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功能远程土地治理全地形车

2022-12-25 07:39: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具体是一种多功能远程土地治理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2.我国幅员辽阔,可耕种的田地数目可观,但是荒漠土地也是占比巨大且在不断扩张,因此对于荒漠土地的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理荒漠土地时,需要使用各种机械设备对土壤进行松土、施肥、更改土质等处理,操作复杂,成本较高,非常不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远程土地治理全地形车,该全地形车应具有工作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的特点,以满足荒漠土地的治理需求。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多功能远程土地治理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该全地形车包括车体以及设置在车体上的洒水机构、松土搅拌机构、给料机构;所述松土搅拌机构设置在车体的后部,给料机构设置在松土搅拌机构的上方;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水箱、水泵、喷管、连通水箱与水泵的进水管、连通水泵与喷管的出水管;所述松土搅拌机构包括机架、驱动机架上下摆动的调节结构、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上的绞龙、与机架固定的地犁及铲斗;所述地犁设置在绞龙的前部,铲斗设置在绞龙的后部;所述给料机构包括固定在绞龙上方的料斗、可转动地定位在料斗出料口中的给料滚筒、电机、传递电机动力驱动给料滚筒旋转的传动结构;所述车体上设有控制器、摄像头、行走机构、电源;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行走机构、摄像头、洒水机构、松土搅拌机构、给料机构。
6.所述洒水机构中,水箱固定在车体顶部,喷管设置在料斗后部并且与机架固定。
7.所述调节结构包括可摆动地铰接在车体上并与机架固定的摆臂、两端可摆动地铰接在车体与机架上的伸缩杆。
8.所述传动结构包括与电机输出轴固定的主动带轮、与给料滚筒两端转轴固定的被动带轮、连接主动带轮与被动带轮的传动带。
9.所述机架包括主机架杆、副机架杆、固定在主机架杆与副机架杆两端的挡板。
10.所述伸缩杆为配有油泵的油缸;所述地犁包括固定在主机架杆上的若干犁刀。
11.所述料斗固定在副机架杆上;所述喷管通过连接杆与副机架杆固定。
12.所述绞龙包括螺旋形的主叶片以及同时与各层主叶片固定的副叶片。
13.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行走机构。
14.所述机架的摆动轴线、给料滚筒的转动轴线、绞龙的转动轴线互相平行并且还垂直于伸缩杆的伸缩轴线。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本实用新型通过洒水机构、松土搅拌机构、给料机构的配合对土壤进行松土、施
肥、更改土质、补水等操作,不仅能用于土壤荒漠化的防治和修复,避免水土流失,还可用于耕作田地的土质改造;本实用新型的车体配有履带行走机构,地形通过率高,可适应各种不同地形的工作环境;本实用新型采用远程遥控,减轻了使用者的操作强度;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操作简单、维护方便、运行成本低的特点。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车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洒水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松土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24.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松土搅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25.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铲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绞龙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给料滚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附图标记:
31.车体1、摄像头1.1、水箱2、水泵3、喷管4、喷头4.1、进水管5、出水管6、机架7、绞龙8、主叶片8.1、副叶片8.2、地犁9、铲斗10、锯齿10.1、料斗11、给料滚筒12、凹槽12.1、电机13、伸缩杆14、主动带轮15、被动带轮16、传动带17、主机架杆18、副机架杆19、挡板20、连接杆21、车轮22、履带23、轴承24、摆臂25、连接板26。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说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3.如图1所示,多功能远程土地治理全地形车,包括车体1、洒水机构、松土搅拌机构、给料机构。
34.所述车体上分别设有控制器(图中省略)、摄像头1.1、行走机构、电源(图中省略)。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摄像头、履带行走机构、洒水机构、松土搅拌机构、给料机构。
35.所述电源用于向摄像头、行走机构、洒水机构、松土搅拌机构、给料机构、控制器供电,电源为电池。所述摄像头设置在车体的前部(图3的左侧)。
36.所述行走机构为设置在车体底部以及车体两侧的履带行走机构。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包括由行走电机(图中省略)驱动的车轮22以及装套在车轮上的履带23。
37.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可以增强全地形的通过性以及载荷,实现拥有全地形的通过能力,可广泛应用于平原、山区、丘陵、旱地、水田、荒漠、沙漠等地区的土地治理工作。
38.所述松土搅拌机构设置在车体的后部(图3的右侧)。所述松土搅拌机构包括机架7、调节结构、绞龙8、地犁9、铲斗10。
39.所述机架包括主机架杆18、副机架杆19、挡板20。所述主机架杆与副机架杆平行布置(平行于图4的竖直方向),挡板分别固定在主机架杆与副机架杆的两端。所述机架通过调节结构可上下摆动地定位在车体的后部。
40.所述调节结构中,机架通过摆臂25可摆动地铰接在车体的后部,摆臂与主机架杆固定,伸缩杆14的两端分别可摆动地铰接在车体与主机架杆上。所述伸缩杆采用油缸,并且油缸还配有油泵。所述伸缩杆收回时,松土搅拌机构向上抬起,方便全地形车远距离移动,需要土壤治理作业时伸缩杆伸出将松土搅拌机构放下。
41.所述绞龙可转动地定位在机架中。所述绞龙的两端通过轴承24安装在挡板上。所述绞龙包括螺旋形的主叶片8.1以及同时与各层主叶片固定的若干副叶片8.2。如图11所示,两个绞龙同轴连接为一体。
42.所述地犁包括若干固定在主机架杆上的犁刀。所述铲斗的两端与机架的挡板固定,铲斗的前部边沿设有锯齿10.1。所述地犁设置在绞龙的前部,铲斗设置在绞龙的后部,并且地犁、绞龙、铲斗沿着车体的前进方向(图3中箭头所示方向)从前往后依次布置。作业时,地犁插入土壤10cm左右的深度,调整伸缩杆的伸出长度可改变地犁插入土壤的深度。
43.所述给料机构设置在松土搅拌机构的上方。所述给料机构包括料斗11、给料滚筒12、电机13、传动结构。所述料斗固定在机架的副主机架杆上,给料滚筒可转动地定位在料斗底部的出料口中,电机与料斗固定,传动结构用于传递电机动力驱动给料滚筒旋转。所述料斗盛放用于更改土壤土质的物料。
44.所述传动结构中,主动带轮15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被动带轮16与给料滚筒两端的转轴固定,传动带17连接主动带轮与被动带轮。所述给料滚筒的两端均配有电机与传动结构。所述给料滚筒的外圆周面上设有若干沿着母线方向延伸的凹槽12.1,给料滚筒旋转时,给料滚筒通过凹槽将物料不断地带出料斗。
45.所述洒水机构包括水箱2、水泵3、喷管4。所述水箱通过连接板26固定在车体顶部,水箱通过进水管5连通水泵,水泵通过出水管6连通喷管,喷管上设有若干喷头4.1。所述喷管设置在料斗的后部。所述水泵与料斗固定。所述喷管通过连接杆21与副机架杆固定。如图6所示,洒水机构包括两个水箱,每个水箱通过一条进水管连通水泵。
46.所述机架的摆动轴线、给料滚筒的转动轴线、绞龙的转动轴线互相平行。所述绞龙的转动轴线垂直于伸缩杆的伸缩轴线。
47.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油泵、电机、水泵、摄像头、行走电机。所述控制器还包括通讯模块,通讯模块与操作人员的遥控器进行通讯,对全地形车进行远程控制。
48.本实用新型进行土壤治理时,先驶入作业区域并放下松土搅拌机构,然后启动洒水机构与给料机构,地犁将土壤翻起(防止土壤结块过大,影响松土搅拌机构运行),同时,给料滚筒不断地将料斗中的物料送入下方的绞龙中,绞龙受到地面的摩擦力而自转,绞龙一边打松土壤一边将物料与土壤搅拌混合,铲斗再将土壤平整,最后通过洒水机构补充土壤水分。
49.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摄像头、行走机构、电机、水泵、伸缩杆、电源均为现有技术,可外购获得。
5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51.本实用新型将浇灌、松土回填、掺拌物料等功能有效地整合为一体,精简了整体结构,降低了生产和维护成本,产品的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地提升。
52.本车采用远程遥控控制,通过前置摄像头进行获取前方图像,亦可一人控制多辆,加快工作进度,大幅降低了工作强度和人力成本,避免了恶劣环境(如高温、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
53.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力驱动,还可加装太阳能光伏板进一步减少污染,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实现更好的碳中和。
5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高,每台车每小时能完成1亩地的土壤治理作业。
55.本实用新型的环境适应性好,可在干燥炎热的荒漠地带以及南方的水田地区作业,同时构简单易维护,后期成本低。
56.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实施例,还可以有很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中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