38c,分别安装在安装部件45、46。摆动轴部37c、38c具有摆动轴心cp3a、cp3b。
78.各引导杆37a、38a的另一端可滑动地支承在各杆支承部37b、38b。各引导杆37a、38a的另一端经由各杆支承部37b、38b,安装在支承框架39。
79.各杆支承部37b、38b形成为筒状。各杆支承部37b、38b可滑动地支承各引导杆37a、38a。例如,各引导杆37a、38a的另一端插入各杆支承部37b、38b的内周部。各杆支承部37b、38b安装在支承框架39。通过将各杆支承部37b、38b安装在支承框架39,各引导杆37a、38a与转动环31连接。
80.如图3及图4所示,支承框架39配置在转动环31的径向内侧。例如,支承框架39配置在引导件37、38及转动环31之间。支承框架39可旋转地支承转动环31。支承框架39沿引导件37、38可移动地进行支承。支承框架39沿一对引导件37、38移动。
81.支承框架39具有第二环状部39a。支承框架39还具有一对被安装部40、41、以及檐部39b。第二环状部39a实际上形成为环状。第二环状部39a与转动环31的内表面对置而配置。例如,第二环状部39a与转动环31的内表面隔着规定的间隔进行配置。第二环状部39a可旋转地支承多个辊43,多个辊43与转动环31的内周面接触。
82.在一对被安装部40、41分别安装有一对引导件37、38。一对被安装部40、41设置在第二环状部39a。例如,一对被安装部40、41设置在第二环状部39a的内周面。在此,被安装部40与第二环状部39a的内周面一体地形成。
83.图6是被安装部40的部分放大图。被安装部41的结构与被安装部40的结构相同,所以在图6中括弧内添加有标记。如图6所示,在各被安装部40、41安装有各引导件37、38的杆支承部37b、38b。
84.<隧道挖掘装置的动作>
85.本实施方式的隧道挖掘装置1首先通过使下撑靴72、上撑靴73、以及一对侧撑靴74从撑靴鞍架70突出,下撑靴72、上撑靴73、以及一对侧撑靴74按压隧道的内壁。由此,后胴部12支承在隧道的内壁。
86.在该状态下,通过使推力缸13a伸展,使前胴部11相对于后胴部12前进。由此,使刀
头21与岩盘接触,由刀头21进行岩盘的挖掘。
87.此时,通过使立式支架23、一对侧支架24、以及顶部支架26在隧道内壁滑动,稳定地进行岩盘的挖掘。
88.接着,在由后支架18将主梁14支承在上方的状态下,收缩推力缸13a,由此,后胴部12前进。通过重复上述动作,隧道挖掘装置1进行挖掘并前进。
89.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撑靴72的前部可安装一对后退用液压缸(未图示)。一对后退用液压缸配置在下撑靴72及一对导轨之间,连结下撑靴72及一对导轨。通过使一对后退用液压缸伸缩,能够使隧道挖掘装置1后退。
90.<拼装装置的动作>
91.在上述隧道挖掘装置1进行挖掘后,为了支承隧道壁面而在壁面设置支撑保护件。为了将构成支撑保护件的支撑保护部件s配置在壁面附近,拼装装置30进行动作。在本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一个支撑保护件由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构成的情况的例子。一个支撑保护件也可以由一个支撑保护部件s构成。例如,如图5a所示,在隧道挖掘装置1形成了直线状的挖掘道路k的情况下,以一方的引导件37沿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配置的方式,偏航缸35支承一方的引导件37。在该情况下,另一方的引导件38也经由支承框架39,沿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进行配置。
92.在该情况下,通过使一对推力缸33、34只延伸相同的量,转动环31(支承框架39)沿一对引导件37、38,与刀头支架22分离。由此,转动环31配置在规定的位置。
93.另外,在转动环31及支承框架39与刀头支架22分离的状态下,使一对推力缸33、34只收缩相同的量,由此,转动环31(支承框架39)沿一对引导件37、38,接近刀头支架22。由此,转动环31配置在规定的位置。
94.如图5a所示,在配置有转动环31的状态下,转动环31的中心p1配置在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上。该转动环31的姿势为第一姿势。在第一姿势中,环形面h1与包括一对摆动轴心cp3a、cp3b的基准面hb平行。在第一姿势中,偏航角α实际上为0。
95.另一方面,如图5b所示,在隧道挖掘装置1形成了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的情况下,偏航缸35支承一方的引导件37、38,使一方的引导件37、38相对于基准面hb倾斜。在该情况下,另一方的引导件37、38也经由支承框架39,相对于基准面hb倾斜进行配置。
96.在该情况下,通过伸展一方的推力缸33、34,收缩另一方的推力缸33、34,转动环31配置在规定的位置,使环形面h1相对于基准面hb倾斜。
97.如图5b所示,在转动环31配置于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转动环31的中心p1在与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分离的位置上进行配置。该转动环31的姿势为第二姿势。在第二姿势中,环形面h1相对于基准面hb倾斜。在第二姿势中,偏航角α为规定的值、例如为除了0以外的实数。
98.这样,通过使一对推力缸33、34及偏航缸35工作,在挖掘道路k形成为直线状以及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两种情况下,使由支撑保护件(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界定的平面h2与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正交地配置转动环31。偏航缸35对应于推力缸33、34的伸缩动作,进行伸缩动作。平面h2也可以由包括如下轨迹的面进行界定,即,该轨迹是支撑保护保持部31b的另一端因转动环31的旋转而形成的。
99.如上所述,在转动环31配置于规定的位置的状态下,在隧道的挖掘道路k配置支撑
保护部件s。下面,如图5b所示,以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情况为例,简单说明将支撑保护部件s配置在挖掘道路k的工序。
100.首先,作为支撑保护部件s,例如将圆弧状的h形钢配置在转动环31的支撑保护保持部31b。接着,通过旋转转动环31,将支撑保护部件s配置在与挖掘壁面对置的规定的位置。通过重复该工序,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排列并配置为圆状。最后,在将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按压至挖掘壁面的状态下,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相互连结。由此,能够利用通过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的连结而构成的支撑保护件支承挖掘壁面。
101.<小结>
102.具有上述结构的隧道挖掘装置1具有前胴部11、以及拼装装置30。前胴部11具有刀头21、以及可旋转地支承刀头21的刀头支架22。拼装装置30设置在刀头支架22。拼装装置30具有:保持支撑保护部件s的转动环31、以及姿势变更装置32。姿势变更装置32构成为可变更俯视中转动环31的转动轴心c2与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形成的偏航角α。
103.在该结构中,因为姿势变更装置32变更偏航角α,所以,能够相对于形成为曲线状的隧道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04.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在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具有曲率的情况下,以通过由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沿隧道的挖掘道路k的壁面形成为环状的支撑保护件的平面h2与挖掘道路k的中心轴线l1正交的方式,姿势变更装置32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在此,平面h2优选在支撑保护件(支撑保护部件s)的宽度方向上通过支撑保护件(支撑保护部件s)的中心。另外,所谓的具有曲率,表示曲率不是0。
105.在该结构中,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隧道的挖掘道路k的壁面,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件(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另外,支撑保护件(多个支撑保护部件s)能够适当地承受由隧道壁面承受的负载。
106.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姿势变更装置32在第一姿势及第二姿势之间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第一姿势是转动环31的中心p1配置在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上的姿势。第二姿势是转动环31的中心p1配置在与刀头21的旋转轴心c1分离的位置上的姿势。
107.在该结构中,因为姿势变更装置32在第一姿势及第二姿势之间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所以,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08.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隧道挖掘装置1还具有在刀头支架22的后方配置的后胴部12。拼装装置30配置在刀头支架22及后胴部12之间。
109.在该结构中,因为拼装装置30配置在刀头支架22的后方,所以,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10.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姿势变更装置32具有一对推力缸33、34。一对推力缸33、34为了调整刀头支架22及转动环31的间隔,相互独立并可伸缩地配置在刀头支架22及转动环31之间。以一对推力缸33、34各自的支承轴心cp1a、cp1b相互平行的方式,一对推力缸33、34可摆动地设置在刀头支架22。
111.在该结构中,通过使用一对推力缸33、34,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即使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12.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姿势变更装置32还具有偏航缸35。偏航缸35为了调整引导件37、38的摆动方向,可伸缩地配置在刀头支架22及引导件37、38之间。以偏航缸35的伸缩方
向与推力缸33、34的伸缩方向不同的方式,偏航缸35可摆动地设置在刀头支架22。
113.在该结构中,由偏航缸35对推力缸33、34的滑动方向进行调整。在该状态下,由推力缸33、34进一步变更转动环31的姿势。即使为上述的结构,也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14.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以偏航缸35的摆动轴心cp2与推力缸33、34的支承轴心cp1a、cp1b平行的方式,偏航缸35可摆动地设置在刀头支架22。
115.通过这样构成偏航缸35,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16.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姿势变更装置32还具有引导件37、38。引导件37、38以在转动环31与刀头支架22分离的方向以及转动环31与刀头支架22接近的方向上引导转动环31的方式,可摆动地设置在刀头支架22。
117.在该结构中,因为引导件37、38引导转动环31,所以,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18.在隧道挖掘装置1中,姿势变更装置32还具有在转动环31的径向内侧配置的支承框架39。支承框架39可旋转地支承转动环31,并可移动地支承在引导件37、38。
119.在该结构中,可旋转地支承转动环31的支承框架39支承在引导件37、38。即使为这样的结构,也能够相对于挖掘道路k形成为曲线状的挖掘道路k,适当地配置支撑保护部件s。
120.<变形例>
121.(a1)在所述实施方式中,表示了使用一个偏航缸35的情况的例子,但也可以使用一对偏航缸35。在该情况下,例如一对偏航缸35分别安装在一对安装部件45、46及一对引导件37、38。
122.工业实用性
123.在本公开中,在隧道挖掘装置形成了曲线状挖掘道路的情况下,能够将支撑保护部件适当地配置在挖掘道路。
124.附图标记说明
125.1隧道挖掘装置;11前胴部(第一胴部);12后胴部(第二胴部);21刀头;22刀头支架(支承部);30拼装装置;31转动环(环部);32姿势变更装置;33,34推力缸(第一缸);35偏航缸(第二缸);36转动马达;37,38引导件;39支承框架;c1旋转轴心;c2转动轴心(中心轴心);cp1a支承轴心;hp水平面;k挖掘道路;l1挖掘道路的中心轴线;s支撑保护部件;vp铅垂面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