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旧路拼宽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19 22:24: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旧路拼宽结构。


背景技术:

2.路基拼宽常规方案需对既有挡墙、路堤的扰动和破坏后实施路基、路面拼接施工。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设白沙互通式立体交叉与省道274进行交通转换,与省道274平面交叉处需设置加宽及渐变段,省道274现状交通流量大,现状道路右侧存在建筑物,左侧为路堤式挡土墙,拓展空间有限,如若强行开挖已成型路基、挡墙必然影响现状省道通行,施工组织较为困难,且存在安全隐患大,工程造价高昂。
3.中国实用新型公开号为cn205934629u公开了一种既有挡墙段路基拼宽加高结构,该结构包括钻孔灌注桩、立柱、现浇板、l型预制板、气泡混凝土、钢筋网片、原挡墙、原路堤、台阶等,钻孔灌注桩顶部设置立柱台、立柱台上浇筑立柱;原挡墙和立柱上设置现浇板,现浇板外缘设置防滑块,l型预制板设置在现浇板上配合支撑形成台阶式边坡结构,现浇板上浇筑气泡混凝土并逐层设置钢筋网片。该结构主要针对拼宽范围超过既有挡墙的情况,方案在既有挡墙外侧设置两根钻孔灌注桩,在其上设置立柱,并在原挡墙及立柱上设置现浇板,现浇板上浇筑气泡混凝土实现拼宽。但该结构针对拼宽范围未超过既有挡墙的情况不适用,且在经济性、施工便捷性、施工周期等方面存在明显劣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旧路拼宽结构,针对拼宽范围未超过既有挡墙的情况,通过在既有路堤挡墙顶端设置l型挡块,有效实现对旧路的拼宽处理,避免常规方案需对既有挡墙、路堤的扰动和破坏,该结构施工便利,不影响现行交通,且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较低。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旧路拼宽结构,包括既有挡墙,所述既有挡墙顶端设置有l型挡块,所述l型挡块包括直立的短边和与短边下端连接的横边,横边不与短边连接的一端接触旧路;短边的顶面与路面齐平,顶面宽度与原土路肩宽度保持一致,且顶面宽度不小于50cm;横边的厚度为30~50cm,在横向上超出破裂角范围不小于50cm;所述l型挡块的高度不超过2m,所述l型挡块底端设置有碎石垫层。
6.由此,将l型挡块置于既有挡墙顶端,可有效实现对既有挡墙的“加高”处理,并可在不对既有挡墙进行扰动的前提下实现旧路拼宽,不影响现行交通;同时l型挡块可以最大限度的隔离上部土压力、行车荷载的传递,可以保证既有挡墙的结构稳定;l型挡块底端设置有碎石垫层,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并可对l型挡块整体协调变形,通过与泄水管的衔接,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排水作用。本发明针对拼宽范围未超过既有挡墙的情况,可避免常规方案需对既有挡墙、路堤的扰动和破坏,施工便利,且安全风险小,工程造价较低。
7.进一步地,所述l型挡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c30混凝土浇筑。
8.进一步地,所述l型挡块顶面为向外倾斜的坡面,该坡面的坡度为3%。
9.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垫层采用15cm级配碎石垫层。
10.进一步地,所述碎石垫层底部设置有泄水管,所述泄水管延伸至所述既有挡墙远离路面的侧面。
11.进一步地,所述l型挡块顶部竖向预埋有钢套筒,所述钢套筒的上端与所述l型挡块顶面齐平,所述钢套筒的底端设有底钢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发明针对拼宽范围未超过既有挡墙的情况,通过在既有挡墙上设置l型挡块,可实现对旧路拼宽时免除对既有挡墙、路基的破坏,在不影响现状交通的情况下,实现旧路拼宽,安全性、经济性及施工便捷性均较好。
14.2、本发明通过在l型挡块底端设置级配碎石垫层,有效提高了地基承载能力,并可对l型挡块整体协调变形,通过与泄水管的衔接,也可以起到较好的排水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现状道路工程情况示意图;
16.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旧路拼宽示意图;
17.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l型挡块大样图;
18.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l型挡块配筋图;
19.图5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l型挡块顶预留钢套筒大样图。
20.图中,1、既有挡墙;2、l型挡块;3、碎石垫层;4、泄水管;5、拼接路面结构;11、旧路路堤;12、旧路边坡;13、原土路肩;14、原路面结构层;15、建筑物;16、排水沟;17、地面线;18、波形梁立柱;21、加强钢筋;22、钢套筒;23、底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本实施例依托中山至开平高速公路。如图1所示,鉴于省道274现状交通流量大,现状道路右侧存在建筑物15,左侧为路堤式既有挡墙1,拓展空间有限。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旧路拼宽结构,包括既有挡墙1,既有挡墙1顶端设置有l型挡块2,l型挡块2包括两个呈l型连接的外侧面和两个呈l型连接内侧面,l型挡块2一外侧面与所述既有挡墙1远离路面的侧面齐平,另一外侧面与所述既有挡墙1顶端接触,如图2所示。
23.如图4所示,l型挡块2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有多根加强钢筋21,采用c30混凝土浇筑而成。
24.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l型挡块2包括直立的短边和与短边下端连接的横边,横边不与短边连接的一端接触旧路;短边的顶面与路面齐平,顶面宽度a与原土路肩13宽度保持一致,且顶面宽度a不小于50cm;横边的厚度h为30~50cm,在横向上超出破裂角θ范围c不小于50cm;所述l型挡块2的高度h不超过2m。其中,h表示l型挡块2的高度,a表示短边的顶面宽度,h表示横边的厚度,c表示横边在横向上超出破裂角范围,θ表示破裂角。
25.本实施例中,具体地,考虑与护栏基础匹配,短边的顶面宽度a为75cm;横边底部厚度h为50cm,超出破裂角范围c为50cm。
26.进一步地,为利于排水,顶面为向外倾斜的坡面,坡度为3%。
27.如图2和图3所示,l型挡块2底端设置有碎石垫层3,具体地,碎石垫层3采用15cm级
配碎石垫层,利于提高承载力、协调变形。进一步地,碎石垫层3底部设置有泄水管4,泄水管4延伸至既有挡墙1远离路面的侧面,将水排到位于既有挡墙1外侧的排水沟16里,这样可以起到较好的排水作用。
28.进一步地,为利于交安设施实施,l型挡块2顶部竖向预埋有钢套筒22,钢套筒22的上端与l型挡块2顶面齐平,钢套筒22的底端设有底钢板23。同时做好防腐处理,确保后续波形梁立柱18施作便利,如图4和图5所示。
29.本实施例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s1、施工准备,包括既有挡墙1质量评估、破裂角范围计算、交通管制等;
31.s2、施工放样;
32.s3、原路基路面处理,旧路边坡12开挖、原土(硬)路肩开挖,预留l型挡块2施作条件;
33.s4、l型挡块2底部碎石垫层3施工;
34.s5、l型挡块2施工;
35.s6、l型挡块2顶部预埋钢套筒22,同时做好防腐处理,预留护栏施作条件;
36.s7、拼接路面结构5施工,对路面各层按规定要求进行搭接,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有不同要求;
37.s8、开放交通。
3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