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10:02: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绞龙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2.绞龙是螺旋输送机的俗称,适用于颗粒或粉状物料的输送,在粮食生产加工设备中尤为常见,输送距离一般从2米到70米不等,由于绞龙达到一定长度后,绞龙叶片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下垂,严重时会剐蹭绞龙外壳,缩短绞龙的使用寿命,传统处理方式中会将绞龙分段设置,用若干个吊挂装置进行拖举,达到绞龙叶片不下垂的目的,现在技术中上也出现了很多种类似的吊挂装置。
3.申请号为cn201822025122.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绞龙吊挂,包括上吊挂本体,以及与上吊挂本体两端通过螺栓组合固定在一起的下吊挂本体;上吊挂本体与下吊挂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绞龙中心轴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中间内设置有耐磨胶套;所述的耐磨胶套分别横切面为圆形状,分为上胶套和下胶套;上胶套和下胶套分别位于上吊挂本体的上半圆固定孔内壁上和下吊挂本体的下半圆固定孔内;该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使用方便;通过在绞龙轴的中心设置固定绞龙中心轴的本装置,并将本装置固定在上方绞龙槽上方横搭的横铁板上,铁板与升降吊柱直径通过螺栓连接。
4.但随着申请人的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该技术方案在更换胶套时,需要对下固定吊挂、上固定吊挂两侧的螺母依次拆卸,给拆装工作更来麻烦,同时,拆卸后的下固定吊挂、上固定吊挂相互独立分开,容易在操作中散乱放置而遗落,给吊挂装置装配带来不便,为此本技术在现有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作出了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包括套设在衬套外周的抱箍,用于调节所述抱箍在壳体中垂直距离的调整丝杆,所述调整丝杆下端与所述抱箍相连接,所述调整丝杆上端与壳体活动连接;
7.所述抱箍包括底部相互铰接的抱箍左部与抱箍右部;
8.其中,在所述调整丝杆与抱箍分离后,所述抱箍右部绕着与抱箍左部铰接处转动,所述抱箍内壁不再紧贴衬套外壁。
9.进一步,所述抱箍还包括紧固侧耳,所述紧固侧耳分别连接于所述抱箍左部与抱箍右部的上端。
10.进一步,两个所述紧固侧耳中心外开设有螺纹孔。
11.进一步,所述调整丝杆底部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紧固侧耳对称分设置在所述连接头的两侧。
12.进一步,所述调整丝杆与抱箍采用螺栓连接,通过旋动螺栓以调节抱箍对衬套的夹持力。
13.进一步,所述调整丝杆上还连接有锁紧螺母。
14.进一步,所述锁紧螺母为两个,且所述锁紧螺母分别设置在壳体的内侧和外侧。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6.抱箍通过支撑板设置在绞龙的壳体中,在调整丝杆的上下调节来作用下,达到控制绞龙叶片的高低,避免长度大的绞龙叶片在运行时与壳体内壁发生接触,在更换套设在绞龙叶片外周的衬套时,松开调整丝杆与抱箍连接处,抱箍呈开书式打开,另外,衬套为两半式设计,从而达到快速换衬套的目的,此吊挂装置,与现有技术方案相比,拆卸、安装更为快速、方便;
17.抱箍采用左、右两部分组成且相互铰接,衬套更换中,在满足快速更换的同时,又避免了零部件散乱放置而易遗失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实施例中抱箍与衬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实施例中调整丝杆的结构示意图;
22.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23.抱箍1、抱箍左部10、抱箍右部11、紧固侧耳12、螺纹孔120、螺栓121、衬套2、调整丝杆3、连接头30、锁紧螺母31、壳体4、支撑板40、绞龙叶片5。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25.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6.实施例:
27.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绞龙衬套更换吊挂装置,包括套设在衬套2外周的抱箍1,其中,抱箍1包括底部相互铰接的抱箍左部10与抱箍右部11,抱箍1还包括紧固侧耳12,紧固侧耳12分别连接于抱箍左部10与抱箍右部11的上端;用于调节抱箍1在壳体4中垂直距离的调整丝杆3,调整丝杆3下端与抱箍1相连接,调整丝杆3底部设置有连接头30,紧固侧耳12对称分设置在连接头30的两侧,调整丝杆3上端贯穿从壳体4,并用锁紧螺母31
进行固定,锁紧螺母31为两个,且锁紧螺母31分别设置在壳体4的内侧和外侧;
28.其中,在调整丝杆3与抱箍1分离后,抱箍右部11绕着与抱箍左部10铰接处转动,抱箍1内壁不再紧贴衬套2外壁。
29.调整丝杆3与抱箍1采用螺栓121连接,通过旋动螺栓121以调节抱箍1对衬套2的夹持力,螺栓121穿过螺纹孔120及连接头30,该连接头30为片状,一方面可以将调整丝杆3、抱箍1连接起来,通过调整丝杆3以对抱箍1调整位置,另一面,可利用工具旋动螺栓121,调整抱箍左部10、抱箍右部11两侧之间的间距,以达到抱箍1对衬套2的紧固夹持,避免绞龙运转时,产生晃动的情况。
30.在需要对抱箍1垂直位置调整时,用扳手等工具旋动外侧的锁紧螺母31,两个锁紧螺母31之间的间距变长或缩小,从而实现抱箍1位置的调整,还可以在壳体4与外侧的锁紧螺母31之间设置支撑板40,一方面避免在旋动外侧的锁紧螺母31时,工具及锁紧螺母31对壳体4表面划伤,另一方面,可将承受绞龙叶片5的重力,避免壳体4被绞龙叶片5剐蹭。
31.在需要对衬套2更换时,首先将外侧的锁紧螺母31调松,以使抱箍1整体不对绞龙向上拖举,再将螺栓121完全从连接头30、紧固侧耳12中拆卸取出,使得抱箍1对衬套2失去夹持力,此时,抱箍1形成可相互转动的抱箍左部10、抱箍右部11,将抱箍1与衬套2分离,此时,将裸露的衬套2沿绞龙轴向上滑动并从绞龙的端部取出,此外,本实用新型中的衬套2还可以设成由两个半环状结构组成的衬套2,这样,在拆卸更换衬套2时,无需沿绞龙轴向上滑动就可取出,更加方便。
32.以上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