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磁缸及其装配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12-20 02:05: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缸,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部分(1),包括u型轭铁(11)、轭铁板(12)和静铁芯(13),所述轭铁板(12)的两条侧边与所述u型轭铁(11)的两个纵向支路(111,112)砍铆连接形成一窗口,所述静铁芯(13)与所述u型轭铁(11)的水平支路(113)扩铆连接;磁芯部分(2),包括线架(21)、推杆(22)、动铁芯(23)、线圈(25)和弹性部件(26),所述线架(21)包括一空腔部件(211)和设置于所述空腔部件(211)两端的第一挡板(212)和第二挡板(213),所述空腔部件(211)中形成一容置空间,所述第一挡板(212)抵靠所述u型轭铁(11)的水平支路(113)实现固定,所述第二挡板(213)固定卡接于所述型轭铁(11)的两个纵向支路(111,112),使得所述线架(21)位于所述窗口一侧,所述静铁芯(13)置于所述容置空间一侧,所述线圈(25)缠绕在所述空腔部件(211)的外壁,所述推杆(22)穿过所述静铁芯(13)与所述动铁芯(13)的第一端(231)固定连接,所述动铁芯(13)的第二端(232)穿过所述轭铁板(12),所述弹性部件(26)位于所述第二挡板(213)和所述轭铁板(12)之间,并套设在所述动铁芯(23)的外表面;电路部分(3),包括pcb板(31)、端子(32)和外壳(33),所述端子(32)设于所述pcb板(31)的第一端(311),所述端子(32)插入所述第一挡板(212)后实现固定卡接,所述pcb板(31)的第二端(312)卡在所述第二挡板(213)的凹槽(214)中,所述外壳(33)与所述u型轭铁(11)卡扣连接;所述pcb板(31)通过所述端子(32)与所述线圈(25)实现电气连接,所述线圈(25)得电时,所述动铁芯(23)被吸合,拉动所述推杆(22)靠近所述静铁芯(13)移动;所述线圈(25)失电时,所述动铁芯(23)被释放,由所述弹性部件(26)带动所述推杆(22)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部分(2)还包括套管(24),所述套管(24)扩铆连接于所述空腔部件(211)的内壁后形成所述容置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缸,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轭铁(11)的折弯处有折弯缺口(11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缸,其特征在于:所述轭铁板(12)两端开出燕尾槽(1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磁缸,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架(21)设置有防呆柱(215)。6.一种装配工装,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9所述电磁缸的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块(45),用于放置所述静铁芯(13)和所述u型轭铁(11);静铁芯冲头(43),通过对所述静铁芯冲头(43)的第一端施加一压力,能将所述静铁芯(13)中通孔的外壁径向扩张后与所述u型轭铁(11)水平支路的通孔内壁紧固配合,实现所述的扩铆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装配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冲头(43)直径比所述静铁芯(13)内孔直径大1-1.5mm,且所述静铁芯冲头(43)第二端倒角45
°
。8.一种装配工装,适用于权利要求2所述电磁缸的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底座(41),用于放置所述u型轭铁(11)、所述线架(21)和所述套管(24),所述u型轭铁(11)已装配好所述静铁芯(13);套管冲头(44),通过对所述套管冲头(44)的第一端施加一压力,能将所述套管(24)的外壁径向扩张后与所述线架(21)的空腔部件(211)内壁紧固配合,实现所述的扩铆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冲头(44)直径比所述套管(24)
内腔直径大1-1.5mm,且所述套管冲头(44)第二端倒角30
°
。10.一种装配工装,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9所述电磁缸的装配,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底座(41),用于放置所述u型轭铁(11);u型轭铁砍铆刀(42),其第二端包括两条刀刃,通过对所述u型轭铁砍铆刀(42)的第一端施加一压力,能将所述u型轭铁(11)的两个纵向支路(111,112)的端部各砍出两块材料挤到其中间的缺口,从而锁住所述轭铁板(12)位于所述缺口中的延伸部,实现所述的砍铆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缸及其装配工装,其中的电磁缸包括:支架部分,包括U型轭铁、轭铁板和静铁芯;磁芯部分,包括线架、推杆、动铁芯、线圈和弹性部件;电路部分,包括PCB板、端子和外壳;所述PCB板通过所述端子与所述线圈实现电气连接,所述线圈得电时,所述动铁芯被吸合,拉动所述推杆靠近所述静铁芯移动;所述线圈失电时,所述动铁芯被释放,由所述弹性部件带动所述推杆复位。本发明的电磁缸结构紧凑,有利于缩小电磁缸的体积,而且PCB板的装配形成了三点固定连接的稳定安装结构,有利于提高可靠性;此外,由于各部件连接方式为砍铆、扩铆、卡扣、套接等方式,不使用螺纹孔,减少了工艺成本、精简了结构、缩小了体积,适合工业大规模生产。产。产。


技术研发人员:郭启利 符恩亮 汪元登 袁小峰 姜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