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2:5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


背景技术:

2.燃料电池是一种把燃料所具有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化学装置,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如今,燃料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3.现有燃料电池通产利用阴极气体和阳极气体在双极板上发生化学反应进行发电的,同时还需要利用冷却液对双极板进行冷却,双极板上需要设置阴极气体、阳极气体、冷却液的进出口。
4.现有技术中双极板的气体进出口如公开号为cn21042996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和燃料电池,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个板面为氢气面,另一相对板面为空气面;所述氢气面上设有供氢气流通的氢气流道,所述板体的两相对侧边边缘上分别设有氢气进气口以及氢气出气口,所述氢气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氢气进气口以及所述氢气出气口连通,以形成非直线型的氢气流通路径;所述空气面上设有供空气流通的空气流道,所述板体的另外两相对侧边边缘上分别设有空气进气口以及空气出气口,所述空气流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空气进气口以及所述空气出气口连通,以形成直线型的空气流通路径;以及,散热肋片,自所述板体的至少一侧边缘向外延伸形成,所述板体呈长条状设置,具有两相对设置的长侧边以及两相对设置的短侧边,所述空气进气口以及所述空气出气口分别设于两个所述短侧边上,所述氢气进气口以及所述氢气出气口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长侧边上,且所述氢气进气口邻近一短侧边设置,所述氢气出气口邻近另一短侧边设置。
5.上述专利虽然提供了非直线型的气体流通路径,但是截个其附图可知,该专利的气体进出口属于无支撑的进出口,此种进出口结构由于没有支撑、容易变形塌陷,进而影响气体进出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6.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
7.一种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金属双极板上设有气液进出结构,所述气液进出结构为阳极气体进出结构、阴极气体进出结构或冷却液进出结构,所述金属双极板包括边缘相互固定的上板体和下板体,所述气液进出结构处的上板体和下板体相离形成气液进出口,所述气液进出结构还包括若干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上板体和下板体固定的用于防止气液进出结构发生变形的支撑件,若干所述支撑件间隔设置,气体或液体从相邻的支撑件之间的空隙进出。
8.具体的,气液进出结构如若不设置支撑件,会导致气液进出结构容易发生变形,气液进出结构如若发生变形会导致气液输送受阻,进而对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
响,现有技术中,通过改进模具,铸造出若干п型进出口间隔连接的结构,但是此种结构不仅会导致气液进出结构的气体进出面积减半,同时难以把控各个进出口的精度。本方案在气液进出结构设置支撑件的结构,使得气液进出结构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支撑,有效的防止了气液进出结构的变形,同时,气液进出口的下板体突出于上板体,支撑件亦突出于上板体,此种结构下将气体或液体导入金属双极板时,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规避,使得气体或液体进入金属双极板更加通畅;此外支撑件与上板体或下板体一体铸造成型,铸造方便、精度高。
9.优选的,所述气液进出口的下板体突出于上板体形成便于气液进出金属双极板的缺口。
10.具体的,此种结构下,能够更加方便将气体或液体导入金属双极板。
11.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位于气液进出口处上板体与下板体之间,且突出于上板体。
12.具体的,由于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所以气体或液体需要从相邻的支撑件之间的空隙导入金属双极板,因此需要使得支撑件是可见的,便于气体或液体在导入时能够准确的规避。
13.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为至少一端带有弧度的支撑块,且带有弧度的一端突出于上板体。
14.具体的,端部带有弧度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增长支撑块的使用寿命,进而增长金属双极板的使用寿命。
15.优选的,若干所述支撑块突出于上板体的距离相等。
16.优选的,所述支撑件与上板体或下板体一体铸造成型。
17.具体的,设计专用模具,使得支撑件能与上板体和下板体一体铸造成型,能简化安装步骤,生产成本,并且使得支撑件的位置能保持稳定的保持不变。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9.通过在气液进出结构的上板体和下板体之间设置支撑件的结构,有效的对气液进出结构进行支撑,进而有效的防止了气液进出结构出现变形,同时,气液进出口的下板体突出于上板体,支撑件亦突出于上板体,此种结构下将气体或液体导入金属双极板时,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规避,使得气体或液体进入金属双极板更加通畅。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23.如图1所示,燃料电池金属双极板气液进出结构,金属双极板10上设有气液进出结构,所述气液进出结构为阳极气体进出结构、阴极气体进出结构或冷却液进出结构,所述金属双极板10包括边缘相互固定的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所述气液进出结构处的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相离形成气液进出口,所述气液进出结构还包括若干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上板体11 和下板体12固定的用于防止气液进出结构发生变形的支撑件20,若干所述支撑件20间隔设
置,气体或液体从相邻的支撑件20之间的空隙进出。
24.气液进出结构如若不设置支撑件20,会导致气液进出结构容易发生变形,气液进出结构如若发生变形会导致气液输送受阻,进而对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过改进模具,铸造出若干п型进出口间隔连接的结构,但是此种结构不仅会导致气液进出结构的气体进出面积减半,同时难以把控各个进出口的精度。本方案在气液进出结构设置支撑件20的结构,使得气液进出结构的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之间形成了有效的支撑,有效的防止了气液进出结构的变形,同时,气液进出口的下板体12突出于上板体11,支撑件20亦突出于上板体11,此种结构下将气体或液体导入金属双极板10时,能够进行更有效的规避,使得气体或液体进入金属双极板10更加通畅;此外支撑件20与上板体11或下板体12一体铸造成型,铸造方便、精度高。
25.如图2所示,所述气液进出口处的下板体12突出于上板体11形成便于气液进出金属双极板10的缺口。
26.此种结构下,能够更加方便将气体或液体导入金属双极板10。
27.所述支撑件20位于气液进出口处上板体11与下板体12之间,且突出于上板体11。
28.由于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之间设置有支撑件20,所以气体或液体需要从相邻的支撑件20之间的空隙导入金属双极板10,因此需要使得支撑件20是可见的,便于气体或液体在导入时能够准确的规避。
29.所述支撑件20为至少一端带有弧度的支撑块,且带有弧度的一端突出于上板体11。
30.端部带有弧度能够防止应力集中,增长支撑块的使用寿命,进而增长金属双极板10的使用寿命。
31.若干所述支撑块突出于上板体11的距离相等。
32.所述支撑件20与上板体11或下板体12一体铸造成型。
33.设计专用模具,使得支撑件20能与上板体11和下板体12一体铸造成型,能简化安装步骤,生产成本,并且使得支撑件20的位置能保持稳定的保持不变。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