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9:00: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空调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


背景技术:

2.水空调是通过水冷循环的方式来达到冷却目的空调机,公开号为cn2138413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隔振效果好水冷空调换热器”,包括水冷空调换热器本体和底板,底板固定连接在水冷空调换热器本体下方,底板下方通过橡胶气囊和支撑座固定连接,底板和支撑座之间安装有缓冲组件和支撑板,缓冲组件包括连杆、弹簧和套筒,连杆插接在套筒的开口端且为滑动连接,弹簧固定连接在套筒内部,支撑座表面滑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通过拉杆与支撑板活动连接,通过圆弧形卡座表面的卡槽对橡胶气囊辅助安装;此方案中通过橡胶气囊对水冷空调换热器本体进行缓冲和减震,但是橡胶气囊的承受能力有限,剧烈晃动时容易破裂,导致水冷空调换热器本体发生倾斜,使用不便,现有的水冷空调换热器的热水管和冷水管并行,隔热效果差,热能损耗较高。
3.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机构能够对壳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胶垫进行减震和缓冲,将热水管与冷水管进行分开,降低热能损耗,并且将进入的空气进行分流,分别进行冷却,能够提高冷却效率,使用方便。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侧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隔热板,所述壳体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活动安装有底板,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对称固定安装有壳体的两侧的底部,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所述固定板通过螺孔活动安装在调节螺杆上。
6.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壳体的另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
7.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热水管和冷水管,所述热水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上顺着风向固定安装有翅片,所述冷水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一端与螺旋管的一端固定相连。
8.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流板,所述分流板的形状为“v”,所述分流板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隔热板的两侧,所述分流板的数量为3个。
9.进一步的,所述隔热板的一侧等距竖向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内管折叠穿过隔板,所述隔板的顶端的形状为弧形,所述隔板的数量为3个,所述隔板底端与分流板的一端固定相连。
10.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底板滑槽,所述底板滑槽的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的侧面剖视图形状为“t”型,所述限位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固定安装在底板滑槽的内部,所述限位卡板的一侧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有伸缩连接杆。
11.进一步的,两个所述伸缩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转动中活动安装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并与其底部接触,所述限位卡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调节螺杆的底端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卡槽,所述卡块的一端卡在卡槽的内部。
12.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胶垫。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通过隔热板将热水管、螺旋管、内管和冷水管分割开,提高其之间的隔热效果,减低热能损耗,通过分流板、隔板和内管能够对进入壳体内部的空气进行分流,分别进行冷却降温,能够提高空气降温冷却效果,使用方便,通过调节螺杆、固定板和底板能够对壳体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限位卡板、伸缩连接杆、卡块和卡槽能够对调节螺杆进行限位,能够防止本体震动时调节螺杆发生自转,能够提高本体的稳定性,实用性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结构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剖面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图2中a处放大图;
17.图中:1、壳体;2、风机;3、热水管;4、冷水管;5、底板;6、限位卡板;7、固定板;8、调节螺杆;9、底板滑槽;10、安装孔;11、排气口;12、隔热板;13、螺旋管;14、内管;15、隔板;16、分流板;17、接触板;18、伸缩连接杆;19、弹簧;20、卡块;2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9.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冷空调换热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侧的顶部的中间位置处固定安装有隔热板12,所述壳体1的底部通过调节机构活动安装有底板5,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板7,所述固定板7对称固定安装有壳体1的两侧的底部,所述底板5的顶部的两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调节螺杆8,所述固定板7通过螺孔活动安装在调节螺杆8上,所述壳体1的一侧的顶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风机2,所述风机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的顶部开设有排气口11,所述排气口1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网,所述底板5的两端对称开设有安装孔10,所述底板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胶垫,使用时,通过安装孔10和底板5对本体进行固定安装,通过风机2将热空气从进风口抽进壳体1的内部,冷水从冷水管4进入内管14,并经过螺旋管13和热水管3排出,热空气进入壳体1后,经过分流板16进行分流,并通过隔板15之间的空间向排气口11方向流动,方便对热空气进行分股降温,使用方便,能够提高热空气的降温冷却效率。
20.本实施例,所述壳体1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热水管3和冷水管4,所述热水管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螺旋管13,所述螺旋管13上顺着风向固定安装有翅片,所述冷水管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内管14,所述内管14的一端与螺旋管13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隔热板1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分流板16,所述分流板16的形状为“v”,所述分流板16的两端分别设置在隔热板12的两侧,所述分流板16的数量为3个,所述隔热板12的一侧等距竖向固定安装有隔板15,所述内管14折叠穿过隔板15,所述隔板15的顶端的形状为弧形,所述隔板15的数量为3个,所述隔板15底端与分流板16的一端固定相连,隔热板12能够将冷水管4与热水管3进行分离,降低热量损耗,通过分流板16将热空气进行分流,分别对多股热空气进行冷却降温,实用性高。
21.本实施例,所述底板5的顶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底板滑槽9,所述底板滑槽9的内部限位滑动安装有限位卡板6,所述限位卡板6的侧面剖视图形状为“t”型,所述限位卡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弹簧19,所述弹簧19固定安装在底板滑槽9的内部,所述限位卡板6的一侧通过转动轴活动安装有伸缩连接杆18,两个所述伸缩连接杆18的另一端之间通过转动中活动安装有接触板17,所述接触板17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并与其底部接触,所述限位卡板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20,所述卡块20的一端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调节螺杆8的底端的外侧对称开设有卡槽21,所述卡块20的一端卡在卡槽21的内部,转动调节螺杆8,调节螺杆8通过固定板7带动壳体1进行升降,同时壳体1通过接触板17向下挤压伸缩连接杆18,伸缩连接杆18推动限位卡板6在底板滑槽9的内部向两侧滑动,限位卡板6带动卡块20,卡块20卡在卡槽21的内部,对调节螺杆8进行限位。
22.在使用该水冷空调换热器时,通过安装孔10和底板5将本体进行固定,通过胶垫对本体进行减震,通过壳体1内部设置的隔热板12将热水管3、螺旋管13、内管14和冷水管4分割开,提高其之间的隔热效果,减低热能损耗,通过分流板16、隔板15和内管14能够对进入壳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分流,分别进行冷却降温,能够提高空气降温冷却效果,使用方便,通过调节螺杆8、固定板7和底板5能够对壳体1的高度进行调节,通过限位卡板6、伸缩连接杆18、卡块20和卡槽21能够对调节螺杆8进行限位,能够防止本体震动时调节螺杆8发生自转,能够提高本体的稳定性,实用性高。
23.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