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滚筒式矿石加工用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20 00:27: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石英砂烘干装置,属于石英砂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普通石英砂一般是采用天然石英矿石,经破碎,水洗,烘干,二次筛选而成的一种水处理滤料,天然石英矿物的加工手段常采用破碎、磨矿、磁选、擦洗、浮选等进行湿法工艺,后续需要进行烘干处理,在烘干处理中常用到滚筒烘干机。
3.中国专利授权号为212157950 u,发明名称为一种滚筒式石英砂加工用烘干装置,其公开了了一种滚筒式石英砂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底板、热风炉和烘干主机,底板背面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出料输送机,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热风炉,热风炉的顶部活动安装有进料输送机,热风炉一侧的表面活动安装有烘干主机,且烘干主机贯穿于热风炉的内部,烘干主机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烘干筛分筒,且烘干筛分筒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电阻过滤网,烘干主机另一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圆筒。该专利由于其同时使用了热风炉和加热电阻,这样能耗高,且石英砂在圆筒内的行程短,热能使用率低。
4.中国专利授权号为cn 203561167 u,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英砂烘干机,包括箱体,箱体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底部设置有出料口,箱体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加热管组、第二加热管组和第三加热管组,第一加热管组的进风口与燃烧炉相连,第一加热管组的出风口与第二加热管组的进风口相连,第二加热管组的出风口与第三加热管组的进风口相连;通过设置加热管组,使石英砂在落到管道表上上进行加热烘干,石英砂烘干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落,由于管道是错位排列的,使得从上一层管道上掉落的石英砂颗粒又落在下一层管道上,如此一层层的加热,石英砂颗粒通过管道热交换,热能使用率低。
5.而现有技术生物质或燃油、燃气的成本达40-70元/吨。
6.而石英砂在烘干过程中国家已禁止使用矿石(如煤)燃烧,绝大多数使用天燃气,因此能耗的降低是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幅降低能耗的烘干装置。
8.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滚筒式矿石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滚筒,滚筒内设有三段式结构,三段式结构包括内筒、中筒和外筒,下料筒的下料支筒出口置于内筒内;物料依次进入内筒

中筒

外筒

排出。
9.进一步地,上述内筒、中筒和外筒内都设有螺旋导料片;内筒、中筒和外筒共同水平轴线。
10.进一步地,下料筒的下料支筒出口置于内筒内的中轴线上。
11.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物料依次进入内筒

中筒

外筒

排出,延长了加热路径,使内筒温度得到保持。
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沉降室5,沉降室5的顶端设有输气管7,输气管7的另一端连通负压电机8,负压电机8的另一端连通排气管9。
22.具体地,滚筒3 为2.5米

5米,本设备在燃烧是120方气体戊烷,可火烧石英砂35吨;其中砂水控在百分之五;由于本滚筒3延长了烘干路径,使得石英砂干燥时间也相应的延长了;该滚筒在生产石英砂70吨时,需要354吨戊烷,能耗为21.42元/吨,354吨*4.5元/吨
÷
70吨=22.75元/吨。
23.而该滚筒在生产石英砂70吨时,需要238吨气体,238*6.3
÷
70吨=21.42元/吨砂。
24.而现有技术生物值或燃油成本达40-70元/吨。
25.以上的实施方式是以石英砂为例烘干说明,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说明,其加热烘干的物料可以是其它的矿石产品(如铜矿石、铁矿石、镁矿或其它非金属矿石等)。
26.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滚筒式矿石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内设有三段式结构,所述三段式结构包括内筒、中筒和外筒,下料筒的下料支筒出口置于所述内筒内;物料依次进入内筒

中筒

外筒

排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中筒和外筒内都设有螺旋导料片;内筒、中筒和外筒共同水平轴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下料筒的下料支筒出口置于所述内筒内的中轴线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滚筒式矿石加工用烘干设备,一种滚筒式矿石加工用烘干设备,包括滚筒,滚筒内设有三段式结构,三段式结构包括内筒、中筒和外筒,下料筒的下料支筒出口置于内筒内;物料依次进入内筒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华 王华 王三圆 袁亮 叶水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通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22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