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20 00:34: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2.列管式换热器是化工、冶金、医药、电力、热能等涉及两种流体进行热量交换的各个行业中十分常用的工业生产设备。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内管程流体、壳程流体的流动行为对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的传热速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工业生产中运行的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基本全部是冷热流体分别在列管两侧流动,通过管壁进行热量交换,进水口往往是高压进水,长时间高压进水冲击换热管,导致换热管管壁形变或者破裂,一旦管壁泄漏,给水就会冲入壳体,引起重大的安全事故,严重影响工作效率,而且现有的换热器只有通过换热管进行热交换,换热的效率比较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以解决目前的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长时间使用之后,换热管容易泄露,换热效率低下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外壳、内壳、管板和换热管,所述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水腔,所述外壳和内壳的两侧设置有管板,管板上设置有管箱,所述管板内部镶嵌有换热管,所述外壳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内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腔,第一分流腔与进液口相连通,与第一分流腔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分流腔,第一分流腔与第二分流腔之间设置有封板。
6.进一步的,所述管板上均匀设置有水腔进口和水腔出口,水腔进口和水腔出口与水腔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的背部均与内壳的内壁相贴合。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腔的切面为弧形,且第一分流腔的下端面均匀设置有出水口。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流腔包括进水腔和出水腔,所述进水腔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进水口,出水腔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出水口,所述进水腔的长度与第一分流腔的长度一致。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流腔与进水腔之间设置有封板。
11.进一步的,所述进水腔和出水腔的切面均为弧形,且进水腔和出水腔为一体化设计,进水腔弧形的长度小于出水腔弧形的长度。
12.进一步的,所述内壳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相互交错对立的第二分流腔,出水腔与进水腔相对应,且上下相对应的出水腔与进水腔之间设置有封板。
13.进一步的,两侧所述管箱分别设置有管箱进口和管箱出口,管箱进口、管箱出口、
进液口和出液口均设置有温度监测器,内壳内设置有压力监测器。
14.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15.1.该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设置有第一分流腔,当高压水冲第一分流腔内部的时候,第一分流腔会把水流的冲击力抵消,使水流从第一分流腔的出水口中流出,大大减少了高压水流对换热管的冲击,防止长时间使用之后换热管发生形变和破损,大大减少了水流流过此地的压力,防止外壳、内壳和封板变形,降低安全隐患,大大提高安全性。
16.2.该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设置有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当高压水流进入第一分流腔后,由于第一分流腔的弧形形状,能够把水流均匀分开,使水流从多个出水口流出与换热管接触,大大提高了刚进入内壳内部水流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经过封板的阻挡,水流会再次进入第二分流腔的进水腔,然后从第二分流腔的出水腔再次喷出,经过一次换热之后再次进入对立的第二分流腔的进水腔,依次往复,使热水快速被冷却,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的利用率,节省了工作时间。
17.3.该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设置有外壳和内壳,外壳和内壳之间设置有水腔,当热水流进入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的时候,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腔的背部都会紧贴水腔,水腔里面的冷水会对第一分流腔和第二分流内的热水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率和利用率。
附图说明
18.图1是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部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第二分流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22.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包括外壳1、内壳2、管板5和换热管6,外壳1和内壳2之间设置有水腔3,水腔3内的冷水和换热换6内的水都来自于管箱4的冷水,当热水流进入第一分流腔12和第二分流腔13的时候,第一分流腔12和第二分流腔13的背部都会紧贴水腔,水腔3里面的冷水会对第一分流腔12和第二分流13内的热水进行换热,水腔3内的水也可以对位于内壳2内部的热水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率和利用率,外壳1和内壳2的两侧设置有管板5,管板5上设置有管箱4,管板5内部镶嵌有换热管6,外壳1上分别设置有进液口9和出液口10,进液口9的内的水直接进入第一分流腔12内,内壳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分流腔12,第一分流腔12与进液口9相连通,与第一分流腔12相对应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分流腔13,第一分流腔12与第二分流腔13之间设置有封板11,当高压水流进入第一分流腔12后,由于第一分流腔12的弧形形状,能够把水流均匀分开,使水流从多个出水口14流出与换热管6接触,会把水流的冲击力抵消,使水流从第一分流腔的出水口中流出,大大减少了高压水流对换热管的冲击,防止长时间使用之后换热管发生形变和破损,大大减少了水流流过此地的压力,防止外壳1、内壳2和封板11变形,降低安全隐患,大大提高安全性,而且多个出水口14同时出水能够提高刚进入内壳2内部水流与换热管6的接触面积,经过封板11的阻挡,水流会再次进入第二分流腔13的进水腔131,然后从第二分流腔13
的处水腔132再次喷出,经过一次换热之后再次进入对立的第二分流腔13的进水腔131,依次往复,使热水快速被冷却,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的利用率,节省了工作时间。
23.管板6上均匀设置有水腔进口和水腔出口,水腔进口和水腔出口与水腔3相连通,当管板6进水之后,水可以正常流进水腔3内部,然后从水腔3的另一端流出。
24.第一分流腔12和第二分流腔13的背部均与内壳2的内壁相贴合,当热流体进入第一分流腔12和第二分流腔13内部对时候,水腔3里面的冷水会对第一分流腔12和第二分流13内的热水进行换热,进一步提高换热的效率和利用率。
25.第一分流腔12的切面为弧形,第一分流腔12与内壳2的弧形一致,更加贴合,且第一分流腔12的下端面均匀设置有出水口15,当高压水冲第一分流腔12内部的时候,第一分流腔12会把水流的冲击力抵消,使水流从第一分流腔12的多个出水口15中流出,大大减少了高压水流对换热管的冲击,防止长时间使用之后换热管发生形变和破损。
26.第二分流腔13包括进水腔131和出水腔132,进水腔131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进水口14,出水腔132的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出水口15,进水腔131的长度与第一分流腔12的长度一致,进水腔131与第一分流腔12相对应,第一分流腔12与进水腔131之间设置有封板11,封板11、第一分流腔12、进水腔131和内壳2构成一个封闭空间,从第一分流腔12流出的热流体经过换热管6之后进入进水腔131内部,内壳2内部上下两侧设置有相互交错对立的第二分流腔13,出水腔132与进水腔131相对应,且上下相对应的出水腔132与进水腔131之间设置有封板11,在经过水腔3的换热之后从出水腔132流出,然后经过换热管6换热之后再次进入对立的进水腔131依次循环,使热水快速被冷却,大大提高了热交换的利用率,节省了工作时间。
27.进水腔131和出水腔132的切面均为弧形,进水腔131和出水腔132与内壳3相贴合,且进水腔131和出水腔132为一体化设计,整体更价稳定,进水腔131弧形的长度小于出水腔132弧形的长度,提高出水腔132内部水流与水腔3换热的时间。
28.两侧管箱4分别设置有管箱进口7和管箱出口8,管箱进口7、管箱出口9、进液口9和出液口10均设置有智能温度监测器,温度监测器可以监测管箱4和内壳3内的水温,方便使用者更好的控制该换热器,检测内壳2内设置有压力监测器,监测该装置的实时压力,提高完全性。
29.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率列管式换热器的思路及实施方法,具体应用途径很多,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