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管片遇水膨胀止水条粘贴定位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00:38:2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管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片遇水膨胀止水条粘贴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2.在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管片是一片片拼装而成,管片与管片之间存在环向和纵向的缝隙,这些接缝容易渗水,因而管片的拼装需要采取防水措施,一般是在管片连接面上安装密封条和止水条,管片连接面上设置有预留沟槽,用于安装密封条,密封条涂胶后固定在预留沟槽中,而止水条一般为遇水膨胀型止水胶,粘贴在密封条的一侧或两侧,相邻两管片上的密封条和止水条相对接触,密封条和止水条两者相互配合可起到良好的防水密封效果。密封条一般可由管片生产厂家成批安装粘贴,且由于有预留沟槽,粘贴时一般不会有位置偏差,但遇水膨胀止水胶条由于其遇水膨胀的特性,往往需要在盾构隧道施工时管片进场后拼装前进行粘贴,避免因保持时间过长而影响其正常使用,因而需要人员现场粘贴,目前是手工目测粘贴,作业人员素质不一,特别是夏季高温、杂乱的施工环境下大幅降低耐心与责任心,又由于一般没有限位沟槽,粘贴位置全凭人眼和手感,难以做到平直对中,容易造成位置偏差,如相邻两管片膨胀止水条粘贴位置不一致,致使止水条未能完全吻合,会减弱隧道的基本防水功能,甚至防水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保证粘贴边距整齐一致、操作简单高效的管片遇水膨胀止水条粘贴定位工装。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5.一种管片遇水膨胀止水条粘贴定位工装,包括支撑架、止水条导入滚压件、限位棒、移动辊和握把,两根所述的限位棒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的两侧,用于分别与管片的迎水面和背水面相接触,以起到限位作用;所述止水条导入滚压件和移动辊分别并排连接在所述支撑架的底部,且位于两根限位棒之间,所述止水条导入滚压件用于将止水条导入到管片连接面上止水条的粘贴位置(粘贴位置预先涂抹有胶黏剂),并按压止水条使粘贴牢固,止水条导入滚压包括导向辊和按压辊,所述导向辊设置在所述按压辊的上方,止水条的背面与所述导向辊接触,并随移动辊和按压辊的滚动来到所述按压辊下进行粘贴和按压;所述移动辊与管片连接面接触滚动,使整个工装移动平稳;所述握把安装在所述支撑架的顶部,供握持操作。
6.进一步地,所述止水条导入滚压件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包括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导向辊和按压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导向辊和按压辊的宽度相同,与待安装止水条的宽度一致,止水条由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之间穿过,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对止水条起到限位作用。
7.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上还设置有导入限位条、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所述导入限
位条设置在所述导向辊的上方,导入限位条与导向辊之间的空隙容许止水条通过,对止水条起到导入和上下限位的作用,所述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连接在所述导入限位条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导入限位条与导向辊之间的空隙中,左限位块和右限位块分别对止水条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使止水条进入时位置不会跑偏。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通过螺栓或抱箍的形式与所述支撑架可拆卸连接,以方便更换安装有不同宽度规格的导向辊和按压辊的止水条导入滚压件,以适应不同宽度止水条的需要。
9.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顶部设置有活动连接头,止水条导入滚压件通过所述活动连接头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活动连接头包括套接头和顶紧螺栓,所述套接头设置在安装架的顶部,套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相适配的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紧螺栓相适配的螺纹紧固通孔,套接头通过套接通孔套设在连接柱上,顶紧螺栓穿过螺纹紧固通孔后顶紧在连接柱上,从而将止水条导入滚压件固定在支撑架上并调节止水条导入滚压件的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规格管片、止水条的不同安装位置的需求。
10.进一步地,所述按压辊有前后排列的两个,止水条安装过程中先后按压止水条。所述导向辊和两个按压辊呈三角形平行排布。
11.进一步地,所述按压辊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移动辊的安装高度,按压辊的底部边线略高于移动辊的底部边线,使得按压辊按压在止水条上时移动辊可与管片连接面相接触;且在相对位置上,移动辊在沿着管片厚度的方向上靠近后一个按压辊。
12.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棒为圆形棒,所述移动辊为表面包覆橡胶的包胶辊,所述导向辊为光面塑胶辊,所述按压辊为光面塑胶辊或金属辊。
13.进一步地,两根所述限位棒分别为固定限位棒和活动限位棒,所述活动限位棒通过活动连接头与所述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活动连接头包括套接头和顶紧螺栓,所述套接头设置在所述活动限位棒的一端,与活动限位棒一体化连接,所述套接头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相适配的套接通孔,所述套接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顶紧螺栓相适配的螺纹紧固通孔,套接头通过套接通孔套设在连接柱上,顶紧螺栓穿过螺纹紧固通孔后顶紧在连接柱上,从而将活动限位棒固定在支撑架上并调节与固定限位棒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规格管片的需求。
14.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限位棒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柱上的轴承或通孔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柱上,所述活动限位棒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活动连接头上的轴承或通孔可转动连接在所述活动连接头上。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止水条导入滚压件上导向辊和按压辊、限位棒等部件的设置,使得止水条可准确被导向到达既定的粘贴位置,并被按压牢固粘贴,保证膨胀止水条粘贴边距能够整齐一致,移动时能够不偏移,保证粘贴后高低一致,避免徒手粘贴导致的粘贴位置不准确而影响防水效果,降低人工操作误差概率,提高隧道防水功能,操作简单高效,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保证性;移动辊可使移动操作时平稳,止水条导入滚压件和限位棒与支撑架的活动连接,可适应多种不同厚度的管片的施工,以及不同宽度的止水条和不同粘贴位置的施工要求。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条导入滚压件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条导入滚压件的侧面示意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止水条粘贴效果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棒的连接示意图。
23.附图标记:1-支撑架;2-限位棒;3-移动辊;4-止水条导入滚压件;5-第一活动连接头;6-第二活动连接头;7-握把;8-止水条;9-管片;10-密封条;11-连接柱;12-通孔;13-插销;21-固定限位棒;22-活动限位棒;41-安装架;411-左支撑架;412-右支撑架;413-导入限位条;414-左限位块;415-右限位块;42-导向辊;43-按压辊;51-第一顶紧螺栓;52-第一套接头;521-第一套接通孔;53-第一旋钮;61-第二旋钮;62-第二顶紧螺栓;63-第二套接头;91-迎水面;92-背水面;93-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24.一种管片9遇水膨胀止水条8粘贴定位工装,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支撑架1、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限位棒2、移动辊3和握把7,两根所述的限位棒2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1的两侧,定位工装沿着管片9连接面93移动时,两根限位棒2分别与管片9的迎水面91和背水面92相接触,可起到限位作用。
25.所述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和移动辊3分别并排连接在所述支撑架1的底部,且位于两根限位棒2之间,所述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用于将止水条8导入到管片9连接面93上止水条8的粘贴位置(粘贴位置预先涂抹有胶黏剂),并按压止水条8使粘贴牢固。止水条8导入滚压包括导向辊42和按压辊43,所述导向辊42设置在所述按压辊43的上方,止水条8的背面与所述导向辊42接触,并随移动辊3和按压辊43的滚动来到所述按压辊43下,由按压辊43按压和粘贴。所述移动辊3与管片9连接面93接触滚动,使整个工装移动平稳;所述握把7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供握持操作。所述移动辊3可为表面包覆橡胶的包胶辊,所述导向辊42可为光面塑胶辊,所述按压辊43可为光面塑胶辊或金属辊。
26.本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述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还包括安装架41,所述安装架41包括左支撑架411和右支撑架412,所述导向辊42和按压辊43均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左支撑架411和右支撑架412之间,导向辊42和按压辊43的宽度相同,与待安装止水条8的宽度一致,止水条8由左支撑架411和右支撑架412之间穿过,左支撑架411和右支撑架412对止水条8起到限位作用。
27.为进一步提高粘贴的位置准确性,所述安装架41上还设置有导入限位条413、左限位块414和右限位块415,所述导入限位条413设置在所述导向辊42的上方,导入限位条413与导向辊42之间的空隙容许止水条8通过,对止水条8起到导入和上下限位的作用,所述左限位块414和右限位块415连接在所述导入限位条413底部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导入限位条413与导向辊42之间的空隙中,左限位块414和右限位块415分别对止水条8的左右两侧进行限位,使止水条8进入时位置不会跑偏。
28.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架41通过螺栓或抱箍的形式与所述支撑架1可拆卸连接,不同的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上安装不同宽度规格的导向辊42和按压辊43,使用时,只需根据止水条8宽度更换上合适的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即可,可适应不同宽度止水条8的需要。
29.作为其中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3、图4,所述安装架4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活动连接头5,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通过所述第一活动连接头5与所述支撑架1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活动连接头包括第一套接头52和第一顶紧螺栓51,所述第一套接头52设置在安装架41的顶部,第一套接头52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11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一套接通孔521,所述第一套接通孔521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顶紧螺栓51相适配的第一螺纹紧固通孔,第一套接头52通过第一套接通孔521套设在连接柱11上,第一顶紧螺栓51穿过第一螺纹紧固通孔后顶紧在连接柱11上,从而将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固定在支撑架1上并调节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的相对位置,以满足不同规格管片9、止水条8的不同安装位置的需求。第一顶紧螺栓51上设置有第一旋钮53,方便顶紧操作。
30.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述按压辊43有前后排列的两个,止水条8安装过程中先后按压止水条8。所述导向辊42和两个按压辊43呈三角形平行排布。如图6,所述按压辊的安装高度高于所述移动辊的安装高度,按压辊的底部边线略高于移动辊的底部边线,使得按压辊按压在止水条上时移动辊可与管片连接面相接触;且在相对位置上,如图2、图4,移动辊在沿着管片厚度的方向上靠近后一个按压辊。这样,操作人员手持握把7施力时,可将主要作用力作用于后一按压辊43上,而前一按压辊43引导止水条8至相应的位置并稍轻施力。
31.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两根所述限位棒2分别为固定限位棒21和活动限位棒22,所述活动限位棒22通过第二活动连接头6与所述支撑架1连接,所述支撑架1上设置有连接柱11,所述第二活动连接头6包括第二套接头63和第二顶紧螺栓62,所述第二套接头63设置在所述活动限位棒22的一端,与活动限位棒22一体化连接,所述第二套接头63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柱11的外径相适配的第二套接通孔,所述第二套接通孔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顶紧螺栓62相适配的第二螺纹紧固通孔,第二套接头63通过第二套接通孔套设在连接柱11上,第二顶紧螺栓62穿过第二螺纹紧固通孔后顶紧在连接柱11上,从而将活动限位棒22固定在支撑架1上并调节与固定限位棒21之间的距离,以满足不同规格管片9的需求。第二顶紧螺栓62上设置有第二旋钮61,方便顶紧操作。如图5,止水条8一般粘贴在管片9连接面93上靠近迎水面91的一侧,为提高防水密封性,一般管片9出厂前由生产厂家先在靠近迎水面91的一侧安装密封条10,管片9进场后拼装施工前,再在紧靠密封条10的一侧粘贴止水条8。
32.限位棒2优选圆形棒,减小摩擦力,避免移动时卡顿。限位棒2可固定连接在支撑架1上,也可设计成可转动形式,固定限位棒21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柱11上的轴承或通孔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柱11上,所述活动限位棒22的一端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活动连接头6上的轴承或通孔可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活动连接头6上。如图7,连接柱11上预留通孔12,限位棒2插入通孔12后插入插销13进行限位,限位棒2与通孔12为盈余配合,可转动连接的模式可减小摩擦,同时也可方便拆卸更换。
33.使用时,先根据止水条8的宽度和粘贴位置选择合适的止水条导入滚压件4,安装
在支撑架1上并调整其位置后固定,再根据管片9的宽度调整活动限位棒22的位置并固定;在管片9上粘贴止水条8的相应位置处涂抹胶黏剂,待胶黏剂晾至一定程度后,将止水条8的一端粘贴在相应位置后,其余穿过本实用新型粘贴定位工装上的按压辊43和导向辊42,两条限位棒2卡在管片9待粘贴面两侧的迎水面91和背水面92上,并使移动辊3与管片9连接面93接触,按压辊43压在止水条8的背面,一手手持握把7沿着管片9连接面93滚动,另一受手持止水条8,止水条8经导向辊42达到按压辊43,并经按压辊43按压粘贴在既定位置处,可一次成型,如此将止水条8粘贴在管片9的四个连接面93上。
34.上列详细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可行实施例的具体说明,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