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及装载方法与流程

2022-12-20 20:18: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及装载方法。


背景技术:

2.集装箱由于具有iso规定的尺寸,具有海、陆、空联运的优势,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货物的运输,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船舶、港口、航线、公路、中转站、桥梁、隧道等多式联运,在货物运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3.随着集装箱运输的标准化和普及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设备也放置在集装箱内以形成集成设备,发运到目的地并与现场的设备进行连接后直接使用,以减少现场的工作量。
4.目前集装箱内设置有用于放置设备的设备安装位,设备装载到集装箱内的时候一般依靠叉车、输送机构或其他机械设备进行安装,现有的机械设备在装载设备过程中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它能够避免设备在安装过程中由于设备的倾斜方向与设备安装位的倾斜方向的不匹配导致的设备损坏。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包括:架体和沿竖向方向与所述架体滑动配合的承载组件;所述承载组件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架体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所述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还具有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单元和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单元。
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还包括用于承载设备的托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所述第二支撑架设置在所述托架的相对两侧,
8.所述托架的第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之上或所述托架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转动连接;
9.所述托架的第二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之上或所述托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转动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托架的第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本体上;
11.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支撑板,所述托架的第二端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下侧搭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上。
12.进一步的,所述托架具有托架本体、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上以用于支撑设备的承载部和用于推动设备移动的推动单元。
13.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单元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上的推杆和驱动所述推杆滑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上。
14.进一步的,所述推动单元设置有两个,两个推动单元对称设置在所述承载部的相对两侧。
15.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上设置有过载保护单元。
16.进一步的,所述托架本体上沿推杆的滑动方向设置的若干滑动导向结构,所述滑动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的旁侧的导向杆和转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杆上的导向轮,所述导向轮用于为移动过程中的设备导向。
17.进一步的,所述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还具有底座,所述架体沿第一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架体滑动的架体驱动件,所述架体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推杆的方向垂直。
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升降电机、第一传动组件和第二传动组件,所述升降电机通过第一传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电机通过第二传动组件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端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架同步移动。
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的第一链轮组件和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件相配合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端;
20.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二链轮组件和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相配合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端;
21.所述第一升降单元还具有带动所述第一链轮组件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同步移动的连接链条。
2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链条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二链条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一端也设置有配重块。
23.进一步的,与所述第一链条连接的配重块和与所述第二链条连接的配重块为同一配重块,且所述配重块沿竖向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2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的第一链轮组件和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件相配合的第一链条;所述第一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一端;
25.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第二链轮组件和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相配合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二链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的第二端;
26.所述第一链条同时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链轮组件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的同步移动。
27.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上还设置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还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和所述第二升降单元电性连接。
28.一种采用所述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装载方法,
29.控制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同时抬升第一高度值h,
30.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第一标准高度和第二标准高度;
31.根据第一标准高度控制第一支撑架升降,根据第二标准高度控制第二支撑架升降。
3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中设置分体式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并且分别通过各自独立的升降单元进行单独的控制,使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可以根据需要提升到不同的高度位置,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可以处在不同的水平方向上,从而使支撑在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的设备相比于水平面而言可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以适配相应的设备安装位,使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与设备安装为相适配,方便了设备安装到设备安装位上,避免了设备的倾斜方向与设备安装位的倾斜方向的不匹配导致的设备损坏。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在使用状态时设备未被推动单元推动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在使用状态时设备被推动单元推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3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3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第四结构示意图;
4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41.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中第一传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42.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中第二传动组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43.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中连接链条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44.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第一立柱,12-第二立柱,13-第三立柱,14-第四立柱,
45.2-承载组件,21-第一支撑架,211-支撑本体,212-第一滑块,
46.22-第二支撑架,221-横向支撑板,222-竖向支撑板,223-第二滑块,
47.23-托架,230-连接部,231-托架本体,232-承载部,233-推动单元,2331-推杆,2332-驱动件,234-滑动导向结构,2341-导向杆,2342-导向轮,
48.3-第一升降单元,31-驱动电机,32-第一传动组件,321-第一链轮组件,3211-第一内齿圈,3212-第一外齿圈,322-第一链条,33-第二传动组件,331-第二链轮组件,3311-第二内齿圈,3312-第二外齿圈,3313-中间齿圈,332-第二链条,34-连接链条,35-配重块,4-第二升降单元,5-底座,51-驱动件,52-齿条,
49.100-箱体,101-箱内架体,1011-横梁,1012-纵梁,102-设备安装位,200-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50.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1.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2所示,公开了一种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集成设备一般包括集装箱体100和设置在集装箱体100内的设备200,其中设备200可以为通讯设备或者是电力设备或者是网络设备,将设备200集成在集装箱体100内从而形成集成设备以方便的实现设备的运转和使用。集装箱体100内设置有箱内架体101,在箱内架体101上形成有若干设备安装位102,设备安装位102用于放置设备200。所述架体101包括若干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横梁1011和若干沿竖向方向设置的纵梁1012,多个纵梁1012沿横向方向并列设置,所述横梁1011连接相邻的两纵梁1012。相邻两横梁1011和相邻两纵梁1012之间形成的空间为所述设备安装位102。由若干所述横梁1011和若干所述纵梁1012交叉设置从而将所述箱体100内的空间分割成若干在竖向方向上以及在横向方向间隔排列设置的设备安装位102。
52.为了增加集装箱体100内的设备200的装载量,设备安装为102形成的空间大小略大于设备200,上述结构的设置使设备200在装载到设备安装位102之后,设备200与箱内架体101之间的间隙较小,使相邻的两设备200之间更紧密的排布,可以更好的利用箱体100内的空间。但是设备200与箱内架体101之间的间隙小会对设备200的安装造成影响。
53.此外,在设备200进行装配的时候,用于放置箱体100的地面常不平整,这也造成了设备安装位102相比于水平面产生倾斜,也就是构成设备安装位102的横梁1011相比于水平面倾斜设置。然而现有技术中用于装配设备200的设备在将设备200抬升后设备200的底面一般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在用推动单元将设备200推动到相应的设备安装为102的时候,由于构成设备安装位102的横梁1011的斜向设置会与设备200产生影响,阻挡推动单元对设备200的推动,在影响设备200装载的同时也容易造成设备200的损坏。
54.在本实施例中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包括:架体1和沿竖向方向与所述架体1滑动配合的承载组件2;所述承载组件2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架体1相对两侧的第一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2;所述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还具有驱动所述第一支撑架21上下移动的第一升降单元3和驱动所述第二支撑架22上下移动的第二升降单元4。
55.设置分体式的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并且分别通过各自独立的升降单元进行单独的控制,使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可以根据需要提升到不同的高度位置,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可以处在不同的水平方向上,从而使支撑在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上的设备200相比于水平面而言可产生一定角度的倾斜以适配相应的设备安装位102,方便了设备200安装到设备安装位102上,避免了设备200的倾斜方向与设备安装位102的倾斜方向的不匹配,减少了设备200在安装过程中损坏的风险。
56.设备200的两端可以分别搭接在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上,在随着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的抬升过程中设备200不断被抬升。由于设备200与承载组件无连接固定关系,且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是通过独立的升降单元进行单独控制,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可以实现不同步的升降,在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升降到预定高度后若相应位置的设备安装位101倾斜设置,则通过调整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不在同一高度位置上,进而使设置在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上的设备200也产生倾斜,设备200的倾斜与设备安装位102的倾斜相适配从而方便了设备200在推动单元的作用下装载到相应的设备安装位102上。
57.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一个升降单元实现设备200的升降,或者虽然设置有两个升
降单元,但是两个升降单元设置在同一托架的两侧,两个升降单元的目的是要控制托架沿纵向方向上稳定的同步移动,也就是现有技术的方案中升降单元都是使托架沿水平方向上下移动,这样显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本实施例公开的方案中通过分别通过第一升降单元3、第二升降单元4控制分体的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通过第一升降单元3和第二升降单元4的配合使抬升后的设备200与设备安装位102的入口位置相对,然后通过推动单元将设备推入到设备安装位102内从而实现设备200安装在设备安装位102内。
58.如图1-8所示,为了更好的实现对设备200的支撑,所述承载组件2还包括用于承载设备200的托架23,所述第一支撑架21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2设置在所述托架23的相对两侧。设备200放置在托架23上,然后托架23通过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实现支撑。为了使托架23随着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不同步移动而相应的产生倾斜,需要托架23可活动的与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连接。
59.具体的,所述托架23的第一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之上或所述托架2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21活动连接。托架23可以直接搭接在第一支撑架21上或者与第一支撑架21转动连接,优选的,托架23与第一支撑架21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搭接方式是托架23直接放置在第一支撑架21上,也就是托架23的下表面压在第一支撑架21的上表面。
60.相应的,所述托架23的第二端搭接在所述第二支撑架22之上或所述托架2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22活动连接。托架23可以直接搭接在第一支撑架21之上或者与第二支撑架22转动连接。
61.托架23可以选择两端分别搭接在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上,托架23也可以选择两端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铰链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2上。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托架23的一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1上,托架23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架22上。将托架23设置成一端通过铰链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搭接的方式进行安装固定在保证托架23的稳定的前提下能够更灵活的实现托架23的倾斜,使托架23的倾斜角度更灵活。
62.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架体1包括沿竖向方向延伸设置的四个立柱和连接在所述立柱之间的横梁,四个立柱呈矩形排列分别为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第一立柱11、第二立柱12、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顺次排布,相邻两立柱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柱连接固定。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立柱11和第二立柱1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支撑架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立柱12和第四立柱14滑动配合。
63.如图6-7所示,所述第一支撑架21包括支撑本体211和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211相对两侧的第一滑块212,所述第一滑块212沿竖向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第一立柱11上与第二立柱1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第一滑块212相适配滑轨,所述第二立柱12上与所述第一立柱11相对的一侧也设置有与第一滑块212相适配的滑轨。所述托架23的第一端通过铰链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本体211上,所述支撑本体211具有板状结构或者柱状结构。
64.如图4-6所示,所述第二支撑架22包括沿横向方向延伸设置的横向支撑板221、与所述横向支撑板221垂直设置的竖向支撑板222和设置在横向支撑板221相对两侧的第二滑块223。所述第三立柱13上与所述第四立柱14相对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23相适配的滑轨,所述第四立柱14上与所述第三立柱13相对的一侧也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块223相
适配的滑轨。
65.所述横向支撑板221和竖向支撑板222垂直设置以形成角钢结构。所述托架23搭接在横向支撑板221上,横向支撑板221的横向方向向第一支撑架21方向延伸。横向支撑板221的设置使托架23与第二支撑架22有更多的接触点,从而使托架23相对支撑架21转动的过程中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实现多角度的倾斜。
66.为了更方便的实现托架23与第二支撑架22的配合,所述托架23的第二端设置有向外突伸的连接部230,所述连接部230的下侧搭接在所述横向支撑板221上。为了提升托架23与第二支撑架22配合的稳定性,所述连接部230设置有多个。由于第二支撑架22滑动在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之间,为了避免第三立柱13和第四立柱14对托架23的制约,通过设置连接部230实现托架23与第二支撑架22的连接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230为固定在托架23上的方形管。
67.所述托架23具有托架本体231、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231上以用于支撑设备的承载部232和用于推动设备移动的推动单元233。托架本体231的一端转动安装在第一支撑架21上,托架本体231的另一端搭接在第二支撑架22上,所述连接部230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231上。设备200放置在托架23的承载部232上,在通过第一升降单元3和第二升降单元4的作用下使设备200调整为倾斜设置或水平设置并与设备安装位102位置相对,设备200调整后在推动单元233的作用将设备从托架本体231上推向设备安装位102。为了减少设备200在滑动过程中与托架23之间的摩擦力,所述承载部232为设置在托架本体231上的若干滑轨,滑轨的延伸方向与推动单元233的移动方向相一致。
68.如图1-6所示,所述推动单元233包括滑动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231上的推杆2331和驱动所述推杆2331滑动的驱动件2332,所述驱动件2332设置在所述托架本体231上。驱动件2332可以为推杆或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驱动推杆2331沿托架本体231滑动,所述推杆2331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托架本体231上设置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推杆滑轨。
69.所述推动单元233设置有两个,两个推动单元233对称设置在所述承载部232的相对两侧,设置两个推动单元233能够从设备200的两侧对设备进行推动,从而更平稳的实现设备200的推动。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2332上设置有过载保护单元,过载保护单元用于感受驱动件2332的推动力,当推动力超出预设值时推动单元233不再进一步的推动。过载保护单元的设置能够对驱动件2332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驱动件2332产生过大的推动力。在托架23承载的设备200的倾斜方向与设备安装位102不适配时,容易造成设备200在向前移动过程中抵接在相邻两设备安装位101之间的柱子上从而容易造成驱动件2332的损坏。
70.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推动单元233还可以设置在架体1上或者所述推动单元233为独立在架体1以及承载组件2之外的一个独立的设备,在集成设备装载装置将设备200定位到与设备安装位102位置相对后,通过推动单元233将设备200推送到架体1上。
71.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为了避免设备200在推动过程中产品偏移,所述托架本体231设置有若干滑动导向结构234,若干滑动导向结构234沿推杆2331的滑动方向排布设置,所述滑动导向结构234包括设置在所述推杆1的旁侧的导向杆2341和转动安装在所述导向杆2341上的导向轮2342,所述导向轮2342用于为移动过程中的设备200导向。所述滑动导向结构234设置在承载板232的相对两侧。
72.如图1-3所示,所述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还具有底座5,所述架体1沿第一方向
滑动设置在所述底座5上,所述架体1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架体1滑动的架体驱动件51,所述架体1的滑动方向与所述推杆2331的滑动方向垂直。底座5上还设置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齿条52,所述架体驱动件51为设置在架体1上的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置有与所述齿条52相适配的齿轮。在本实施例中架体1可以沿着底座5在左右方向上移动,而推杆2331则沿前后方向移动并在推杆2331向后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推动设备200向设备安装位102移动。第一升降单元3和第二升降单元4的设置实现了设备200在纵向方向上的移动,上述结构的设置实现了设备200在三个维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能够使设备200精准的移动到相应的设备安装位102上。
73.所述底座5可以设置在所述箱体100的两侧,可以在箱体100的两侧进行同时的装载工作。
74.进一步的,所述承载组件2上还设置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还具有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第一升降单元3和所述第二升降单元4电性连接。数据采集单元设置在承载组件2上并随着承载组件2的升降到第一预设位置,在第一预设位置后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相应的设备安装位102的图像,并将图像数据传递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根据图像信息分析出设备安装位102的底面的倾斜状态,并且根据设备安装位102的倾斜状态控制第一升降单元3或第二升降单元4以使放置在承载组件2上的设备200与之相适配。在这个过程中先控制第一升降单元3使第一支撑架21移动到相应位置后停止移动,然后控制第二升降单元4使第二支撑架22移动到相应位置后完成设备200的完整调整。
75.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位置为大致位置,在将承载组件2移动到第一预设位置的过程中可以控制第一升降单元3和第二升降单元4同步移动,此时装载在承载组件2上的设备200在上升到第一预设位置的时候可以一直处在水平方向上。第一预设位置可以通过操作工肉眼判断,当然也可以通过控制单元进行控制。将承载组件2调整到第一预设位置后通过第一升降单元3和第二升降单元4对承载组件2再进行微调,使微调后的承载组件2在承载设备200后,设备200与设备安装位102的开口位置相对,设备200的倾斜角度与设备安装位102的倾斜角度相一致,从而方便实现设备200装载到设备安装位102。
76.具体的,所述第一升降单元3和所述第二升降单元4具有相同的结构,以下以第一升降单元3为例展开描述。如图1-4所示,所述第一升降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上的升降电机31、第一传动组件32和第二传动组件33,所述升降电机31通过第一传动组件32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第一端上下移动,所述升降电机31通过第二传动组件33控制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第二端上下移动,且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2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3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架21同步移动。第一传动组件32和第二传动组件33作为传动组件用于将升降电机31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支撑架21上。设置第一传动组件32和第二传动组件33两个传动组件并且两个传动组件分别控制第一支撑架21的两侧能够更稳定的实现第一支撑架21的升降。
77.如图4-11所示,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2包括与所述升降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的第一链轮组件321和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相配合的第一链条322;所述第一链条3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第一端,优选的,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与第一支撑架21的第一滑块212连接固定;第一链条322与第一链轮组件321相啮合,第一链轮组件321在转动过程中带动第一链条322上与第一支撑架21连接固定的一端上下移动。
78.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3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的第二链轮组件331和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相配合的第二链条332,第二链轮组件331转动安装在架体1上,所述第二链条3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第二端;具体的,第二链条332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1的第二端上的滑块212连接固定。
79.所述第一升降单元3还具有带动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同步移动的连接链条34。
80.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上设置有第一内齿圈3211和第一外齿圈3212,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上设置有第二内齿圈3311、第二外齿圈3312和中间齿圈3313。所述第一链条322与所述第一内齿圈3211啮合,所述第二链条332与所述中间齿圈3313啮合,所述连接链条34同时与所述第一外齿圈3212和所述第二外齿圈3312啮合。
81.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传动组件32和第二传动组件33的传动,所述第一升降单元3还具有配重块35,所述第一链条322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配重块35上,所述第二链条332上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一端也固定在配重块35上,所述第一链条322和所述第二链条332固定在同一配重块35上。配重块35的设置使第一链条322在随着第一链轮组件321转动的过程中更加的稳定。第一链条322跨设在第一内齿圈3211上并与第一内齿圈3211啮合,第一链条3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21和所述配重块35连接固定。在第一支撑架21随着第一链条322上升的时候,配重块35则相应的向下移动。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配重块35沿竖向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
82.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动组件32包括与所述升降电机31的输出轴连接固定的第一链轮组件321和与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相配合的第一链条322;所述第一链条3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第一端;
83.所述第二传动组件33包括设置在所述架体1上的第二链轮组件331和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相配合的第二链条332,所述第二链条33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架21的第二端;
84.所述第一链条322同时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相配合以实现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与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的同步移动。
85.具体的,所述第一链条322同时与第一内齿圈3211和第二内齿圈3311啮合,通过第一链条322实现第一链轮组件321和第二链轮组件331的同步传动,第一链条322跨设第一链轮组件321和第二链轮组件331后与配重块35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链条332与中间齿圈3313啮合,第二链条332跨设中间齿圈3313并且第二链条332的两端分别与配重块35和第一支撑架21连接固定。在该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连接链条34,当然为了更好的实现第一链轮组件321和第二链轮组件331的同步移动,所述第一链轮组件321的第一外齿圈3212和所述第二链轮组件331的第二外齿圈3312之间还通过连接链条34啮合。
86.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所述的用于集成设备的装载装置的装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87.控制第一支撑架21和第二支撑架22同时抬升第一高度值h,
88.通过数据采集单元获取第一标准高度和第二标准高度;
89.根据第一标准高度控制第一支撑架21升降,根据第二标准高度控制第二支撑架22升降。
90.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发明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