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块化可重组式立体停车库用电气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1-11-10 10:18: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停车管理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模块化可重组式立体停车库用电气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2.车辆无处停放的问题是城市的社会、经济、交通发展到一定程度产生的结果,我国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开发机械立体停车设备,距今已有近二十年的历程。由于很多新建小区内住户与车位的配比为1:1,为了解决停车位占地面积与住户商用面积的矛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以其平均单车占地面积小的独特特性,已被广大用户接受。目前的立体停车设备,每单元配备独立的电气控制系统,设备种类随施工场地不同而不断增多,与之配套的电器控制系统种类也随之越来越多。由于每单元的电气控制系统都必须单独设计、单独生产、单独配套安装,造成配电箱不能统一,同时造成工厂生产效率低、安装难度大、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模块化可重组式立体停车库用电气控制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立体停车库用电气设备无法批量生产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
5.信号汇总盒,所述信号汇总盒的个数与所述车位托盘的个数相同,一个信号汇总盒与一个车位托盘上的车位传感器电气连接;
6.配电箱,多个信号汇总盒分为多组,每组信号汇总盒接入一个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为多个,多个所述配电箱之间通过供电电缆和通信电缆连接。
7.进一步,车位传感器包括电磁铁、松链、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和下限位开关。
8.进一步,所述信号汇总盒包括拆卸连接的底板和盖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端子排,所述盖体包括顶板,顶板的四周设置有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
9.进一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板一和板二,所述板一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板二用于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
10.所述板二和所述底板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安装孔。
11.进一步,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板二的高度,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胶条,所述第四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设置有密封胶条。
12.进一步,所述端子排中心距底板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端子排中心距底板另一侧的距离。
13.进一步,所述端子排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线块,固线块中部设置有穿线孔。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位托盘附近设置信号汇总盒,将车位传感器信号接入信号汇总盒,然后多个信号汇总盒分组接入配电箱,每个车位传感器布置相同,电缆及布线路径均相同,所以每个车位设置相同的信号汇总盒,同时统一每个信号汇总盒至配电箱的电缆长度及布线路径;配电箱内部接线回路也可以统一标准,无需为不同的车位环境改变配电箱内部接线回路,配电箱可以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进度;配电箱之间通过通信电缆连接,实现集中控制。
附图说明
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原理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单个总线汇流盒电路原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多组配电箱连接关系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盖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盖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

松链,2

电磁铁,3

上极限开关,4

上限位开关,5

下极限开关,6

下限位开关,7

信号汇总盒,71

底板,72

盖体,721

顶板,722

第一侧板,7221

板一,7222

板二,723

第二侧板,724

第三侧板,73

端子排,74

密封胶条,75

固线块,76

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停车库内设置有多个车位托盘,车位托盘上设置有车位传感器,包括
27.信号汇总盒,所述信号汇总盒的个数与所述车位托盘的个数相同,一个信号汇总盒与一个车位托盘上的车位传感器电气连接;
28.配电箱,多个信号汇总盒分为多组,每组信号汇总盒的个数x为3~6个,每组信号汇总盒接入一个配电箱,所述配电箱为多个,多个所述配电箱之间通过供电电缆和通信电缆连接。
2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位托盘附近设置信号汇总盒,将车位传感器信号接入信号汇总盒,接线图如图2所示。然后3~6个信号汇总盒为一组,接入配电箱,每个车位传感器布置相同,电缆及布线路径均相同,所以每个车位设置相同的信号汇总盒,同时统一每个信号汇总盒至配电箱的电缆长度及布线路径;配电箱内部接线回路也可以统一标准,无需为不同的车位环境改变配电箱内部接线回路,配电箱可以批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生产进度。
30.配电箱之间采用485接口通讯,主配电箱独立供电,从配电箱电源由主配电箱引
来,如信号汇总盒只有一组,可以只配一个配电箱;如果信号汇总盒为多组,可以配置多个配电箱,随着车位场地的不同,配电箱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31.如图3所示,根据实际需要,配电箱可以横向连接,也可以纵向连接。
32.进一步,车位传感器包括电磁铁、松链、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
33.进一步,如图4

图5所示,所述信号汇总盒包括拆卸连接的底板和盖体,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端子排,所述盖体包括顶板,顶板的四周设置有首尾连接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
34.本实施例中,需要接线时,将盖体从底板上拆下,车位传感器的信号接入端子排,接线完毕后,再将盖体安装在底板上,将底板设计为无侧封板形式,保证施工人员接线时,不会有外部封板妨碍,有利于现场快速安装、接线。
35.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均包括相互连接的板一和板二,所述板一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板二用于与所述底板拆卸连接,
36.所述板二和所述底板的对应位置均设置有安装孔。
37.本实施例中,将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设计为板一和板二两部分,板一的两端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连接,板二与底板平行,当需要把盖体与底板连接时,只需把板二上的安装孔与底板上的安装孔对齐,螺栓穿过对应的安装孔,并通过螺母锁紧即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8.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高度均小于所述板二的高度,所述第二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粘贴有密封胶条,所述第四侧板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粘贴有密封胶条。
39.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的高度均小于板二的高度,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第二侧板和底板之间均为电缆预留空间;在该空间内设置密封胶条,密封胶条压紧电缆,一方面起到防尘作用,另一方面起到固定电缆的作用,避免电缆移动造成的接线松动。
40.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端子排中心距底板一侧的距离小于所述端子排中心距底板另一侧的距离。
41.本实施例中,端子排位于底板的一侧,这样在运输过程中,两个底板可以错开端子排的位置、对脸放置,有利于减小占用空间,提高运输效率。
42.进一步,如图4、图7所示,所述端子排两侧对称设置有多个固线块,固线块中部设置有穿线孔。
43.电缆首先经过穿线孔再接入端子排,穿线孔起到梳理电缆的作用,避免电缆缠绕,方便维护。
4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