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7:55: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阀的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开关类设备如阀门应用的密封形式基本上采用的是硬接触式密封,也就是阀杆与阀座直接接触的密封形式,由于输送介质含有泥沙等杂质,在连续开关几次以后密封面出现磨损,密封面损坏以后关闭不严,造成密封不严出现渗漏,必要是就得更换整套设备造成人力物力等资源浪费,影响生产正常进行,维修难、时间长。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该密封结构的密封圈坏了以后直接更换密封圈即可,操作简单,无需整体更换整套阀。
4.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包括阀体,阀体内壁的一组环形凹槽安装有一组密封圈b,阀体下端的台肩卡接有阀瓣,阀瓣的下端与阀座的台肩卡接,阀体、阀瓣及阀座的内腔套接有阀杆,阀杆的下部与阀座对应的面上安装有密封圈c,阀杆下端沿周向上设有三个u形缺口,相邻的两个u形缺口之间形成凸台。
5.上述方案中阀体外壁安装有密封圈a,阀座的下端面安装有密封圈d。
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7.本实用新型采用丁腈橡胶圈与阀座之间的精密配合,起到密封效果。打开时通过旋转阀杆将阀杆密封圈沿轴向旋出阀座,液体从p向流向z向,关闭时阀杆通过丝杆旋进p向,将橡胶圈移动到阀座里,封闭p向液体流向z向,利用轴向密封圈进行密封,在密封圈沿轴向运动过程中,利用密封圈与阀组之间的精密配合和密封圈弹性,可将介质内杂物沿介质流向推出,可保证密封面不易被破坏,可保证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的密封性能。本申请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操作简单,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无需培训及特殊设备,设备维修点单一,密封不严时无需更换主要零件,只需要更换橡胶圈即可。解决目前设备多次开关后密封不严、影响工艺生产的问题,提高生产能力,减少维修维护周期,解决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0.图中:1、阀杆,2、阀体,3、密封圈a,4、密封圈b,5、密封圈c,6、阀座,7、密封圈d,8、阀瓣,9、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1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12.该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包括阀体2,阀体2内壁的一组环形凹槽安装有一组密封圈b4,阀杆沿z向旋出后阻断被输送介质沿阀杆外壁流到z向,阀体2下端的台肩卡接有阀瓣8,阀瓣8能使液体流通,阀瓣8的下端与阀座6的台肩卡接,阀体2、阀瓣8及阀座6的内腔套接有阀杆1,阀杆1的下部与阀座6对应的面上安装有密封圈c5,利用密封圈c5与阀座之间的精密配合和密封圈c5弹性,可将介质内杂物沿介质流向推出,可保证密封面不易被破坏,阀杆1下端沿周向上设有三个u形缺口,相邻的两个u形缺口之间形成凸台9,将输送介质中含有的泥沙等杂物推出阀座保护阀座。
13.阀体2外壁安装有丁腈橡胶密封圈a 3,阀座6的下端面安装有密封圈d7,阀杆关闭以后阻断被输送的介质从阀座外壁流到z向。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包括阀体(2),其特征在于:阀体(2)内壁的一组环形凹槽安装有一组密封圈b(4),阀体(2)下端的台肩卡接有阀瓣(8),阀瓣(8)的下端与阀座(6)的台肩卡接,阀体(2)、阀瓣(8)及阀座(6)的内腔套接有阀杆(1),阀杆(1)的下部与阀座(6)对应的面上安装有密封圈c(5),阀杆(1)下端沿周向上设有三个u形缺口,相邻的两个u形缺口之间形成凸台(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其特征在于:阀体(2)外壁安装有密封圈a(3),阀座(6)的下端面安装有密封圈d(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防渗漏密封组合机构,阀体(2)内壁的一组环形凹槽安装有一组密封圈B(4),阀体(2)下端的台肩卡接有阀瓣(8),阀瓣(8)的下端与阀座(6)的台肩卡接,阀体(2)、阀瓣(8)及阀座(6)的内腔套接有阀杆(1),阀杆(1)的下部与阀座(6)对应的面上安装有密封圈C(5),阀杆(1)下端沿周向上设有三个U形缺口,相邻的两个U形缺口之间形成凸台(9)。本申请极大的节约了成本,操作简单,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无需培训及特殊设备,设备维修点单一,密封不严时无需更换主要零件,只需要更换橡胶圈即可。解决目前设备多次开关后密封不严、影响工艺生产的问题,提高生产能力,减少维修维护周期。减少维修维护周期。减少维修维护周期。


技术研发人员:赵性发 姜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庆市中科泵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2/12/2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