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管接头、管路组件和清洁机器人基站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0:10: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管路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接头、管路组件和清洁机器人基站。


背景技术:

2.目前,用户家里基本上已经备有洗衣机、洗碗机等各种产品设备,家里预留的地漏口通常已经被各产品设备的污水管占用。当在室内增加新的有排污水需求的设备,例如安装清洁机器人基站时,没有可供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单独使用地漏口,此时,则需要使用三通管接头,让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与其它产品设备的污水管共用一个地漏口。但是,根据用户安装清洁机器人基站的场景(例如,厨房、阳台、卫生间等场景)不同,与其共用地漏口的产品设备不同,不同产品设备的污水管尺寸又各不相同,导致三通管接头不能通用,给安装基站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接头、管路组件和清洁机器人基站,旨在解决三通管接头不能通用不同尺寸的污水管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管接头,包括:
5.第一管段,用于连接已安装设备污水管;
6.第二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连通,用于连接排污口;
7.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连通,用于连接预安装设备污水管;
8.内管段,固定设于所述第一管段中,所述内管段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
9.所述内管段为可沿径向弹性扩张的软管。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管段的外壁设有环绕所述内管段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连接于第一管段的内壁。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还包括衔接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之间,并与所述第一管段及所述第二管段连通,所述衔接管段的内径由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所述内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衔接管段的另一端的内径。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还包括密封套管,所述密封套管套接于所述第二管段,所述密封套管的外周壁凸设有至少一圈密封凸缘,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位于所述密封套管的同一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接头还包括旋拧件,所述旋拧件固定套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表面,所述密封套管位于所述旋拧件背对所述第一管段的一侧,所述旋拧件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结构。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管段包括一个或多个,所述内管段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内管段设于其中至少一个第一管段中;或,
15.所述第一管段包括多个,所述内管段包括多个,多个所述内管段与多个所述第一
管段一一对应,每一所述内管段均设于与其对应的第一管段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段斜接于所述第二管段,所述第三管段的开口端高于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连接端。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段包括第一子管段和第二子管段,所述第一子管段的内径小于所述第二子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子管段与所述第一管段相连,所述第三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一子管段与所述第二子管段的连接处;或,
18.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均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或,
19.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所述第一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所述第三管段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外周壁;或,
20.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三管段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外周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斜上方或斜下方。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段用于与预安装设备的污水管插接或者螺纹连接。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管段用于与预安装设备的污水管插接,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孔径从靠近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向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预安装设备的污水管用于插入所述第三管段的内孔中。
2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管路组件,应用于清洁机器人基站,所述管路组件包括污水管和上述的管接头,所述污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所述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管段连接。
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清洁机器人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和上述的管路组件,所述基站本体上设有污水排出口,所述污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污水排出口连接。
2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管段中设置可沿径向弹性扩张的内管段,当污水管从第一管段插入时,内管段可根据污水管的管径大小产生相应程度的弹性扩张,使内管段密封套紧在污水管的排端部,实现了能够与不同规格尺寸的污水管连接配合,通用于多种产品设备的污水管,使得无需针对不同产品设备的污水管。由此,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管接头通过内管段的设置可以适配各种产品设备的污水管道,方便基站的安装,使得基站安装的场景不受限制,满足用户调整基站安装场景的需求;另一方面,则在生产时均开模生产对应规格尺寸的管接头,大幅降低了开模成本。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实施例所示的管接头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号说明:10、第一管段;20、第二管段;30、内管段;40、衔接管段;50、密封套管;60、旋拧件;61、防滑结构;70、第三管段;70a、内孔;21、第一子管段;22、第二子管段;31、环形凸缘;51、密封凸缘;71、下边缘;k、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5.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36.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7.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管接头。
38.参照图1和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所示的管接头的轴向截面示意图。
39.在本实施例中,该管接头包括第一管段10、第二管段20、第三管段70和内管段30。
40.其中,第二管段20与第一管段10连通,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连通,即第一管段10的一端和第三管段70的一端与第二管段20的一端或外周壁连通,第一管段10的另一端、第二管段20的另一端和第三管段70的另一端均为开口端;第一管段用于连接已安装设备污水管,已安装设备为室内已有的产品设备,例如,洗碗机、洗衣机、洗手池等;第二管段用于连接排污口,排污口例如为室内的地漏口或排污主管口;第三管段用于连接预安装设备污水管,预安装设备为室内新增的需要安装的产品设备,例如清洁机器人基站。内管段30固定设于第一管段10中,且内管段30的外径小于第一管段10的内径;内管段30为可沿径向弹性扩张的软管(例如,弹性软胶材质制成的管),即在管径大于内管段30内径的插入管插入内管段30时,内管段30可在插入管的挤压作用下,弹性扩张至内径与插入管的管径适配,以套紧插入管。本实施例的图中,仅是以内管段30与第一管段10同轴设置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内管段30与第一管段也可以不为同轴设置。
41.本实施例的管接头在使用时,室内已安装设备的污水管(例如洗碗机的污水管、洗衣机的污水管)与第一管段10中的内管段30连接,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与第三管段70连接,第二管段20的开口端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连通。具体的,污水管与第一管段10中的内管段30的连接方式为:污水管的出口端从第一管段10的开口端插入,通过污水管的出口端挤压内管段30使内管段30弹性扩张以插入内管段30中,内管段30套紧污水管的出口端,则完成管接头与污水管的出口端连接及密封。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段70用于与预安装设备的污水管插接或者螺纹连接。在
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三管段70可以用于与预安装设备的污水管插接,第三管段70的内孔径从靠近第二管段20的一端向远离第二管段的一端逐渐增大,预安装设备的污水管用于插入第三管段20的内孔70a中。第三管段70的内孔孔径渐扩,使得能够供不同横截面尺寸的污水管插入,由此可提高该管接头的通用性。
43.示例性的,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与第三管段70的连接方式,例如:1、第三管段70的开口端(即未与第二管段20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段(外螺纹段或内螺纹段),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与第三管段70的开口端螺接;2、第三管段的70的开口端设置快速接头(例如快插头),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通过快速接头的与第三管段70的开口端连接(例如,插接)。其中,第三管段70可采用与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管同一规格的三分管,连接部采用三分快接头。
44.本实施例的管接头,在应用于不同场景处时,例如,应用在阳台时,管接头的第一管段10用于与洗衣机的污水管连接;应用在厨房时,管接头的第一管段10用于与洗碗机或洗碗池的污水管连接;应用在卫生间时,管接头的第一管段10用于与洗手池的污水管连接,等等。本实施例方案通过在第一管段10中设置可沿径向弹性扩张的内管段30,当洗衣机的污水管或洗碗机的污水管或洗手池的污水管从第一管段10插入时,内管段30都可根据污水管的管径大小产生相应程度的弹性扩张,使内管段30密封套紧在污水管的排端部,实现了能够与不同产品设备的不同尺寸的污水管连接配合,通用于多种产品设备的污水管;令另外,使得无需针对不同产品设备的污水管,均开模生产对应规格尺寸的管接头,大幅降低了开模成本。
45.本实施例管接头的图中,仅是以一个第一管段10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管接头的方案还可以是:1、包括多个第一管段和至少一个内管段,内管段设于其中至少一个第一管段中。2、包括多个第一管段和多个内管段,多个内管段与多个第一管段一一对应,每一内管段均设于与其对应的第一管段中。如此可供更多产品设备的污水管通过管接头连通同一地漏口。
46.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内管段30的外壁设有环绕内管段30的环形凸缘31,环形凸缘31连接于第一管段10的内壁,例如,通过粘接固定或过盈卡紧等方式固定。环形凸缘31的设置,阻挡污水臭味从内管段30外壁与第一管段10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漏出,起到了防臭作用。
47.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凸缘31设置在内管段30远离第二管段20的一端,当管径大于内管段30内径的污水管插入时,污水管的出口端抵在环形凸缘31上并向内挤压,将污水管的出口端向内导向,逐渐挤压内管段30,使内管段30沿径向扩张,内径增大,污水管的出口端逐渐插入内管段30中,最终内管段30套紧在污水管的出口端,使得污水管的插入更轻松便捷。
48.本实施例中,内管段30采用环形凸缘31与第一管段10的内壁固定连接的方式固定在第一管段10中,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内管段30还可采用其他方式固定在第一管段10中。环形凸缘31可为内管段30的外壁面垂直向外延伸形成,也可以为内管段30的外壁面倾斜向外延伸形成。
49.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管接头还包括衔接管段40,连接于第一管段10与第二管段20之间,并与第一管段10及第二管段20连通,即第一管段10是经衔接管段40与第二管段
20相连;衔接管段40的内径由与第一管段10相连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内管段30的外径大于衔接管段40的另一端的内径。内管段30靠近第二管段20的一端抵接于衔接管段40的内壁。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衔接管段40,使管接头的内管段30中污水垃圾能够更充分流入到第二管段20中,防止第一管段10与内管段30之间残留污水;另外,内管段30的外径大于衔接管段40的另一端的内径,防止内管段30从第一管段10中掉落脱出。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段30可抵接在衔接管段40的内壁上,对内管段30起到支撑作用,更好的保证内管段30不会从第一管段10中掉落脱离。
50.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接头还包括密封套管50,密封套管50套接于第二管段20,密封套管50的外周壁凸设有至少一圈密封凸缘51,第一管段10和第三管段70位于密封套管50的同一侧。通过在第二管段20上设置密封套管50,当第二管段20插入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中时,第二管段20上的密封套管50插入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中,密封套管50上的密封凸缘51抵紧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的内壁,使第二管段20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密封连接,有效防止臭味从第二管段20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之间的间隙溢出。密封套管50可采用软胶材质的软管,软胶材质的密封凸缘51可以更好的贴紧污水管道或地漏的内壁。
51.在一些实施例中,管接头还包括旋拧件60,旋拧件60固定套接于第二管段20的外表面,密封套管50位于旋拧件60背对第一管段10的一侧,旋拧件60的外周壁上设有防滑结构61。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该防滑结构61可以包括若干凸起,若干凸起之间可以弧形圆滑过渡,以提高操作舒适度。由于第二管段20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是通过密封套管50卡紧密封,管接头的安装和拆卸操作都需要施加一定大小的作用力进行,而管接头外表光滑,不方便管接头的拆装操作;故本实施例通过在第二管段20上固定设置旋拧件60,且旋拧件60上设置防滑结构,使得安装人员拆装管接头更加方便。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套管50的一端可抵接旋拧件60,使密封套管50在插入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时,不会向上滑动。具体的,密封套管50的一端的外表面可通过凸设一环形件以抵接旋拧件60。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旋拧件60为与第二管段20同轴的端盖,密封套管50位于端盖的开口侧,在第二管段20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相连时,端盖可盖住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进一步防止臭味溢出。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管段70斜接于第三管段70,第三管段70的开口端高于所述第三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的连接端,即在第二管段20为垂直安装在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上时,第三管段70为向上倾斜设置,有效防止第三管段70内积水。
55.由于第一管段10流入第二管段20的污水会流经第二管段20的侧壁,长期使用后,污水中的粘性污物会在第二管段20的内壁中积累,有可能对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造成堵塞。
56.为改善上述情况,参阅图2,本实施例管接头采用的方案中,第二管段20包括第一子管段21和第二子管段22,第一子管段21的内径小于第二子管段22的内径,第一子管段21与第一管段10相连,第三管段70连接于第一子管段21与第二子管段22的连接处。如此,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的下边缘71不会被第一管段10中流入第二管段20中的污水浇到,防止了第一管段10流入第二管段20的污水中的粘性污物挂留在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的下边缘71,而对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造成堵塞的情况。本
实施例图2中,以第一子管段21与第二子管段22同轴相连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子管段21与第二子管段22也可以不同轴。
57.参阅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的管接头的剖视接头示意图。
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管段10和第三管段70分别连接于第二管段20外周壁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第一位置位于第二位置的斜上方或斜下方;第二管段20不连接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的一端(即图中的顶端)封闭或开口设置都可以。当第二管段20的顶端开口时,可用于连接一个产品设备的污水管;当没有设备的污水管与第二管段20的顶端连接时,可将第二管段20的一端(即图中的顶端)封闭,防止污水气味外漏。通过将第一管段10与第三管段70分别连接在第二管段20的外周壁上的两个斜对位置上,使第一管段10流入第二管段20中的污水不会浇到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有效避免了第一管段10流入第二管段20的污水中的粘性污物挂留在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上,而对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造成堵塞的情况。
59.参阅图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段20的内径大于第一管段10的内径,第一管段10和第三管段70均连接于第二管段20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第二管段20的顶端),第二管段20的另一端用于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连接。
60.参阅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管段20的内径大于第一管段10的内径,第一管段10连接于第二管段20的一端(即图中所示的第二管段20的顶端),第三管段70连接于第二管段20的外周壁,第二管段20的另一端用于与排污主管口或地漏口连接。
61.采用图4和图5所示的管接头方案,可直观的看出,第一管段10流入第二管段20中的污水都不会浇到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因此,图4和图5的管接头方案都可以有效避免第一管段10流入第二管段20的污水中的粘性污物挂留在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上,造成的第三管段70与第二管段20的连通口k堵塞的情况。
6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至图5中仅示意出了管接头的部分结构,在没有结合障碍的前提下,前述实施例中的所有其它结构特征均可结合在图3至图5的结构方案中。
6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提出一种管路组件,应用于清洁机器人基站,包括污水管和上述的管接头,该管接头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管路组件采用了上述管接头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污水管的一端用于连接清洁机器人基站的污水排出口,污水管的另一端与至少一个第三管段的连接部连接。
6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还提出一种清洁机器人基站,包括基站本体和上述的管路组件,基站本体上设有污水排出口,污水管的一端与污水排出口连接。该管路组件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清洁机器人基站采用了上述管路组件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5.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