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电池控温方法及混动汽车与流程

2022-12-31 14:30: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属于混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电池控温方法及混动汽车。


背景技术:

2.混动汽车可通过动力电池为电机供电,为混动汽车提供动力。动力电池对温度的敏感性高,在低温条件下,动力电池放电能力急剧降低,导致混动汽车续航能力下降,在高温条件下,动力电池放电能力下降,同时电池故障及自燃的风险升高。
3.目前,混动汽车采用ptc加热、风冷或者空调压缩机水冷技术,控制动力电池温度,ptc加热能耗巨大,且常常要消耗电池本身电能,导致混动汽车续航能力下降。同时,在低温条件下,动力电池放电能力急剧降低,用电池本身电能加热电池,进一步增大了电池负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电池控温方法及混动汽车,以控制电池的工作温度,解决电池低温放电能力下降及高温故障风险升高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包括:
6.电池匣,用于安装电池包,电池包和所述电池匣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电池匣包括进气口和回流口;
7.第一温度传感器,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内,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内部温度;
8.进气管,连接排气管和所述进气口,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
9.进风管,与所述进气口连接,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控风阀;
10.控制器,与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进气阀以及所述控风阀连接。
11.可选的,所述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进气端连接所述进风管和所述进气管,所述连接管的排气端连接所述进气口,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2.可选的,所述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回流管,所述排气管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段、第二节段和第三节段,所述第一节段的排气端、所述进气管的进气端以及所述第二节段的进气端相连接,所述回流管一端连接所述回流口,所述回流管另一端、所述第二节段的排气端以及所述第三节段的进气端相连接;
13.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14.可选的,所述第一节段、所述进气管以及所述连接管同轴连接;和/或
15.所述第二节段上设置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6.可选的,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且位于所述连接管的进气端以及所述第二进气阀之间,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电池匣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所述第二
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17.所述进气口和所述回流口位于所述电池匣相对的两端;
18.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至少设置两个,一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进气口设置,一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回流口设置。
19.可选的,所述第一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阀以及所述控风阀均为比例阀。
2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控温方法,应用于电池控温装置,所述电池控温装置包括电池匣、第一温度传感器、进气管和进风管,所述电池匣用于安装电池包,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池包的内部温度,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风管均与所述电池匣连接,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所述进风管上设置有控风阀,所述电池控温方法包括:
21.通过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电池包的内部温度;
22.确认所述内部温度大于内部温度上限时,开启控风阀或增大所述控风阀的开度,且减小第一进气阀的开度或关闭所述第一进气阀;
23.确认所述内部温度小于内部温度下限时,至少通过所述控风阀和所述第一进气阀,控制所述电池匣中尾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加热所述电池包;
24.确认所述内部温度大于所述内部温度下限且小于所述内部温度上限时,关闭所述控风阀和所述第一进气阀或同步减小所述控风阀和所述第一进气阀的开度。
25.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所述进风管均通过连接管连接所述电池匣,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所述第二进气阀和所述连接管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池包和所述电池匣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所述控制所述电池匣中尾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加热所述电池包包括:
26.通过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电池匣中后混合气温度;
27.确认所述后混合气温度大于所述后混合气温度上限时,通过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电池匣中后混合气压力,确认所述后混合气压力大于后混合气压力上限时,关闭所述第二进气阀或减小所述第二进气阀的开度,且开启所述控风阀或增大所述控风阀的开度,且开启所述第一进气阀或增大所述第一进气阀的开度;确认所述后混合气压力小于所述后混合气压力上限pout2时,关闭所述第一进气阀或减小所述第一进气阀的开度;
28.确认所述后混合气温度小于所述后混合气温度下限时,开启所述第一进气阀或增大所述第一进气阀的开度,并通过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获取所述连接管中前混合气温度,根据所述前混合气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以及所述控风阀。
29.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前混合气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进气阀、第二进气阀以及所述控风阀包括:
30.确认所述前混合气温度小于前混合气温度下限时,关闭所述控风阀或减小所述控风阀的开度;
31.确认所述前混合气温度大于前混合气温度上限时,通过所述温度压力传感器获取所述电池匣中后混合气压力,确认所述后混合气压力小于后混合气压力下限时,开启所述控风阀或增大所述控风阀的开度;确认所述后混合气压力大于后混合气压力下限时,关闭所述第一进气阀或减小所述第一进气阀的开度;
32.确认所述前混合气温度大于前混合气温度下限且小于前混合气温度上限,开启所述第二进气阀或增大所述第二进气阀的开度。
33.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动汽车,包括:
34.电池控温装置;
35.电池包,设置在所述电池控温装置的电池匣内;
36.排气管,与所述电池控温装置的进气管连接。
37.本技术公开的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电池控温方法及混动汽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8.本技术中,电池匣用于安装电池包,电池包和电池匣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电池匣包括进气口和回流口,第一温度传感器至少部分设置在电池包内,用于检测电池包的内部温度。进气管连接混动汽车的排气管和进气口,进气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进风管与进气口连接,进风管上设置有控风阀,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进气阀以及控风阀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电池包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控风阀打开,可通过外界冷风为电池包降温,电池包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控风阀和第一进气阀配合,将外界冷风和混动汽车的尾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混合器导入电池包和电池匣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从而加热电池包,升高电池包的温度。本技术通过控风阀和第一进气阀配合控制电池包的工作温度,解决了电池包低温放电能力下降及高温故障风险升高的问题。
39.本技术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技术的实践而习得。
40.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4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4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控温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4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电池控温方法的程序流程图。
45.附图标记说明:
46.110、电池匣;111、进气口;112、回流口;120、进气管;121、第一进气阀;130、进风管;131、控风阀;140、第一温度传感器;150、连接管;151、第二进气阀;160、回流管;161、单向阀;170、第二温度传感器;180、温度压力传感器;
47.200、电池包;300、排气管;310、第一节段;320、第二节段;321、排气阀;330、第三节段。
具体实施方式
48.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49.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没有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方法、装置、实现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技术的各方面。
5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1.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中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包括电池匣110、进气管120、进风管130、控制器和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电池匣110用于安装电池包200,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电池匣110包括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均与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连通。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至少部分设置在电池包200内,用于检测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进气管120连接混动汽车的排气管300和进气口111,进气管1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21。进风管130与进气口111连接,进风管130上设置有控风阀131。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第一进气阀121以及控风阀131连接,控制器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40检测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并至少控制第一进气阀121和控风阀131打开或关闭。
52.电池包200对温度的敏感性高,在低温条件下,电池包200放电能力急剧降低,将导致混动汽车续航能力下降,在高温条件下,电池包200放电能力下降,将导致电池包200故障及自燃的风险升高。
53.本技术中,电池匣110用于安装电池包200,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电池匣110包括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至少部分设置在电池包200内,用于检测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进气管120连接混动汽车的排气管300和进气口111,进气管1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21,进风管130与进气口111连接,进风管130上设置有控风阀131,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第一进气阀121以及控风阀131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40检测到电池包200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控风阀131打开,可通过外界冷风为电池包200降温,电池包200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配合,将外界冷风和混动汽车的尾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混合器导入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从而加热电池包200,升高电池包200的温度。本技术通过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配合控制电池包200的工作温度,解决了电池包200低温放电能力下降及高温故障风险升高的问题。
54.此外,控制器控制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配合,将外界冷风和混动汽车的尾气混合形成混合气,再通过混合气加热电池包200,与直接采用排气管300的尾气加热电池包200相比,可防止电池包200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电池包200故障及自燃的风险升高。
55.参见图1所示,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连接管150,连接管150的进气端连接进风管130和进气管120,连接管150的排气端连接进气口111,连接管150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151,第二进气阀151与控制器连接。第二进气阀151具体可设置在靠近进气口111处。
56.需要说明的是,进风管130和进气管120可均与连接管150的进气端连接,但不限于
此,进风管130和进气管120也可直接与电池匣110连接,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57.进风管130和进气管120均与连接管150的进气端连接,再通过进气管120与电池匣110的进气口111连接,可使外界冷风和混动汽车的尾气在连接管150混合形成混合气,避免尾气直接导入电池匣110和电池包200之间间隙,导致电池包200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电池包200故障及自燃的风险升高。连接管150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151,通过第一进气阀121控制尾气导入,通过第二进气阀151控制混合气导入,降低了某一阀门失效导致电池包200受高温冲击的风险。
58.示例的,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均为比例阀,也就是说,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的开度可按比例调节。控制器控制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打开、关闭及其开度。
59.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可均为比例阀,但不限于此,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也可均为截止阀,具体可视情况而定。在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均为截止阀时,控制器可控制其打开或关闭的时间,从而控制外界冷空气与尾气的进气量及其混合气的温度。
60.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均为比例阀,控制器控制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打开、关闭及其开度,这样设计,可以更精确的控制外界冷空气与尾气的进气量及其混合气的温度,进而将电池包200的温度控制在合适的区间。
61.参见图1所示,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回流管160。排气管3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节段310、第二节段320和第三节段330。第一节段310的进气端连接混动汽车的发动机或增程器,第一节段310的排气端、进气管120的进气端以及第二节段320的进气端相连接。回流管160一端连接回流口112,回流管160另一端、第二节段320的排气端以及第三节段330的进气端相连接,尾气或混合气最终从第三节段330的排气端排放。
62.需要说明的是,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回流管160,混合气通过回流管160回流到排气管300,但不限于此,回流管160也可以取消,混合气可通过回流口112直接排放,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63.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回流管160,混合气通过回流管160回流到排气管300,以方便尾气净化、排气消音等结构设计。
64.参见图1所示,回流管160上设置有单向阀161,单向阀161设置在靠近回流口112处。
65.需要说明的是,回流管160上可设置单向阀161,但不限于此,回流管160上也可设置电磁阀或电动阀,此电磁阀或电动阀与控制器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混合气的排放,以维持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气压,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66.回流管160上设置有单向阀161,通过单向阀161可防止排气管300中尾气通过回流管160反向流入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导致电池包200局部温度过高,进而导致电池包200故障及自燃的风险升高。
67.参见图1所示,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以及连接管150同轴连接。也就是说,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及连接管150为排气主支路,第二节段320为排气副支路,发动机或增程器排放的尾气,优先通过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及连接管150排放,在第一进气阀121及第二进气阀151关闭或开度较小的情况下,尾气再通过第二节段320排放。
68.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以及连接管150可同轴连接,但不限于此,第二节段320上也可设置有排气阀321,排气阀321与控制器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以及连接管150同轴连接,同时在第二节段320上设置排气阀321。
69.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以及连接管150同轴连接,可不必在第二节段320上设置排气阀321,进而可降低混动汽车的制造成本,尾气优先通过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及连接管150排放,可提高尾气的利用率。在第二节段320上设置排气阀321,可降低第一节段310、进气管120以及连接管150的形状及尺寸限制,方便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及排气管路的布局。
70.参见图1所示,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70和温度压力传感器180,第二温度传感器170设置在连接管150上且位于连接管150的进气端以及第二进气阀151之间。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设置在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第二温度传感器170和温度压力传感器180均与控制器连接。
71.混动汽车电池控温装置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170和温度压力传感器180,第二温度传感器170设置在连接管150上且位于连接管150的进气端以及第二进气阀151之间,方便检测混合气的温度,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设置在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方便检测电池包200的外部温度。
72.参见图1所示,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位于电池匣110相对的两端。
73.需要说明的是,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可位于电池匣110相对的两端,但不限于此,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也可位于电池匣110相邻的两个侧面或位于电池匣110的同一侧面,具体可视情况而定。
74.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位于电池匣110相对的两端,这样设计,可使混合气均匀地从电池包200的外表面流过,避免电池包200局部温度过高。
75.参见图1所示,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至少设置两个,一温度压力传感器180靠近进气口111设置,一温度压力传感器180靠近回流口112设置。
76.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至少设置两个,通过两个以上温度压力传感器180可检测电池包200外部不同位置的温度,避免电池包200局部低温或高温,导致电池控温装置控温不准确。
7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池控温方法,应用于电池控温装置。电池控温装置包括电池匣110、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进气管120和进风管130。电池匣110用于安装电池包200,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用于检测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进气管120和进风管130均与电池匣110连接,进气管1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21,进风管130上设置有控风阀131。参见图2和图3所示,电池控温方法包括:
78.s100: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获取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tin;
79.s200:确认内部温度tin大于内部温度上限tin2时,开启控风阀131或增大控风阀131的开度,且减小第一进气阀121的开度或关闭第一进气阀121;
80.s300:确认内部温度tin小于内部温度下限tin1时,至少通过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控制电池匣110中尾气和外界冷空气的混合气加热电池包200;
81.s400:确认内部温度tin大于内部温度下限tin1且小于内部温度上限tin2时,关闭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或同步减小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的开度。
82.需要说明的是,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均为截止阀时,控制器控制其开启或关闭,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均为比例阀时,控制器控制其开启、开度或关闭,具体控制其关闭或减小开度可根据混合气的温度、气压等确定。根据内部温度tin与内部温度上下限区间之间的关系调节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后,延长一定时间再次检测内部温度tin,再根据内部温度tin与内部温度上下限区间之间的关系调节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
83.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40检测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tin,再根据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tin调节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调节混合器的温度和气压,从而控制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tin,与检测混合器的温度,直接根据混合器的温度调节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相比,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控温,将电池包200的温度控制在适合的区间内。
84.参见图1所示,进气管120和进风管130均通过连接管150连接电池匣110,连接管150上设置有第二进气阀151,第二进气阀151和连接管150的进气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70,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温度压力传感器180。参见图2所示,电池控温方法包括:
85.s100: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获取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tin;
86.s200:确认内部温度tin大于内部温度上限tin2时,开启控风阀131,关闭第一进气阀121,开启第二进气阀151;
87.s300:确认内部温度tin小于内部温度下限tin1时,至少通过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控制电池匣110中尾气和外界冷空气的混合气加热电池包200;
88.s400:确认内部温度tin大于内部温度下限tin1且小于内部温度上限tin2时,关闭控风阀131、第一进气阀121以及第二进气阀151。
89.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可在车辆启动后,先将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关闭,再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获取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tin,以获取电池包200的初始温度。此外,在增加第二进气阀151、第二温度传感器170以及温度压力传感器180后,可以根据混合气的温度更精确的控制电池包200的温度,因此可在获取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后,视情况直接关闭或开启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后续再根据混合气的温度及气压调节阀门开度。
90.在步骤s300中,控制电池匣110中尾气和空气的混合气加热电池包200包括:
91.s310: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获取电池匣110中后混合气温度tout;
92.s320:确认后混合气温度tout大于后混合气温度上限tout1时,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获取电池匣110中后混合气压力pout,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大于后混合气压力上限pout2时,关闭第一进气阀121,且开启控风阀131,且开启第二进气阀151,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小于后混合气压力上限pout2时,关闭第一进气阀121;
93.s330:确认后混合气温度tout小于后混合气温度下限tout1时,增大第一进气阀121的开度,并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70获取连接管150中前混合气温度tf,根据前混合气温度tf控制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
94.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20中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大于后混合气压力上限pout2时,关闭第一进气阀121,且开启控风阀131,且开启第二进气阀151,可迅速降低后混合气压力pout及后混合气温度tout,但不限于此,也可相应地调节阀门开度,即关闭阀门改为调小
阀门开度,开启阀门改为增大阀门开度,具体可视情况而定。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小于后混合气压力上限pout2时,可关闭第一进气阀121,也可减小第一进气阀121开度。
95.步骤s330中,确认后混合气温度tout小于后混合气温度下限tout1时,可增大第一进气阀121的开度,但不限于此,也可完全开启第一进气阀121,通过开启关闭时间控制进气量,具体可视情况而定。第一进气阀121开度增大量为aex-inc:
96.aex-inc=a1(tf-tf1)
÷
tf1
×
90
°
97.其中,0《a1《0.9,其中tf1为前混合气温度下限。
98.在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获取电池匣110中后混合气温度tout后,根据后混合气温度tout控制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可精确控制后混合气温度,避免后混合气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进而影响电池包200的温度。
99.参见图2和图3所示,步骤s330中根据前混合气温度tf控制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包括:
100.s331:确认前混合气温度tf小于前混合气温度下限tf1时,关闭控风阀131;
101.s332:确认前混合气温度tf大于前混合气温度上限tf2时,通过温度压力传感器180获取电池匣110中后混合气压力pout,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小于后混合气压力下限pout1时,增大控风阀131的开度;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大于后混合气压力下限pout1时,减小第一进气阀121的开度;
102.s333:确认前混合气温度tf大于前混合气温度下限tf1且小于前混合气温度上限tf2,增大第二进气阀151的开度。
103.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331中确认前混合气温度tf小于前混合气温度下限tf1时,可关闭控风阀131,但不限于此,也可减小控风阀131的开度。
104.步骤s332中,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小于后混合气压力下限pout1时,可增大控风阀131的开度,但不限于此,也可将控风阀131全开,具体可视情况而定。控风阀131开度增大量为awen-inc:
105.awen-inc=c1
×
aex-inc
106.其中,1《c1《1.5。
107.步骤s332中,确认后混合气压力pout大于后混合气压力下限pout1时,可减小第一进气阀121的开度,但不限于此,也可关闭第一进气阀121,具体可视情况而定。第一进气阀121开度减小量为aex-dec:
108.aex-dec=a2(tf2-tf)
÷
tf2
×
90
°
109.其中,0《a2《0.9。
110.步骤s333中,确认前混合气温度tf大于前混合气温度下限tf1且小于前混合气温度上限tf2时,可增大第二进气阀151的开度,但不限于此,也可将第二进气阀151完全开启,具体可视情况而定。第二进气阀151开度增大量为aem-inc:
111.aem-inc=b1
×
aex-inc
112.其中,1《b1《1.5。
113.在后混合气温度tout小于后混合气温度下限tout1,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70获取连接管150中前混合气温度tf,通过前混合气温度tf控制第一进气阀121、第二进气阀151以及控风阀131,可精确控制前混合气温度,使外界冷空气与尾气混合且温度合适时,再利用
混合气加热电池包200,可实现更精确的控温,避免电池包200温度过低或过高。
1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动汽车,包括:
115.电池控温装置、电池包200和排气管300,电池包200设置在电池控温装置的电池匣110内,排气管300与电池控温装置的进气管120连接。
116.本技术中混动汽车包括电池控温装置,电池控温装置中,电池匣110用于安装电池包200,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形成间隙,电池匣110包括进气口111和回流口112,第一温度传感器140至少部分设置在电池包200内,用于检测电池包200的内部温度。进气管120连接混动汽车的排气管300和进气口111,进气管120上设置有第一进气阀121,进风管130与进气口111连接,进风管130上设置有控风阀131,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40、第一进气阀121以及控风阀131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140检测到电池包200温度过高时,控制器控制控风阀131打开,可通过外界冷风为电池包200降温,电池包200温度过低时,控制器控制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配合,将外界冷风和混动汽车的尾气混合形成混合气,混合器导入电池包200和电池匣110的内壁之间形成的间隙,从而加热电池包200,升高电池包200的温度。本技术通过控风阀131和第一进气阀121配合控制电池包200的工作温度,解决了电池包200低温放电能力下降及高温故障风险升高的问题。
117.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118.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装配”、“连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119.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些实施例”、“示例地”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120.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故但凡依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所做的变化或修饰,皆应属于本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