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电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9 07:05: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电子装置
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2.本技术基于并要求2021年6月1日递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1-092620的权益,该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合并到本文中。
技术领域
3.本发明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4.近年来,大量的空气净化装置已经商业化,其中一些空气净化装置是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台式个人计算机和笔记本个人计算机。台式个人计算机的内部空间具有高自由度,除了安装构成计算机系统的器件外,安装离子发生器也相对容易。另一方面,笔记本个人计算机的尺寸进一步缩小,因此难以在其中安装离子发生器。在这些情况下,已经提出了一种使得可以专门安装其形状与光盘驱动器(odd)的形状相同的模块型离子发生器和光盘驱动器的技术。
5.常规技术需要用于离子扩散(ion diffusion)的专用风扇,这意味着在个人计算机中必须为离子发生器和用于离子扩散的专用风扇提供空间,因此难以兼顾产品小型化和空间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6.实施例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空间节约和离子发生功能两者的电子装置。
7.一般地,根据一个实施例,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其包括具有通风口的壁部;多个电子器件,其包括布置在所述壳体中的发热器件;冷却风扇,其包括与所述通风口相对的排出口和通到所述壳体内的进气口,并被布置在所述壳体内部以吸入所述壳体的内部空气并从所述排出口向所述通风口排放空气;以及离子发生器,其布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冷却风扇的所述排出口与所述通风口之间,并包括与所述排出口和通风口连通的通过通道以及在所述通过通道中暴露的放电电极。
附图说明
8.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
9.图2是显示个人计算机的壳体的内部的透视图;
10.图3是示意性地显示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平面图。
11.图4是示出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离子发生控制电路的透视图。
12.图5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离子发生器的一部分的横截面图。
13.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个人计算机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14.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
却机构的平面图。
15.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透视图。
16.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平面图。
17.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透视图。
18.图11是显示变型示例的离子发生器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各实施例。
20.本公开只是一个例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符合本发明范围的适当变化,当然也属于本发明的范围。另外,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描述更加清楚,附图中只是示意性地示出了各个部分的宽度、厚度、形状等,而不是作为所实施的各部分的准确表示。但是,这样的示意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决不限制对本发明的解释。另外,在说明书和附图中,与结合前面的附图描述的那些相同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除非必要,否则省略其详细描述。
21.(第一实施例)
22.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作为电子装置一示例的笔记本型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的透视图。
23.如图1所示,pc10包括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连接在一起,使得通过一对铰链15相对于彼此可枢转。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2和第二壳体14均形成为扁平且大致长方体的形状。该对铰链15设置在相应壳体的长边边缘上,使得在纵向方向上间隔开。
24.第一壳体12包括具有矩形底壁的基部16和安装于基部16的顶盖18。顶盖18包括矩形顶壁和多个沿顶壁的侧边缘竖立并集成为一个整体的侧壁。第一壳体12由合成树脂或金属制成。
25.大致矩形的开口19形成在顶盖18的中央部分中至其后半部,并且键盘21被设置为暴露在开口19中。顶盖18的大致前半部形成掌托23。在掌托23的中央部分设置触摸板25。此外,将在后面描述的多个排气口在后端侧上设置在顶盖18的侧壁中。该对铰链15设置在顶盖18的后端部处并且布置成在第一壳体12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26.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4构成显示单元。第二壳体14包括扁平矩形的显示壳体20和容纳在显示壳体20中的显示面板22。在显示壳体20的前壁中形成有用于显示的窗口24。窗口24具有足以覆盖大部分前壁的尺寸,并且显示面板22的显示表面通过窗口24暴露于显示壳体20的外部。显示面板22可以专用于正常显示图像、文本信息等,或者除此之外,它还可以用作允许触摸输入的触摸面板。第二壳体14由该对铰链15支撑以相对于第一壳体12可枢转。通过这种结构,第二壳体(显示单元)14可以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枢转,在关闭位置中,第二壳体(显示单元)14被放下以覆盖第一壳体12的包括掌托23和键盘21的顶面,在打开位置中,第二壳体(显示单元)14直立以暴露第一壳体12的顶面和显示面板22。注
意,图1示出了当第二壳体14枢转至打开位置时的pc10。
27.图2是示出在第一壳体12从图1所示的状态翻转且第一壳体12的基部12被移除的状态下第一壳体12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
28.如图所示,顶盖18包括矩形顶壁18a、一对左侧壁18b和右侧壁18c、后侧壁18d和前侧壁18e,它们例如由合成树脂形成以集成为一个整体。多个通风口26设置在后侧壁18d的纵向中心部分。通风口26在后侧壁18d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29.电池30和一对扬声器32安装在顶壁18a的内表面上并且位于掌托23的后表面侧上。键盘21位于顶壁18a上,在电池30与后侧壁18d之间。此外,矩形印刷电路板34a和34b设置在顶壁18a上,覆叠(overlaid)在键盘21上并位于电池30与后侧壁18d之间。在印刷电路板34a上安装有多个电子器件,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36和内存(memories)m,作为发热器件,存储装置(storage device)(例如,固态硬盘(ssd))40、多个连接器38等。在印刷电路板34b上安装多个电子器件,包括通信模块42和多个连接器45。
30.两个冷却风扇fa1和fa2被安装在顶盖18的上壁18a上并位于后侧壁18d附近。冷却风扇fa1和fa2是吸入第一壳体12的内部空气和热量并通过通风口26将其排出到机器外部的风扇。上述发热器件,即cpu36、内存m、电池30、ssd40和通信模块42围绕冷却风扇fa1和fa2布置以围绕它们。因此,冷却风扇fa1和fa2通过吸取从电子器件辐射的热量并将其排放到pc10的外部来帮助冷却电子器件。
31.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个冷却风扇,但数量不限于此。根据机器的冷却性能和发热温度,可以使用一个或三个或更多个冷却风扇。
32.在本实施例中,在冷却风扇fa2的排出口与第一壳体12的通风口26之间设置散热翅片44。在另一个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与第一壳体12的通风口26之间设置离子发生器50。
33.图3是示意性地示出pc10中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平面图。
34.如图2和3所示,冷却风扇fa2(对应于第二冷却风扇)包括风扇60和包围风扇60的风扇外壳62。风扇外壳62由诸如铝的金属形成并且包括弧形侧框架、顶板62a、和下板62b,下板62b固定到侧框架并且彼此相对且其间有间隙。在顶板62a与下板62b之间设置了风扇60和风扇电机(未示出)。风扇电机例如由下板62b支撑。风扇外壳62包括形成在顶板62a中的进气口ip1和形成在侧框架中的排出口op1。
35.冷却风扇fa2被布置成使得下板62b与顶盖18的顶壁18a重叠并且风扇60的旋转轴线基本垂直于顶壁18a。风扇外壳62的排出口op1与顶盖18的后侧壁18d大致平行地相对且之间具有间隙,并且风扇外壳62的排出口op1与通风口26相对。风扇外壳62的进气口ip1通到第一壳体12的内部。
36.pc10还包括用于主动冷却产生相对大量热量的cpu36的冷却单元70。冷却单元70设置在第一壳体12的内部。冷却单元70包括由具有高散热性能的金属例如铝形成的散热板71、包括大量由铝等形成且作为一个整体被布置成大致矩形的翅片的散热翅片44、以及热连接散热板71和散热翅片44的热管72。
37.散热板71设置为经由传热片(未示出)而与cpu36的表面接触。散热翅片44设置在冷却风扇fa2的排出口op1与第一壳体12的通风口26之间。每个散热翅片44设置在大致垂直于后侧壁18d的方向上,并且它们在后侧壁18d的纵向方向上以预定间隔彼此平行地布置。热管72的一端连接到所述多个翅片。
38.根据冷却单元70,cpu36产生的热量经由传热片和散热板71传递到热管72,并通过热管72进一步传递到散热翅片44。传递的热量然后从散热翅片44散发。此时,冷却风扇fa2运行,因此第一壳体12中的内部空气和热量被从进气口ip1吸入风扇外壳62中,被压缩并从排出口op1经由散热翅片44送至通风口26,并与散热翅片44散发的热量一起从通风口26排出到机器外部。因此,cpu36和第一壳体12的内部被冷却。
39.如图2和图3所示,冷却风扇fa1包括风扇80和包围风扇80的风扇外壳82。风扇外壳82由例如铝等金属制成,并包括弧形侧框架、顶板82a和下板82b。下板82b固定至侧框并且彼此相对且其间有间隙。风扇80和风扇电机81设置在顶板82a与下板82b之间。风扇电机81例如由下板82b支撑(见图5)。风扇外壳82包括形成在顶板82a中的进气口ip2和形成在侧框架中的排出口op2。
40.冷却风扇fa1被布置为使得下板82b叠放于(overlap)顶盖18的顶壁18a并且风扇80的旋转轴线基本垂直于顶壁18a。风扇外壳82的排出口op2与顶盖18的后侧壁18d平行地相对且其间具有间隙,并且还与多个通风口26相对。风扇外壳82的进气口ip2通到第一壳体12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风扇fa1在第一壳体12的纵向方向上沿着冷却风扇fa2布置。
41.离子发生器50设置在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2与第一壳体12的通风口26之间。离子发生器50形成为矩形盒形状,其尺寸与散热翅片44的尺寸近似相等。代替散热翅片,离子发生器50设置在散热翅片的位置处,即,在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2与后侧壁18d之间。控制所述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的控制电路板52安装在顶壁18a上并且位于冷却风扇fa1与通信模块42之间。控制电路板52通过配线连接到离子发生器50。
42.图4是示出冷却风扇fa1和离子发生器50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3中的线a-a截取的冷却风扇和离子发生器的截面图。
43.如图4所示,离子发生器50具有由诸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形成的扁平矩形箱形壳体54。矩形凹部53形成在壳体54的其中一个主表面54a的纵向区域中。凹部53向主表面54a和壳体54的一对侧表面敞开。侧壁55设置成竖立于凹槽53的一个纵向端侧上。侧壁55的高度与主表面54a的高度一致。
44.离子发生器50包括设置在壳体54中的两个放电电极56a和56b,它们经由配线(未示出)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52。放电电极56a和56b从凹部53的底部突出到凹部53中,并且暴露在凹部53中。放电电极56a和56b在壳体54的纵向方向上间隔布置。通过从控制电路板52向放电电极56a和56b施加正( )和负(-)电压,发生等离子体放电以从水和空气中的氧气中产生氢的正离子(h )和氧的负离子(o2-)。
45.如图4和图5所示,离子发生器50与风扇外壳82相对,其间具有预定间隙d。适当地设定间隙d以确保离子发生器50的放电电极56a和56b与由金属制成的风扇外壳82之间的空间距离。通过如此设置的间隙d,可以减少风扇外壳82对等离子体放电的不利影响以及风扇产生的噪音。
46.绝缘片is附接在离子发生器50的主表面54a和冷却风扇fa1的顶板82a的外表面上。绝缘片is延伸至侧壁55的延伸端并且也附接到该延伸端。绝缘片is覆盖壳体54的凹部53,并且与凹部53的底面相对并且其间具有间隙。此外,绝缘片is构成盖构件,并且覆盖冷却风扇fa1与离子发生器50之间的间隙d。即,绝缘片is阻挡间隙d的上部开口。绝缘片is和凹槽53限定了隧道形通过通道p,其连接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2和第一壳体12的相应通
风口26。该对放电电极56a和56b暴露在通过通道p中。如上所述,为了避免金属对离子发生的影响,绝缘片is,而不是金属盖,附接于离子发生器50的主表面54a和风扇外壳82,从而使得可能形成具有可靠空间和爬电距离(creepage distances)的隧道形通过通道p。
47.当冷却风扇fa1运行时,第一壳体12内的内部空气和热量从进气口ip2吸入风扇外壳82,被风扇80压缩,从排出口op2经由离子发生器50的通过通道p送至通风口26,并从通风口26排出到机器外部。同时,通过穿过离子发生器50的通过通道p的压缩空气,由离子发生器50的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氢的正离子(h )和氧的负离子(o2-)从通风口26释放到机器的外部,并成为其周围附着有水分子的团簇离子(cluster ions)。释放的团簇离子分解漂浮在外部空气中的漂浮细菌和病毒的表面的蛋白质,抑制它们的活动,从而净化空气。
48.现在将描述pc10中的冷却风扇fa1和fa2的控制操作。
49.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pc10的控制系统的框图。如图所示,用作控制器的cpu36根据第一壳体12内部的温度,特别是通过检测cpu36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ts检测到的温度,来驱动冷却风扇fa2。例如,当检测到的温度上升到预定温度或更高时,cpu36通过风扇驱动器d2驱动冷却风扇fa2以冷却cpu36和第一壳体12的内部。cpu36连续驱动冷却风扇fa1,直到检测到的温度下降到设定温度或更低。在低于设定温度的状态,cpu36可停止冷却风扇fa2或者可恒定地以低速驱动冷却风扇fa2。
50.同时,cpu36根据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状态来控制另一个冷却风扇fa1的运行。当存储在内存m中的操作软件(os)将离子发生器50设置为以规律间隔运行时,或者当离子发生器50由操作者的指令被设置为开启时,在离子发生器50运行时,cpu36通过风扇驱动器d1驱动冷却风扇fa1,以将压缩的内部空气送到离子发生器50。因此,由离子发生器50的等离子体放电产生的氢的正离子(h )和氧的负离子(o2-)通过通风口26扩散到机器的外部。
51.在本实施例的pc10中,两个冷却风扇fa1和fa2以及冷却单元70用于控制cpu36的温度以及冷却第一壳体12的内部。当cpu36的负载较轻时,产生的热量低,因此即使使用一个冷却装置也可以控制cpu36的温度。因此,即使提供多个cpu冷却机构,根据条件,单个冷却组也可能足够。根据本实施例,在笔记本个人计算机中,尺寸与散热翅片的尺寸基本相同的小型离子发生器专门安装在其中一个冷却机构的空间中。通过这种结构,可以在不增加pc10的壳体尺寸的情况下应用它,并且可以减少对其他器件的安装的影响,以避免pc10的其他功能的损失。
52.离子发生器50形成为具有与散热翅片44的外形尺寸基本相同的外形尺寸,并且与散热翅片的情况一样被放置在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侧。冷却风扇fa1压缩的空气在通过离子发生器50的放电电极56a和56b的同时被送到通风口。此时,为了避免金属对离子发生的影响,绝缘片is取代冷却风扇的金属盖,被附接到离子发生器50的主表面和风扇外壳,从而形成具有可靠空间和爬电距离的隧道形通过通道p。利用该结构,由冷却风扇fa1压缩的空气能够高效地通过其中配置有放电电极的通过通道p,并且所产生的离子能够高效地释放到机器外部。
53.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使用用于冷却pc的冷却风扇来实现离子扩散,并且不需要安装专用于离子扩散的风扇,因此可以提供一种既能节省空间同时又能实现离子发生(ion generation)功能的电子装置。
54.在上述实施例中,代替提供绝缘片is,绝缘片is可由与离子发生器50的壳体54一
体化的绝缘板构件代替。换言之,它可以用作包括具有封闭上表面的隧道形通过通道的壳体54。
55.接下来,将描述其他实施例的电子装置,例如pc。在以下描述的其他实施例中,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部分采用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可以省略或简化其详细描述。
56.(第二实施例)
57.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平面图。
58.如图7所示,根据第二实施例,散热翅片44a被设置为与冷却风扇fa2的排出口op1相邻且相对,此外,离子发生器50a被安装在散热翅片44a与后侧壁18d的通风口26之间。散热翅片44b被设置为与另一个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2相邻且相对,此外,离子发生器50b被安装在散热翅片44b与后侧壁18d的通风口26之间。
59.散热翅片44a和44b机械地和热地连接到热管72的一个端部。离子发生器50a和50b各自形成为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器50的尺寸和结构相似的尺寸和结构。离子发生器50a和50b通过配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52,因此它们的运行由控制电路板52控制。
60.如上所述,在冷却风扇fa2和fa1处分别设置包括散热翅片的冷却单元70,并且离子发生器50a和50b分别设置在冷却风扇fa2和fa1二者的排出口与后侧壁18d的通风口26之间。在上述构造的情况下,cpu36根据cpu36和第一壳体12的内部温度以及根据离子发生器50a的运行状态来控制冷却风扇fa2的运行。类似地,cpu36根据cpu36和第一壳体12的内部温度以及根据离子发生器50b的运行状态来控制冷却风扇fa1的运行。
61.根据如上述那样构造的第二实施例,能够利用用于冷却的冷却风扇fa1、fa2使离子扩散,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能够同时实现节省空间和离子发生功能。此外,安装两组散热翅片44a和44b以及两组离子发生器50,因此可以在保持电子装置的冷却性能的同时增加离子扩散量。
62.(第三实施例)
63.图8是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中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透视图。图9是示意性示出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平面图。如图所示,根据第三实施例,pc10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2中的单个冷却风扇fa1。冷却风扇fa1设置在第一壳体12的拐角部中。第一壳体12的后侧壁18d包括设置在拐角部附近的多个通风口26。通风口26布置成在后侧壁18d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此外,第一壳体12的与后侧壁18d相交以形成拐角部的侧壁18c包括被设置在拐角部附近的多个通风口26b。通风口26b布置成在侧壁18c的纵向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64.冷却风扇fa1包括风扇80和包围风扇80的风扇外壳82。风扇外壳82由诸如铝的金属形成。风扇外壳82包括形成在顶板82a中的进气口ip2和形成在侧框架中的两个排出口op2和op3。
65.冷却风扇fa1被安装在顶壁18a上,使得风扇80的旋转轴线与顶壁18a基本正交。风扇外壳82的排出口op2与后侧壁18d大致平行地且其间具有间隔地相对,并且还与多个通风口26相对。风扇外壳82的排出口op3与侧壁18c大致平行地且其间具有间隔地相对,并且还与多个通风口26b相对。风扇外壳82的进气口ip2通到第一壳体12的内部。
66.散热翅片44被安装在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2与后侧壁18d之间以与通风口26相对。散热翅片44通过热管72热连接到散热板71。散热板71覆叠在cpu36上。离子发生器50被安装在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3与侧壁18c之间以与通风口26b相对。离子发生器50通过配线连接到控制电路板52,其运行由控制电路板52控制。
67.离子发生器50配置为类似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离子发生器。即,离子发生器50包括矩形箱形壳体54和被设置在壳体54中的两个放电电极56a和56b。电极56a和56b通过配线(未示出)电连接到控制电路板52。放电电极56a和56b暴露在壳体54的凹部中。绝缘片is附接在离子发生器50的主表面和冷却风扇fa1的外表面上。绝缘片is覆盖壳体54的凹部,并且覆盖冷却风扇fa1与离子发生器50之间的间隙。绝缘片is和凹部限定了隧道形通过通道p,该隧道形通过通道连接冷却风扇fa1的排出口op3和第一壳体12的通风口26b。该对放电电极56a和56b暴露在该通过通道p中。
68.在上述构造中,cpu36根据cpu36和第一壳体12的内部温度以及根据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状态来控制冷却风扇fa1的运行。
69.根据如上述那样构造的第三实施例,能够利用用于冷却的冷却风扇使离子扩散,由此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情况一样,能够同时实现节省空间和离子发生功能。通过设置在冷却风扇fa1上的两个排出口op2和op3,散热翅片44设置为与一个排出口op2相对,并且离子发生器50设置为与另一个排出口op3相对。通过这种结构,即使在设置单个冷却风扇的情况下,也能同时实现冷却功能和离子发生功能。
70.在第三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后侧壁18d侧上安装离子发生器50和在侧壁18c侧上安装散热翅片44。
71.(第四实施例)
72.图10是示意性地示出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个人计算机的冷却风扇、离子发生器和冷却机构的平面图。
73.如图所示,根据第四实施例,提供了另外的冷却风扇fa2用于对上述第三实施例的pc10进行冷却。冷却风扇fa2沿着冷却风扇fa1布置。冷却风扇fa2的风扇外壳62包括排出口op1和进气口ip1。冷却风扇fa2布置成使得排出口op1与后侧壁18d平行地相对且其间具有间隙。
74.散热翅片44a被安装在冷却风扇fa2的排出口op1与后侧壁18d之间以与通风口26相对。散热翅片44a通过热管72热连接到散热板71。
75.在第四实施例中,pc10的其他构造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pc的构造相同。
76.在上述构造中,cpu36根据第一壳体12和cpu36的内部温度控制冷却风扇fa2的运行。此外,cpu36根据第一壳体12和cpu36的内部温度并且根据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状态控制冷却风扇fa1的运行。
77.根据如上述那样构造的第四实施例,能够使用用于冷却的冷却风扇使离子扩散,因此与上述第三实施例的情况一样,能够同时实现节省空间和离子发生功能。通过设置在冷却风扇fa1上的两个排出口op2和op3,散热翅片44设置为与一个排出口op2相对,并且离子发生器50设置为与另一个排出口op3相对。通过这种结构,冷却风扇fa1能同时实现冷却功能和离子发生功能。此外,根据第四实施例,能通过添加冷却风扇fa2提高cpu的冷却性能。
78.尽管已经描述了某些实施例,但是这些实施例仅通过示例的方式呈现,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际上,这里描述的新方法和系统可以以多种其他形式体现;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描述的方法和系统的形式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和改变。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旨在覆盖落入本发明范围内的此类形式或修改。
79.例如,电子装置不限于个人计算机,而是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各种其他电子设备。位于电子装置的壳体内部的发热器件不限于cpu,还包括其他电子器件,如内存、电池等。
80.冷却风扇和散热翅片的形状和材料不限于上面提供的实施例中的那些,而是可以适当地改变为其他形状和材料。
81.在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cpu36根据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状态来控制另一个冷却风扇fa1的运行,但是该构造不限于此。冷却风扇fa1的运行和/或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可以由能与cpu36通信的电源控制电路来控制。因此,离子发生器50的离子发生和离子扩散可以与pc本身的驱动状态无关地进行。电源控制电路可连接到网络电路(未示出)以进行通信,并且可基于来自网络电路的控制信号来控制冷却风扇fa1和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因此,可以通过远程控制来控制冷却风扇fa1和离子发生器50的运行。
82.如上所述,离子发生器可被构造为包括与绝缘片相对应的组成部分作为与其集成的部分。例如,如图11所示,离子发生器50的壳体54可形成为矩形盒形状,其包括延伸以穿透彼此相对的该对侧壁的隧道形通过通道p,并且使用例如合成树脂的绝缘材料代替绝缘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