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1:32: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


背景技术:

2.变压器广泛用于局部照明、高层建筑、机场,码头cnc机械设备等场所,变压器在使用时需要用到撑紧装置来提高整体的稳定性,但是目前的撑紧装置存在着拆卸不便的问题,在变压器遇到故障时工人难以对变压器进行维修,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
4.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包括:
6.第一侧架,设置于变压器的一侧;
7.第二侧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另一侧;
8.第一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一端,且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侧架和所述第二侧架;以及
9.第二连接板,设置于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且所述第二连接板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架和所述第二侧架的端部。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架包括:
11.第一横板;
12.第一连接耳,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以及
13.第一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耳上,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连接耳。
14.在本实用新型的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架包括:
16.第二横板;
17.第二连接耳,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的两端;以及
18.第二连接杆,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耳上,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二连接耳。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有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耳上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卡接。
2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板包括:
21.上半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上;以及
22.下半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板和所述第二横板上,且所述下半板与所述上半板连接。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半板上设置有插槽,且所述插槽位于所述
上半板的底部。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半板上设置有插板,所述插板位于所述下半板的顶部,且所述插板与所述插槽配合。
2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紧结构还包括垫块,所述垫块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紧结构还包括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横板上,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板上。
2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撑紧结构还包括卡接组件,所述卡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上。
2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组件包括:
29.卡片,设置于所述变压器上;以及
30.限位柱,设置于两个所述卡片上,且所述限位柱可拆卸的与所述卡片连接。
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该撑紧结构使用时,将垫块卡接于变压器上,并装配完成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第一连接板后安装于变压器上,将第二连接板安装于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上,并通过连接片将第二连接板进行安装固定,且在卡片上安装限位柱,实现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限位,加强撑紧结构的稳定性,维修变压器时,拆除连接片、限位柱和加强杆,将上半板和下半板取下,从而可将整个撑紧结构拆除,便于维修变压器。
附图说明
32.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3.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侧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标号说明:10-变压器、20-第一限位条、21-第一横板、22-第一连接耳、23-第一连接杆、24-第一卡槽、30-加强杆、31-限位螺母、40-第二横板、 41-第二连接耳、42-第二连接杆、43-第二限位条、44-第二卡槽、50-上半板、 51-第四限位条、52-连接片、53-下半板、54-插板、55-插槽、60-卡片、61-限位柱、62-螺母、70-第一连接板、71-第三限位条、80-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41.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用于固定变压器10来提高变压器10的整体稳定性。具体的,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撑紧结构包括第一侧
架、第二侧架、第一连接板70和第二连接板,第一侧架设置于变压器10的一侧,第一侧架包括多根第一横板21,第一横板21 的数量至少为两根。第一横板21的两端设置有第一连接耳22,每两个相邻的第一连接耳2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23连接。第一连接耳22上还设置有第一卡槽24,第一卡槽24可与第一连接板70卡接。第一连接耳22与第一横板21 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然不限于此。第一横板21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限位条20,本技术对第一限位条20与第一横板21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条20与第一横板21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的。
42.请参阅图1至图3、图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侧架设置于变压器10的另一侧,具体的,第二侧架包括多根第二横板40,第二横板40 的数量与第一横板21的数量相等。第二横板40的两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耳41,每两个相邻的第二连接耳41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杆42连接。第二连接耳41上还设置有第二卡槽44,第二卡槽44可与第二连接板卡接。第二连接耳41与第二横板40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然不限于此。第二横板40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限位条43,本技术对第二限位条43与第二横板4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限位条43与第二横板40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固定连接的。
43.请参阅图1至图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板70固定安装于第一横板21上,第一横板21贯穿于第一连接板70,且第一连接板70卡接于第一卡槽24内。第一连接板70上设置有第三限位条71,第三限位条71 与第一连接板70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然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板包括上半板50和下半板53,上半板50和下半板5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四限位条51,第四限位条51与上半板50和下半板53之间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然不限于此。上半板上50开设有插槽55,插槽55位于上半板50的底部。下半板53上设置有插板54,插板54位于下半板53的顶部。插板54与插槽55配合,可以避免上半板50和下半板53发生偏移。上半板50 和下半板53上还设置有连接片52,连接片52与上半板50和下半板53之间可以通过紧固件进行连接。连接片52可用于连接上半板50和下半板53。上半板 50和下半板53之间可以拆卸,便于将上半板50和下半板53安装于第一横板 21和第二横板40的一端,也便于将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从变压器10上拆除下来,从而便于维修变压器10。
44.请参阅图1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撑紧结构还包括加强杆30,加强杆30的一端插设于第一连接板70上,加强杆30的另一端插设于第二连接板上,且加强杆30上还设置有限位螺母31,限位螺母螺31接于加强杆30上,且限位螺母31位于第一连接板70的两侧和第二连接板的两侧。加强杆30的设置,可以增强第一连接板70与第一横板21、第二横板40以及第二连接板与第一横板21、第二横板40之间的连接结构。撑紧结构还包括还包括垫块80,垫块80设置于变压器10、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一连接板70 和第二连接板之间。垫块80的内部与变压器10配合,卡接于变压器10上。本技术对垫块80的材质不加以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垫块80 可以为橡胶材质的,也可以为其他弹性材质的。垫块80的设置,在起到填充第一侧架、第二侧架、第一连接板70和第二连接板与变压器10之间的间隙的同时,还可起到缓冲的作用,固定结构稳定。
45.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撑紧结构还包括卡接组件,卡接组件设置于变压器10上,且允许第一连接板70和第二连接板穿过。卡接组件包括两个卡片
60,两个卡片60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变压器10上,且两个卡片60位于第一连接板70或第二连接板的两侧。两个卡片60上还设置有限位柱61,限位柱61位于第一连接板70或第二连接板的一侧。本技术对限位柱61与卡片60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加以限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限位柱61可以插接于卡片60上,并通过螺母62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进行连接。
4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的撑紧结构,该撑紧结构使用时,将垫块卡接于变压器上,并装配完成第一侧架、第二侧架和第一连接板后安装于变压器上,将第二连接板安装于第一侧架和第二侧架上,并通过连接片将第二连接板进行安装固定,且在卡片上安装限位柱,实现对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的限位,加强撑紧结构的稳定性,维修变压器时,拆除连接片、限位柱和加强杆,将上半板和下半板取下,从而可将整个撑紧结构拆除,便于维修变压器。
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