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辅助起身护理床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08:30:3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辅助起身护理床。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医疗和社会保险系统面临逐渐增大的压力,护理业服务迎来其发展的窗口期,对于为老年患者服务的护理型病床的需求正不断增加。
3.护理床主要用于病房和家庭居室,可有利于被护理人康复、生活自理所需的必要的体位姿势。目前护理床多采用手动或电动的方式调节床体背部的角度,让病人坐起,进行吃饭、阅读、聊天等活动,具体通过电机驱动滑动件,滑动件在滑动行程中作用背板逐渐向上翻转,使背板推动人体背部进行抬背动作。
4.此结构的护理床,折叠模式单一,仅可以对人体背部进行抬升,在被护理人需要进行起身的体位调整时,人体局限于床体背板与座板之间,不利于腿部的屈伸,限制了被护理人的起身动作,其存在起身动作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护理床折叠模式单一,被护理人起身动作困难的缺陷。
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辅助起身护理床,包括:
7.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架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依次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
8.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具有在所述调节机构驱动下,使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发生转动以及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发生转动的折叠状态和复位的平铺状态。
9.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杠杆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安装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安装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杠杆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
10.可选地,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铰接设置的承载架,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连接任一所述承载架。
11.可选地,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调节架;
12.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安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作用所述调节架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
13.可选地,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承托组件,所述承托组件包括第一支杆件与托架,所述第一支杆件转动连接在所述杠杆件远离所述第二驱动件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杆件转动连
接所述托架,所述托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框架。
14.可选地,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杆件、第三支杆件、第一连接板以及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支杆件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一连接板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连接架,所述第二支杆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中间段,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三支杆件之间,所述第三支杆件与所述杠杆件转动连接。
15.可选地,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支杆件之间;和/或
16.所述承托组件还包括辅助板,所述辅助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杆件与所述第三支杆件之间。
17.可选地,所述辅助起身护理床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连接架与支撑架共同构成床架结构,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架。
18.可选地,所述辅助起身护理床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架相连。
19.可选地,所述床架结构还包括脚架,所述脚架连接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脚架与所述支撑架间隔设置。
2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架与支撑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架与所述支撑架之间的调节机构,所述支撑架包括依次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与第三框架;所述支撑架具有在所述调节机构驱动下,使所述第一框架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发生转动以及使所述第三框架相对所述第二框架发生转动的折叠状态和复位的平铺状态。
22.此结构的辅助起身护理床,通过调节机构驱动支撑架,使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发生转动以及使第三框架相对第二框架发生转动,从而将支撑架进行折叠,第一框架带动人体的背部与头部向高度方向提升,第三框架带动人体的腿部进行屈伸,当被护理人需要下床时,可将支撑架调整为折叠状态,从而有利于人体抬背动作与腿部屈伸动作,促进被护理人的起身动作,解决现有技术中护理床对于被护理人起身动作困难的问题;当通过被护理人需要上床时,通过调节机构驱动支撑架从折叠状态复位达到平铺状态,使被护理人可平躺于护理床上。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驱动件、第二驱动件以及杠杆件,所述第一驱动件的安装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一端,所述第一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连接架上,所述第二驱动件的安装端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上,所述杠杆件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第三框架之间
24.此结构的辅助起身护理床,通过第一驱动件驱动作用第一框架向高度方向转动靠近,使第一框架抬升人体的背部,通过第二驱动件驱动作用杠杆件,杠杆件传动第三框架向高度方向转动,使第三框架带动人体的腿部的弯曲,其第一框架相对第二框架的转动方向与第三框架相对第二框架的转动方向一致,使支撑架形成折叠状态,匹配于人体自身胯关节与膝盖关节的转动,从而促进被护理人的起身动作。
25.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所述第二框架包括至少两个相互铰接设置
的承载架,所述第二驱动件转动连接任一所述承载架。
26.此结构的辅助起身护理床,将第二框架配置为相互铰接的承载架,在第一驱动件驱动作用第一框架进行转动与第二驱动件驱动作用第三框架进行转动时,承载架可配合第一框架与第三框架的运动进行自适应转动,使得第二框架构成对人体的有效支撑承载,有利于辅助人体在支撑架逐渐折叠的起身动作。
27.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以及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调节架;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第三驱动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安装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三驱动件的驱动端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架,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作用所述调节架以调节所述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
28.此结构的辅助起身护理床,通过第三驱动件驱动作用调节架,使调节架调节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之间的距离,调节架调节第一支架与第二支架相远离时,连接架整体在高度方向上伸展,使位于上端的第一支架带动支撑架向上提升,从而使第二驱动件驱动作用第三框架可向水平面的下端位置进行转动,以实现人体腿部的弯曲,为支撑架的折叠状态提供变形空间。
29.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连接架相连。
30.此结构的辅助起身护理床,通过旋转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架进行转动,使连接架带动支撑架将人体进行转动至床体结构的侧边位置,达到对人体辅助转向的目的,有利于人体的起身动作。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的折叠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中连接架与调节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中连接架与调节机构连接的局部示意图;
36.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中旋转驱动机构与连接架的连接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1-床架结构;
40.11-连接架;111-第一支架;112-第二支架;113-调节架;
41.12-支撑架;121-第一框架;122-第二框架;1221-第一承载架;1222-第二承载架;123-第三框架;124-第一铰接座;125-第二铰接座;
42.13-固定架;14-脚架;
43.2-调节机构;21-第一驱动件;22-第二驱动件;23-杠杆件;24-第三驱动件;
44.251-第一支杆件;252-托架;253-第二支杆件;254-第三支杆件;255-第一连接板;256-第二连接板;257-加强板;258-辅助板;
45.3-旋转驱动机构;31-移动件;32-齿条件;33-导轨件;34-安装座;35-齿轮件;36-转动件;37-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4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9.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50.实施例1
5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助起身护理床,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架11与支撑架12,以及设置在连接架11与支撑架12之间的调节机构2,支撑架12包括依次可转动连接的第一框架121、第二框架122与第三框架123;支撑架12具有在调节机构2驱动下,使第一框架121相对第二框架122发生转动以及使第三框架123相对第二框架122发生转动的折叠状态和复位的平铺状态。
52.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通过调节机构2驱动支撑架12,使第一框架121相对第二框架122发生转动以及使第三框架123相对第二框架122发生转动,从而将支撑架12进行折叠,第一框架121带动人体的背部与头部向高度方向提升,第三框架123带动人体的腿部进行屈伸,当被护理人需要下床时,可将支撑架12调整为折叠状态,从而有利于人体抬背动作与腿部屈伸动作,促进被护理人的起身动作;当通过被护理人需要上床时,通过调节机构2驱动支撑架12从折叠状态复位达到平铺状态,使被护理人可平躺于护理床上。
53.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调节机构2包括第一驱动件21、第二驱动件22以
及杠杆件23,第一驱动件21的安装端转动设置在第一框架121远离第二框架122的一端,第一驱动件21的驱动端转动连接在连接架11上,第二驱动件22的安装端转动设置在第二框架122上,杠杆件23转动连接在第二驱动件22的驱动端与第三框架123之间。通过第一驱动件21驱动作用第一框架121向高度方向转动靠近,使第一框架121抬升人体的背部,通过第二驱动件22驱动作用杠杆件23,杠杆件23传动第三框架123向高度方向转动,使第三框架123带动人体的腿部的弯曲,其第一框架121相对第二框架122的转动方向与第三框架123相对第二框架122的转动方向一致,使支撑架12形成折叠状态,匹配于人体自身胯关节与膝盖关节的转动,从而促进被护理人的起身动作。
54.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当仅第一驱动件21工作时,第一驱动件21带动第一框架121相对第二框架122转动折叠,第一框架121作用人体背部进行辅助弯曲,可实现护理床的抬背功能,被护理人可在护理床上进行日常的饮食、阅读等活动。
55.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当仅第二驱动件22工作时,第二驱动件22带动第三框架123相对第二框架122转动折叠,第三框架123作用人体腿部进行辅助屈伸动作,可实现护理床的腿部屈伸的功能,有利于促进被护理人下肢血液的流动循环。
56.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第二框架122包括两个相互铰接设置的承载架,第二驱动件22转动连接任一承载架。将第二框架122配置为相互铰接的第一承载架1221与第二承载架1222,在第一驱动件21驱动作用第一框架121进行转动与第二驱动件22驱动作用第三框架123进行转动时,第一承载架1221与第二承载架1222可配合第一框架121与第三框架123的运动进行自适应转动,使得第二框架122构成对人体的有效支撑承载,有利于辅助人体在支撑架12逐渐折叠时的起身动作,在支撑架12调整为折叠状态后,第一承载架1221与第二承载架1222间具有固定的夹角;在支撑架12调整为平铺状态后,第一承载架1221与第二承载架1222位于同一平面上。
57.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连接架11包括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以及转动设置在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之间的调节架113;调节机构2还包括第三驱动件24,第三驱动件24的安装端转动连接第一支架111,第三驱动件24的驱动端转动连接调节架113,第三驱动件24驱动作用调节架113以调节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之间的距离。通过第三驱动件24驱动作用调节架113,使调节架113调节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之间的距离,调节架113调节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相远离时,连接架11整体在高度方向上伸展,使位于上端的第一支架111带动支撑架12向上提升,从而使第二驱动件22驱动作用第三框架123可向水平面的下端位置进行转动,以实现人体腿部的弯曲,为支撑架12的折叠状态提供变形空间。
58.本实施例提供的旋转护理床,调节架113为凵型结构,凵型结构的两个末端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架112上,凵型结构中间段的两个端部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架111上,通过第二驱动件22驱动作用凵型结构的中间段,当第二驱动件22驱动凵型结构的中间段相对第二支架112所在平面向高度方向转动,使凵型结构的中间段带动第一支架111向上移动,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逐渐远离,从而使连接架11进行伸展以提升人体高度;当第二驱动件22驱动凵型结构的中间段相对第二支架112所在平面转动,使凵型结构的中间段带动第一支架111向下移动,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逐渐靠近,从而使连接架11进行折叠以降低人体高度。
59.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调节机构2还包括承托组件,承托组件包括第一支杆件251与托架252,第一支杆件251转动连接在杠杆件23远离第二驱动件22的一端,第一支杆件251转动连接托架252,托架252固定连接第三框架123。第二驱动件22作用杠杆件23端部沿高度方向转动向上靠近时,杠杆件23另一端部传动第一支杆件251沿高度方向转动向下靠近,使第一支杆件251带动托架252上的第三框架123相对第二框架122向下转动,匹配于人体膝关节的弯曲动作;在支撑架12复位时,通过第二驱动件22作用杠杆件23端部沿高度方向转动向下,使杠杆件23另一端部带动第一支杆件251与托架252,使第三框架123恢复至水平位置。
60.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承托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杆件253、第三支杆件254、第一连接板255以及第二连接板256,第二支杆件253固定连接在连接架11上,第一连接板255相对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板256与连接架11,第二支杆件253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板255的中间段,第二连接板256转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板255与第三支杆件254之间,第三支杆件254与杠杆件23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22驱动作用杠杆件23时,杠杆件23以第三支杆件254的轴线方向为转动线进行旋转,第二支杆件253配合第一连接板255对第三支杆件254的转动进行限位,可促进杠杆件23转动稳定,第二支杆件253与第二连接板256以第二连接板256与第一连接板255之间的连接点为转动节点,第二驱动件22驱动第三框架123从水平位置沿高度方向向下运动时,第二连接板256与第三支杆件254高度方向向下转动,从而向下调整杠杆件23的高度位置,促进第二驱动件22作用杠杆件23以传动第三框架123转动,进而在连接架11上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第三框架123的弯曲,护理床整体结构紧凑。
61.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承托组件还包括加强板257,加强板257转动连接在第二驱动件22的驱动端与第三支杆件254之间。通过加强板257增强第二驱动件22与第三支杆件254间的连接强度,适配于杠杆件23连接第二驱动件22的端部的转动,有利于提高杠杆件23传动时的稳定性。
62.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承托组件还包括辅助板258,辅助板258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杆件251与第三支杆件254之间。通过辅助板258对第一支杆件251进行支撑承托,配合杠杆件23的传动,使第一支杆件251进行高度位置的调整,以带动托架252与第三框架123的运动,有利于增强第三框架123的运动平衡。
63.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第一框架12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接座124,第一铰接座124转动连接第一驱动件21。通过第一铰接座124传递第一驱动件21的驱动作用力至第一框架121,使第一框架121相对第二框架122进行旋转折叠,实现第一框架121对人体的起背功能。
64.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第二框架122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铰接座125,第二铰接座125转动连接第二驱动件22。通过第二铰接座125传递第二驱动件22的驱动作用力至第三框架123,使第三框架123相对第二框架122进行旋转折叠,实现第三框架123对人体腿部屈伸的功能。
65.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辅助起身护理床还包括固定架13,固定架13、连接架11与支撑架12共同构成床架结构1,固定架13转动连接连接架11。通过固定架13对护理床进行固定定位,使护理床可靠稳定运行。
66.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还包括旋转驱动机构3,旋转驱动机构3安装在
固定架13上,旋转驱动机构3的驱动端与连接架11相连。通过旋转驱动机构3驱动连接架11进行转动,使连接架11带动支撑架12将人体进行转动至床体结构的侧边位置,达到对人体辅助转向的目的,有利于人体的起身动作。
67.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旋转驱动机构3包括驱动器、移动件31、齿条件32、导轨件33、安装座34、齿轮件35、转动件36以及连接座37,安装座34固定连接在固定架13上,导轨件33设置在安装座34上,齿轮件35套接在转动件36外,齿条件32与齿轮件35啮合匹配,连接座37固定连接在转动件36与第二支架112之间,通过驱动器驱动作用移动件31进行滑移,移动件31带动齿条件32的移动,齿条件32与齿轮件35啮合传动,使转动件36带动连接架11进行旋转,完成对人体辅助转向的步骤。其中,导轨件33对移动件31与齿条件32的移动进行导向限位,有利于加强旋转驱动机构3的传动精度。
68.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床架结构1还包括脚架14,脚架14连接在固定架13上,脚架14与支撑架12间隔设置。通过脚架14与支撑架12共同配合支撑人体与床垫等物件的重量,需要说明的是,床垫为分体式结构,脚架14上的床垫与支撑架12上的床垫间隔设置。
69.本实施例提供的辅助起身护理床,其使用过程如下:
70.被护理人需要离开床体进行起身时,首先,通过第三驱动件24驱动作用调节架113,使调节架113调节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相远离,连接架11整体在高度方向上伸展,使位于上端的第一支架111带动支撑架12向上提升,使人体整体向上提升;然后,通过第一驱动件21驱动作用第一框架121转动,使第一框架121逐渐沿高度方向作用人体背部,实现护理床的抬背功能,第二驱动件22驱动作用杠杆件23,杠杆件23传动托架252,使第三框架123发生转动,第三框架123逐渐沿高度方向作用人体腿部下移,实现护理床的屈腿功能,进而使支撑架12整体逐渐形成折叠状态;其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3带动连接架11进行转向,连接架11与固定架13转动,连接架11带动支撑架12将人体转动至床体结构的侧边位置,以辅助人体起身过程。最后,护理人离开支撑架12后,通过旋转驱动机构3带动连接架11与支撑架12回到床体位置,通过第一驱动件21带动第一框架121、第二驱动件22带动第三框架123恢复水平的高度位置,再通过第三驱动件24作用调节架113,使调节架113调节第一支架111与第二支架112相靠近,连接架11整体在高度方向上折叠,完成支撑架12复位的平铺状态。至此,完成对护理床的使用过程。
71.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