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3:06: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电加热袜内安装有蓝牙发热装置,蓝牙发热装置包括温控蓝牙开关、温度传感器、加热丝等组件,温控蓝牙开关包括壳体、电路板、蓝牙模块、显示器、供电组件等其他部件,使用时,人们通过手机打开蓝牙,并且打开相关app,通过app搜索蓝牙模块发出的信号,然后连接,通过app可控制并了解袜子内部温度,使人们使用电加热袜更加方便。
3.其中供电组件包括电源线、插头、锂电池,插头插接锂电池上的插孔,由于使用电加热袜一般为滑雪爱好者,因此电加热袜一般会长时间在雪地环境工作,但是当更换锂电池时,一方面如果天气下雪,细小的雪花容易飘落到锂电池上的插孔内,另一方面更换时不小心将锂电池滑落到雪地,都会使雪进入插孔内,雪融化进入插孔内,会造成锂电池内部短路,造成锂电池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包括锂电池主体,锂电池主体上设置插孔,插孔处设置具有限位功能的遮挡机构,遮挡机构一侧设置插头主体,插头主体一端连接对接柱,插头主体另一端连接电源线;
6.遮挡机构包括遮挡罩,遮挡罩两侧对称连接两组导柱,导柱滑动连接承接板,导柱上套设弹簧,承接板一端固定连接封堵板,承接板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板,卡板一端设置倒斜面。
7.优选的,遮挡罩包括罩体,罩体一端对称设置两组导向槽,罩体另一端两侧对称开设两组导向孔。
8.优选的,插头主体连同对接柱插接罩体,对接柱插接插孔。
9.优选的,承接板上设置开设通孔,通孔滑动连接导柱,导柱一端固定在罩体上。
10.优选的,罩体正对插孔,并且罩体一端固定在锂电池主体上。
11.优选的,导向槽滑动连接封堵板,导向孔滑动连接卡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将插头主体连同对接柱插入罩体内,对接柱直接通过两组卡板,随着插头主体移动,插头主体端部挤压两组卡板,并且插头主体端部将沿着两组卡板一端的倒斜面滑动,使卡板沿着导向孔后退,卡板带动承接板沿着导柱滑动,并且承接板压缩弹簧,同时承接板带动封堵板沿着导向槽滑动,直至插头主体端部错开倒斜面,此时两组封堵板将完全解除对插孔阻挡,继续移动的对接柱将直接插入插孔内,实现将插头插接在锂电池主体上,其次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使两组卡板同时挤压插头主体,使插头主体无法轻易脱离罩体,对
插头主体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
14.2.当拔出插头主体连同对接柱时,在弹簧的反弹力作用下,使两组封堵板将完全遮挡插孔,因此即使锂电池主体滑落到雪地上,雪水也无法通过封堵板进入插孔内,对插孔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示意图装配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插头主体、对接柱、遮挡机构组合俯视剖视图。
18.图4为本实用遮挡罩、承接板、封堵板、卡板组合示意图。
19.图中:1、锂电池主体;2、插孔;3、遮挡机构;4、插头主体;5、对接柱;6、电源线;301、遮挡罩;302、导柱;303、弹簧;304、承接板;305、封堵板;306、卡板;307、倒斜面;3011、罩体;3012、导向槽;3013、导向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包括锂电池主体1,锂电池主体1上设置插孔2,插孔2处设置具有限位功能的遮挡机构3,遮挡机构3一侧设置插头主体4,插头主体4一端连接对接柱5,插头主体4另一端连接电源线6,遮挡机构3包括遮挡罩301,遮挡罩301两侧对称连接两组导柱302,导柱302滑动连接承接板304,导柱302上套设弹簧303,承接板304一端固定连接封堵板305,承接板304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板306,卡板306一端设置倒斜面307,遮挡罩301包括罩体3011,罩体3011一端对称设置两组导向槽3012,罩体3011另一端两侧对称开设两组导向孔3013,插头主体4连同对接柱5插接罩体3011,对接柱5插接插孔2,承接板304上设置开设通孔,通孔滑动连接导柱302,导柱302一端固定在罩体3011上,罩体3011正对插孔2,并且罩体3011一端固定在锂电池主体1,导向槽3012滑动连接封堵板305,导向孔3013滑动连接卡板306,其中封堵板305上包覆橡胶,电源线6一端焊接在温控蓝牙开关的电路板上,两组卡板306的间距略大于对接柱5的外径,罩体3011的内径略大于插头主体4端部外径,当需要插接插头时,将插头主体4连同对接柱5插入罩体3011内,对接柱5直接通过两组卡板306,随着插头主体4移动,插头主体4端部挤压两组卡板306,并且插头主体4端部将沿着两组卡板306一端的倒斜面307滑动,使卡板306沿着导向孔3013后退,卡板306带动承接板304沿着导柱302滑动,并且承接板304压缩弹簧303,同时承接板304带动封堵板305沿着导向槽3012滑动,直至插头主体4端部错开倒斜面307,此时两组封堵板305将完全解除对插孔2阻挡,继续移动的对接柱5将直接插入插孔2内,实现将插头插接在锂电池主体1上,其次在弹簧303的反弹力作用下,使两组卡板306同时挤压插头主体4,使插头主体4无法轻易脱离罩体3011,对插头主体4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当拔出插头主体4连同对接柱5时,在弹簧303的反弹力作用下,使两组封堵板305将完全遮挡插
孔2,因此即使锂电池主体1滑落到雪地上,雪水也无法通过封堵板305进入插孔2内,对插孔2起到保护作用。
22.使用过程中,将插头主体4连同对接柱5插入罩体3011内,对接柱5直接通过两组卡板306,随着插头主体4移动,插头主体4端部挤压两组卡板306,并且插头主体4端部将沿着两组卡板306一端的倒斜面307滑动,使卡板306沿着导向孔3013后退,卡板306带动承接板304沿着导柱302滑动,并且承接板304压缩弹簧303,同时承接板304带动封堵板305沿着导向槽3012滑动,直至插头主体4端部错开倒斜面307,此时两组封堵板305将完全解除对插孔2阻挡,继续移动的对接柱5将直接插入插孔2内。
23.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包括锂电池主体(1),所述锂电池主体(1)上设置插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2)处设置具有限位功能的遮挡机构(3),所述遮挡机构(3)一侧设置插头主体(4),所述插头主体(4)一端连接对接柱(5),插头主体(4)另一端连接电源线(6);所述遮挡机构(3)包括遮挡罩(301),遮挡罩(301)两侧对称连接两组导柱(302),所述导柱(302)滑动连接承接板(304),导柱(302)上套设弹簧(303),所述承接板(304)一端固定连接封堵板(305),承接板(304)另一端固定连接卡板(306),所述卡板(306)一端设置倒斜面(3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罩(301)包括罩体(3011),所述罩体(3011)一端对称设置两组导向槽(3012),罩体(3011)另一端两侧对称开设两组导向孔(30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体(4)连同对接柱(5)插接罩体(3011),所述对接柱(5)插接插孔(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板(304)上设置开设通孔,通孔滑动连接导柱(302),所述导柱(302)一端固定在罩体(3011)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3011)正对插孔(2),并且罩体(3011)一端固定在锂电池主体(1)上。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3012)滑动连接封堵板(305),所述导向孔(3013)滑动连接卡板(30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温控蓝牙开关的供电组件,包括锂电池主体,锂电池主体上设置插孔,插孔处设置具有限位功能的遮挡机构,遮挡机构一侧设置插头主体,插头主体一端连接对接柱,插头主体另一端连接电源线;将插头主体连同对接柱插入罩体内,对接柱直接通过两组卡板,随着插头主体移动,插头主体端部挤压两组卡板,并且插头主体端部将沿着两组卡板一端的倒斜面滑动,使卡板沿着导向孔后退,卡板带动承接板沿着导柱滑动,并且承接板压缩弹簧,同时承接板带动封堵板沿着导向槽滑动,直至插头主体端部错开倒斜面,此时两组封堵板将完全解除对插孔阻挡,继续移动的对接柱将直接插入插孔内,实现将插头插接在锂电池主体上。主体上。主体上。


技术研发人员:党勇 赵燕 赵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勇创鑫富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6
技术公布日:2022/12/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